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文化融合背景下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6-03-28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

张 勇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212)



校企文化融合背景下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张勇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430212)

摘要:针对于当前我国校企文化融合背景下的高职教育合作现状进行了一系列剖析,分析研究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即校企合作层次较低;未能建立起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双赢”机制;校企合作的参与理念并不是由各自的内在需求所决定。并针对这三个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从创造良好的校企合作政策环境开始,深入建设校企双方“双赢”合作模式,真正实现在校企文化融合背景下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文化融合;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关注力度不断增加,尤其是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更是受到了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为了满足在校企文化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模式对于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教育部门提出了改革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等一系列口号,掀起了全国范围内关于如何保障校企文化融合背景下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探索研究风潮。

1校企文化融合背景下的高职教育合作现状剖析

1.1校企合作层次较低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保证自身的发展速度,实现与人才需求市场的合理对接,提高高职教育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满足参与企业对于一线专业技术性人才需求的一种合作办学模式。其最终目的是更好地帮助学生在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搭建良好的学习、就业桥梁,实现高职院校和参与企业的资源共享,更深层次地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当前我国存在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种类较多,按照企业和院校的合作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种:(1)浅层次合作模式。在该种合作模式的人才培养上,学校的专业方向按照企业的需求所确定,并且在企业内建立相应的学生实习基地,由专业的学者、教师进行指导,保证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实习工作的开展。(2)中层次合作模式。高职院校为合作企业开展专门的咨询、培养等服务,建设成为互利互助的横向合作体。成立专门董事会,形成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多元化投资主体,吸引全社会的企业家、教育家及社会上的知名人士参加董事会,以他们各种各样的身份去支持学生的发展,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3)深层次合作模式。高职院校与参与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相互渗透,实现校企文化的有机融化,高职院校在深层次合作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进行专业的科研攻关的设定以及经济方向的研究,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维一体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起资源共享、教学共育的合作理念,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根据我国目前现行的校企合作模式现状进行分析,大部分还处于浅层次校企合作模式的初级阶段或中层次校企合作模式的刚起步阶段,还处于以学校为主体的合作模式中,距离实现校企文化融合背景下的深层次校企合作模式还有很大的距离,不能够很好地完成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对于高职院校培养出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要求,相关企业对于合作高职院校所培养出的专业人才的满意程度也普遍不高。

1.2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双赢”机制乏力

受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和以往计划经济的影响,国民对于政府和社会人际关系存在极大的依赖。这一点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中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在开展校企合作时所谈论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国家有没有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学校乐于参与,但企业态度怀柔的问题;如何实现高职教育在校企文化融合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办学的校企合作初期,政府如果颁布出台相关的校企合作优惠政策,或者由政府出面牵线企业和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这并不是可持续发展的,也并不是其根本的解决方法。因为政府不可能为所有的高职院校都进行和企业的牵线搭桥,这不是政府的本质工作,也会对相关企业造成一定的困扰。如果依靠高校领导的社会人际关系去和企业敲定校企合作机制,也仅仅是靠民资进行工作的开展,并不能够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究其根本,针对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现状,要想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就要建立起校企合作双方可持续发展的“双赢”机制。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市场化环境下,企业的社会责任集中表现于: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获利越多,则对于社会的贡献越多。因此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和企业很难达到双赢的局面,这就要求在校企合作的合作机制上进行研究,尽可能实现校企双方的“双赢”局面,创新合作模式和合作方法,尽可能实现校企文化融合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3校企合作理念尚未形成内在驱动力

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工作中,有什么样的校企合作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合作方式,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与参与企业普遍存在着应付散漫的校企合作理念,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理念并不是由他们进行自觉选择和自我转变的,而是来自于上级文件的安排,学校工作的开展需求以及媒体的大肆宣传,在这样的条件下所形成的校企合作理念,难免存在盲目性、片面性及被动性等弊端。比如,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从企业聘请企业人员承担教师的兼职工作,在这些兼职人员当中被学校和企业所共同认可的是极少数,大部分的被聘请人员企业是不认同的。所以,这些兼职教师的在校授课时间很难得到有效的保证,甚至有的将上课时间从白天调整到晚上,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兼职教师与学生1:1的数量比的水分之大可想而知。同理,就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的角度进行分析,其参与到高职教育的合作教学理念中来,应该是由其自身企业产品的科研、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来确定的,应该是一种企业自觉参与的自主行动。但实际上,很多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并不是由于企业的内在需求,而是来自于政府引导的压力,来自人际关系的交往压力,来自于社会各方面对于参与校企合作的报道压力。这种并不是源自于自身内在需求的参与理念,难以满足校企文化融合背景下的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要求。

