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服务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的有效模式
2016-03-28赵婷
赵婷
(湖南城市学院 音乐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地方高校服务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的有效模式
赵婷
(湖南城市学院 音乐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社区音乐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音乐教育资源优势的地方高校音乐院系要积极有效地服务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目前高校可以通过开放音乐教育资源、建立各类艺术实践基地、与社区合作开展长期的社区文化活动、开设社区音乐教育网络平台、成立社区音乐培训中心等几种有效模式为社区音乐文化建设服务。
地方高校;社区;音乐文化;资源
一、地方高校音乐院系服务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的社会背景
根据我国社会学界的研究与界定,“社区”这一概念,一般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从社区的这一定义来说,地方高校便是包含在其社区的地域范围之中。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吴文藻先生认为“构成社区的三要素有人口、地域、生活方式或文化”。在一个社区里,社区文化以一股无形的力量对社区居民的生活形成重要影响,堪称社区的灵魂。地方高校音乐院系是传承当地传统艺术文化、探索各类新型艺术文化、培养各类文艺人才的基地,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有着天然优势。
(一)社区音乐文化迅速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的脚步,带来了人口素质的逐年提高,城市管理者开始关注城市文化建设与市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问题,社区音乐文化事业随之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设计,拓展投资渠道”,确立了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城乡规划和设计的主体地位。[1]
在我国很多城市的绿地、公园和广场等处都能看到老年人自发组织的广场舞、交谊舞或者戏曲活动。各地政府也建立了文化中心、音乐广场,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开展音乐文化活动所需的场地问题。街道办事处与社区也纷纷设立了各类群文活动团队,有合唱社团、民乐社团、舞蹈社团、键盘社团以及戏曲社团等,这些群文活动团队会定期授课与排练。各级政府机构也常常举办一些群文活动,例如,合唱比赛、广场舞比赛、重大节日文艺汇演等。尽管各类音乐文化活动看似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却大多面临缺乏专业人士指导的困难。除了少数政府举办的活动聘请了专业教师指导以外,大多数社区居民自发开展的音乐活动都缺乏专业指导,难免艺术品位较低。尽管社区居民对于参与文艺活动的态度积极热情,但是由于信息不畅、渠道不通,只能陷入自娱自乐的尴尬境地。
(二)高校有服务社会的职能
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在观念和实践上,都最先产生于美国。为美国高校社会职能产生首先提供了法律基础的是《莫里尔法案》,大学服务社会职能得以正式确立的标志是“威思康星思想”。威斯康星大学的校长范海思明确认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并提出“服务应该是高校唯一的理想”。“威斯康星思想”中服务社会的理念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的高校开始注重与社会建立良性互动,服务社会成为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
“威斯康星思想”诞生之后,全世界的大学都在探索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区域、服务社区。自然,高等院校音乐院系服务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的工作也被提上日程。高校音乐院系在服务社区音乐文化建设当中有着许多与生俱来的优势,它能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如教学场地、演出场地、文艺演出设备、图书音像资料等,又能提供人才智力资源,如专业教师、表演人才与表演经验等,这些都是社区音乐文化建设所急需的资源。美国学者奥森曾指出,学校不应是游离于社区的文化孤岛,应主动与社区架设各种桥梁,致力于解决社区问题。[2]因此,地方高校音乐院系服务社区音乐文化建设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全球范围来看,服务社会一方面能使高校获得社会认可,另一方面也促使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终身教育理论的影响
法国成人教育理论家保罗·朗格让(Paul Lengrand)在1956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巴黎会议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的理论,他认为终身教育是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教育的统合。”[3]此后,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崇,终身教育理论逐渐得到了各国教育人士的认可,并发展成为国际性的教育理念。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对终身教育的定义是“把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正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这种连续性教育”。终身教育理论的本质要求是教育化社会与学习化社会,它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是为全社会每一个人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从而维持和改善个人社会生活质量。[3]
