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市发展菜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2016-03-28吕庆春陈解群
吕庆春,陈解群
(1江西省丰城市孙渡街办农业综合服务站 331100;2丰城市曲江镇畜牧水产站)
丰城市发展菜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吕庆春1,陈解群2
(1江西省丰城市孙渡街办农业综合服务站 331100;2丰城市曲江镇畜牧水产站)
近年来,丰城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菜畜富民”特色经济发展思路,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力推进壮大菜、畜、果三大产业,大力提升产业开发质量和水平,强化服务措施,健全服务体系,取得了可喜成效。
菜畜;产业;增收
丰城市菜畜产业在历届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下,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农业的定型产业,具备了一定的群众基础、生产基础和市场基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菜畜产业作为全市农民收入的保障产业,已经成了统筹城乡经济、建设新农村的战略产业,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首选产业。
1 扶持力度不断加强
近年来,丰城市委、市政府坚持“菜畜富民”的战略思想不动摇,通过行政推动和典型带动,促进了大棚蔬菜的全面发展,并通过积极强化日光温室新建、改建,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等方面的资金支持,使扶持政策不断得到完善。乡(镇)、部门通力合作,深入基层指导生产,协调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问题,有效促进了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生产效益不断上升,促使农民的认识有了明显的转变,由被动地完成任务转变为主动自觉地发展大棚,积极性空前高涨。
与此同时,坚持走以粮养畜、以畜促菜、菜畜富民的生态农业发展路子,将畜牧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首选产业和决战产业。畜禽养殖已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畜牧业发展逐渐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并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畜牧产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2 科技含量不断增加
蔬菜产业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与总结,形成了双膜保温、高垄栽培、配方施肥、嫁接栽培等先进实用技术,丰城市的主打产品豇豆、黄瓜、辣椒、番茄等越冬茬蔬菜的种植水平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蔬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2006年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后,2008年又有6个蔬菜产品通过了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到2012年,经过生产主体、生产技术的优胜劣汰,从品牌选择、生产管理、包装销售、效益提升等方面,都已初步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路子,棚栽蔬菜产业化雏形逐步形成。
3 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壮大
2009年以来,丰城市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建成集蔬菜生产销售,蔬菜冷藏,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厂化育苗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引领和带动了全市棚栽业向“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发展,为全市蔬菜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初步形成了“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为特色的专业化生产格局。此外,市委、市政府大胆决策,合理谋划,制定有利于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当年投资建成投产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在50~500万元按10%予以奖励,501~1000万元按20%予以奖励,有力地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以“一村一品”专业村和养殖基地建设为依托,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先后组建成立了一批带动能力强的种养专业合作社,使其真正成为上联企业、下联农户的桥梁和纽带,在生产流通、技术服务、产品营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组织化水平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细化产业分工、拓展生产环节、延伸产业链条,逐步构建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互相衔接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实现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目前,以剑邑专业合作社和佳农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蔬菜专业合作社正向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方向发展。“企业+基地+农民合作社+农户+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初步形成。“十三五”期间,将继续坚持“菜畜富民”的循环农业发展思路,以农业开发公司为龙头,大力加强农业示范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全面推进设施蔬菜优化升级,加速蔬菜产业化进程。计划到2020年,全市蔬菜种植总面积达到333.3hm2,蔬菜年产量达到18万t,实现蔬菜业产值2.2亿元,建成全省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县(市)和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县(市)。
(收稿:2016-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