2在校企文化融合背景下,对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1创造良好的校企合作政策环境

为了更好地开展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中的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工作,早在2010年,国务院就已经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了关于制定有关校企合作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且开始建立由政府主导为基础,各企业积极参与的高职教育办学机制,并将这种机制纳入国家教育体制的重大改革范围之内,极大增加了国家教育部门对于校企文化融合背景下的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力度。目前新兴的国家劳动准入与高职教育的有机结合所推行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更是为高职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辽阔的发展前景,对于保障高职院校走出自己的校企合作特色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保障高职教育在校企文化融合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凡是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要尽可能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就开始就业,在就业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比如在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下,企业接受学生的顶岗实习,就要按照标准工资对学生进行定岗工资的结算。高职院校的合作企业还要在校内设立专门的“企业奖助学金”,面向自身企业所需专业的优秀学子,与高职院校签订定向培养合同、除此之外,企业也要积极参与到高职院校的建设中去,同高职院校一起建立“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科学实习基地,真正让企业参与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中来。

(2)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审核标准和检查力度,提倡鼓励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任兼职教师的教学工作,在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共同认可下,专业人才担任实训教师的比重适当增加,以达到更好地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

(3)为保证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政府要建立起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奖助学金激励机制。确保省立奖助学金项目的建立健全,面向全省范围内的优秀高职学生和高职学生的实训过程。对优秀学生的学费进行奖助学金的鼓励;对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意外伤亡补偿由该项目进行赔付;对于相关企业的科研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进行合理赞助。

2.2创新校企合作的“双赢”机制

为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在校企文化融合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高职院校应该加深与企业的校企合作程度,建立校企合作的“双赢”机制,帮助高职院校获取更好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通过对于我国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模式研究,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学校董事会或监理会体系,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学校在各自领域对于高职教育建设的有力因素,扩大高职教育在实训基地建设和定向培训即时就业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学校的董事会或监理会体制,充分对高职院校附近的教学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和利用,由高职院校和参与企业共同建立教产研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技术成果转化公司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新方案;在高职院校和参与企业之间开展校企一线员工的换岗互聘制度,通过更高佣金的激励机制使得更多校企一线人员参与到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教育持续发展中去,通过吸引地方的龙头企业和知名人士的加盟,帮助高职院校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校董事会或监理会体制对于实现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形成校企人才共育、资源共享、责任共同担负的深层次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校企合作的“双赢”机制。

为更好地保障高职教育发展的绵长动力,高职院校和参与企业要有意识地从浅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向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转变,从做表面文章开始向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模式转变,实现高职教育向可持续发展轨道的转变。针对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现状,要想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高职院校要坚持自己的建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品牌,聘选更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在教师队伍中的所占比例,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培养,为社会各界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在校企文化融合背景下切实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标,创建“双赢”型校企合作模式。在“双赢”型校企合作模式中,高职院校和参与企业要将“双师型”教师的政策进行全面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参与高职院校教学、企业产品策划、企业科技攻关及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龙. 论新形势下高职院长的角色转变[J].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3,(01).

[2]程来星,张英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J]. 机械职业教育,2009,(08).

[3]史丽君. 试论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05).

[4]周英俊. 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模式探析[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5]陈良和. 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创业教育[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3).

[6]梁莉丹,等. 高职院校招收外籍留学生的探索和实践[J].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3,(02).

Research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chool-Enterprise Culture Integration

ZHANG Yong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430212, China)

Abstract:Based on a series of analysis ab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chool-enterprise culture integration, three major problems in school-enterprise integration are studied: school-enterprise integration level is low; the "win-win" mechanism of school-enterprise integr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n't been established and the idea of participation for school-enterprise integration is not decided by their internal demands. And several development ideas are put forward: starting with the creation of a good environment for school-enterprise integration in policy, further constructing the "win-win" cooperation model and truly realiz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chool-enterprise culture integration.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enterprise culture integr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OI:10.14079/j.cnki.cn42-1745/tv.2016.01.015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96(2016)01-0046-03

作者简介:张勇(1979-),男,湖北襄阳人,硕士,主要从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管理与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5-12-01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