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学科视角下的敬畏感
2016-03-28韩汪慧
韩汪慧
(内蒙古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20)
不同学科视角下的敬畏感
韩汪慧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敬畏感作为一类复杂的情绪情感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了,随着人类社会的变迁,敬畏感的含义也在不断变化着,并且因文化的不同敬畏感的性质也有所不同,本文对伦理学、宗教学及心理学中有关敬畏感的研究进行了阐释,通过对不同领域敬畏感内涵的分析,进一步在心理学领域开展敬畏感的实证研究并探索其在教育等领域的应用.
敬畏感;敬畏伦理;敬畏生命;心理学
敬畏感是一类复杂的情绪情感,从人类出现就一直存在,从最初的对于自然、其他形式的生命充满了敬仰,到后来人们敬畏感的对象转化成了神灵与宗教.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自身能力的增强,人越来越能适应社会和自然,但是敬畏感也在渐渐丧失.特别是当今社会,人们以主宰者的身份自居,肆无忌惮.针对当今社会存在的诟病,学者们又开始研究敬畏感,研究这一古老的情绪对于我们当今社会的作用.特别是在心理学中,不断有学者对敬畏感的产生原因、作用机制以及影响进行研究.很对心理学家都认为敬畏感具有积极作用认为敬畏感可以使人具有昂扬向上的性质,个人可以通过敬畏感的体验发生深刻的个人转变[1].本文通过梳理不同领域对于敬畏感的研究现状,以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含义和作用并探索对于敬畏感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1 敬畏感的含义
在中国语境中敬畏是合成词,包含敬的含义——敬重,敬仰;同时也有畏的含义——畏惧甚至是恐惧,敬畏感两种情绪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感.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古人对“敬畏”早有精辟论述:“有所畏者,其家必齐;无所畏者,必怠其睽”;“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儒家学派也认为人应该有所敬畏,在论语中以“畏”来代替敬畏,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狎大人,侮圣人之言.”[2]《道德经》之中也对敬畏感有所论述,并认为敬畏是一种智慧[3].在老子的思想中强调“道法自然”,在其思想中首先强调对于自然的敬畏,凡事应该以自然的规律和法则为前提不应该反其道而行之.其次是对“道”的敬畏,虽然老子并没有说明什么是道,但可以将其看作事物本质的属性,老子认为人的力量并不是无所不能的,人应该对于事物本质和规律有所畏惧按其本来的方式进行.此外,老子还倡导“贵身”也就是重视生命、敬畏生命,同时还要敬畏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存环境.
在西方,文明是起源于古希腊和犹太民族的,人们普遍有着宗教信仰,所以敬畏感也有了更浓重的宗教主义色彩.人们普遍信仰的是“上帝”,在他们的价值观中人是生来就有罪的,他们的敬畏更多的是为了避免惩罚,能够到天国世界,是一种被动的适应被动地等待的状态[4].施耐德曾这样描述敬畏感;“让灵魂在有限的空间里、在短暂的意识中感觉到永恒的感觉.”相对于中国因敬生畏的因果关系而言,西方通常是因畏生敬的,在情绪体验中害怕的情绪要多一些.
综上所述敬畏感的含义因东西方文化不同所以产生的原因、对象及其作用都有所不同,总体来讲敬畏感是一种它的基本含义是敬重与畏惧,用来指称人对某种神秘的、远远超越自身力量的事物所产生的那种崇敬和谦卑感[5].
2 不同领域敬畏感的研究
敬畏感的产生不是凭空出现的,它的出现常常与一定的对象相联系的,所以就会产生不同研究视角.目前对于敬畏感的研究多集中于伦理学领域,宗教学种种,而从心理学的视角去研究敬畏感,特别是实证性研究才刚刚起步,并且有待深入.
2.1伦理学视角下的敬畏感
伦理是对于交往关系的规定,从这个概念出发,延伸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规定.伦理学中的敬畏体现出的是一种规则的敬畏,道德更多是人关于人自身的规定,敬畏道德更多的是关于人类自身的.基于这样的区别,我们在这里把敬畏伦理和敬畏道德区分开,分为两个小标题分别陈述.而史怀哲的敬畏生命伦理观在应用伦理学中占有不可取代的位置,所以把敬畏生命单独作为一个小标题单独论述.