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将高校与社区紧密联系起来。社会环境的改变要求高校向社区开放,终身教育理论促使高校改变以往的封闭式教育模式,使教育走向社会。高校要将教育目的上升为为全社会服务,要积极主动地深入社会、深入社区,担负起引导、发展和提高社区群众素质的社会责任,推动社区、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
二、地方高校音乐院系服务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的有效模式
(一)开放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资源
地方高校所在地多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中小城市。这些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远不及国内大城市,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费用就更是捉襟见肘了,不少社区没有专门的文化活动场地。社区音乐文化活动大多数是小规模、自发性的群体活动。音乐文化活动的开展既缺乏人力资源,又缺乏配套设施。2014年《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要将更多的文化建设项目布点在学校,并尽可能向当地群众开放,实现艺术教育资源共享[4]。地方高校作为中小城市的文化重地,有着外界社会无法比拟的音乐教育资源,包括师资力量、课程资源、环境资源、设备资源、图书馆公用资源等。地方高校担负着为当地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重任,理应结合自身的特点,灵活、适当地为公众开放这些优质资源。地方高校可以学习其他大城市的校社合作方式,也可以免费对外开放校内的师生音乐会、音乐专题讲座;在周末或晚上开设一些适合社区居民的音乐理论、舞蹈、合唱或者器乐课程;在收取押金与少量租金的前提下,为社区、街道的文艺表演提供音乐厅、音响灯光设备与服装道具等;在寒暑假开放图书馆,允许市民阅读书籍与聆听音响资料。通过这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爱好和热情,也能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为音乐文化演出市场培育观众基础,从而促进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以及城市音乐文化的发展。
(二)建立各类艺术实践基地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普遍缺乏长期的艺术实践基地与教育实践基地。艺术实践多为校内音乐会或者一些零星的演出,教育实习则安排在大四,仅6-8周的时间。国内一些知名的艺术院校在学校与社区共建道路上早已走在了前列,上海音乐学院于2005年建立了“上海大学生音乐艺术实践基地”,为社区群众带去音乐剧、歌剧、交响音乐会、民族器乐音乐会,让社区群众感受高雅艺术的魅力。2008年,上海音乐学院与普陀区文化局合作建立“群文辅导艺术实践基地”,[3]由上海音乐学院每年选派多名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到群文辅导艺术实践基地指导社区群文活动团队的排练与创作,帮助普陀区的群众开展舞蹈、合唱、指挥、器乐等活动。
地方高校应积极学习知名院校的经验,与社区合作,创建各类艺术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长期的艺术实践机会,增强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相对于学校音乐教育实习而言,社区音乐教育具有更广泛的教学对象,更灵活的教学时间,更丰富的实践内容,并要求学生具备更强的人际交往与组织协调能力。艺术实践基地作为在校学生检验自身知识技能运用的平台,也推动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了对艺术人才的培养。
(三)与社区合作开展长期的社区文化活动
各大院校开展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已经屡见不鲜,学校内的社团活动、与地方政府以及各企事业单位合作的演出活动都比较频繁。但是,高校与社区合作的音乐文化活动却不多见。在此,我们又不得不提到上海音乐学院,在与社区开展长期的社区文化活动方面,为地方院校做出了表率。上海音乐学院与徐汇区政府共同合作,开创了“徐家汇公园星期音乐会”这一社区文化品牌。该项目内容是在中心城区绿化广场为社区群众免费提供高水平的音乐文化服务。截止至2010年,该项目已成功举办了240多期音乐会,每场音乐会观众规模达到500人。[3]长期举行的“徐家汇公园星期音乐会”为社区群众营造了高雅的艺术氛围,提升了社区群众的审美品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我们在学习知名艺术院校经验的同时,也要结合地方高校以及所处城市的自身特点来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师生在整体艺术水准上可能不如音乐学院,中小城市政府对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与市民艺术素养也不能与上海相提并论,因此,我们在借鉴他们的经验之上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社区文化与高校文化存在较大区别,社区文化的内容一般都为浅显易懂的,形式通俗,艺术水平一般。高校不能只是按照社区管理者的反馈来安排文化活动,要积极深入群众当中,满足他们的真正诉求,避免“曲高和寡”的窘境。例如,在举办专业音乐会的同时也要开展广场舞表演、地方戏曲表演、综艺类节目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二是要逐步形成制度化的长效合作机制,在明确了高校与社区双方各自的责任、义务以及经济关系之后,长期有序地开展社区音乐文化活动,树立特色音乐文化品牌。地方高校只有在结合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合作模式才能开创服务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的新天地。
(四)建立社区音乐教育网络平台
