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红花子的研究进展

2016-03-28马千里王月珍汪岩牛艳秋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吉林长春130031

吉林农业 2016年16期
关键词:槲皮素炮制制品

马千里,王月珍,汪岩,牛艳秋(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吉林长春130031)

水红花子的研究进展

马千里,王月珍,汪岩,牛艳秋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吉林长春130031)

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水红花子提供科学依据,笔者查询近年来关于水红花子的相关文献,对水红花子的性状鉴别、炮制历史、传统炮制方法局限及改进、质量评价、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总结与概括。为水红花子质量评体系建立以及其炮制标准提供科学参考。

水红花子;鉴别;炮制;本草考证

水红花子为较常用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中品,云:“荭生水旁,如马蓼而大,五月采实”。2015年版《中国药典》[1]收载为为蓼科植物红蓼Polygonum orientale L.的干燥成熟果实,分布遍及全国。以饱满充实,色红黑者为佳。

1 水红花子性状鉴别

正品水红花子为扁圆形,直径2~3.5毫米,厚1~1.5毫米。表面棕黑色,有的红棕色,有光泽,两面微凹,中部略有纵向隆起。顶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浅棕色略突起的果梗痕,有的有膜质花被残留,质硬,气微,味淡[1]。

2 水红花子炮制饮片

2.1炮制历史

唐代有水红花子“熬令香”的炮制方法,宋代微炒入药,明、清仍沿用炒法。现今全国大部分地区均用炒爆花的炮制方法[2]。

2.2传统炮制方法、局限及改进

叶定江等[3],用中火加热,炒至爆花。金传山等[4],用文火炒并不见爆花,遂用武火急炒,爆花率仅达17%~20%,并以其水溶性成分含量为指标,经初步研究后得到武火急炒其经水选后沉于底部的水红花子,不仅爆花大,且爆花率达85%以上。

2.3炮制工艺改进与创新

水红花子果皮坚硬,与王不留行等“皮薄”药材相比,炮制难度大。赵敏,霍延君等[5],对水红花子多种炮制技术的爆花率进行对比,其中热高压法样品爆花率较高,可达到60%,其饱满果实爆花率达到80%,且设备简单,操作简便,为首次用于果实类中药材的炮制。

3 水红花子质量评价

水红花子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6]、木脂素类化合物,此外含鞣质、挥发油、脂肪油等。

3.1槲皮素

张元桐等[7]以槲皮素为含量测定指标,对产于我国辽宁、浙江等地的水红花子的槲皮素为指标成分进行了含量检测,为水红花子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参考。

3.2花旗松素

翟延君等[8]以花旗松素为指标性成分,对水红花子的生品与其炮制品进行HPLC指纹图谱研究,对其炮制前后的化学及药效变化进行测定,为其生、制品的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周晓玉等[9],对不同炮制品中花旗松素和槲皮素含量进行测定,以水红花子炮制品质量的稳定性为指标,优化其炮制工艺。

4 药理作用研究

4.1消积止痛作用

翟延君等[10]进行了药效学比较实验,得出水红花子炮制品水提物的消积止痛作用佳,与传统中医用药理论一致。

4.2抗肿瘤作用

宋青,楼一层[11]采用MTT测定法观察,得出红蓼中提取的乙酸乙酯部位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谢周涛,田连起[12],采用MTT法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证明其乙酸乙酯部位和丙酮部位对人肺高转移细胞株95D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较强。

4.3免疫抑制作用

王红梅等[13]测定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T淋巴细胞数量、抗体IgM分泌量、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以及迟发型变态反应强度,显示可抑制小鼠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及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为新的免疫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上提供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5 结语

综上所述,水红花子药用历史悠久,随着研究深入,在其炮制方法、质量评价、药理作用更加完善,为其炮制标准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稳定、及可控提供科学参考。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79.

[2]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S].1992.

[3]叶定江,张世臣,等.中药炮制学[M].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81.

[4]金传山,庞国兴,魏和平,等.水红花质量初步研究[J].基层中药杂志,1997,11(04):38.

[5]赵敏,霍延君,等.水红花子不同炮制方法的爆花率比较[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08(27):144-145.

[6]郑尚珍.红蓼籽中的黄酮类化合物[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5(04):42-46.

[7]张元桐,翟延君,等.HPLC测定水红花子中槲皮素的含量[J].中成药,2006,28(02):236-238.

[8]翟延君,赵敏,张慧,等.水红花子生品与制品HPLC指纹图谱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06):711-713.

[9]周晓玉,苏丙贺,等.HPLC分析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水红花子活性成分的影响[J].中药材,2012,04(35):540-542.

[10]翟延君,初正云,程嘉艺,等.水红花子消积止痛药效学实验研究[J].中药材,2006,29(12):1345-1346.

[11]宋青,楼一层.红蓼对肿瘤细胞的作用研究[J].中国药师,2009,12(10):1340-1342.

[12]谢周涛,田连起.水红花子总提取物及各化学部位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J].中医学报,2012,27(12):1550-1551.

[13]王红梅,马素好,张娟.水红花子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0,30(07):656-658.

R285.5

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6.16.064

马千里,硕士,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中药草栽培与鉴定。

猜你喜欢

槲皮素炮制制品
浅谈食品接触之“竹纤维”制品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探讨常用藏药材的炮制方法
槲皮素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减轻心肌细胞肥大
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对H2O2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槲皮素金属螯合物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