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抗日救亡运动的宣传阵地
——抗战时期《华西日报》木刻副刊研究
2016-03-28郭洋
郭 洋
(重庆图书馆, 重庆 400030)
四川抗日救亡运动的宣传阵地
——抗战时期《华西日报》木刻副刊研究
郭 洋
(重庆图书馆, 重庆 400030)
木刻副刊是抗战时期木刻运动与新闻联手的产物。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活泼的内容,短小精湛的宣传方式,不拘一格的反映抗战木刻运动的发展,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把握特殊时期、特殊环境、特殊地区木刻与报纸的发展,对抗战时期报纸上的木刻副刊梳理、整理,为研究抗战木刻与报刊奠定史料基础。
抗战时期;木刻;副刊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移驻重庆宣言,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新闻传媒日趋活跃。随着上海、南京以及武汉的先后沦陷,《中央日报》《大公报》《新民报》《扫荡报》《时事新报》《新华日报》等国内重要报纸纷纷内迁重庆。与此同时,同属大后方的成都也与之遥相呼应,《华西日报》属当地最为活跃的报纸。
对抗战时期重庆《商务日报》副刊《抗战木刻》,《国民公报》副刊《木刻研究》、《木刻专页》、《国民副刊——美术之页》,《新蜀报》副刊《木刻专页》、《半月木刻》,《新华日报》副刊《抗战木刻》梳理研究后,将视野转向大后方成都地区。就数量而论,成都报纸最多时达14家,后很多因经费等原因停刊,其中《华西日报》《新新新闻》《新中国日报》《建国日报》《党军日报》《中央日报》《华西晚报》《成都晚报》在战时坚持每日出版。就目前资料显示,成都《华西日报》是当地最为活跃的报纸,曾开辟《华西漫画》《木刻专页》美术副刊及展览特刊,对抗战木刻尤其关注。
一、成都《华西日报》副刊《木刻专页》
《华西日报》1934年3月15日由刘湘创办,1938年以后由省政府出资办报,在王与白、罗忠信、甘鉴斌担任社长期间,不少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被委以重用,该报注重报道大后方各种动态。四十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华日报》因受限无法大量发行于成都,《华西日报》更改电讯刊登,与此同时,创办了《华西晚报》接受共产党领导,也因如此,《华西日报》被迫改组,人事变动,发行量陡降。几经反复,最终于1949年停刊。
《木刻专页》是抗战时期在成都《华西日报》发行的木刻副刊,于1938年9月4日创刊,直至1938年10月27日,共发行三期。第一期作品:《三江好》(舞台画面)、达化的《行军》、方菁的《高尔基》;文章:大化的《发刊词》、毅然的《欢迎全国木联展兼论木刻中国化》、荆荣的《闲话木刻》。第二期作品:左诗的《孩子,在斗争中长大起来》、大化的《工余的功课》、何以的《向敌人冲去》;文章:何以的《我的木刻画》、毅然的《木刻中国化》、王大化的《木刻之大众性》;消息:《喜欢木刻的朋友注意》。第三期作品:何以的《游击队的袭击》、郭荆荣的《鲁迅先生像》;文章:赵越的《木刻运动的当前诸问题》;消息:《代邮》。其中包括木刻8幅,理论文章7篇,副刊中以王大化、郭荆荣、何以的作品和文章居多。抗战爆发后,王大化先后在武汉、重庆、成都等地工作,1938年身为成都市区委书记的他创办木刻讲习班,以木刻工作为掩护做地下工作,该刊即是他创办。
从木刻作品来看,均表现了抗战木刻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宣扬抗战救国为主题,其中有刻画前方战场及战士英勇抗击的《向敌人冲去》《行军》《游击队的袭击》,展现了战士们英勇抗敌保卫国家的无畏精神;有描绘后方民众生活的《工余的功课》《孩子,在斗争中长大起来》,体现出后方民众关心战事,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心。
从理论文章来看,均探讨当时国内木刻发展趋势和以后发展中需改进的地方,其中《欢迎全国木联展兼论木刻中国化》和《木刻中国化》两篇文章分别在第一、二期展开了对木刻大众化、中国化的讨论。可以看出,木刻副刊在战时不仅起到了宣传抗战的作用,也是木刻家讨论的阵地。《欢迎全国木联展兼论木刻中国化》指明了木刻以便于复制,易于传播成为战时宣传的武器,木刻大众化应避免庸俗化,努力将木刻“中国化”而非一位模仿或保守创作。《木刻中国化》指出,大众化的目的是让人明了更易让人看懂,既然作为宣传武器不必拘泥于中国化上,而应该注重普遍性,让观者看懂。同期《木刻之大众性》也指出,每个时代都会有相应的艺术产生,而在和敌人抗争保卫家乡之时,需要一种最强烈、最现实、最简单的艺术,木刻黑白强烈对比,强力的线条是独有的表现技法,工具简单便宜,表现力强,便于印刷,制作时间短,表现的是最强烈、最现实、最简单的艺术,这样的艺术就是大众的。
《木刻专页》的创办应与1938年后《华西日报》的改组有关,中共党员在报社得到重用,使得中共支持的木刻得以在成都报纸上发挥积极的宣传作用,虽然时日不长,副刊确实成为了成都木刻工作者新的聚集地,同时,为木刻运动迅速在成都的开展起到了推进作用,开辟了木刻运动在成都的一片天地。
