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乒乓球互助式教学初探
2016-03-28王敏
王敏
(滁州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高校乒乓球互助式教学初探
王敏
(滁州学院体育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与健康日益成为人们不断关注的话题.高校教育中的体育教学不断改革,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包含乒乓球在内的球类教学,在培养学生身体灵敏度、机体反应能力、提高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合作能力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其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因此,对其进行改革,提高乒乓球教学效率就成为了教师不断关注的问题.针对当前高校乒乓球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乒乓球互助式教学",希望可以对乒乓球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乒乓球教学;互助式教学;因材施教;互助学习
互助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在不偏离教学目标的情况下,按照学生的身体状况、技术水平和认知能力等进行不同的组合,分成不同的层次,然后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向教师反映他们的实际情况,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促使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和进步.
互助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之间必须进行不同标准的组合,也就是说同一层次内的学生在身体状况、认知水平等方面具有不同,这样能够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影响和互相学习.
1 高校乒乓球教学现状
目前,在我国各项教育改革和发展之下,很多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不适合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发展.现在,很多高校的乒乓球课堂还是采用原先的教学模式,也就是教师讲解灌输与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等.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在教授大学体育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的好处在于:可以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并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力,既遵守了体育授课的规律,又传授了技能技巧给学生,达到教学目的.但是,由于大学体育的发展和学生个性化的要求,使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合现代大学体育课的发展.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未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大学生在身体素质、技术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性,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重视学生个性化方面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基础较好的学生获不到更多知识,基础差的学生又吸收不了这么多知识.(2)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上是知识的灌输者,未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的授课内容过于单一,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乒乓球的积极性.(3)评价模式不科学.在评价结果上,只采取技术和素质以及理论考试的模式,却忽视了学生综合方面的评判.(4)课堂过程中,学生之间没有互动.在乒乓球课堂的学习中,学生交流互动的对象非常有限,而且比较固定化,和班级内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少.同时,在进行自由选择搭档时,往往出现技术相当的学生组队的现象,技术好的学生不能够帮助技术差的学生,使得技术差的学生学习提高很慢.综上,传统的乒乓球课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大学生各方面综合发展的要求.在《指导纲要》的指导要求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出现的各种弊端和限制学生发展的情况之下,体育教学模式不能再采用原有的教学模式,必须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提倡“互助式”教学模式.
2 高校乒乓球互助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对于高校乒乓球互助式教学模式,我们应该先了解其内涵与意义,再对互助式教学模式的运用进行探讨.
2.1互助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所谓“互助式”教学模式,是指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能力强学生的带动作用,使其与能力相对较弱学生组队,给能力较弱学生一定的帮助,从而促进能力较弱学生乒乓球知识与技能的协调发展.这种互助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使课堂形成一种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也有助于学生团结互助意识的培养.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互助式教学是在合作学习理论基础上优化发展而来的,它主要体现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状态,把“教与学”在实施过程中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助能力、合作创新精神为主要目的.在此需要区分的是,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团体评价,而互助式教学则在注重团体评价的同时,也注重学生个体的成绩提升,注重学习的“整体与个体”性,强调教学效果、师生的教学互助以及学生间的自主交流互助,以此达到全面促进教学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2.2互助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互助式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对于教育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它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促进学生乒乓球技能的提升与身心发展.
2.2.1符合因材施教教育原则
教育强调因材施教,强调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习情况实施教学.而乒乓球互助式教学则符合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它按照学生的测试成绩与平时表现将学生细分为乒乓球知识多寡、乒乓球技能高低等不同的小组,让乒乓球技能较强的学生来带动较差的学生,让乒乓球知识丰富的学生来带动乒乓球知识面较窄的学生.这样,技能较强、知识较丰富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小老师”的积极性,给其他同学提供帮助,而其他同学则在这些同学的帮助与带动下逐渐提高了乒乓球知识与技能,这样的教学照顾到了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2.2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互助式教学模式中,课堂的中心由教师转移到了学生身上,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了学生的学习与探索欲,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信心得到了提升,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良好的激发.
