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视阈下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路径探寻
——以生态工业园为载体

2016-03-28彭燕妮郭鑫磊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3期
关键词:示范园区工业园示范区

彭燕妮,郭鑫磊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生态视阈下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路径探寻
——以生态工业园为载体

彭燕妮,郭鑫磊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深入,随着东部沿海及发达国家的相关产业向内陆的转移,我国相继建立了七大产业转移示范区.本文旨在通过生态工业园模式解决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避免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污染转移问题,为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找到建设路径,同时也是为生态工业园做评估和整理,增强其示范作用和普适性.

产业转移;生态工业园;建设路径

改革开放的政策支持及自身有利的地理位置优势,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但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资源开始枯竭,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同时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及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深化,东部地区要素成本全面上升,原先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失去其赖以存在的基础,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其原先具有的优势开始减弱,区域内部人口开始减少,失业率升高,社会问题频发.同时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为了适应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需要,需要将一些产业由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重新整合.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和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深化,和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的需要,我国自2010年以来相继建立了7个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是为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如何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取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不再步东部沿海和发达地区的后尘,实现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妥善解决发达地区已经出现的生态问题,生态工业园模式应该可以作为产业转移示范园的一个建设模式,这将有助于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1 生态工业园

1.1生态工业园概念界定

生态工业园的定义是,企业生产在一固定地域内进行,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政府在其中只起间接的引导作用这一模式.企业之间可以遵循生态系统的闭路循环规律合作生产,原材料能源的共享,废弃物的循环使用,形成相互关联共生的产业集聚,这种交互过程能使园区内部的企业之间达到良好的生态循环,降低资源消耗和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它的核心就是力图在减少污染和废弃物的同时提高工商业的成功.如同单一生物可以单独来看也可以从更大的生态学上来看一样,单一企业也可以自行组织成更复杂的工商业生态学.生态工业园内部的成员之间可以在一个循环系统之中进行副产品和废弃物的交互,实现能源、水资源等物质资料的交互利用以及基础设施的共享,从而达到园区内部整体环境的优化和经济价值的实现.

1.2国内外生态工业园概况

国外的生态工业园建设经验丰富,丹麦的卡伦堡工业园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成功案例.卡伦堡工业园自20世纪50年代创建至今,获得了巨大成功.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是由卡伦堡的不同企业因为共同的目标而自发组织形成的,政府只承担间接管理.它包括5家企业、1家废弃物处理公司,在这些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互相之间建立了双向交易,最终形成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生态工业网.生态工业园内部的不同企业紧密合作,互相交换资源、能源,不仅节约了成本,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更是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是以其煤电厂作为其工业生态系统的中心,它为建材厂、水产养殖户提供余热,向制药厂、农户销售煤泥、沉渣作为燃料和肥料,为石膏厂提供煤炭脱硫后生成的碳酸钙.通过这样的合作,大大降低了生成成本,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也极大的提高了能源的使用效率.卡伦堡市政府顺利建成的煤电厂余热的区域集成供热系统,也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政府在建设过程中也最大程度的简化管理控制,更多的是协调、服务咨询等功能,这也是卡伦堡生态工业园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丹麦的生态工业园既可以使参与其中的公司的经济得到很大的改善和提升,又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循环的典范.美国自1994年以来已相继建立了一些生态工业园示范点,根据这些生态工业园的特点不同,相应的开发的设想也各不相同.马里兰州巴尔的摩费尔菲尔德生态工业园需要招募的是适合其工业需要的以石油和有机化学品为基础的适用于碳基经济、有优异环境记录的公司,弗吉尼亚州查尔斯角生态工业园需要解决当地的贫困和失业困扰,它的目标是最大限度的提高其资源的利用率和可持续性,所以它希望吸引一些排污量小的工业企业,如太阳能建筑系统公司.德克萨斯州克朗斯维尔生态工业园包含了美国的克朗斯维尔和毗邻的墨西哥马塔莫罗斯城,它的设想在于建立一个各企业并不一定位于同一地点的“虚拟”生态工业园,这些企业也可以通过废物交换相互联系.田纳西州恰塔努加生态工业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包含了其地区内4个区域的4种不同方案,充分考虑到区域不同的特点.康奈尔大学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工业园公司的经营资产回报率可以比工业平均值高出20-30%,在市场层面上,美国政府和各公司对于环境上有利产品的采购也是日益增长的,生态工业园为这个市场做好了准备.生态工业园的建立也不断的刺激环境技术的革新和清洁绿色产品市场的崛起.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建设起步较晚.已经建成的生态工业园中,广西贵港生态工业园、山东日照生态工业园特点明显.广西贵港生态工业园采用杜邦模式,以贵糖集团为核心,独特的三条生态链形成了蔗田、制糖厂、酿酒厂、造纸厂、热电联产和环境综合处理六大系统,带动了相应的电力能源、造纸业、水泥等复合肥这些副产品的生产,实现了园区内部废弃物转化为能源,能源再供给园区的生产这一交换过程,工业和种植业的相互结合,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闭路循环,这样既降低了废弃物的处理成本,又减少了对于空气、地下水及土地的污染.日照生态工业园拥有区位及环境优势,日照市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来保护生态工业园的环境,同时协调其与经济的共同发展.日照市政府从第一步入园就开始严格把关,限制高污企业进入园区,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从园区选址到园内设施配套建设都十分重视,不仅生产过程保证节能环保,从园区的建设都注意使用节能环保的材料进行建设.从根本上保证了园区各方面的生态平衡.生态工业园为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在国内外的实践中正在不断完善.而我国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的建立,重点在于如何更有效的发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同时结合生态工业园的特点,更好的发挥好其载体和平台作用,更好的促进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集中布局,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2 产业转移示范区与生态工业园的互动关系

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需要生态工业园作为载体,而生态工业园区实现自身的升级也需要产业转移.生态工业园的建立,可以有助于产业转移区内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示范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而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将有助于生态工业园的资源配置整合和优化升级.

