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学生轮滑厌学心理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2016-03-28厉中山
厉中山
(东北大学 体育部,辽宁 沈阳 110004)
普通高校学生轮滑厌学心理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厉中山
(东北大学体育部,辽宁沈阳110004)
厌学心理是影响学生常态化学习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滑的重要原因.针对普通高校学生轮滑厌学心理较为严重的现实问题,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对高校学生轮滑厌学心理的成因进行解析,对相关的改进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为提高学生轮滑学习的实用效果,促进普通高校轮滑教学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普通高校学生;轮滑厌学心理;成因;解析
1 引言
轮滑兼具健身性、竞技性、观赏性、时尚性与休闲性等特征,是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伴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为了有效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满足学生多元化的体育学习需求,诸多深受广大学生推崇的体育运动项目被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当中,构建起丰富而充实的教学内容体系.轮滑正是基于这一发展背景下而成为高校体育教学课程的,一经开设就引发了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但是,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高校轮滑教学未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对于轮滑学习的兴趣日趋下降,甚至产生了轮滑厌学心理.这对于轮滑教学在高校校园的深入普及与持续发展,已形成了严重的影响.基于此,加强对高校学生轮滑厌学心理成因的解析,切实把握其实质,进而探求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成为改善高校轮滑教学现状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轮滑教学的实用价值,推动高校轮滑教学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普通高校学生轮滑厌学心理的成因
在普通高校开设轮滑教学的目的在于适应高校体育教学社会化发展的形势,满足学生多元化的体育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综合性体育健身能力的全面发展.然而,通过对普通高校轮滑教学发展现状的调查发现,教学的实际效果难以令人满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学生在轮滑学习过程中厌学心理较为明显.诱发学生轮滑厌学心理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轮滑学习兴趣.我国普通高校的轮滑教学主要是以公共课的形式来进行的,教学的受众群体主要是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用上属于初级层面,主要包括最为基本的滑行技术.这种简单的教学内容,对于“追新求异”心理极强的高校学生群体而言,无疑无法满足其学习的心理需求.而长期地接受简单的轮滑技术学习,会导致学生在轮滑学习的过程中倍感枯燥、单调、无趣,极易诱发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
其次,强制性教学方法的择用,严重影响着学生轮滑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在普通高校轮滑教学中,由于受“唯成绩论”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达标率,往往采用具有强制性特征的“灌输式”或“填鸭式”教学手段,要求学生必须要严格遵循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程序进行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完全无视学生对于轮滑运动的自我理解与自主发展的需求.将学生的学习行为限制在对教师传授内容的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这种强制性教学手段的采用,一方面造成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严重缺失,学习心理压力增大,抵触情绪较为明显;另一方面,在有悖于自我发展需求状态下的轮滑学习,学生往往会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即对教师所演练的动作进行照猫画虎式的模仿,而对于学习内容所蕴含的运动机理与文化内涵,则无暇或无意顾及.因而造成了学习效果极其低下,所学非所用的现象极为普遍.
第三,“一刀切”式的教学评价,会造成不同素质基础的学生的学习需求难以得到有效的满足.目前,达标测试是普通高校轮滑教学评价的唯一手段,这种一刀切式的教学评价,忽视了学生自身素质基础的差异,使得高素质基础的学生轻而易举地就能获取较为理想的达标成绩,而素质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在达标测试时表现出极为吃力的状态.这种“能者吃不饱、弱者吃不了”的现象,极易对学生轮滑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严重的影响.素质高的学生因考核标准的过于低下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轻视的态度;素质较低的学生会因考核标准过高而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两种情况都会诱发学生轮滑厌学心理的形成,是制约普通高校轮滑教学发展的“罪魁祸首”.
