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负报应与《阅微草堂笔记》

2016-03-28张泓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道教

张泓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社科部,浙江 杭州 311231)

承负报应与《阅微草堂笔记》

张泓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社科部,浙江 杭州 311231)

摘要:道教的经典著作《太平经》是推动三教融合的主动力,承负报应是其中的重要观点。纪昀主张三教合一,故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众多的承负报应故事。但笔记的特点和纪昀注重惩戒的创作宗旨导致《阅微草堂笔记》和《太平经》中的承负报应又有不同:《太平经》认为承负报应一直可延续十代,而纪昀则往往只记载父债子还;《太平经》认为祖先行为的后果只能由子孙承担,纪昀则认为祖先行善,子孙能光宗耀祖,最终受福报者还是行善者自己。就劝诫百姓来说,承负报应比因果报应的效果更佳,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承负报应的重要性并不低于因果报应。

关键词:《阅微草堂笔记》;道教;承负报应

《阅微草堂笔记》宣扬因果报应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纪昀自己在序言中就说“前因后果验无差”[1]3;鲁迅先生的评价更已成为定论:“盖不安于仅为小说,更欲有益人心,即与晋宋志怪精神,自然违隔;且末流加厉,易堕为报应因果之谈也。”[2]220

鲁迅先生认为《阅微草堂笔记》是用因果报应的方式取得有益人心的效果,自然正确,但对该书以承负报应的方式导人向善却始终没有提及。其实,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承负报应的重要性并不低于因果报应。

纪昀在《如是我闻四》中记载了一则神秘的故事:

献县捕役樊长,与其侣捕一剧盗。盗跳免,絷其妇于官店。(捕役拷盗之所,谓之官店,实是私居也。)其侣拥之调谑,妇畏捶楚,噤不敢动,惟俯首饮泣。已缓结矣,长突见之,怒曰:“谁无妇女?谁能保妇女不遭患难落人手?汝敢如是,吾此刻即鸣官。”其侣慑而止。时雍正四年七月十七日戌刻也。长女嫁为农家妇,是夜为盗所劫。已褫衣反缚,垂欲受污,亦为一盗呵而止。实在子刻,中间仅仅隔一亥刻耳。次日,长闻报,仰面视天,舌挢不能下也。[1]250

同事强暴强盗的妻子,如果不加以阻止,自己的女儿会在同时被其他强盗强暴。纪昀在这则故事中想表达的观点非常明确:阻止犯罪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否则,报应会随时降临。但令人感到恐惧的是,樊长仅仅是旁观者,如果旁观者的惩罚尚且如此严重,参与者更可想而知了。

纪昀在《滦阳消夏录三》中就记载了参与者所受到的惩罚:

甲见乙妇而艳之,语与丙。丙曰:“其夫粗悍,可图也。如不吝挥金,吾能为君了此事。”乃择邑子冶荡者,饵以金而属之曰:“尔白昼潜匿乙家,而故使乙闻。待就执,则自承欲盗。白昼非盗时,尔容貌衣服无盗状,必疑奸,勿承也。官再鞫而后承,罪不过枷杖。当设策使不竟其狱,无所苦也。”邑子如所教,狱果不竟。然乙竟出其妇。丙虑其悔,教妇家讼乙。又阴赂证佐,使不胜。乃恚而别嫁其女。乙亦决绝,听其嫁,甲重价买为妾。丙又教邑子反噬甲,发其阴谋,而教甲赂息。计前后干没千金矣。……后岁余,甲死。邑子以同谋之故,时往来丙家,因诱其女逃去。丙亦气结死,妇携资改适。女至德州,人诘得奸状,牒送回籍,杖而官卖。时丙奸已露,乙憾甚,乃鬻产赎得女,使荐枕三夕,而转售于人。或曰,丙死时,乙尚未娶,丙妇因嫁焉。此故为快心之谈,无是事也。邑子后为丐,女流落为娼,则实有之。[1]60-61

甲看中乙的妻子,想纳为妾,丙和邑子看中甲的财富,用阴谋帮他达成心愿。此后,丙的女儿被杖而官卖,邑子的女儿则流落为娼。

在清代,谋反是最大的罪行,被称为十恶之首,谋反者要被处以凌迟。纪昀在《滦阳消夏录一》中就记载了一则谋反的故事:

康熙中,献县胡维华以烧香聚众,谋不轨,所居由大城、文安一路行,去京师三百余里。由青县、静海一路行,去天津二百余里。维华谋分兵为二,其一出不意,并程抵京师。其一据天津,掠海舟。利则天津之兵亦北趋,不利则遁往天津,登舟泛海去。方部署伪官,事已泄。官军擒捕,围而火攻之,龆龀不遗。

初,维华之父雄于资,喜周穷乏,亦未为大恶。邻村老儒张月坪,有女艳丽,殆称国色,见而心醉。然月坪端方迂执,无与人为妾理。乃延之教读。月坪父母柩在辽东,不得返,恒戚戚。偶言及,即捐金使扶归,且赠以葬地。月坪田内有横尸,其仇也。官以谋杀勘,又为百计申辩得释。

一日,月坪妻携女归宁。三子并幼,月坪归家守门户,约数日返。乃阴使其党,夜键户而焚其庐,父子四人并烬。阳为惊悼,代营丧葬,且时周其妻女,竟依以为命。或有欲聘女者,妻必与谋,辄阴沮,使不就。久之,渐露求女为妾意。妻感其惠,欲许之。

女初不愿,夜梦其父曰:“汝不往,吾终不畅吾志也。”女乃受命。岁余,生维华,女旋病卒。维华竟覆其宗。[1]17-18

胡维华是谋反者,纪昀在记载胡维华谋反并全军覆没的情况之后,马上记载胡维华的父亲当初用残酷而狡诈的手段纳民女为妾,而胡维华即是此妾的儿子,他给胡父带来的后果是“竟覆其宗”。

初看这三则故事,似乎是国人所喜闻乐见的善恶报应故事,行恶者得恶报,而且恶报的程度和行恶的程度刚好成正比:旁观者女儿被人强暴,助纣为虐者女儿流落为妓女,主谋者儿子竟然谋反,被满门抄斩。

但细看这三则故事,我们又会发现它们和常见的善恶报应故事又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这三则故事的过错方都是父辈,而承担责任者却是他们的子辈,也即父债子偿,而这就是我国道教传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承负报应。

所谓的承负,是指前辈行善,今人得福;今人作恶,后辈受祸,也即前辈行为的后果要由后辈承担。承负是道教的重要观点,“为其根本义理之一”[3]266;甚至有学者认为是“道教立教的理论根据”[4]120,在道教思想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所有的宗教都是导人向善的,这是宗教存在的根基,而中国百姓的行为处事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这就导致任何一种宗教想在中国生存、发展都必须迎合中国百姓的特点,“中国人向来主张‘神道设教',也就是说对于宗教缺乏必要的虔诚而多关注宗教的教化作用。”[5]5-6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和国民性密切相关。

宗教希望人们多行善事,但现实生活中行善得恶报的情况比比皆是,“凡人之行,或有力行善,反常得恶;或有力行恶,反得善。”[6]22

如何解释这个矛盾?佛教相信灵魂永存,于是提倡三世轮回的因果报应说,“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7]87而道教不主张灵魂转世,于是只能把善恶报应置于子孙身上,承负报应即顺理成章地出现。

《太平经》是东汉时期道教的经典著作,“承负”一词即首见于《太平经》,“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为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令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故前为承,后为负也。负者,流灾亦不由一人之治,比连不平,前后更相负,故名之为负。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病更相承负也,言灾害未当能善绝也。”[6]70自己要承担祖先行为的后果,自己是承者;子孙则来负担自己行为的后果,子孙是负者。世世代代、循环不断,祖先的一举一动都会由子孙来负担后果。

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更可信,《太平经》还用现实例子加以论证,“比若父母失道德,有过于乡里,后子孙反为乡里所害,是即明承负之验也。”[6]54

自己的小小过失就会导致后代的不幸,在视家庭为生命的中国自然就能让人多行善事。《太平经》用这种方式导人向善,“为人先生祖父母不容易也,当为后生者计,可毋使子孙有承负之厄。”[6]80

