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文化产业园区特色发展方向调查研究
2016-03-28汤瑾瑜合肥师范学院艺术传媒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汤瑾瑜(合肥师范学院 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合肥市文化产业园区特色发展方向调查研究
汤瑾瑜
(合肥师范学院 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本文根据合肥市文化产业园区的政策规划以及发展现状,对合肥市文化产业园区的市场情况进行了总结.同时,结合合肥市文化产业园区改造的实际案例,对合肥市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位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并针对当前文化产业及各类园区蓬勃发展的态势对合肥市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园区;徽州特色民俗文化;厂区改造
1 合肥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方向
合肥市文化产业的支柱行业相对集中,出版印刷发行、文化用品设备制造和广播影视三大支柱产业体量较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行业发展较快,但内容生产的水平和产品的创意含量整体不足.文化创新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发展较慢,文化产业价值增值链和产业生态存在缺失.因此,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引进具有一定实力的文化企业,在一定基础上改进落后废旧场地,充分融合创意产业,将历史文化与艺术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增强合肥市艺术文化产业的行业竞争力将具有积极的探索价值和可以充分发掘的发展方向.
合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科教人才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良好,在此基础上需要充分激活文化发展潜力,通过文化特色产业园区的落地和特色文化企业的引入将合肥市文化产业的开放发展水平和产业经营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围绕建设“和谐合肥、人文合肥、创意合肥、魅力合肥”的总体发展目标,通过加快文化创意等企业的生产与设计基地落地,充分挖掘具有鲜明特色的可供改造的废旧工厂园区,积极推动创意园区建设与规范性文化产业园区整体规划,逐步打造出具有合肥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本文通过前期对合肥市文化产业园区的调研,对合肥市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探讨.
2 合肥文化产业园区改造目标
合肥市目前已经具有超过30个文化园区,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定位重复、产业链单一、集聚效应弱、园区文化特点不突出、配套服务平台不完善等多方面问题,当前合肥市的文化产业园区需要持续转变发展方式.依据现有园区附着文化产业进行优化升级,明确文化产业园区的核心发展方向,围绕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链.首先,园区落地各级政府需完善文化产业园区制度和政策,在文化产业园区规划设计、园区定位、产业落地目标等关键因素上对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做出规范和保障;其次,文化产业园区在引入资本进行建设和投资时,需要监管部门和投资实体共同分析文化产业园区区位、文化特色、定位等发展目标.协调园区发展可利用的文化资源、园区资源、基础设施资源、政策资源等资源,确保落地产业园区具有明显的地方文化优势与地域特色优势;第三,针对已有废旧厂区等区域进行文化产业园区的改造和规划时,需充分借鉴国际、国内成功的文化产业园区改造经验,明确园区改造原则,同时完善园区管理平台建设,在改造初期即确保园区最终完成的服务质量.同时,合肥市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监管部门和相关文化产业企业要充分发挥合肥市科教优势,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文化产业领域的优秀人才和文化产业生产中坚力量扎根合肥,确保文化产业园区的人才引进渠道顺畅.
明确的文化园区发展定位需要充分依附落地开发区的区位优势以及园区的优惠政策.高新技术开发区一般落地的企业为高校、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等,通过发展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文化产业园区,将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带给文化产业园区的技术优势,同时开发区内的信息产业在当前“互联网+”的国家发展战略下会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充分与信息产业相融合.例如位于大连市高新区的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就充分依托大连高新区软件制作开发以及动画制作的优势,将文化与动画产业相结合,建设成为国家级的动画产业基地.合肥市可充分发挥政策驱动的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以动漫产业为契机,建设高起点的动漫产业园区.其中合肥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内的金诺科技公司创造了安徽目前唯一一部自主研发的4D电影作品——《深海危机》、3D裸眼技术与体感互动技术相结合的体验式游戏“嬉戏白海豚”、小动物语音互动游戏等.同样落户该基地的合肥泰尚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的《太空熊猫历险记》在全国8部动漫电影中票房名列第五并应邀赴戛纳电影节参展.合肥市动漫文化产业园区已经制作完成超过100部动漫作品,产值突破100亿元.
3 合肥文化产业园区整体规划
合肥作为三国旧地、包公故里、淮军摇篮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黄梅戏、庐剧、花鼓灯等合肥特色民俗文化也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因此,可围绕历史文化与合肥传统民俗文化打造民俗文化街以及历史文化长廊.通过连接合肥历史人文资源,展现三国新城遗址体验公园暨汉代风情街、逍遥津三国古战场暨明教寺景区、宋代庐州府庙城隍庙、包公文化园暨宁国路宋城、李鸿章享堂等文化遗存,展示王亚樵、卫立煌等民国人物和渡江战役等现代历史画卷.恢复合肥历史记忆,展现城市文化形象;沿河及周边恢复旧城改造拆迁的古旧建筑,加快建设民间博物馆集群、个性定位鲜明的体验式茶楼、饭庄和演艺场所;加快建设安徽传统工艺“百工坊”,开发乡土特色旅游纪念品,重现安徽工艺文明.通过结合合肥特色民俗打造桐城路花卉与传统戏曲文化街、安徽地方戏曲音像示范街等集艺术与文化一体的特色街区.