2.1.1敬畏伦理
伦理是一种人类社会的规范模式,有些人讨论敬畏感与伦理的关系,认为敬畏伦理是在“在恐惧”、“禁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须遵守的准则“敬”体现了一种对于人生、对于世间万物的态度,因敬仰而使自己不断的提升,不断地向着更高的准则努力,因“敬”而要不断进取;“畏”是一种自我约束,当个体体验到畏惧时能够约束自己不去做一些违背准则的事情,所以伦理学中的敬畏感其实是伦理形成的一个基础,也是伦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只有人们心存敬畏,才可以约束自己,这样的准则是外界力量无法做到的.另外有人[6]认为敬畏伦理中的“敬畏”,是对与人类生命有着密切关系的的神圣事物或力量的崇敬和畏惧.通过敬畏感的产生来警示、约束言行,并形成善良的品格、美好的德性.
2.1.2敬畏道德
周营军[7]认为对于道德敬畏,是个人道德修养形成的一个心理机制,是内在动机,是自我约束的最高法则.同时他认为道德敬畏实质上是一类道德情感,是敬畏感可以作为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动机,首先道德敬畏有助于外在道德标准的内化,使外在的标准变成自己内在价值体系的一部分.此外,拥有道德敬畏感体验的人在行为的选择上也会尽可能多的选择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实现个人在道德水平的自我约束.同时道德敬畏感有助于个人道德观的形成.道德敬畏感有三个特点[8],首先敬畏道德的主体在心底对于敬畏的客体是笃信不疑的,正是因为内心对于道德具有敬畏感,在行为上才能自觉履行道德准则.其次,道德敬畏感的客体本身就是神圣,就像康德所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通常人们认为道德是神圣的,所以心中有敬畏,行动有约束,不会肆意妄为.道德敬畏感是一种深刻而持久的情感,会对人的态度行为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
2.1.3敬畏生命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是以生命的形式而存在的,无论其等级高低,贡献大小生命本身都是宝贵的,且从整个时空的角度去看每一种生物的产生、繁衍、进化都是神秘宏大而庄严的.于是阿尔贝特史怀哲就创造性地提出了“敬畏生命”,敬畏生命不单单是指敬畏人的生命,而是将所有生命都纳入其中,阿尔贝特史怀哲认为敬畏生命的内涵即“善就是保存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他认为所有的生命都有它的生命意志,所有的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凡怀有对生命敬畏感的人才不会去做伤害生命之事,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生命较少物种灭绝.此外,敬畏生命的情感之中包含着一份责任感,不以伤害其他生命而换取自己生存的责任感,以及众生平等的生命态度.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的需求,人们越来越多的忽视了生命,失去了对于生命的敬畏.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精神文明却相对滞后,对于自己与其他生命的漠视导致悲剧不断发生,重拾对于生命的敬畏,树立积极健康的生命观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2.2宗教学视角下的敬畏感
宗教是以人的信仰为存在的依据的,是精神的存在,情感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正是因为有着深刻而激烈的情感体验,人们才会对宗教笃信不疑.在一系列复杂的宗教情感中敬畏感是很重要的一类情感,如佛教中的“因果报应”所体现的是人们的一种敬畏情感还有伊斯兰教的戒律等.此外,宗教中敬畏感体现在对于神灵的敬畏[10].这些神包括天神,佛教中的佛陀以及西方宗教中的上帝等等,当信徒尊敬这些神灵时,他们可以得得到庇佑,可以让生命延续下去,但是如果违背神的旨意,就会受到惩罚,这样的惩罚又会使人感到畏惧.所以在无所不能的神灵面前,人就显得特别渺小,在面对这些神灵的时候常常怀有敬畏之心.最初因人们的认知水平在宗教情感中更多的是恐惧,但是现代社会中对于宗教的敬畏感更体现在对于信奉者的精神与行为的一种约束力量,在这种力量的作用之下,不同宗教才可以健康长久的发展.