人的不幸是由祖先的行为造成的,固然可让人安贫乐道,但也会让不幸者自暴自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太平经》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能行大功万万倍之,先人虽有余殃,不能及此人也。”[6]22如果不断行善,是可以消除祖先留给自己的罪孽的。

当然,有些罪孽是无法消除的,“子不孝,则不能尽力养其亲;弟子不顺,则不能尽力修明其师道,臣不忠,则不能尽力共事其君,为此三行而不善,罪名不可除也。”[6]405可见,《太平经》认为,不忠、不孝、不顺是最大的罪孽。正如有学者所说:“《太平经》不但注重孝,还在儒家那里去融摄了‘君、亲、师'的概念。”[8]55

《太平经》又认为,人最大的幸福是长寿,“上寿一百二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6]23“善自命长,恶自命短”[6]525。要想长寿则必须做到如下几点:“见长命之人问之,言有忠孝,不失天地之心意,助四时生,助五行成,不敢毁当生之物。为善不行侵人,无所欺抵,诚信不敢有所负。行成于人众,不敢失于亲而亏闾里,出辄相报。其以时还,未曾大醉卧于市里。贤知相随,不顾愚子,念恩于天地,不敢望报,自责而已。”[6]550

汤用彤先生认为,承负报应的来源是《易》中所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思想,但也受到佛教因果报应的影响,“吾疑其亦比附佛教因报相寻之义”[3]267,确为不刊之论。

承负报应虽然受到佛教因果报应论的影响,但两者又有很明显的区别:从报应的主宰者而言,承负报应认为是天,而因果报应认为是业自身;从报应的主体而言,承负报应认为是子孙,而因果报应认为是自作自受;从善恶评价标准而言,承负报应认为忠孝是最大的善事,而因果报应认为放生是最大的善事。

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虽然没有提及承负二字,但经常记载承负故事,如上所述三则故事都是贪图美色所遭受的承负报应故事。

贪图美色者承负报应极重,贪图财富者承负报应也不轻。《滦阳消夏录六》记载某富翁侵吞了兄弟的财产,后此富翁的独子突然得重病并最终去世。[1]119-120

喜好杀生者也会遭受承负报应。《滦阳消夏录四》记载某宦家子喜好虐待牲畜,后来自己所生子女皆足躔反向前。某奴子喜欢用鸟铳射杀禽鸟,他的独子忽遍体生疮,如火烙痕,每一疮内有一铁子,并最终去世。[1]83-84

虐待奴婢者照样会遭受承负报应。《如是我闻三》记载一富婆时常虐待奴婢,她女儿突然被人拐骗并不断遭人虐待。[1]217《槐西杂志一》记载一豪门时常调戏仆妇,后自己儿子被叛贼所擒,儿媳不断被叛贼调戏。[1]261

行恶者得恶报,行善者自然也会得善报。纪昀在《滦阳消夏录二》中明确说:“以一善延三世者也。”[1]31在《姑妄听之三》中借一鬼之口说道:“吾辛苦积得小阴骘,当有一孙登第。”[1]467在《 滦阳续录一》中纪昀记载狐仙想报复某大户但无计可施,原因在于“尔祖宗泽厚,福运未艾,中霤神、灶君、门尉禁我弗使动,我无如何也。”[1]534

除了行恶得恶报的承负报应以外,《阅微草堂笔记》中也记载了数则行善得善报的承负报应故事:

宛平陈鹤龄,名永年,本富室,后稍落。其弟永泰先亡,弟妇求析箸,不得已从之。弟妇又曰:“兄公男子能经理,我一孀妇,子女又幼,乞与产三分之二。”亲族皆曰不可。鹤龄曰:“弟妇言是,当从之。”弟妇又以孤寡不能征逋负,欲以资财当二分,而以积年未偿借券,并利息计算,当鹤龄之一分。亦曲从之。后借券者皆索取无着,鹤龄遂大贫。此乾隆丙午事也。陈氏先无登科者,是年,鹤龄之子三立竟举于乡。放榜之日,余同年李步玉居与相近,闻之喟然曰:“天道固终不负人!”[1]527

因为不贪财,把家产全部分给弟媳,导致自己一贫如洗,但自己的儿子当年即考中举人,纪昀借他人之口感叹:“天道固终不负人。”可见他认为本事件并不神秘,因为有上天在注视着人间的一举一动。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不断灌输一种观点:能够施舍钱财救人是一件善事,能给子孙带来福报。

