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殡葬视野”和“新殡葬人”培育

2016-03-28郭灿辉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逝者城市化服务

郭灿辉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新殡葬视野”和“新殡葬人”培育

郭灿辉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文中从新殡葬视角出发,分析了传统殡葬服务的类型,诠释了现代殡葬服务新视野的理念,指出当前我国殡葬服务新视野的基础及特点,提出了新殡葬人的培育方向问题。

传统殡葬服务类型;殡葬服务新视野;新殡葬人;培育

一、前引

活着,是个大问题。

死亡,更是个麻烦的大问题。

人生大幕的开启,虽带着偶然,但“幕起”后的角色,都是自己在扮演、经历和感受,人生“大戏”的精彩与否,事在人为,多由己定。

人生大幕的降落,虽也带着偶然,但“落幕”后的事情,却是别人在“演戏”,你浑然无觉,成不了“角色”,成了“道具”!

于是,我们看到,对他人“死亡”的重视,甚至超过了对他人生前的关注。只要是谁死了,那就成了“他”的亲友圈、社交圈的大事。“未知生”于逝者而言是确实做到了,但人们却试图努力去探究他人的“死”,好像“焉知死”是逝者留给活着人们的课题,给了我们研究的欲望、动力,或是某种刺激,促使我们对死亡的处理过程表现出巨大的热情。这实际上可以看做是人们“重生”的另一种表达!

“重生”的途径,在中国传统丧葬领域里,表现出如下一些特征:

首先,为了“重生”。我们所看到的传统死亡仪式,不管是宗教的还是非宗教的,都会有“救赎”这种价值观念存在。于宗教而言,人生罪与恶的反思,是如此的系统化和细致化,使得整个葬礼就是一个救赎的过程;于非宗教而言,人生经验的总结,是留给这个将要离开的世界或是子孙后代最后的礼物,这“救”的,是让将来的人不至于重复自己的弯路错路,活得更好,“赎”的是希望人们能长久的记住自己,不至于飞灰湮灭。

其次,为了“重生”,我们还会向神秘力量“行贿”。传统死亡的仪式中,人们总会将最好的东西,以最虔诚的方式敬献给逝者,例如鲜花、果品、美酒、佳肴,以及鞠躬叩拜、曼妙舞姿、优美颂词、动听歌乐。因为人死后,就成了“非人”——成了“鬼”,这对活着的人来说是恐怖的,所以要通过“贿赂”来祈求其不要做祟害人;成了“神”,贿赂它,不但不会为害生者,还可以给人带来福报。总之,无论是鬼还是神,只要人一旦死了,那就具有了无比的神力,能给活着的人以或好或坏的影响,人们就只能通过某种方式来求得趋利辟害。

这种救赎或贿赂,关注的是生者,即死亡的“旁观者”,而对“死亡”本身却是有意无意的忽视。《礼记》中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那是在面对死亡现象所产生的集体情感表达,且其中的政治意味特别浓厚,重在教化。具体到某一场葬礼过程中,人们目睹死亡时,一般在情感上会表现出无比的恐惧、不安、惊慌、焦虑,以至于不知所措;平时,对于人的生命个体的“死亡”,几乎是所有的人都会保持着故意的“漠视”,从不会主动地去关注死亡。当然,以死亡为研究对象的殡葬学者和以逝者为服务对象的殡葬业者除外。于是,在传统生活里,就殡葬活动而言,便出现了三种类型的丧葬形式:

1、民俗型丧葬活动。这里主要是所谓通神的阴阳师、风水师大行其道,以一种神秘文化或近巫方式“垄

断”着殡葬的所有话语权。在中国这个特殊的社会里,几千年都是农耕社会,与农耕文明相关的是,所有活动的形式及时间安排,都与农事有关,体现为敬天地鬼神以求福佑,尚铺张历时以度农闲的功利性、慢节奏社会。这为神秘文化的通行打开了方便之门。

2、传统型丧葬活动。中国是一个政治早熟型社会,各类社会活动都表达出政治的诉求与期待。儒家出现并形成为系统性学说后,就迅速形成为官方政治的思想基础,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殡葬活动也不例外。在儒家思想引导下,绝大多数封建王朝都制定出繁复而明晰的礼制巨著,其中的丧葬制度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西周五礼中和殡葬有关的“吉礼”、“凶礼”是摆在最优先的位置。这种代代相传的丧葬礼仪制度,就构成为传统丧葬活动的演绎生态。

3、宗教型丧葬活动。体现为丧葬活动过程由宗教士操持、仪轨按宗教教义设定或受宗教影响。外来的基督教、中国化的佛教、本土产生的道教及其他具有一定影响范围的宗教,就共同组合成了中国丧葬领域宗教因素大放奇彩的万花筒。

综上所述,我们似乎找到了殡葬的根源,看到了过去甚至是沿袭至今的丧葬活动全貌,但它让我们仍然感到厚重而又迷茫、依循惯性而又不知所措。对于业内人士而言,作为新时代行业新风的引导者与服务者,“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行业中。”如何赋予“重生”以时代新内涵,我们是否应该做出自己的贡献,以不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二、新殡葬视野

