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规划设计研究
2016-03-28张国武
张国武
(湖南城市学院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规划设计研究
张国武
(湖南城市学院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南 益阳413000)
当前解决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较多地关注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硬支撑”而较少关注“软支撑”。回顾建筑环境设计思想发展历程,基于生态理论分析我国城镇可持续发展建筑环境的特征,可持续发展建筑环境要求静态规划向持续规划、精英规划向公众规划、物质形态规划向综合规划的转变,实现我国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建筑环境;规划;设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肯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一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亟待处理和破解的突出问题。如忽视环境承载能力,盲目追求近期经济利益和规模扩张,片面追求高密度、高容积率,主要城市出现大气、水体污染、交通拥堵等粗放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的问题;城镇建筑环境设计缺乏对人的关怀,公共生活空间被蚕食,空间尺度被无限夸大,许多公共场所就像空旷的原野,其中大部分是围墙内受保护的内部场所,城市居民远离大自然而又脱离与社会的联系,只能去享受自己私人的有限世界;忽视社会文化内涵,各地建筑环境呈现严重趋同化现象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在未来城镇化过程中妥善解决,必将影响到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质量。
城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新要求。业界也在积极探索解决当前发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海绵城市建设等等。然而,这些努力和尝试较多地关注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硬支撑”,着重处理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较少关注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软支撑”,即人的需求及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本文在回顾建筑环境设计思想发展演变的基础上,基于生态理论探讨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可持续发展建筑环境的特征和规划应对措施,以期为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和城乡规划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一、城镇建筑环境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
建筑环境是由自然、社会、建筑和人类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建筑环境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在人类漫长奋斗历程的不同阶段,其规划设计思想随着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观点的变化而有所变化,透过历史发展的脉络,大致有五个明显的阶段。
(一)第一阶段:中世纪时期
人类以自然的主宰者自居,在一系列建筑环境建设工程中可以看到人的权威和力量的体现。如弗洛伦萨的许多花园和别墅,受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影响,通过设置简单的欧几里德几何形式的景观,人们将他们简朴、有趣、有规则的幻想和伟大的艺术结合在一起,强加到一个不甚了解和毫不关心的自然中去,体现人的尊严和优越感。
(二)第二阶段即一个世纪后
人们将城市建筑环境当作艺术品对待,追求和崇尚视觉秩序。如法国孚·勒·维贡别墅(Vaux-Le-Vicomte)和凡尔赛宫(Versailles),欧几里德的几何图形运用达到了顶峰,路易十四皇宫处于凡尔赛宫中心,从中心放射出一对对的交叉的轴线象征着君权神授,在下面呈几何规则的花园,证明他是神的化身,对其领地和受其支配的自然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成为超自然象征,即一个由人创造的顺从的、有秩序的世界,这一时期建筑环境设计大都建立在城市空间美学思想的基础上。[1]
(三)第三阶段
进入18世纪,人们相信自然是最好的设计师,人与自然的一定结合是可能的,人们放弃了几何装饰性的艺术和简单的几何图形,把自然中具有美感特性的东西开发利用起来,真实地表现自然,这一时期的建筑环境设计大多表现为经验主义生态学观点。
(四)第4阶段:19世纪和20世纪初
理想主义生态观阶段,由于技术的进步,人类拥有威力更大的工具来征服自然,导致城市拥挤不堪,贫民窟大量出现,市中心日渐颓败等问题,引发社会的忧虑不断增加。马尔什(G.P.,March,1864)主张人与自然要正确地合作。社会改革家霍华德(Ebenezer Howard,1898)提出将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的特征结合进一个全新的城市形式——花园城市,[2]并在1903年始建的莱奇华斯(Letchworth)和 1920年建造的韦林(Welwyn)花园城市进行实践。伊里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1918)则提出有机疏散(Organic Decentralization)理论,使建筑环境既满足人类工作与交往之要求,又不脱离自然,使人们居住在一个城市和乡村优点兼备的环境中。[2]
(五)第五阶段
20世纪60年以来,人们开始研究城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道萨迪斯(Doxiadis,1963)着重研究城市居民与其生态环境的十分复杂的关系,以及城市建设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与反作用,提出了人类环境生态学理论(EKISTICS)。麦克哈格(McHrg,1969)把自然环境与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去观察研究,[3]认为人与自然必须是伙伴关系,必须与大自然合作才能使二者共同繁荣。他研究分析了城市和区域的土地利用,道路选线,城市绿地对气流和小气候的控制,对流域和森林植被的保护,防止土地之侵蚀等实际工程和规划问题,阐述如何管理自然区,如何选择城市用地,如何在巨大的集合城市地区重新建立人类活动的规范和提高生活目标。但是,麦克哈格只是停留在大自然特征的层面上研究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一种朴实的自然生态的观点。