4 文化产业园区改造案例
降低文化产业的创业成本,打造以成本驱动、政策驱动的改建文化产业园区同样能给合肥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充分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的工业园区改造经验,通过将老城区的工业园区旧址改建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或创意文化园区能充分将废旧厂区利用起来,降低文化产业的发展成本以及文化创业企业的创业成本.合肥市热力公司废弃厂房改建即为重新改造使其具备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特点的典型案例.
合肥市热力公司位于回龙桥路附近的居民区与新闻出版大厦之间,该公司主要组成主体为一栋旧厂房、一栋办公楼以及一栋居民楼.该基地属于合肥老城区,地理位置优越,临近三孝口商业区,周边商业设施、餐饮和娱乐设施齐全.废旧厂房分为两层,底层层高较小,基本属于单层厂房.厂房内放置有废旧生产线.该厂房结构简单,具有天窗及高侧窗采光、通风.厂房的辅助用房多沿柱边布置,车间行政管理用房和一些空间不大的生产辅助用房布置在同一区域.该厂房主要采用自然通风,缺少必要的排风通道,同时该基地周边具有较多的住宅小区,因此厂房改造应注意降噪措施.该厂房主体为钢筋混凝土,屋顶为钢架结构.针对该废旧厂房的现状以及内部空间结构和材质,改造主要结合厂房区位优势及结构特点,从艺术、文化和现代感三个方面来进行改造.意向改造目标位艺术中心、展览馆、商业工厂、流行体验店及书吧.
展览馆设计的三个主要参考方面为光照、流线及储藏.该废旧厂房可安装充足灯光照明来满足光照条件,同时厂房的空间布局能够保证人行分流,同时可规划明确的参观路线.辅助用房可规划为展品的临时存储间.若改造为餐厅及咖啡厅,结合工厂的文化特质,可将该废旧厂房改造成为主题餐厅.利用该废旧厂房的区位优势.打造餐饮主题的文化园区,同时带动整个厂区的文化产业园区规划.就该废旧厂房的地理位置,改造成为商业工厂或流行体验店,可以很好的实现再利用的商业价值,但是无法真正的将消费场所附加上文化特色的发展属性,只能借助地理区位优势来进行改造,该种改造方案不太具有文化产业园区改造的可持续性.
综合以上的艺术中心、展览馆、商业工厂、流行体验店及书吧的改造计划,结合厂房自身特点及周围环境,最终计划将该废旧厂房改造为具有多功能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区.两层分别规划为展览馆、餐厅和展览厅、酒吧、书吧相结合的综合体.真正实现多功能的文化产业的区域聚集.将合肥热力公司废旧厂房改造为展览馆、餐厅、书吧、体验馆等多种功能性场所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将充分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在此举行各种各样的公众活动.废旧厂房在整体规划完成后,主体建筑结构不变,同时赋予该区域新的文化内涵,使得该文化产业园区具有历史的韵味与新兴商业的朝气.从经济效益来看,该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园区可吸引人们进行各类消费.
5 结论
合肥作为重要的创新高地,在文化产业的发展方面同样要进行各种定位准确的文化创新,通过积极引进外部改造资本,整合内部优质资源,充分发挥文化体验功能引导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特点.整体对全市的各类文化产业园区进行规划,按照区位、资源以及历史文化等多个因素的综合考量,统筹规划合肥市的文化产业园区,做到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产业园区定位明显差异化,实施差异化经营举措,通过各类文化产业园区的优势互补及重点发展目标之间的协调统筹,来真正实现合肥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精准定位,将全市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引导到一个合理、高效、超前规划、长远收益明显的新高度.
参考文献:
〔1〕黄希.室内设计[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
〔2〕合肥市政府.合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2008.
〔3〕刘标.合肥市文化产业园区转型发展对策建议[N].合肥日报,2015-05-07.
〔4〕王珑.旧厂房的适应性改造的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0.
〔5〕陈易,陈申源.环境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刘梦茜.城市旧工业建筑改造研究[J].安徽建筑,2014(10).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6-0109-02
收稿日期:2016-03-23
基金项目:2015合肥师范学院校级青年基金项目《合肥市创意文化产业园区构建与发展研究》(2015QN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