纪昀还往往将子孙所得的福报和祖先自己联系在一起,在《滦阳消夏录四》一则故事中,为什么祖辈多做善事,子孙能得福报,纪昀做了自圆其说的解释:

农夫陈四,夏夜在团焦守瓜田。遥见老柳树下,隐隐有数人影。疑盗瓜者,假寐听之。中一人曰:“不知陈四已睡未?”又一人曰:“陈四不过数日,即来从我辈游,何畏之有?昨上直土神祠,见城隍牒矣。”又一人曰:“君不知耶?陈四延寿矣。”众问何故,曰:“某家失钱二千文,其婢鞭捶数百未承。婢之父亦愤曰:‘生女如是,不如无。倘果盗,吾必缢杀之。’婢曰:‘是不承死,承亦死也。’呼天泣。陈四之母怜之,阴典衣得钱二千,捧还主人曰:‘老妇昏愦,一时见利取此钱。意谓主人积钱多,未必遽算出。不料累此婢,心实惶愧。钱尚未用,谨冒死自首,免结来世冤。老妇亦无颜居此,请从此辞。’婢因得免。土神嘉其不辞自污以救人,达城隍。城隍达东岳。东岳检籍,此妇当老而丧子,冻饿死。以是功德,判陈四借来生之寿于今生,俾养其母。尔昨下直,未知也。”陈四方窃愤母以盗钱见逐,至是乃释然。后九年,母死。葬事毕,无疾而逝。[1]75

《太平经》认为,人最大的幸福是长寿,因为母亲做了善事,陈四得以长寿,这是典型的承负报应。但纪昀在本则故事中又表现了一种不同的观点,祖先行善,子孙得福报,而子孙得福报则更有能力奉养祖先,由此可见,最终受福报者还是行善者自己,这也是纪昀和传统承负报应观不同的方面。

纪昀认为最大的惩罚是子孙成为叛贼,而最大的善事则是为国捐躯,如能做到,子孙会极荣耀。他在《姑妄听之四》中记载:“盖尽节一时,垂名千古,馨香百世,荣逮子孙,所得有在王侯将相之上者故也。”[1]510

但承负报应说势必会带来一个问题,正如戴逵在《释疑论》中感叹的:“善有常门,恶有定族,后世修行,复何益哉?”[9]59祖先积善子孙受福,祖先作恶后代遭殃,既然子孙的命运已经决定了,那就意味着他们的善行对自己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有不愿延续香火的子孙,更可以肆无忌惮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纪昀不断强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点,他在《滦阳消夏录四》中谈到“竟以绝嗣”[1]84,在《滦阳消夏录六》中也说“后终无子”[1]120。

《太平经》为了让自己的理论更让人信服,认为承负报应一直可延续十代,“因复过去,流其后世,成承五祖。一小周十世,而一反初。”[6]22也即善恶报应,自己要往前承担五代,后五代则来负担自己的行为,前后共十代为一个承负的小周期。而纪昀则往往只记载父债子还,这是由纪昀目录学家和官员的双重身份决定的。目录学家的身份决定了纪昀非常注重文体之间的区别,他对笔记的创作要求是实录,不能有任何虚构,只能采用有限视角的叙述方式,“稗官者,职惟采集而非创作,‘街谈巷语'自生于民间,固非一谁某之所独造也。”[2]19既然只能记录亲见亲闻,当然就不可能记载数百年之前的事迹。

官员的身份又决定了纪昀非常注重教化,“众人视各教皆真,哲人视各教皆妄,官人视各教皆有用。”[10]31宗教对于纪昀来说,最大的作用是惩戒,而父债子还类故事给人的感受更直接,所以惩戒作用也更大。惩戒是纪昀最重要的创作宗旨,他在《滦阳消夏录》的序言中说:“街谈巷议,或有益于劝惩。”[1]1纪昀的学生盛时彦也说该书“欲使人知所劝惩”[1]1。可见,纪昀创作该书是为了劝惩,如何劝惩,除了佛教的因果报应以外,道教的承负报应也是一个重要手段。

