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渔业文摘
2016-03-28
国外渔业文摘
在陆基淡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生产大西洋鲑鱼
人们对在陆基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RAS)中生产适销尺寸的大西洋鲑感兴趣,因为这一技术往往能够将养殖设施选定在靠近主要市场的位置,容易获得生产许可,能够阻挡专性致病菌,减少对环境影响。采用陆基RAS集约化养殖适销尺寸的大西洋鲑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前沿技术。为了评估两种北美品系的大西洋鲑鱼在只采用淡水的陆基RAS系统中从后期二龄鲑养殖至适销尺寸(4~5 kg)的养殖性能,进行了3个试验。第1个试验期间养殖的是圣约翰河(SJR)鲑鱼,在后继的两个试验期间对Cascade品系鲑鱼进行了评价(CS1和CS2)。每组鱼均实现了始终如一地线性增长率,这表明鱼的生长相对不依赖于鱼的种群/遗传品系和鱼体尺寸,而SJR、CS1和CS2的最大生物量密度分别为35、100和118 kg/m3。饲料转化率范围在1.07到1.10。SJR、CS1和CS2的死亡率分别为最初放养之鱼数量的9.5%、6.6%和7.5%。没有探测到像库道虫、海虱或常见性寄生虫等专性病原体。没有针对具体的病原体对鲑鱼接种免疫;没有施用抗生素、杀虫剂或激烈的化学疗法。本研究表明,在适当的商业规模陆基RAS中将大西洋鲑鱼从后二龄鲑养殖至适销尺寸,在生物学和技术上是可行的;但雄性早熟可能成为一个生产障碍。
(《Aquacultural Engineering》Vol.74)
投喂含有和不含鱼粉的饲料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大西洋后二龄鲑性能、水质以及废物生成的影响
由于成本的上升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大西洋鲑鱼养殖业已逐渐减少了鱼粉在商业饲料中的使用比例,并已找到了用于部分取代鱼粉的各种替代蛋白质。但很少有研究描述投喂替代性蛋白质生产的不含鱼粉的饲料对养殖在循环水系统(RAS)中的大西洋鲑鱼尤其是后二龄鲑的影响。因此,进行了一个历时6个月的研究,在6个同样的RAS中,比较不含鱼粉饲料(FMF)和基于鱼粉的饲料(FM)对大西洋后二龄鲑的性能、水质和废物产生率的影响。3个RAS为一组,向其中的鲑鱼(试验开始时体重281 g±5 g)投喂实验用饲料。FMF饲料中所使用的蛋白质成分包括混合坚果粉、禽肉粉、小麦粉以及玉米浓缩蛋白;而FM饲料则包含油鲱鱼粉、禽肉粉、大豆浓缩蛋白和血粉蛋白。FMF饲料中使用了从牙鳕加工修正弃料生产出的鱼油,以形成0∶1的野生鱼类投入量与养殖鱼类产出量之比;而油鲱鱼油则是FM饲料中脂质的首要来源。两种饲料均按42%的粗蛋白和27%的粗脂肪含量配制。大西洋鲑鱼的生长、存活率、饲料转化率(FCR)没有受到饲料的影响。
实验结束时,投喂FMF和FM饲料的大西洋鲑鱼体重分别为1.716 kg和1.720 kg;累计存活率都>99%;平均FCR分别为0.89和0.90。每投喂千克饲料,FMF饲料导致了排放废水中含有较多的总磷(TP)、碳质生化需氧量(cBOD)和总悬浮固体(TSS)质量。每投喂千克饲料,FMF和FM饲料分别产生了0.009 kg和0.006 kg的TP、0.079和0.056 kg的cBOD,以及0.297和0.221 kg的TSS。与投喂FM饲料相比,投喂FMF饲料在RAS中捕获到了更高比例的TSS。观察表明,FMF饲料生成的粪便物具有更好的沉降性能。投喂FMF饲料的RAS中测得了更低的TSS、真实的色值和更清洁的水质指标。投喂FMF饲料的RAS养殖水体中的总磷是投喂FM饲料的4倍。
(《Aquacultural Engineering》Vol.74)
集约化养殖清淤泥机的开发和性能评价
