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椒越夏栽培浇水关键技术
2016-03-28黄伟,寇宏立,刘晶晶
彩椒越夏栽培浇水关键技术
近年来,彩椒越夏栽培以其产量高、效益好的优势,在气候较为冷凉的山区、丘陵地区普遍种植,尤其是在具有一定种植规模的标准园区、种植大户,彩椒越夏种植的规模逐年扩大。但是,园区往往因为多种病害的泛滥,影响了种植彩椒的产量及产品质量,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在生产中,人们往往只注重通过药物来控制病害的发生,而忽视了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忽视了浇水技术在控制病害方面的重要性。生产实践证明,夏季科学浇水对于调节土壤温度和湿度,抑制病原菌发生,保持土壤透气性,促进彩椒根系生长,减少根部病害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1 彩椒大棚越夏栽培中合理浇水的重要性
1.1合理浇好定植水及缓苗水,可提高幼苗的定植成活率,并促进缓苗。
1.2水的比热大,对设施内温度的变化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如早春遇倒春寒强降温天气,能够及时适量浇水可有效预防或减轻冷害及冻害的发生和危害。
1.3土壤中存在菌源,是根腐病、枯萎病、青枯病等这些根部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但其传播需借助水流来实现,而且其发展速度也与土壤湿度、空气湿度有直接关系。通过合理浇水,可有效控制菌源的传播,同时也可减缓病害的发展。
1.4雨水飞溅是多数病害传播的主要途径,雨季不能很好地控制雨水进棚,就会造成疫病等病害的大面积流行,防止雨水进棚可有效防止病害发展。
1.5浇水不仅可调节土壤水分及氧气的含量,同时也可调节地温及棚室空气湿度,不合理的浇水,会导致根部吸收功能受阻,引发多种根部及叶部病害的发生。
2 彩椒大棚越夏栽培浇水关键技术
2.1浇透定植水,适时浇好缓苗水。越夏彩椒大棚定植时处于早春低温期,为防止浇定植水后地温大幅度降低,定植前一周应洇湿棚内土壤,通过闷棚提高土温。定植时采用座水稳苗的形式,这样既可避免地温降低太多,又能保证浇透定植水,从而使土壤与苗根充分接触,有利于缓苗。定植后3~5d,选晴天上午及时浇缓苗水,促进幼苗早日缓苗。
2.2寒流来临前浇水,提高植株抵抗力。寒流来临前2 d浇水,加大大棚温度缓冲能力。北方早春气温不太稳定,经常遭遇倒春寒。在寒流来临前2 d给棚内植株浇足水,并适当提高棚内温度给土壤蓄热,以提高棚内土壤对温度的缓冲能力,可减轻早春寒流引发棚内秧苗受到冷害或冻害。如棚内秧苗受到冷害或冻害要及时浇水,提高棚内土壤及空气湿度,提高作物根部的吸水能力,减少地上部的蒸腾作用,减缓因受冷冻而引起的植株叶片萎蔫。
2.3生长中后期均匀浇水,预防根部病害的发生。越夏彩椒生长中后期肥水管理是取得高产优质的关键,不合理供水经常引发青枯、枯萎等病的发生。如供水过多,根部缺氧,影响根部生理功能。供水不足,根部吸水困难,致使植株萎蔫。供水忽干忽湿,引起根部细胞胀裂,造成细菌侵入伤口,给根部病害的传播提供侵染入口。只有均匀供水,既能保证植株对水分的需求,又能保证根部有充足的氧分,使植株健壮生长。
2.4高温季节浇水,降低根部土壤温度。高温季节合理浇水,降温减湿,防止叶部病害的发生。夏季高温季节浇水要掌握小量勤浇的原则,既要通过浇水来降低棚内温度,给彩椒提供一个适合的温度环境,又要防止浇水过多致使棚内湿度过大,引发叶部高湿病害的发生。同时夏季高温季节要注意浇水时间,尽量避开晴天中午进行,防止因浇水地温变化太大引发根部病害的发生。
2.5加强棚室管理,防止雨水进棚。风雨是多种蔬菜病害的传播途径,雨水进棚可引发死秧、烂果病害的发生。因此,当风雨来临时要及时关闭风口,防止雨水进棚。
总之,彩椒种植浇水必须掌握一个原则,即“看天、看地、看长势”。早春低温时期要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浇水量要小,以免因浇水使地温下降太多;夏天高温季节要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最好在下午或傍晚时进行,防止因浇水根部骤然降温引发根部病害,同时还可通过浇水降低地温和棚温,使植株处于一个较为合理的温湿度环境。再者,不同土壤浇水也应注意,黏重土壤每次浇水要适当少些,浇水间隔期可长些;而砂性土壤每次浇水量可适当大些,浇水间隔期可短些,这样可保证土壤见干见湿,实现给植株均匀供水的目的。植株长势太强,可通过适当控制浇水以抑制其徒长;植株长势较差,可通过补水补肥促其快速生长。掌握以上原则可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减少彩椒生产中病害的发生,实现高产优质。
075000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黄伟寇宏立刘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