王大化在《木刻专页》第一期的《发刊词》中提到:“为了便于木刻运动迅速的在这后方开展起来,我们除了这个木刻专页,借这个机会做些介绍和联系的工作,而同时可以跟了报纸流到我们的能力达不到的地方,叫那儿的一束的工作者们跟我们联络起来。”[1]
此外, 同属成都地区的《新新新闻》《过难三日刊》亦是注重利用副刊宣传抗战的报纸,与《华西日报》不同的是,它们善于利用诙谐、讽刺的漫画作为宣传武器。1937-1945年间,《新新新闻》开辟了《每周漫画版》、《一周漫画版》、《四川漫画》、《四川美术》、《新艺坛》等五大美术副刊,同时不定副刊登展览特刊。
二、《华西日报》副刊《木刻专页》意义
《木刻专页》副刊是成都抗日救亡运动的宣传阵地。副刊以印刷再现的形式集中了木刻作品,木刻利用副刊为载体,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更大地发挥其宣传性。使报纸与木刻在全民族救亡图存目标下的一致奋斗中结成亲密战友,筑造了一片独具特色的抗日救亡宣传阵地。
《木刻专页》为木刻运动搭建了理论平台。抗战时期木刻运动对理论的急迫需求是木刻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为完善木刻理论体系,副刊即成为了重要的平台,木刻副刊成为木刻理论研究、探索的重要论坛。抗战木刻运动的组织者也通过这个平台,让广大民众了解抗战木刻运动发展的情况并听取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反馈意见。理论指引实践,战时木刻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木刻文论,木刻文论鞭策木刻创作的成长,总结木刻发展的规律,展望木刻发展的前景,指出木刻创作中形式与内容的问题。思想的活跃推动创作的发展,理论的指向引领实践的前行。
《木刻专页》开辟了对外交流的窗口。随着战事的发展,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得以凸显,国际间的交往也逐渐频繁,其中木刻副刊便成为了中外美术交流的一扇窗口。通过这扇窗口,国内外社会各界一方面看见中外艺术家在反法西斯的共同事业中团结一致的战斗,另一方面也看见中外艺术家通过交流合作为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的贡献。
另外,在对抗战时期重庆木刻副刊整理过程中,一方面,将其系统的梳理归类,便于为今后相关课题研究提供较为系统的历史文献资料。另一方面,从作品和文字中体会真切感人的历史,以及木刻与副刊相得益彰的辉煌。抗战时期的木刻副刊鲜活的记录了这场中国美术史上从未有过的辉煌。同时,战时木刻与副刊的联袂也为当代中国美术及副刊发展提供了历史经验[2]。
[1] 王大化.发刊词(华西日报.木刻专页)[N].1938-9-4(4).
[2] 郭洋.联袂书写的历史—抗战时期重庆报纸上的木刻副刊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责任编辑:朱丕智]
Movement Propaganda Positions of Sichuan Anti-Japanese War —Woodcut Supplement Research ofHuaxiDaily
Guo Yang
(Chongqing Library, ChongQing 400037, China)
Woodcut supplement is a product of woodcut movement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news together, it takes the form of illustrated, vivid content, short and exquisite propaganda way, not stick to one pattern reflect the woodcut move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was deeply loved by the masses. To grasp the special period, woodcarving of special environment, special area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spaper, the Anti-Japanese War the wood carving in the newspaper supplement combed, sorting, basis for historical research wood carving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the press.
anti-Japanese War period; wood carving; supplement
2016-07-12
郭洋(1987-),女,山东人,重庆图书馆馆员,主要研究抗战美术史。
J12
A
1673—0429(2016)05—00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