2.2.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能力
互助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挖掘了能力较强学生的互助资源,使学生之间形成了一个互帮互助的整体氛围,使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帮助其他学生,获得自信与帮助他人的喜悦,增强了其责任感与创造力.而能力较差的学生也得到了他人的帮助,享受到了集体的温暖,逐渐提高了技能.这样一来,全体学生互助合作的能力就会得到提升,群体凝聚力也会得到提高.
2.3互助式教学模式的运用策略
在运用互助式教学模式的时候,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2.3.1进行测试
在互助学习展开之前,教师应先对全体学生进行基本技术考核以及相关能力测试,对乒乓球技能高低、知识多少进行一个整体测评,测评结果需要详细记录.因为在分组实施互助教学之后一段时间,教师还需对学生进行测试,以得出实验结果,方便进一步进行教学.
2.3.2根据测试成绩分组
测试成绩出来之后,教师要根据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组,这是实施互助式教学的关键.具体分组过程需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按成绩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保持最少4人,最多6人.每个小组成员都需要在组内完成学习与互助,根据目标进行学练,并及时发现问题,向教师进行请教.
2.3.3进行互助学习
互助教学中,需要明确目标,进行指导,科学评价,才能更好地实现互助学习.
①明确目标.任何教学模式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前提.为此,我们在进行互助教学过程中,要制定一个明确的、科学的、可达成的目标,使之保障教学活动能朝着最大绩效的方向进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及乒乓球项目课程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互助式”教学目标,并将教学目标及早告诉学生,使学生能尽早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只有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之后,才能有助于组内成员、师生间的互动,使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②进行指导.互助式教学模式并非只有学生之间的互助,教师在此过程中也要发挥必要的指导作用,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空间进行互助与学习.同时,教师也要在学生互助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巡视,进行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巧妙介入,帮助学生解决疑惑与困难,只有这样,互助式学习才是有效的.
③科学评价.无论是传统的乒乓球教学模式,还是互助式教学模式,都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课堂教学效果的集中体现.因此,教师应积极地、科学地评价互助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互助式”教学进行反馈,及时根据反馈来调整教学的目标,更新教学进度,创新教学形式.在评价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多种评价形式(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并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评价学生的互助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表现.此外,学生小组之间的评价应采取纵向与横向结合的方式,科学评价,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能够有所收获,取得更大的进步.
3 高校乒乓球互助式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高校乒乓球互助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互助式教学要涉及到测试与分组,甚至会涉及到分层,这有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心理上的影响,而且测试也会由于天气条件、学生身体情况、心理状况等出现误差,因此不能以某一次的测试来分组.
第二,由于互助教学模式实施的是因材施教,因此,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学生学情,按照学生学情进行具体教学.
第三,分组只是手段,递进才是目标,互助教学要实现的是学生的整体发展和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注意着眼于学生的全体发展,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4 结语
本文对高校乒乓球教学过程中实施互助式教学模式的意义与策略进行了理论研究.互助式教学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相对较新颖的教学模式,它对于提高学生乒乓球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更多的实施方法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才能有更为深入的应用.为此,希望诸位同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形成完善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以便更好地将互助式教学模式应用到乒乓球教学中.
〔1〕占叶俊.合作学习在高校乒乓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07(05).
〔2〕范道芝.浅议如何提高普通高校乒乓球选修课的教学效果[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5).
〔3〕袁玉峰.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技术合作教学的实验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3).
〔4〕印春力.新课标视域下高校乒乓球教育改革探微[J].运动,2013年(22).
〔5〕从彪.普通高校乒乓球课程的分析与研究[J].才智,2014 (03).
〔6〕胡延.论高校乒乓球步法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4(19).
G846
A
1673-260X(2016)07-0206-02
2016-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