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述评
2016-03-28周晓风王丽萍王军
周 晓 风 王 丽 萍 王 军
(1,2.重庆师范大学 党政办公室;3.重庆师范大学 党委宣传部,重庆 4013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述评
周 晓 风1王 丽 萍2王 军3
(1,2.重庆师范大学 党政办公室;3.重庆师范大学 党委宣传部,重庆 4013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累了丰富的公民道德建设经验,如注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与尊重公民价值诉求的有机统一、注重道德要求的广泛性与先进性的有机统一、注重道德内核的继承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统一、注重道德教育与社会治理的有机统一、注重灌输教育与实际践行的有机统一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公民道德建设还迫切需要提高思想认识、创新建设实践、强化理论研究,进一步提升建设实效,有效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公民道德发展进程;建设经验;建设途径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崭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轨迹,可以明显看出:公民道德建设与改革开放相伴共生,既通过公民道德建设解决改革开放进程中在思想道德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又以改革创新精神丰富和发展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与形式,为促进整个社会的不断成熟完善和文明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进程
随着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演进,学者们试图对改革开放以来公民道德建设的历史进程做出阶段划分。有学者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年9月)的颁布为分水岭提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两阶段论”[1],也有学者提出以《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986年9月)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发布为标志的“三阶段论”[2]。尽管学界尚存分歧,但大都认同公民道德建设在这一时期的若干标志性事件,这些标志性事件犹如粒粒珍珠,串连并勾勒出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历程。
其一,以《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的面世为标志,我国“新的道德建设活动兴起”[3]。1979年9月,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概念,指出“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阐述了精神文明的内涵:“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 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4]367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决定“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强调“加强公民道德的教育”,要求“每一个公民都应当遵守公民义务、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5]36~43。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6]。该决议的面世以及此前长期的酝酿表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是涵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框架之下,但又区别于此前的思想道德建设的一种新的道德实践活动。
其二,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的出台为标志,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开始酝酿。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彰显。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强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任务正日益向公民道德建设聚焦。
其三,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实施为标志,“公民道德建设”概念在党的文献中正式出现。2001 年1月,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同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专门的道德建设纲领性文件。《纲要》系统阐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以及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开展公民道德实践、营造公民道德舆论氛围、重视公民道德法律支持、强调公民道德政策导向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标准。此后,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8]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继而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9]。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开始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其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式提出为标志,公民道德建设新的战略任务确立。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并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0]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目标、社会的应有属性和公民的道德规范,将国家、社会与公民个人的价值取向紧密结合起来,公民道德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2月视察山东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振奋中华民族精神,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
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首次提出,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正式确立,再到《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实施,直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发展,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所取得的每一步进展,无不是改革开放的发展要求使然。
二、改革开放以来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经验
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伟大进程中,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战略任务,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
(一)注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与尊重公民价值诉求的有机统一
公民道德建设是在特定的社会制度、物质条件、时间空间和综合环境下进行的,要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注重围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尊重公民的价值诉求的“双轴”来运行。从意识形态角度看,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属性,体现了上层建筑的基本要求,不断形成符合我国国情与社会制度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规范体系。从价值原则和立场角度看,我国公民道德体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原则,主张构建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的价值体系,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从功能角度看,公民道德建设积极为现代化建设全局服务,为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民主政治、促进文化繁荣、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生态文明的目标服务。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背景下,公民道德建设尤其注重引导公民正确认识和处理义与利、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等矛盾关系,以适应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秩序要求。从价值主体角度看,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不能脱离公民的道德价值诉求。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公民价值诉求的内涵非常丰富,具有选择性、主观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在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注重最大限度尊重公民最普遍的价值诉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以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共同道德理想和共同道德标准为依据,努力形成不同群体、不同职业、不同区域公民价值选择的“最大公约数”。以实现人的关系和谐为目的,发挥公民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人、调动人在道德建设中的积极性,追求全体公民和社会整体道德的发展,最终实现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历史角度看,我国制度体制有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经济社会有一个逐步壮大的过程,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要同不同条件环境相适应,是一个不断成熟、反思、再建构的过程,即公民道德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既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变迁的需要,也要满足公民自身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发展与公民发展的双重目的服务,从而实现社会发展要求与尊重公民价值诉求的有机统一。