2.1生态工业园为产业转移的实现创造条件

简单地说,产业转移就是指企业将某些产业从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现象.在产业转移的同时,资金、技术、劳动力、管理等资源也发生了流动.产业转移示范区内部形成集聚,有利于资金、技术的集聚和区域内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从2011年开始走产业转移道路的,并相继建立了7大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一是为了承接国际及我国东部沿海的相关产业,二是随着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了适应政策需要,促进中西部地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倡导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应将其落脚点从传统的工业园区定位到产业转移生态工业园区这一新载体上来,这样才能使产业更有效的集中,发挥产业集群、生产链效应、优化资源配置、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作用.产业转移示范区以生态工业园作为载体,能加速产业集聚、共生,有利于实现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污染集中治理、能源循环使用、资源配置优化,极大的降低能源利用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2产业转移帮助生态工业园升级

生态工业园的发展是遵循循环经济原则的可持续的发展,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必须有选择的承接产业转移,生态工业园的生产生活都必须遵循低碳原则,引进高新低碳技术、资源能源节约方法、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能为生态工业园区带来高新低碳技术,如脱硫脱确技术、清洁煤技术、废水收集回流技术、生活垃圾再资源化技术等;园区内废弃物转化为能源之后的循环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能够实现园区能源结构的低碳化;碳金融、碳保险、碳交易市场等市场机制的引进,增强了园区参与市场的适应性;生态补偿、环境问责、环评考核、环境税收等政策规制的产生,有助于园区内部规范化低碳生产.营造低碳文化氛围,不仅园区的生产实现低碳化、生态化,而且让生态工业园区内的从业者和居住者培养生态意识,园区内部经常开展生态意识普及讲座,发展企业生态文化,倡导园区内部的健康生活方式,绿色出行以及新能源交通工具的使用和普及;园区内部公共设施建设亦注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使用环保材料.真正实现生态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和低碳化发展.

3 产业转移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建设对策建议

3.1产业转移示范区生态建设模式

随着产业转移的进程不断深入,为了避免东部沿海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污染转移问题,同时结合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优势特点建立相关产业转移示范区,以及生态工业园政策的出台,产业转移示范区需要在新的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论的前提下,以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形式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将生态工业园的特点同产业转移示范园的特点相互结合,实现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我国自2010年以来,已经相继建立了7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示范区区位特点明显,带动周边效益的辐射力强,大都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展阶段.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生态建设可以以生态工业园模式进行建设.首先需要以生态意识的培养和普及为前提,能源的优化是保证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生态平衡的前提,同时以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为动力,政府规制为辅力,各种合力共同作用,将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企业之间建立紧密的生态联系,将它们置于一个完整的闭合的生态循环系统之中,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协同发展.

3.2建设过程对策

(1)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对于进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企业应从源头上把关,严格控制高污染企业进入园区.在园区内部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合理规划,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园区内部的循环发展.产业转移过程中,政府应该明确自己在建设示范区园区中的角色,适当放权,逐步削弱其在示范园区中的主体地位和直接管理,更多的利用政策法规这样的间接方式影响示范园区的运行.巩固企业在示范园区日常循环中的主体地位,将示范园区推向市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园区内部建立独立的环境检测和管理部门,能够对园区企业的环境数据进行必要的监管.(2)企业自我意识的提升.园区内部的企业首先要主动配合园区内部的管理,将企业原料源头、种类、数量以及能源等生产资料的使用情况和废弃物的产生情况等信息向园区环境管理部门提交,以方便其他下游企业根据情况调整自己的生产策略.其次企业应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增加对于科技产品和创新项目的投入,增强自身科技竞争力.第三要企业自身要增强社会责任,注重生态意识的培养和生态行为的践行.(3)公众参与的加强.不管是传统的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还是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过程,公众参与的开展都并不是那么顺利.公众参与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公众应该提高生态意识,注重对于环境保护的个人参与,加强对环境保护知识的学习,生活在示范园区内部或附近的居民还应对园区内各企业的产品的情况有一定了解,对于企业的违规行为起到监督作用,及时举办企业非法排污问题.具体到每一个人,从小事做起,比如不随地乱扔垃圾以及主动对垃圾进行分类等.

产业转移是一个过程,也是现在国家区域发展的重点内容,保证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国家、区域、企业、公众的共同努力.作为循环经济的主要形式,生态工业园将承担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经济发展、资源永续、社会安定的任务,这就要求所有参与者在示范园区的立项、建设、运行各个时期有一种长远的眼光.政府转变职能,适度管理,企业注重自身硬件水平的提升,公众能够参与其中,管理其中.并结合国内外成功的建设经验,以及我国各地区的具体情况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产业转移生态工业园.

〔1〕解振华,冯之浚.生态文明与生态自觉[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

〔2〕达捷.四川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路径选择[J].社会纵横,2012(6):45-46.

〔3〕成艾华.丙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抒[J].重庆工商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3-47.

〔4〕王进,杨新宇,董雅文.生态文明视角F苏州市循环经济发展新路径探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3 (3):15-18.

〔5〕董阳,壮歌德.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的启示[J].世界环境,2015(05):38-39.

F127

A

1673-260X(2016)07-0101-03

2016-03-18

猜你喜欢

示范园区工业园示范区
地下工业园
地下工业园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8个园区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浅析贵州省正安县谢坝大鲵驯养繁殖示范园区建设
关于建设富宁县睦伦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思考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
河北:《花卉示范园区建设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审定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