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浅海湾蚬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2016-03-28徐开发
我国浅海湾蚬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在浅海湾地区蚬子养殖成为了许多临海城市的支柱型经济收入。但是传统养殖手段中的弊端还存在,使得技术化创新的发展有些困难。本文针对我国浅海湾蚬的养殖现状,提出一些发展性的对策。
蚬子;养殖现状;对策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发展了蚬子养殖业,以大连为例,蚬子养殖经营规模较大,数量较多。但是在经营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养殖手段不科学、种苗的选择不合理、养殖方式落后等等。要想使临海城市的养殖业发展的更好,企业经营结构更加完整,养殖者就要科学养殖,对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制定出正确的养殖规划。
1 我国浅海湾蚬养殖存在的问题
1.1幼苗存活率不高。我国浅海湾蚬养殖通常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幼虫存活率低是最为常见的现象。在问题发展初期一般工作人员都不太注意,他们通常会误以为是鼻虫进入了蚬子内部,进而用一些除虫剂去治疗。但是这种方式不仅不能杀死虫体,并且会促进幼虫面盘的解体。由于杀虫剂深入到蚬子内壳之中,内壳结构在触碰到药剂制品会自动收缩,在幼虫面盘内部形成细菌组织,进而催化面盘解体。这种情况会对幼苗的发育以及产出造成严重的影响,传统方式清换池底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许多危机。
1.2幼苗孵化率过低。浅海湾的蚬子一般都是雌雄同体,所以孵化人员不能使用传统的控制方式去人为监督,更不要提成批量的孵化。传统孵化过程中,技术人员都会用一些催熟的手段去人为控制,可是在此过程中却发现虽然生产的数量提高了,但存活率却降低了。另外,随着水污染情况的愈加严重,水中的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幼苗的生活状态。特别是近期内,我国浅海湾出现了孵化率持续下降的情况。
2 我国浅海湾蚬养殖对策
2.1对种苗进行精挑细选。为了降低幼苗死亡率,技术人员选择幼苗时就要加以控制。养殖中选择一些体积相对较大、抗病毒害能力较强的幼苗。另一方面,幼苗的生病率减少了,也可以不用在水中投入过多的药剂,防止水体污染的情况产生。传统种苗选择中,往往都是批量进行,种苗生病了再打药,水体污染造成种苗再次得病,如此恶性循环下去,自然不会提高种苗的成活率。其次,还要在选择之前检查种苗的繁殖率和受精率,由于在生长过程中,种苗会随着附着物的减少而缺少氧气以及呼吸来源,水体中的营养成分减少,自然可供蚬子利用的区域也就降低了,进而会阻碍胎盘中的幼苗成长,降低孵化成活率。发生这种情况一般将水底中的有害物质过滤,再将过滤砂质接收,最后用脱脂棉将水中的附着物清除的方式来进行。最后,技术人员还可以人为的在水池中种植一些绿化带与附着吸收物质,为种苗提供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
2.2合理的控制养殖规模。种苗与蚬子的生长与养殖规模有着密切联系。在管理中可以将蚬子分成几组,每组以固定的数量安置,再用纱网隔板将各组蚬子隔离。如果养殖密度过于集中,会导致蚬子无法正常呼吸。蚬子的放置数量要以每公顷的笼数来确定。看管时间以1~2周最为合适,一般规格下的笼子会有1亿个种苗。对于笼子比较大的海域,管理人员可以适当的增加苗数。而如果笼子过小,管理人员要按照配置比例进行合理规划。另外,水温在养殖规模中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要注意海水的温度一定不能过高,相对而言温度越低,越利于幼苗成长。另外,如果发现水域的温度过高或者是风浪过大的情况,工作人员要进行立即移植,以防其他优质种苗被传染。
我国浅海湾蚬养殖的技术手段还不是非常的强,养殖情况也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幼苗成活率非常低。技术人员要针对这些问题,在区域范围内进行控制,控制内容包括养殖面积、水温调控、优质性选苗等等。只有针对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使我国的蚬子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促进我国浅海湾养殖技术的提高。
[1]燕敬平,孙慧玲,方建光.我国海湾扇贝养殖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J].渔业科学进展,2000(03):77~80.
[2]闫振宇,陶建平,徐家鹏.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和省际差异及发展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01):13~18.
[3]刘彦,张旭,郑策,等.我国毛皮动物养殖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10(18):10~13.
265200山东省烟台莱阳市滩涂贝类养殖试验场
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