拉波波特(1977)把文化生态的思想应用于环境研究,认为环境可定义为:“有机体组群抑或被研究系统由外向内施加的条件和影响”。而这种环境是多重的,包括社会、文化和物质诸多方面,建筑环境所能驾驭的物质环境的变化与其它人文领域之间的变化(如社会、心理、宗教、习俗等)存在着一种关联性,他认为环境设计是信息的编码过程,人民群众是他的解码者,环境则起了交往的传递作用,认为建筑环境设计是“空间、时间、意义、交往”的组织。[4]
透过人类对理想建筑环境追求的奋斗历程,可以看到人类强烈的生态追求,从建筑环境的人文主义,到基于空间美学对视觉秩序的追求,从经验主义生态观的萌芽到理想主义生态观,再到朴素自然生态观的产生,发展到广义复合的生态观,反映生态文化的发展。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观察现实事物,处理现实问题,使人类的认识与实践“生态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早期关于发展的涵义和使用与增长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评价发展的标准是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发展的目的是如何提高按人口平均的产值。1950年代,发展的概念在增长基础上外延扩大,包含了在较长时间内起作用的标准,也就是取得发展所依赖的条件,使发展在质和时间上保持延伸,发展的概念向“多向度”迈进了一步。1960年代新发展观强调满足人民的基本需要是发展的目的,认为发展过程是人自身发展的过程。注重人类生活中的动态因素,其出发点是社会——人的需要,包括与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传统相一致的一系列复杂的社会、文化及精神需要,强调发展应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
1970年代,日本学者鹤见和子提出了内发型发展战略,[5]其五点基本原则是:第一,要尊重人,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人翁来考虑;第二,发展要靠地区居民自己的创造来想办法进行;第三,尊重地区的文化和传统,把它作为新发展的基础;第四,尊重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探索如何才能做到与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第五,居民互相合作,重建新型开放的共同体,然后转向社会各个内部结构的变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发展越来越被看作是社会灵魂的觉醒。[6]
基于上述发展概念的拓展,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Sustainable Development),其中心含意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全球廿一世纪行动议程”,为人类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指明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6]
从增长理论到发展理论,再到可持续发展理论,反映了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着眼于整体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建筑环境既要适应当代,又不影响后代子孙需求的满足,建筑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历史必然性。
三、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
建筑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以地域空间和各种设施为环境的生态系统。这里的“生态”,不是生物学的生态,而是综合的生态,这里的生态系统,不是生物生态系统,而是人类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对立统一的系统。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如果没有主体,看不见人,看不见居民,就不能称其为城市。马丘比丘宪章(1977)指出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2]通过人的互相亲近和接触,人和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交流与冲击,可以产生新的思想,优化人群身心素质,更好地开发人类的智力,推进社会的持续发展。
人类在创造、改造空间同时被空间环境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公共空间领域具有物质属性和社会职能。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格的形成是社会环境所携带的社会文明信息在人脑中被接受、加工和积累的过程,也可以把这一过程称为社会环境的内化。[7]在一定社会环境下,不同的人格会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影响于社会,这一过程也可以称为人格的外化。如果把人格理解为内化了的社会环境,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人的行为是内化了的社会环境和现实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环境的质量影响着人格的形成和人的行为,影响着社会的未来。
现代文明的标志不应仅仅是汽车、高楼、美食、丽衣,而应着力于人类自身及其生存环境的优化,而且只有在生态意义上的优化,才是人类健康发展的基础与根本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是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加强建筑环境的生态性能,把建筑环境的建设效应,提升到整体社会持续发展的层面上加以考察。基于对人类生存权利的尊重,和对具有良好素质的人群是社会经济再发展的基础的再认识,我国城镇建筑环境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环境对人的养成作用的功能,由以自然生态为依托的体能养育,到适应信息社会的智能培育,而且把多相的建筑环境要素,做为整体复合结构加以考察与营造。