3 消除与缓解普通高校学生轮滑厌学心理的途径
3.1创新教学内容体系,缓解与改善学生轮滑厌学心理严重的状况
造成普通高校学生轮滑厌学心理普遍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内容的陈旧,因此,加强对现有教学内容体系的创新,就成为缓解与改善高校学生轮滑厌学心理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首先,在保持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兴趣指向,适当地将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花式轮滑、竞技轮滑等项目引入到高校轮滑教学当中,以便于切实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其学习兴趣;其次,要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与重组,例如,在最为基础的直线滑行技术教学的基础上,再适当地增设花式轮滑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素质基础与兴趣爱好进行自主的选择.同时,在花式轮滑动作的设计上也要体现出难度的不同,用以提高教学内容的普遍适应性,以便于充分调动不同素质基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第三,要是当地开设轮滑的理论课教学,用以提高学生的轮滑理论素养,加深对轮滑内涵的理解,发展沿革的了解以及运动效应的认知,进而产生较为强烈的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的意识.
3.2加强对课外轮滑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为学生开展自主性的轮滑学习活动提供保障
课外轮滑活动开展的严重缺失,造成了学生的轮滑学习行为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这一狭小的领域内,再加以课时数的限制,使得学生轮滑学习的涉猎范围极为狭窄,只能够在被动的情况下开展对轮滑技术动作的模仿练习,而对于轮滑运动的理论内涵、运动机理以及社会效能等则缺乏深层次的了解与把握.因而,导致学生在轮滑运动技能的发展上存有严重的偏失,导致其学习的实用效果低下,学习兴趣索然,厌学心理严重.同时,课外轮滑活动开展的缺失,造成了校园轮滑运动普及的受阻,这对于学生轮滑学习兴趣的保持以及轮滑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高校课外轮滑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充分挖掘与运用高校现有的轮滑教学资源,通过组建高校学生轮滑社团、俱乐部,来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轮滑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全新的轮滑教学体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引导与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形成,并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对轮滑深邃内涵的理解与把握,激发与培养学生对于轮滑运动进行深层次学习的自主意识,极大地调动学生轮滑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进而实现对其轮滑厌学心理的有效缓解与修正.
3.3变革现有的教学评价手段,创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针对普通高校轮滑教学评价所存在的弊端,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学生轮滑学习厌学心理严重的现实问题,要求对现有的教学评价进行全面的变革,以便于达成对学生厌学心理的有机缓解与改善.这就要求要彻底摒弃“唯成绩论”的教学观念,在“以人为本”教学思想的引导下,构建起彰显人文化特色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首先,将达标测试作为学生学习成绩考核的辅助手段而不是唯一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达标测试对学生轮滑学习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其次,将学生参与课外轮滑活动的实际情况作为考核其学习成绩的重要内容,用以实现对学生参与课外轮滑活动积极性与自主性的调动与激发;第三,要以学生轮滑运动技能的增长幅度作为其学习成绩考核的主要内容,进而增强学生轮滑学习的信心.
4 结语
普通高校开设轮滑教学的目的在于实现对轮滑运动的普及与发展,一方面,通过轮滑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轮滑运动技能,从而实现对其体质健康素质的提升、心理健康的完善以及道德品质的修塑;另一方面,通过组织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轮滑活动,来推动校园轮滑运动的普及,使得这一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在高校校园得以健康持久的发展.而高校学生在轮滑教学中所表现出的厌学心理,会对轮滑教学整体目标的实现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对普通高校学生轮滑厌学心理成因的解析,并制定出具有实效性的改进途径,就成为当前我国普通高校轮滑教学所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并给予切实解决的现实问题.这对于推动我国普通高校轮滑教学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其社会实用价值,具有重要的推进与保障作用.
〔1〕陈松,王玲.大学生轮滑课教学影响因素分析[J].冰雪运动,2006(6).
〔2〕葛菁.轮滑教学运动中损伤的产生与预防[J].冰雪运动,2003(3).
〔3〕沈勇.轮滑课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克服对策[J].冰雪运动,2007,29(6).
G862.8
A
1673-260X(2016)10-0134-02
2016-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