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龙虾稻田生态养殖关键技术

2016-03-28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20期
关键词:养虾换水田埂

○ 关 磊

小龙虾稻田生态养殖关键技术

○ 关 磊

小龙虾稻田生态养殖模式通过改善稻田种养生态条件,加强鱼虾类投饲增肥等措施替代化肥,少施或不施化肥农药,建立以实现稻田养虾种稻,谷、虾优质高产增效的稻田种养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我市依托优质的自然环境资源,积极开展小龙虾的稻田生态养殖,以达到调整本地水产品养殖产业结构、提高渔业效益的目的。本文就小龙虾稻田生态养殖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供参考。

一、养殖条件选择与优化

(一)稻田条件选择

宜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保水性能好的稻田进行小龙虾养殖。

(二)稻田养虾调控四项基础建设

1.田埂加固

因为小龙虾具有冬夏两季穴居的习性,所以要求养小龙虾的稻田埂应结实坚固、不漏不垮,遇到大雨不容易淹没和冲塌,因此必须对原有的田埂要进行改造,要求边埂高达0.8~1m、宽度0.6~0.8m,田埂基部应加宽到1.2~1.5m,一亩以下视情况可适当减少15%左右的宽度。田埂要夯实(能灌注40~60cm的水深),内坡要平整。

2.养虾沟的建设

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环形养虾沟,沟宽上口宽1.3m,下口宽0.8m,深0.5~0.6m,坡比1∶2.5。农田面积较大的,还要在田中开挖田间沟,沟宽1m,深0.4~0.6m,养殖沟和田间沟面积占稻田面积20%左右。利用开养虾沟挖出的土加固加高田埂。

3.防逃设施的布置

用塑料网布在沿田埂四周建防逃墙,下部埋入土下20cm,上部高出田埂50cm,每隔1.5m用木桩或竹竿支撑固定,网布上部内侧缝上宽度为30cm左右的铝塑板形成倒挂,或高出田埂1m以上的网布,顶部用30cm需向内倾斜九十度角,以防小龙虾逃逸。如单用铝塑板作为防逃板,需插入田埂泥中15cm,地上高55cm、75~100cm处用一木桩固定,注意四角应做成弧形,防止小龙虾沿夹角攀爬外逃。目前较多的采用高80cm左右密网绕稻田埂扎一个围栏(埋入土中约30cm),在围网顶端用薄膜缝1条高12cm的防御带,防止小龙虾逃脱。

4.进排水系统设施

稻田养小龙虾必须做到从进水沟单独进水,由排水沟单独排水,使小龙虾有相对稳定的水体中生长。进排水的地点应选择在稻田相对两角的土埂上。进排水口应有钢丝网或铁栅栏围住,防止小龙虾向外逃逸或蚊害生物的进入。排水口建在虾沟最低处。要求灌得进、排得出。定期对排灌水汇要进行修整。

二、放养方式和密度研究

在做好放养前准备工作(清沟消毒;施足基肥;栽种水生植物;筑好过滤及防逃设施)及检验试水安全后才可投放幼虾。放养方式有以下3种:

一是头一年的7月份将亲虾直接放养在稻田内,让其自行繁殖,一般放30~50g亲虾20~30kg,雌雄性比3∶1。第二年采用免耕法种植水稻,让其繁殖孵化出来的幼体能直接摄食稻田中的浮游生物,提高幼体孵化率和幼虾成活率。

二是在3月下旬到4月中旬水稻栽秧后投入小龙虾(幼虾),一般每亩放养规格2~4cm的幼虾5000~8000尾。放养时用3%食盐水浸浴虾体3分钟左右。

三是在夏季7月份放养人工繁殖的稚虾250~600尾/kg,放养密度为 1.5万~2万尾/亩,经5次脱壳生长,个体长至25g以上,捕大留小上市。

三、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水稻保水、晒田、施肥、用药及小龙虾的防逃防病害等工作。

(一)晒田

水稻晒田宜轻晒,水位降低到田面刚露出即可,而且时间要短,发现小龙虾有异常反应时,则要马上注水。

(二)稻田施肥

原则上稻田养虾施足基肥后可不施或少施。如要追施,需量少次多质好。施追肥时先排浅田水,让虾集中到环沟或田间沟及田湖潭中,追肥每亩每次用尿素5kg、复合肥10kg或用已发酵的农家肥30~50kg,切勿追施碳酸氢铵。施肥半边先施半边后施。