现在已经是信息化时代,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来购物、缴费、交友、阅读,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来开展社区音乐教育活动,让社区音乐教育方式更加现代化。江苏省昆山市在这方面就成功走出了第一步,他们的社区网络教育平台“昆山市民学习在线”开设了298门课程,而音乐类课程就占到了总数的三分之一,更让音乐工作者欣喜的是,有两门音乐类课程排在了前五位之列。市民们通过该平台可以根据教材开展学习,并参加网络考试,学员之间也能通过论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该网络教育平台最大的特点是根据选修学分排序,而无考试成绩排序,从而使网络社区学校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5]
高校有着丰富的音乐文化著作、论文等资料,有大量的音乐会、讲座、采风等音像资料,还拥有建设网络精品课程的基础与经验,完全有能力开设社区音乐教育网络平台,效仿昆山市的做法,让更多的社区群众,特别是中青年人能参与到社区音乐教育活动中来,从而为社区音乐文化建设奠定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让社区音乐文化事业能够稳定、持续地发展下去。
(五)成立社区音乐培训中心
尽管目前城市社区内出现了一批艺术培训中心,不过他们都以盈利为目的,办学质量良莠不齐,如若高校能在社区开办音乐培训中心,对社区、对高校自身无疑是双赢的合作模式。首先,高校开办社区音乐培训中心具有可操作性。在新建的商品房小区中,开发商都必须为社区留出办公场所和社区活动场所,高校能与社区协商解决办学场地的问题。并且高校有一定的实践活动经费能投入办学,高校师生也为办学提供了优质的师资。其次,虽然高校开办的培训中心目的在于服务社区,不过也会出现资金缺口,为解决资金问题探索市场化运作,收取适当培训费用是合情合理的,只要费用低于市场价,社区居民将会积极参与,毕竟在师资与教学质量有保障的前提下,费用低廉,也是为社区群众谋福利。再次,要注重培训中心的教学质量,高校要派专业教师来为社区居民上课、讲座、上教学示范课、辅导排练、组织音乐会等。在这一方面,沈阳音乐学院开创了先河。2006年沈阳音乐学院创建了沈音莱茵河社区艺术培训中心。这对于沈阳音乐学院的师生与沈阳市大东区莱茵河畔社区的群众来说是一件双赢的喜事。一方面,学院师生们拥有了长期的艺术实践教育基地,另一方面,社区群众们获得了更为便利、更为专业的艺术学习机会。据悉,沈阳音乐学院计划将该类社区艺术培训中心复制到整个东北境内,建立近百个社区艺术培训连锁机构。社区音乐培训中心的建立,方便了社区居民了解艺术知识,学习技能技巧,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给大学毕业生,在高校与社区之间形成了一种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我国目前正在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对于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地方高校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发挥自身优势,为社区文化建设服务。希望本文中提出的地方高校服务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的一些模式能为社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1]邓艳.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而创新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
[2]何婷.高校音乐院系与社区音乐教育的互动[J].大舞台, 2014(8):199-200.
[3]包华颖.艺术院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
[4]余雅燊.城市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互动关系思考[J].教育探究,2014(2):66-69.
[5]黄晨.探索我国社区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发展[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0.
On the Effective Models of Local University Servi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Music Culture
ZHAO Ting
(College of Music,Hunan City University,Yiyang,Hunan413000,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music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rrent socialist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 local university with the advantage of music education resources needs to make actively and effectively servi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music culture.Currently universities can serv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music culture by opening educational resources,establishing various of art practice bases,carrying out long-term community cultural activities with the community,creating community music education network platform,setting up community music training centers,etc.
local university;community;music culture;resource
C 916.2
A
10.3969/j.issn.2096-059X.2016.03.006
2096-059X(2016)03-0024-04
(责任编校:贺常颖)
2015-12-01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3C123)
赵婷(1981¬),女,湖南长沙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音乐社会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