(二)注重道德要求的广泛性与先进性的有机统一
在社会转型时期,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反映在道德上,则表现为道德主体的多元化、道德规范的多样性和道德要求的差异性。为此,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引导公民在遵守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注重道德要求的广泛性与先进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着眼多数,面向全社会树立基本道德规范,如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内容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要求。这些公共生活基本规则适应最广大的公民群体的道德认知,构成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底线要求”,具有最广泛的适用性。没有公民道德的广泛性,公民道德建设就缺乏普遍的适用性,就会流于凌虚蹈空而起不到建设实效。另一方面,鼓励先进,在全社会倡导更高的道德理想与价值追求。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不断提出新的道德发展目标,要求公民道德建设在最基本的规范层面之上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在全体公民中树立超越“底线要求”乃至超越时代的更高的道德理想,即公民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发展方向。为此,在建设实践中,注重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通过精心组织道德模范的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持续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积极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和青少年的道德建设,引领和带动全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道德水平不断提升,凝聚亿万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注重道德内核的继承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统一
道德具有历史传承性和时代创新性。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为公民道德建设积淀了丰富的传统资源,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又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为此,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把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作为重要任务,在道德实践中既注重继承与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思想道德成果,又能顺应新的时代要求创新建设内容与建设方式。如,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 “天人合一”的自然之德,将“保护环境”做为社会公德的核心内容,而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核心内容的家庭美德,显然承接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人伦美德。由于我国传统道德范畴和伦理价值形成于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农耕时代,必然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因此,我们也注意根据新的时代要求,吸收新的思想文化成果进行改造创新。针对我国传统社会缺乏一个类似西方近代产业革命对社会分工和社会成员职业选择的整合过程、职业道德建设显得比较薄弱的情况,我国强化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核心内容的职业道德建设,也注意教育公民接受民主生活方式,引导公民养成热爱自由、追求平等、尊重个性、勇于担当的品格,珍视不同民族和宗教的差异,使公民道德建设的成果产生巨大的思想凝聚力和道德感召力,最终转化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文化软实力。
(四)注重道德教育与社会治理的有机统一
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质是 “从他律(服从外部的规范要求)发展到自律(听从内心命令)”[12],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道德行为的过程。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实效取决于公民自身的自由度,也有赖于一定的他律机制,既要靠道德教育,也要靠社会治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注重教育引导与治理约束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开展广泛的道德教育,完善道德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层次,构建了以学校、社区、企业等社会组织为基本单元的公民道德教育体系,注重发挥家庭教育在道德养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多种机制构建社会道德教育功能,培养公民公德意识、诚信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从公民个体内部养成道德自觉。另一方面,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治理,从外部给予公民的道德行为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引导公民从内心产生道德认同,树立道德良知,践行道德操守。一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惩治腐败,弘扬官德,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完善较为完备的法律规章体系。抓好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危害社会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公共秩序、生活秩序,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三是建立各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将道德内容细化为职业道德要求,积极开展各领域的行风建设和综合治理,扬正祛邪,革除流弊。
(五)注重灌输教育与实际践行的有机统一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善于总结并遵循道德的认知规律、教育规律、传播规律以及管理规律,把握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环节,既注重道德规范的“灌输”内化,更强调在实际生活中去践行规范。一方面,把社会要求的道德观点、道德体系、道德规范通过多种方式“灌输”到公民头脑中去,为将道德内容转变为自己的思想与行动奠定基础,完成道德“内化”,形成公民个体的意识、动机和行为。另一方面,将公民道德规范的内容具体化,通过丰富的活动践行道德,强化道德体验,领悟道德的精神内核及实践价值。 持续开展群众性公共道德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日常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浸润公民日常行为,践行市民文明守则和乡规民约,不断强化公民的道德义务和伦理责任。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利用民族节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挥优秀民族文化的浸润作用。利用革命传统节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补足“精神之钙”。注重树立先进典型,评选表彰“道德模范”、“感动人物”、“最美人物”等模范人物,将公民道德规范具体化为鲜活的个体形象,形成示范效应。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升国民生活幸福指数,产生“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教化效果。通过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提升国民的荣誉感、自豪感,增进心理认同。面临汶川地震、冰雪灾害、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大力弘扬自然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宝贵精神,发挥人文精神的巨大力量。善于利用各类媒体,将公民道德建设的经验和案例传播到全社会,广泛开展道德公益宣传,针砭时弊,着力传递好与坏、善与恶的舆论导向,站稳价值立场,培育社会正能量。
三、新形势下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提升路径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形成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13]。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新背景下,用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的任务十分艰巨,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着许多新命题、新任务,亟待进一步改进提升。