在孟加拉国集约化水产养殖中,池塘水体由于高放养密度和大量投放饲料,导致未食用饲料和鱼粪便在池塘底部的大量堆积而受到污染。由于过量使用化学品以及缺乏换水设备,积聚在池塘底部的淤泥耗用溶氧(DO)并释放有害气体。这些因素导致鱼病爆发、鱼死亡、糟糕的饲料转化率(FCR)和比生长率(SGR),以及鱼肉的异味等,对养殖生产及其经济表现带来了负面影响。本研究尝试开发一款用于去除集约化养鱼塘的淤泥的清淤泥机,并调查淤泥的去除对池塘水质和鱼生长的影响。孟加拉农业研究所研发了一台清淤泥机,它能清除池塘底部厚达40~50 mm的淤泥。该机的主要组件包括1台浮式轴流泵、7.5 kW柴油机、吸泥装置、吊机、推进器、舵等。淤泥泵排量为14.11 L/s。在前进速度为12.5 m/min下,其有效的池塘作业能力和作业效率分别为0.078 ha/h和77.23%。水和淤泥的比例为3.6∶1.0(按重量计)。为了确定清除淤泥对养殖塘的水质和鱼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实地试验。与对照池塘相比,清淤池塘中DO、pH、透明度和非离子氨等水质参数显著改善,同时,清除了淤泥的池塘呈现出更好的FCR(1.64对1.90)和SGR(0.80%/d对0.71%/d)。清除淤泥池塘的鱼的存活率、净产量、净收益和效益费用比(5.40)高于对照池塘。这一清淤泥机可推荐用于清除集约化养殖鱼塘中的淤泥。
(《Aquacultural Engineering》Vol.74)
溶氧浓度和饲料成分对尼罗罗非鱼生长、消化力和肠道健康的相互作用
本研究旨在评价氧浓度和饲料成分对尼罗罗非鱼的生长、营养物利用和肠道形态的单独影响和组合影响。使用两个循环水养殖系统营造出不同的溶氧浓度:常氧(6.9 mg/L)和缺氧(3.5 mg/L)。使用不同的大豆粉(SBM)含量配制两种饲料,以营造出可能影响肠屏障功能的一组对照。初始体重23 g的35条鱼准备3组,在常氧和缺氧下投喂含有20%鱼粉的“对照”饲料和只含植物蛋白的“试验”饲料,历时8周。研究显示,罗非鱼在常氧下并投喂“对照”饲料下生长最好,且没有发现溶氧和饲料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缺氧显著降低了鱼对营养物的消化力。对于“试验”饲料,其消化力随时间而呈现的下降大于“对照”饲料。饲料成分和氧含量均诱发了尼罗罗非鱼肠道形态的改变。观察到了因炎症细胞而增加的渗透,以及肠细胞中GC和EG数量的增加所导致的LP和SM的增厚。在低氧水平下,大豆粉含量的增加对肠道形态的负面影响增强,并最终恶化。喂食大豆粉后的肠炎样症状在尼罗罗非鱼的近端肠道比远端肠道更为明显。
(《Aquaculture》Vol.462)
基于生物膜的零换水淡水异足新米虾养殖系统性能评估
在一个室内水族馆中使用一个零换水系统评价了生物膜对水质以及作为一种食物来源对淡水异足新米虾的养殖所做出的贡献。进行了生物膜的两个连续生长阶段试验,以针对在不同基质(聚乙烯网PN、塑料瓶PET和agrovelo,AV)上生物膜的形成及其对淡水虾养殖的影响进行评价。生物膜在所有基质上的生长因其对氮化物的吸收、因与自养微生物繁殖相关的溶氧的高产出而有助于维持一个良好的水质。在所有试验组中都取得了虾的高存活率、繁殖率和孵化率,这主要与良好的水质有关。PN和AV实验组虾的最终生物量显著更高;而所有实验组虾具有相似的比生长率和脂质含量则表明,3种基质上均能生长生物膜,且生物膜成为了营养价值相似的、健康的虾食物源。结果显示,采用一个基于生物膜的零换水养殖系统可成功地进行异足新米虾的养殖生产,从而有助于了对水的更好利用。
(《Aquaculture Research》Vol.47,Issue 8)
BFT养殖系统残余水的利用:营养物去除及海洋微藻生物质生产
微藻生物技术方面的潜力巨大,但传统方式养殖介质的高成本是制约微藻商业规模养殖的因素之一。作为一种可供替代的选择,有人提出利用来自其它产业活动的残余水作为微藻的一种养殖介质。本研究的目标是,使用来自集约化南美白对虾生物絮团技术(BFT)养殖系统的残余水生产牟氏角毛藻、微拟球藻和周氏扁藻生物质,并确定氨态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和正磷酸盐的消耗。周氏扁藻和微拟球藻展现出了最好的平均相对生物质量(576和474 mg/L)。所有微藻品种在2 d内将正磷酸盐全部吸收。周氏扁藻和微拟球藻在10 d内分别吸收了87%和85%的硝酸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来自南美白对虾生物絮团养殖系统的残余水可被用作周氏扁藻和微拟球藻生物质生产的一种替代养殖介质。而且证明,微藻生物质能非常有效地回收利用溶解性营养盐。
(《Aquaculture Research》Vol.47,Issue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