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泥鳅稻田养殖新方法

2016-03-28唐黎标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10期
关键词:拉网排水口泥鳅

○唐黎标

泥鳅稻田养殖新方法

○唐黎标

自2011年以来,我们就在杭州余杭地区开始了泥鳅稻田养殖新技术探索,泥鳅稻田养殖成功的关键是“一高”“五早”“一捕”。

1.“一高”

田间工程要做到田埂实,田块不渗不漏;稻鳅生长空间布局合理,鱼沟占大田总面积5%~10%;排灌系统设计科学,高灌低排,灌排分开,并要统一供水,统一用药治虫;防逃设施安全合理;整个田间工程建设规范化。

2.“五早”

(1)早泡田。稻农们习惯于插秧前15~20d开始泡田整地,用水时期集中,加之此期江河水较瘦,井水水位下降较快,缺水、争水现象严重,渴水面积逐年加大。早泡田避开这一问题,早期土壤化冻浅,泡田用水少,机械作业阻力小,工作效率高,节油增效明显。

(2)早整地。在我地区大都采取水整地方法。水整地是向稻田注水,采用水耕水耙,水田灌水后,耕耙有利于土壤闭塞保水。

(3)早蒙药。使用毒性低、效果好、对环境安全的农药在插秧前封闭除草。早泡田、早整地后开始蒙药,由于土地化冻浅,泥鳅还在冬眠状态,基本不受药害影响。

(4)早插秧。目前国家推广使用的人工智能水稻催芽温室,为实现泥鳅稻田养殖早插秧提供了保障,确保早插秧、早放鳅苗,不误“农时”,不误“鳅时”。

(5)早放鳅苗。今年泥鳅鱼种非常紧缺,县水产总站积极帮助沟通联系,保证了泥鳅苗种的放养。泥鳅苗种早放养既可延长鳅苗在稻田中的生长期,又能充分利用稻田施肥后所培养的大量天然饵料资源。

3.“一捕”

①捕稻田泥鳅的地笼网一般用小型网,网身高20~30cm,宽30~50cm,长4~5m,也可视鱼沟的长度而定。前面、后面、上面各开有数个进鳅倒网口,使泥鳅可进不可出,迫使其游向两端的收鳅囊网中。两端囊网兜各长100cm左右,用绳子缚口。捕捉时将地笼网置于田内的鱼坑或鱼沟中,傍晚放置,第二天早晨收捕。放笼多少视田内泥鳅数量多少而定。多时,一只地笼网一夜可捕泥鳅2~3kg。为提高捕获量,地笼网内最好放一些炒熟的米糠、麸皮或去壳的螺蛳肉、河蚌肉等诱饵,田内泥鳅闻此香味,即会游进网口索饵。收捕时只要拎起头尾两端的囊网,解开网口缚绳,倒出泥鳅,重新缚好网口、放回原地就还可继续捕捉。

②拉网捕捞泥鳅在泥鳅摄食旺盛季节,可用捕捞家鱼鱼苗、鱼种的拉网,或专门编织的拉网捕捞泥鳅。用长带形的网具包围鱼沟水域,拔收两端曳纲和网具,逐步缩小包围圈,迫使泥鳅进入网内而被捕获。作业前。先清除水中的障碍物,如食场木桩、杂草等,以便于拉网。

③干塘捕捉法。干塘捕捉泥鳅,一般在泥鳅吃食量较小,而未钻泥过冬的秋天进行;或者是用上述几种方法捕捞养殖泥鳅还有剩余时,则只好干塘捕捉泥鳅。干塘捕捉若有少量泥鳅残留,则可找到泥鳅钻泥所留的洞,翻泥掘土将泥鳅捕获。泥鳅钻人淤泥中的洞,圆形或椭圆形,洞径视泥鳅大小而定,一般成鳅洞径1~2cm,洞深随泥鳅的大小、淤泥的厚度、水温等变化。一般夏天洞深20~30cm,冬天30~50cm。有些稻田中的泥土已硬,可直接寻洞用锄头、铲子等翻土挖泥鳅。

④冲水捕捉法。此法也适宜捕捞少量泥鳅,先将网片埋人进水口处,后放水进稻田。因为泥鳅有逆水逃然逸的习性,流水刺激,泥鳅便逆水上游,集于群进水口附近,一段时间后,将预先设好的网片拉起,便可将泥鳅捕获。

⑤药物驱捕泥鳅。稻田养殖的泥鳅可用药物驱捕。药物一般使用茶籽饼,用量是每亩稻田5~6kg。先将茶籽饼置柴火中烘烤3~5min后取出,趁热碾成粉末,再用水浸泡,浸泡3~5h后即可使用。将稻田内水降至3cm左右,然后在稻田的四角设置由淤泥堆聚而成,巢面逐步倾斜并高于水面3~8cm的鱼巢。鱼巢大小视泥鳅的多少而定,巢面宽30~50cm。

施药宜在傍晚进行,施药时须均匀地将药液泼洒在稻田里,但鱼巢巢面部分不施药,施药后第二天早晨,将鱼巢内的水排完,即可捕捉泥鳅。排水口有鱼坑的稻田,可不用做鱼巢,直接于傍晚自进水口向排水口逐步均匀泼洒药液,在排水口鱼坑附近不施药,这样能将泥鳅驱赶到不施药的鱼坑内,第二天早晨用抄网在鱼坑中捕捞泥鳅。这一方法简单易行,每亩稻田只需茶籽饼5~6kg(用量随水的深度而增加)。在水温10~25℃时起捕率可达90%以上。此法亦可在浅水塘,浅水沟内施用。可捕大留小,小泥鳅放回沟中继续留养,但要立即加注一定深度的新水。

(通联:310004,杭州市农业局手机:13777806882)

猜你喜欢

拉网排水口泥鳅
城市道路排水口安全自动打开系统的设计
池塘浮头捕捞吃食鱼关键技术
泥鳅笼
拉网歌
排水口工程对京杭运河通航条件的影响研究
捉泥鳅
捉泥鳅
一起去捉泥鳅吧
可裁剪地漏过滤网
罗氏沼虾小型池塘拉网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