(三)稻田用药

原则上稻田养虾用药选择不用或少用。确需用药时则选用高效低毒农药,避免使用含菊酯类型的杀虫剂。施药时要严格把握安全使用浓度,将药喷洒在水稻茎叶上,尽量不喷入水中,而且分段用药。用药前田间加水至田面与田埂20cm,喷药后及时换水。

(四)稻田巡塘

坚持每日早晚巡塘工作,主要巡察沟内水色水质变化和虾活动、吃食、生长情况,并定期监测水质。

四、饲养管理

(一)投喂管理

一般可投喂菜粕、麦麸、水陆草、瓜皮、蔬菜等植物性饲料,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6%~8%,早晚各投一次,晚上投喂量多一些,占日投饵量的70%。10月至年底,可多投一些动物性饲料。冬季可3~5天投喂一次,于日落前后进行,投喂量为虾体重的1%~2%,从翌年3月中旬开始,逐步增加投饲量,按“四看”“四定”原则,确保小龙虾吃饱、吃好,不浪费。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定期在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增强虾体免疫力和抗病力。

(二)田水管理

除晒田外,稻田应保持20cm左右的水深,并经常灌注更换新水。换水时必须边排边灌以缩小进水水温与稻田水温温差。4-5月每周换水20%~25%。6-8月每周换水3~4次,换水量每次达30%左右。9月后,每5~10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25%~30%,以保持虾沟水体透明度20~30cm。田间沟内,每15~20天用生石灰水泼洒一次。每次亩用量为5~10kg,以调节水质,有利小龙虾的生长。

(三)防逃管理

坚持每天检查进排水口筛网是否牢固,防逃设施是否损坏,汛期防止浸田,防虾外逃。

(四)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预防方法主要有干水清淤和消毒、种植水草和移植螺蚬,苗种检疫和消毒。并采用定期投饲生石灰、添加维生素等预防措施。稻田养小龙虾疾病发生较少,目前主要有纤毛虫寄生病及菌毒性的黑缌病、烂鳃病、甲壳溃烂病、烂尾病、出血病,必须进行定期预防或及时对症治疗。

(五)敌害防管

小龙虾的敌害生物有肉食性鱼类(如生鱼、鲶鱼等)、老鼠、水蛇、各种鸟类、水禽和蛙类等,应防止敌害生物进入小龙虾养殖区域。对肉食性鱼类可通过密网拦混;对于鼠类设捕鼠器捕猎或放药毒杀,对鸟类、水禽主要是驱赶,对蛙类最好办法是夜间捕捉。

五、商品虾捕捞

(一)捕捞时间

小龙虾7-8月放养至11-12月可捕捞;冬季放养翌年4-6月可捕捞。

(二)捕捞方式

稻田小龙虾一般采用虾笼进行诱捕。起捕时不需排水,直接将虾笼布放于稻田及虾沟内,每隔3天更换下笼位置。当捕获量较少时,便可将稻田水体排出使小龙虾落入虾沟中,集中于虾沟放虾笼,直至捕不到商品虾为止。收虾笼时,将达到商品规格的小龙虾挑出上市,将幼虾马上放回饲养,请勿挤压受伤。此外,也可采用手抄网捕捞和干沟捕捉。

(三)捕捞规格

收获时商品虾最小规格20~25g/只,最大为50~70g/只。35g/只以上也可作亲虾培育,20g/只以下需继续作成虾培育。平均收获个体30g/只,成活率60%~85%,平均成活率为75%。

六、技术小结

通过对各地小龙虾稻田生态养殖模式的收集与整合,归纳与总结出小龙虾稻田生态养殖关键技术。结合我市丘陵山地农田实际状况,可有效利用闲置(荒芜)农田大力发展小龙虾稻田生态养殖,采取合理放养与科学管理方式,有效降低稻田与小龙虾的病害发生风险与养殖成本,提高谷、虾产量、品质及综合效益,是值得应用推广的生态养殖模式。

(通联:514071,广东省梅州市渔业技术推广与疫病防控中心电话:1356099696)

猜你喜欢

养虾换水田埂
水培植物霎换水
田埂的底色
年年养造造赚,这位养虾30年的“老行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2亩虾池,一年赚80万!造造成功,这个养虾人震惊了业界
自动换水
不简单!小小饲料有大大能量,虾壮乐为何深受养虾人的喜爱
田埂上的稻草人
利润1万多元/亩,养到就是赚到,今年你成功养虾了吗?
田埂上
一星期没换水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