2.3心理学中对于敬畏感的研究
如果说在其他学科中重点研究的是敬畏感的内容指向的话,心理学领域则更多的关注敬畏感产生的心理机制,在心理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等等.在心理学中对于敬畏感的结构存在着一些争议,因研究方法等内容的不同,结论也不尽相同.Keltner和Haidt[11]以原型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敬畏的原型模型认为敬畏感包含着核心特征和边缘特征,其中核心特征包括两个核心特征:(1)于与自己相比巨大的事物的觉知.(2)在巨大的事物面前臣服与谦卑.除去这两个核心特征之外还有一些边缘特征,比如美好的体验,受威胁时的焦虑感,惊奇的感觉等等.Halstead和Halstead[12]则认为敬畏感有四个的核心特征;a敬畏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感受;b敬畏感的产生是由于比自己强大或者是更复杂更有权力的人的事物而产生;c敬畏感中包含潜在的畏惧,是个体因自身的渺小而产生的无助感;d能够产生敬畏感的事物包括自然,艺术宗教等各个方面.无论敬畏感的结构是怎样的敬畏感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是对神秘博大事物所产生的敬仰与畏惧之情.与其他情绪相比较敬畏感有着一些鲜明的特点[13],如诱发物、面部表情[14]、生理反应等都有所不同[15]敬畏感对于时间知觉亲社会行为,自我意识,信息加工都有着积极作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施耐德非常看重敬畏感对于人们的深刻转变以及精神成长方面的作用,他认为敬畏具有不断扩展意识的潜能,当我们因敬畏而产生谦卑的感觉我们会发生转变,我们会从外在世界逐渐转向内心从而治愈康复,他也同意只有经历过艰苦才能够过上敬畏的生活,经历过消极体验才会体验惊异,通过对于心理咨询师,教父,吸毒者以及社会工作者的访谈研究中发现敬畏感在他们自己的人生中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并且给了他们很好的情绪体验,让他们在精神上得以成长.
3 研究展望
从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无论是伦理学,宗教学还是心理学都已经重拾敬畏感,因为从研究中可以发现,无论是对于自然,社会还是对于个人而言敬畏感都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在伦理学中的敬畏可以增强人们自觉维护秩序的意识,减少对于自然,社会规范以及生命的侵犯,宗教学因为敬畏而产生信仰,因信仰而更加敬畏,心理学上敬畏不单单是一种情绪,一种人格特质,更是心理治愈的一个关键是个体精神成长的重要因素.所以对于不同领域来说对敬畏感进一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心理学领域应该将敬畏感的研究引入实证方向,通过实验测量的方式研究敬畏感的发生发展形成等内容,同时要从教育的角度去研究敬畏感的诱发和培养,通过敬畏感的培养来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学生道德规范意识的形成,对于自己和他人生命的珍视,对于自然的保护等等,这对于学生的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从查阅文献的情况来看国内对于敬畏感的研究较多的集中在对于古典文献中提及敬畏感的部分进行译意研究,而现当代对于敬畏感的研究较多的集中与伦理学,而且实证研究几乎为空白,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对中国文化下个体敬畏感的特点进行研究,发现影响敬畏感的因素,并提升个体敬畏感,同时应根据研究目的对敬畏感的研究内容加以细化使得研究内容更具体,更具有实践意义.
〔1〕施耐德,K.-J.(2011).唤醒敬畏:发生深刻转变的个人传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77.
〔3〕郭淑新.敬畏与智慧:《道德经》的启示[J].中国哲学,2010(4).
〔4〕王晓丽.中国语境中的“敬畏感”[J].道德与文明,2009(4).
〔5〕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7.
〔6〕周营军.道德敬畏:个体道德养成的心理机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7〕龙静云,熊富标.论道德敬畏及其在个体道德生成中的作用[J].道德与文明,2008,6.
〔8〕阿尔贝特史怀哲.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9〕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0.
〔10〕刘帅.论宗教情感——对神灵权威的敬畏感[J].现代交际,2010,6.
〔11〕Halstead,J.M.,&Halstead,A.O.(2004). Awe,tragedyandthehumancondition.InternationalJournalofChildren’sSpirituality,9 (2),163–175.
〔12〕董蕊,彭凯平.积极情绪之敬畏[J].心理科学进展,2013,11.
〔13〕Campos,B.,Shiota,M.N.,Keltner,D.,Gonzaga,G.C.,&Goetz,J.L. (2013).Whatis shared,whatisdifferentCorerelationalthemes andexpressivedisplaysofeightpositiveemotions.CognitionandEmotion,27(1):37–52.
〔14〕Schurtz,D.R.,Blincoe,S.,Smith,R.H.,Powell,C.A.J.,Combs,D.J.Y.,&Kim,S.H.(2012).Exploringthesocialaspectsof goosebumpsandtheirroleinaweandenvy. MotivationandEmotion,36.205–217.
B84
A
1673-260X(2016)08-0074-03
2016-05-06
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资助项目:内蒙古“三少民族”大学生生命敬畏感与生命意义感发展现状研究(CXJJS1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