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寄生虫病诊断与防控(6)
2016-03-28孟思妤孟长明陈昌福河南省新乡康大消毒剂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430070
○孟思妤 孟长明 陈昌福(1.河南省新乡康大消毒剂有限公司;2.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430070)
鱼类寄生虫病诊断与防控(6)
○孟思妤孟长明陈昌福
(1.河南省新乡康大消毒剂有限公司;2.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430070)
伪指环虫生活过程中不须更换中间宿主,受精卵自虫体排出后,由于卵上有尾柄,使得卵容易附着在其他物体或鱼类的鳃和皮肤上,22℃~28℃时,虫卵2~3d即可孵出纤毛幼虫,纤毛幼虫落在水中并能在水中自由游动,作直线或弧线运动,遇到合适的宿主就附着寄生上去,侵入寄主后7~9d即发育为成虫,又可产卵。拟指环虫适宜繁殖水温23℃,由进入水中虫卵或幼虫进行传播,流行期为每年5~9月,特别是夏秋季雨后,水温、水质骤变以及冬季池水交换量小的时候易大面积暴发,世界各地的鱼类养殖区均有伪指环虫病的发生。
【病理变化】指环虫中央大钩可刺入鳃丝组织,使上皮糜烂和少量出血(未见组织增生)。边缘小钩刺进上皮细胞的胞质,可造成撕裂。全鳃损伤可引起出血、组织变性、坏死、萎缩和组织增生。
伪指环虫以中央大钩破坏鳃丝表皮层致出血,并不断作尺蠖式移动,吸吮黏液、组织细胞和血液,患病鱼类食欲减退、咬食、或不摄食,呼吸困难,侧游甚至窜出水面,鳃组织黏液分泌增多,鳃丝充血、炎症,常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造成大量死亡。
【诊断】在诊断鱼类是否患指环虫病时,应注意鳃上寄生虫的数量。在低倍显微镜下检查鳃组织时,每个视野能见到5个~10个虫体,就可确定为指环虫病。
【治疗】在科学诊断的基础上准确用药。特别是不要长期使用单一品种的药物,要定期换用不同的药物,这样可切断病虫抗药种群的形成。轮换品种应尽可能选用机制不同的复配药物。另外结合应用高铁酸盐复合剂的疗效也颇佳,它既可清除水体中微生物、悬浮物,又可强氧化清除其幼虫和虫卵等。
【预防】防治原则是防重于治,在摸清病因、病理的前提下,首先加强饲养管理,开展综合防治,防患于未然;同时积极寻找新药和新措施,以提高防治效果。
(1)选择优良鱼苗,加强免疫。选择、培育优良健康养殖品种,加强引进鱼苗的鉴别和检疫,杜绝将伤病鱼苗用于饲养。并研究开发品种中抗虫基因的移植试验,以选育抗病良种。这对预防出现感染多种吸虫病而言有广阔发展前景。
(2)彻底消毒饲养水体。彻底消毒是预防多种鱼病的前提,正确选用消毒药物是关键。以往常用生石灰消毒,但对多数细菌芽抱、病毒及虫卵等灭活效率低,可采用洁尔灭石灰浆(石灰与洁尔灭活性剂配伍),或新洁尔灭石灰浆,也可用福尔马林-石灰浆,其消毒效果较单一使用石灰要强得多。
(3)调控水质、水温和pH值。在我国渔业养殖区,因夏季水温较高,长时间在30℃以上,使得一些鱼类产生应激机体下降,抗病能力低下,容易发生寄生虫病。因此要采用深井水、地下水或冷泉水等水源,或采用流水和遮阳网遮蔽降温等措施,并保持较大的环水量,减少应激,同时控制投饵。保持pH值在7.3-7.5左右,温差日夜变化小、阳光直射时间短。一旦发生寄生虫病,就要调控水质、水温,并使用驱杀虫药物。
(4)科学饲养管理。放养密度以适当稀养为宜,采用多点多餐,控制投饵量,减少浪费和水质污染,定期做好排污和水体消毒预防工作,定期选别分养,减少个体差异,对个体小的苗种进行强化培养。
六、鲺病
本病为鱼类的常见病,危害多种鱼类,并有因此病导致幼鱼大批死亡病例,全国各地均有流行,南方各省较为严重。
【病原】有日本鲺、大鲺、中华鲺、喻氏鲺和椭圆尾鲺等。鲺的个体较大、扁平,体色接近于宿主颜色。雌鲺较雄鲺大。虫体分头胸腹3部分,头部两侧向后延伸形如马蹄形的背甲,圆或椭圆形,背甲腹面有1对复眼,复眼间的下方有1 只3个单眼组成的中眼,有附肢5对,其中1对小颚变成吸盘,位于口管两侧。胸部4节,有4对双肢型胸足。腹部不分节,为1对扁平椭圆形的叶片。寄生于体表、鳃盖内侧。
【流行病学】雌鲺产卵时离开宿主,在水中植物、石块、螺壳等固体物上产卵,孵化出幼虫。幼虫即需寻找宿主寄生,经6~7次蜕皮后发育成熟。产卵、孵化、发育与寿命均与温度有关,25~30℃为适宜温度,故6~8月为发病高峰季节。由于鲺的幼体或成体均可随时离开鱼体在水中游动,并寻找另一寄主,故极易随水流、动物、网具等传播。
【症状】由于鲺在鱼体表面活动,刺伤、撕开表皮,使鱼不安。感染量大时,鱼群集水面跳跃急游,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捞起病鱼,用肉眼即可见到鱼体上吸附的鱼鲺。
【防治方法】全池遍洒90%晶体敌百虫,浓度为0.4~0.5mg/L,即可杀灭鲺的幼虫、成虫。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