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早秋耐热甘蓝新品种的选育

2016-03-28李岩

现代园艺 2016年20期
关键词:单球叶色父本

李岩

(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

浅析早秋耐热甘蓝新品种的选育

李岩

(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

以早秋耐热甘蓝作为研究主题,分析与其相关的新品种选育问题。首先从目前的新品种情况进行了引种情况与评价说明,主要从谱系的角度进行了介绍;然后,选取某一新品种实例进行了选育分析。希望通过本文初步论述,能够引起更多关于该方面的论述及研究,从而为其新品种的选育实践工作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信息。

早秋耐热甘蓝;新品种;选育

1 概述

在我国的长江流域,甘蓝种植非常普遍,因夏秋季气温高,对早秋甘蓝的生产产生了极大影响,损害了种植户的利益。目前市场品类繁多、品牌杂乱,具备早秋耐热甘蓝的品种就包括金甘夏抗、奥琪(韩国)、耐热一号、精选强夏、早喜太郎(日本)、超峰(香港)、早夏-16号等;一般情况下的选育工作需要通过试验来完成,集中评价新品种的综合抗性、特征特性,为种植户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由于病虫害主要表现在生长、抗逆性、烂球、虫害方面,因此,选育试验中需要注重这几个方面的检验。以下以早夏-16号作为例子进行选育说明,并将其与一般的夏光品种进行比较。

2 以早夏-16为例说明具体的选育过程

2.1材料

本次选育试验选择母本(自交不亲和纯系,属于自交筛选,上海地区)、父本(自交不亲和线系,属于多代自交分离选育,为引进杂交种)。选育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分别是耐热性、抗病性、生长期、产量。

2.2方法与过程

2.2.1方法。首先,在耐热性鉴定方面有2种方法,分别是苗期离体叶片电导法、田间露地鉴定法;具体是在前一种方法中,以幼苗5、6片真叶取样、打孔,温度处理则选择35℃、40℃;目标是对此温度下电导率、细胞膜伤害率进行具体测定与计算;在后一种方法中,5~8月上旬为时间范围,采收后随机排列,其中,要求重复次数为3次,范围12m2,针对烂球率、单球重、范围内产量进行测定。

其次,生长期鉴定按照当年5、6、7月,分别进行播种,时间对应为下旬、下旬、上旬,范围可自行选定,保证三期相同,便于操作即可;而测定目标主要集中于时间、定植、采收天数、单球重,并记录各自的生长期。

第三,抗病性鉴定,则主要是针对病毒病、黑腐病,本次研究确定按照随机选择法,以50株为准,排列随机且重复4次,以自然病源为主,在整个生育期进行全程观察、记录,给予人工喷雾接种后,再观察发病率;其中,接种的浓度以孢子悬浊液108/mL,病情调查需大于接种后20d进行,重点是黑腐病测定(苗期)。

第四,产量比较方面,则主要是根据早夏-16号、夏光产量,选择相同的播种期(同上)、范围(同上)、重复次数(3次),然后按照平均值进行统计比较。

2.2.2过程。母本:3个,98-52叶色灰绿,片小,抗逆性强,整齐,包心紧,叶球形状好;父本:4个,98-8叶色绿,叶面蜡粉,外叶小,叶球扁圆,包心紧,整齐度高;从蕾期授粉、花期自交亲和指数看,均小于1,且结实。组合为98-52×98-8,

最优,确定名称为早在-16,以表明其属于第16个组合。

3 结果

与夏光相比,在2个试验温度下,细胞伤害率为2.7%、9.3%(夏光为2.7%、17.1%);烂球率为1.7%(夏光为23.2%);结球率为89.3%(夏光为92.1%);死棵率为0.0%(夏光为3.6%);产量35kg/12m2(30kg/12m2);所以,早夏-16号生物学特性检验结果表明,植株(直立)、开展度(48.6cm)、外形(宽)、叶色(深绿)、包心紧实度强等均非常好;平均单球重为1.5~2.0kg/单球;在抗虫病害能力方面,均有有势,耐热性好、耐湿性强,口感好,有早熟特性,综合性分析占有优势。

4 讨论

综上,对于早秋耐热甘蓝新品种的选育,应重视母本、父本的选择,尤其是在组合中的优势选择;比如,早夏-16号的选育就是通过国内单独品种3个数量、国外品种4个数量,通过自交、杂交品种间的组合来完成育种的优化,达到选育的目的。因此,应注重选择亲本,以使其优良的遗传特性在后代纯系之中获得优势遗传,克服差异性带来的种种缺点,从而实现选育目标,提高早秋耐热甘蓝的基本特性与综合优势。

另一方面,从整个试验可以得到影响选育的重要因素,如单球重、中心柱长、外叶数、包心紧实度等;试验中,由于组合相对复杂,需要借助计算机相关软件进行具体的排列,以确保计算的精准性;另外,叶色、品相、口感也非常重要,应该深入分析多个因素,以确保选育的最佳方案,更好地实现选育的综合优势。

5 结语

总之,对于种植户而言,品种决定产品品质,影响实际的出售价格,从大的方面看,对甘蓝市场的发展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选育出好的优良品种,克服高温、病虫害带来的危害,能够更好地满足各方面的需求,以优势性品种占据甘蓝市场份额,提高竞争能力,为种植户带来更大的利益,并活跃整个蔬菜市场,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责任编辑荷初)

李岩(1986-),女,山西大同人,研究方向:甘蓝品种选育。

猜你喜欢

单球叶色父本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夏 荷
浅谈大学初级乒乓球课程教学中的多球练习法
基于Lab模型的4种日本彩叶枫的叶色分析及其色彩应用
线性二次型球式滚动机器人运动稳定性研究与测试分析
不同叶色紫苏花青素含量与成分研究
泰安气候条件对‘黄金芽’茶树新梢呈色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单球+多球”教学模式在乒乓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实验
籼粳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机收技术初探
茶树新品种“湘波绿2号”父本的SSR标记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