纪昀主张三教合一,他在《滦阳消夏录四》中借他人之口议论道:

儒以修己为体,以治人为用。道以静为体,以柔为用。佛以定为体,以慈为用。其宗旨各别,不能一也。至教人为善,则无异;于物有济,亦无异;其归宿则略同。天固不能不并存也。[1]88

当然,三者之中,儒是主体,佛、道是补充,而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报应之说:

盖儒如五谷,一日不食则饿,数日则必死。释道如药饵,死生得失之关,喜怒哀乐之感,用以解释冤愆,消除拂郁,较儒家为最捷。其祸福因果之说,用以悚动下愚,亦较儒家为易入。[1]88

纪昀在《滦阳消夏录二》中有一段议论,“幽明异路,人所能治者,鬼神不必更治之,示不渎也。幽明一理,人所不及治者,鬼神或亦代治之,示不测也。”[1]38这段议论其实是纪昀自己创作宗旨的鲜明体现:国家应该用法律约束人民,但在无真正法律的情况下,他只能用神鬼之说劝诫百姓。他在同卷另一则笔记中议论得更加清楚:君子可以用儒学来教导他们,愚民则要用法律来惩戒他们,如果连法律也不畏惧,就只能用报应之说吓唬他们。[1]40-41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11]365。有学者也指出:“似乎三教在以《孝经》为中心,逐步进行融合,而推动这个融合的主动力是《太平经》,是道教。是他们把《孝经》加以神圣化,而使佛教逐渐接受的。”[12]164佛、道相比,道教与儒家的关系更密切,“儒家政治伦理强调忠孝两大德行,而佛教沙门的辞亲出家、不敬王者、不尊俗礼被视为佛教最大的‘不忠不孝'。”[13]5可见,就劝诫百姓尽忠尽孝来说,承负报应比因果报应的效果更佳,而就《阅微草堂笔记》来说,承负报应与因果报应一样,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纪昀.阅微草堂笔记[M].长沙:岳麓书社,1993.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鲁迅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汤用彤.读《太平经》书所见[M]//汤用彤全集:第5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4]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1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5]干春松.神仙传[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6]王明.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1960.

[7]慧远.三报论[M]//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

[8]龙晦.论《太平经》中的儒家思想[M]//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9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9]戴逵.释疑论[M]//李申,选编.儒教报应论.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10]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7.

[11]鲁迅.致许寿裳[M]//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2]龙晦.《太平经》序[M]//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7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3]刘立夫,魏建中,胡勇,译注.弘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3.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94(2016)03-0076-05

收稿日期:2016-03-22

作者简介:张泓(1968— ),男,浙江浦江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小说。

Cheng Fu Karma and The Notes of Yuewei Cottage

ZHANG Hong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Tourism College of Zhejiang,Hangzhou 311231,China)

Abstract:Classics of Taoism,The Taiping Jing is the main power of three religions'fusion,Cheng Fu karma is an important view in the Taiping Jing.Ji Yun advocated three religions'fusion,so stories of Cheng Fu karma were recorded in The Notes of Yuewei Cottage.B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te and the creation purpose of the punishment emphasized by Ji Yun make Cheng Fu karma in the Notes of Yuewei Cottage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Taiping Jing.According to The Taiping Jing,Cheng Fu karma can sustain the tenth generation,but Ji Yun often only recorded the sin of the father;The Taiping Jing thinks that the ancestor's consequences of behavior can only be borne by offspring,but Ji Yun is of the opinion that ancestors do good deeds,so that the children are blessed,and finally bring good results to their ancestors.The effect of Cheng Fu karma is better than karma to counsel the people,and the importance of Cheng Fu karma is not lower than karma in The Notes of Yuewei Cottage.

Key words:The Notes of Yuewei Cottage;Taoism;Cheng Fu karma

猜你喜欢

道教
北京地区现存元代道教碑刻形制研究现状
西夏道教补议
中国园林中道教文化的应用与影响
从敦煌本《度人经》及南齐严东注本看道教天界观的形成
杜诗中的道教法术与杜甫的宗教观
什么是道教
——小林正美“新范式道教史”述评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道教思想对元代寿词创作的影响
近现代温州道教的组织性
《源氏物语》文本的道教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