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是指既满足当代居民的基本生理生存需求,又满足其社会、文化、信息、心理等发展需求,兼顾后代人的社会发展需要和条件的城市公共生活场所和环境。建筑环境的设计如能以“人”为主题,建成为关心“人”的环境,那么日常生活中就会有更多的人体会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一致性,就可能培养更多的关心社会前途命运的、高素质的人,就可以使更多的人不致陷入终身“索取”而不能自拔的境地,成为对社会有更大贡献的人。
四、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的特征
(一)“人”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是人类生态系统,但过去关于建筑环境的规划设计,往往是见物不见人,不仅表现在所追求的目标中缺乏对人的需求的考虑,而且也表现在无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忽视所有社会成员的参与对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要以“人”为主题,一方面人是发展的中心,即满足人的需要,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另一方面人是发展的积极主体,即“人”参与决策与发展过程。
(二)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建筑环境承载力是城市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其基本涵义是指在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的作用,在规模上、强度上和速度上的限值,是环境本身所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的量度。毫无疑问,如果建筑环境的规划与建设超越环境承载力,系统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引起建筑环境整体的破坏和对发展的限制,只有建筑环境的规划与建设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才会获得发展的机会,这种对立统一的条件可以说存在于任何一种建筑环境的规划与建设中。
环境承载力包括自然生态承载力,社会生态承载力,经济实力及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其中,自然生态承载力主要涉及自然资源条件,如土地、淡水、森林、能源等,还包括污染承载力,建筑环境规划、建设必须与自然生态平衡相适应。社会生态因素包括劳动力资源、交通工具、道路系统和市政基础设施等;经济生态方面,则须考虑市场发育程度、经济发展实力等条件;文化方面,主要包括劳动力素质、文化程度、文化传统和技术水平所能承受作用的强度。[8]
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资源承载力又可分为现实和潜在的两种类型。前者指的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某一区域范围内资源承载力;而潜在的资源承载力是指技术进步,资源利用程度提高或外部条件改善促进资源输入,从而提高本地区资源承载力。[9]
(三)资源利用的伦理性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同一的,因此,同一代人内部、代与代之间利用环境资源谋求发展的利益是共同的。一部分人对资源的强取豪夺意味着对另一部分人利益的损害和侵占。为了得到千秋万代共同持久繁荣,资源的利用和发展需要遵守资源利用的伦理性原则。[9]
五、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的规划探讨
城市规划是实现城镇建筑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正经历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双重压力,发展与保护的矛盾突出,城镇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赋予了城市规划转型发展的契机,构建一个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城市规划体系是当务之急。
(一)从静态规划走向持续规划
建筑环境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新陈代谢过程,尽管它有一定的发展规律性,但亦很难准确地框定它的历史发展轨迹,尤其是随市场机制的引入,城镇投资建设主体多元化,对建筑环境未来发展的预测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同时这种主观预测是指通过规划作用争取达到的未来理想状态,它往往是根据规划师自身价值观念与评判标准和当时当地的外部环境以及未来的要求而决定的,随着规划的不断实施,规划的观念和环境发生变化,会产生新的发展目标。因此,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规划设计要求摒弃那种否定城市复杂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的静态规划模式,而应该是一项经常性的连续进行的工作。
持续规划应当综合考虑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率,健康的建筑与材料,对生态及社会敏感反应的土地利用,以及一种能起到鼓舞、肯定及培育作用的美学灵感性,持续性规划一方面可以大幅度地减少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同时又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10]
要实施持续规划,需要提高教育水平,使我们的职业同行、业主、学生及普通公众理解持续规划的关键性意义,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发展并不断改进设计实践方法,优化工作程序,完善有关政策,以保证持续规划将成为实践常态。
(二)从精英规划走向公众规划
我国城镇建筑环境出现的系列问题,部分原因是缺乏公众参与,若说有也只是开发商、政府官员和专业人员,许多建筑环境的发展主要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因而往往被认为是老板的规划,公众参与程度低、参与意识不强。此外,我国规划设计团队组成以城乡规划、建筑学和市政工程专业人员为主,专业构成相对比较单一,他们往往为他们不熟悉的人和地区做设计,擅长通用的职业文化而不是所规划与设计地区的当地文化,他们敏于职业时尚和理论的变化而不识当地的实际情况。