首先,亟待提升对新形势下公民道德建设的认识。当前,在思想领域,存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同于公民道德建设甚至简单替代的现象,或者把公民道德建设拔高到与依法治国相等同的位置,存在把公民道德建设的某些特殊任务等同于基本任务、把涉及面最为广泛的公民群体与其中的先进群体的道德要求混为一谈的模糊认识,不利于公民准确认知道德建设,更不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有序开展。我国历史上曾经长期处于“人治”和“德治”时代,中国传统伦理强调的“德治”,以君臣父子的等级关系即“三纲五常”为基础,往往以道德代替法律,难免导致“人治”社会和“泛道德主义”倾向。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突出强调法治的作用,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并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赋予公民道德建设强有力的法治支撑。当前,有必要进一步认识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地位,使之更能适应新形势下精神文化建设的需要。再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14],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但是,由于公民是所有合法取得国籍的国民,具有不尽相同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社会地位、政治立场和宗教信仰,必然在社会道德诉求方面具有不尽相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准则。这就要求公民道德建设要尽可能取得全体公民在道德诉求方面的“最大公约数”,要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倡导共产党员和各级干部带头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引导人民群众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
其次,亟待创新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公民道德建设的兴起,本身就意味着传统道德建设模式的现代转型。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大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社会正经历深刻的转型,公民道德诉求日趋多样化,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着如何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不断巩固共同思想基础的严峻挑战;面临着如何弘扬社会正气,构建和谐社会的严峻挑战;面临着如何树立公民道德建设的互联网思维,更加有效地运用新兴媒体,引领网络等新型社会形态文化的严峻挑战,直接影响到公民道德建设实效。在公民道德建设主体方面,过去长期坚持的以党委政府作为道德建设主要力量的机制面临社会转型和党委政府职能调整,同时,伴随社会新兴组织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主动介入道德建设,有必要构建以国家为主导,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公民个人为主体的公民道德建设组织机制。在公民道德建设内容方面,还存在脱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与公民日常的行为规则不够贴切,缺乏可操作性的情况。在公民道德建设手段方法方面,存在比较忽视平等互动的对话方式,比较依赖传统的媒介和路径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创新方法手段,善于利用新的大众媒介。在公民道德行为评价方面,还存在评价标准比较单一和滞后的状况,有待构建多层次的公民道德规范体系和更为科学的评价标准。所有这些都迫切要求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思想教育的多种手段,拓展公民道德建设的方式和路径。
再次,亟待加强对公民道德建设新命题的理论研究。当前,我国伦理学和道德建设领域的研究正面临逻辑思路和研究方向的调整,理论研究的滞后导致该领域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缺乏学理支撑。例如,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立足点比较高,比较注重强调公而忘私的道德价值取向,相对比较忽视道德价值取向中合理的个人利益诉求,比较忽视对公民道德建设中“公民”的内涵和外延以及道德内涵的“最大公约数”的研究,比较忽视新的公民道德行为的研究和公民社会建设研究,致使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多样化道德价值诉求,也难以获得广大公民积极响应和认同。又如,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如何做到既坚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广泛吸取人类优秀思想道德成果,在理论上存在许多误区,在实践上也未能得到妥善解决。再如,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的道德内涵缺乏深入研究,习惯于把小农经济所讲的“义”与市场经济所讲的“利”对立起来,尤其对市场经济所包含的合理的道德伦理规范缺乏认识,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不相吻合。总之,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在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的基础上,许多深层次问题也逐渐凸显,亟待从理论上深入探讨,在实践中妥善解决。
[1] 石国亮.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经验研究[J].高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9).
[2] 吴双墩.我国60 年公民道德建设的流变与思考[J].学习与实践,2009,(10).
[3] 廖良初.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历程与启示[J].湖南社会科学,2010,(6).
[4] 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A]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 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6-43页。
[6]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986年9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A].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7]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1996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Z]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5089/5106/5182/20010430/456601.html
[8]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2-11-18.
[9]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A].《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辅导读本[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0]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J].求是,2006,(20).
[1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A].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2] 唐晓燕.网络社会个体道德自律的养成[J].广西社会科学,2007,(2).
[13] 李长春.在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暨第八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9-23.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Z].2004年S1期.
[责任编辑:朱丕智]
Commentary of Building Civic Moralit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Zhou Xiaofeng, Wang Liping, Wang Jun
(Office of Party Policy,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Party Committee,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 has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in building civic morality, focusing on the various organic unity such as adapt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respecting the demands of civic values; the breadth and advancement of the moral requirements;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moral core; moral education and social governance; infusion education and the actual practice.etc. While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civic morality building is in urgent need of enhancing civic understanding, innovating construction practice and strengthening theoretical study, then further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onstruction, effectively leading the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s, and achieving social cohesion and consensus.
the course of civic morality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construction approaches
2016-06-29
周晓风(1957-),男,汉族,重庆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 王丽萍(1977-),女,汉族,四川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王军(1978-),男,汉族,四川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伦理文化研究。
2012年度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2012ZDB25)。
B82
A
1673—0429(2016)05—008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