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规划设计应充分发挥公众的能动性,鼓励公众参与,使建筑环境的决策与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的决策过程。在规划设计的最初阶段,规划师就应与公众相结合,共同制定建筑环境的发展目标,这些目标既应有针对性,又有可行性,还应有激励性,应是社区居民意愿的集中体现,更是社区居民为之奋斗的目标。只有这样,规划设计才有方向,方案评审才有客观标准,实施标准才具有号召力。
建筑环境规划设计过程中,公众参与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召开公众讨论会,成立特别工作组,组织公众到规划基址参观,进行居民意向调查,利用新闻媒介举行问题辩论会,举办方案展览以及有关规划设计的公众论坛等等。
(三)从物质形态规划走向综合生态规划
我国当前建筑环境规划设计仍有浓厚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偏重物质形态规划色彩,不少地方政府期望通过建筑造型的标新立异、时髦甚至怪异打造地方名片和标签,提高地方经济发展的知名度,而市场化的规划咨询机制迎合了地方政府的这种偏好。建筑环境规划设计往往先考虑建筑,以解决一些自己的问题,至于外部空间,则是剩下来如何便如何,或许最后才考虑大众的需求。
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要求规划设计要上升到社会生态的高度,实现从物质形态规划向综合生态规划的转型。规划师首先应当了解人们的生活需求和生活方式及其满足人们需求的相应的空间形式,在满足基本的工程技术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建筑的空间组合构筑支撑人们理想生活的外部空间环境。在建筑环境设计中,用物质表现形式去体现对人的关心,体现文化,并以此来提高文化,优化人的素质,使其持续发展,是规划师的重要任务。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发展,高科技、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将产生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城镇化将继续发展,全球城镇城市人口将超过一半并将继续增加,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资源挑战,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的发展战略。我国城镇建筑环境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生态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城市规划要以此为契机实现转型发展,强化调控职能,以确保我国城镇建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徐思淑,周文华.城市设计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2]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
[3]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 1992.
[4]Rapoport,A.Human Aspects of Urban Form:Towards a Man–Environment Approach to Urban Form and Design[M]. Oxford,Pergamon,1977.
[5]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梅棹忠夫文集[M].上海:三联书店,1988.
[6]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认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5):9-14.
[7]阿莫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语言表达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8]王忠康.人类生态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
[9]于志熙.城市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10]张钦楠.芝加哥宣言——为争取持久未来的相互依赖[J].建筑学报,1993,300(9):5.
Study o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the Sustainable Built Environment
ZHANG Guowu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City Planning,HunanCity University,Yiyang,Hunan413000,China)
The current attempts in tackling the issues of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natural system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humanity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urbanization in China.It focus more on hard sustainability rather than soft sustainability which essentially emphasizes the hum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fter reviewing the organizing principles for the built environment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s in relation to the rapid urbanization in China are analyzed and three major planning strategies are proposed,which could be a powerful and transformative for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built environments;planning;design
TU-856
A
10.3969/j.issn.2096-059X.2016.03.014
2096-059X(2016)03-0064-05
(责任编校:彭萍)
2016-04-11
张国武(1968-),男,湖南长沙人,副教授,留英城乡规划博士,主要从事城市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