传统殡葬以其厚重芜杂的姿态,在历经多次“新文化”运动的批判与洗礼后,蹒跚着进入了新时代,产生了一个新的服务业——现代殡葬服务。

现代殡葬服务因其因袭的束缚及领域的特殊,注定要表现出和普通服务业迥异的一面。以何种视野看待这株发于古木之上的新苗,把其与传统殡葬相异又相连的本质特征揭示出来,并赋予“重生”以新的内涵,实在是殡葬学界与业界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

新殡葬的“新”,可以由两个层面来进行诠释:从空间观念来说,在于“城市化”环境的新出现;从时间观念来说,在于其“现代”的切近性。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变化的过程,从物的形态来说,它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进入乡村等过程;从观念形态来说,城市化包括人们价值观、生活方式等的改变,因此种改变而必然带来人们处理各种事物时的思维方式、操作模式的改变。两者相较,后者属于隐性的、不太被关注的、却是城市化进程中最为重要的特征。

“现代”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也包含着观念的、技术的、组织形式的现代,同时,“现代”又非倏然而至,而是衔接着历史与传统的。

在“城市化”、“现代”的视野下,当今丧葬活动的基础可归结如下:

从观念上来说,现代殡葬服务的思想基础是人文主义学说,而非神秘主义学说,从本质上与民俗型的殡葬活动划分了界线;

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现代殡葬服务的物质基础是发达的科学技术条件,而非封建小农经济条件,从实现形式上使现代葬礼模式成为可能;

从生产关系来说,现代殡葬服务的组织形式是现代公民组织形式,而非古代宗法制社会的家国同构,从组织形式上突破了传统殡葬的束缚与局限。

在上述基础上,我们自然得出现代城市化殡葬服务的特点:

现代城市化殡葬服务必须适应现代城市快节奏,以文明简易的方式提供服务,改变传统殡葬的“长丧慢礼”。这是和经济社会相适应、不以死亡处理活动妨碍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丧葬服务。

现代城市化使得人口大量集中,生存系统变得复杂而又脆弱,任何一环的破损都需要人们在事后付出数倍于事前的修复努力,对于丧葬尤其是这样。在此条件下,生态安葬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人们将以一种迥异于传统的葬式与悼念方式来应对这个新时代,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

现代城市化殡葬服务必须适应情感需要,重视情感服务,改变传统殡葬的形式主义倾向。情感殡葬是化解当前行业 囧态的有效途径,其出发点是人,其实现途径是在服务中融入情感,在引导中注重情感表达。情感殡葬应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这些表现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由“重死”到“重生”的本质转变。

现代城市化殡葬服务必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采用科技殡葬、网络服务,提供更环保更便捷的服务。现代服务不可能离开科技发展,在互联网及“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时候,殡葬业也应顺势而为,为“智慧生活”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现代城市化殡葬服务必须适应批判继承与创新

发展原则,大力发展人文殡葬,使现代殡葬服务活动成为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载体,既展示出文化魅力,又体现出时代美感。

6、现代城市化殡葬服务的趋势是由神性殡葬走向人性殡葬,由暗世殡葬走向阳光殡葬。殡葬的“近巫”与神秘化,是这个行业发展的原始阶段表现,它理应在现代服务体系中退出历史舞台。

7、现代城市化殡葬服务必须适应现代教育发展,使服务人员职业化、高素质化,改变传统殡葬的家族传承式服务。服务水平的提高、方式的改变,必须依靠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具有现代服务意识和技能的人才才是推动现代殡葬服务最强有力的推手。

三、新殡葬人及其培育

中国殡葬活动,以传统而言,谈不上“服务”,基本上是一种“互助式”或“义务式”模式,这是和农耕文明相适应的。而所谓“服务”往往是指“商业”模式而言,即某些具有一定技能的人员,在既没有“义务”又无需“互助”的情况下,以有偿的方式,为特定对象提供事务性帮助。从旧中国第一家殡仪馆的开设、第一个公墓的建立开始,就有了殡葬服务的概念。但提供服务的人员基本上是两类:神职人员与家族职业因袭人员。这些人员即是传统殡葬服务的主体,因其本身的局限性,在现代城市化殡葬服务的庞大体系中,已经显得越来越不合宜与不适应了。在这种形式下,“新殡葬人”就应运而生了!

新殡葬人所谓的“新”,也是和“现代”、“城市化”紧密相连的。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1、新殡葬人应具有普通社会服务者的身份背景,是突破了家族技能传承藩篱的职业人。

2、新殡葬人应该具有良好的现代教育与学习背景,在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方面都表现出色。职业素质包括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公关礼仪、商务规则各个方面;专业技能包括从事殡葬服务工作方方面面的能力,例如现代殡葬服务所应具备的殡葬文化解读能力、业务沟通能力、殡葬礼仪主持与策划能力、生命教育方式运用能力、殡葬设备操作与处理能力、殡葬法规把握掌控能力、殡葬企业一定的管理能力,等等。

3、新殡葬人应该具备不断学习的潜力。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新资讯、新技术、新手段等层出不穷,作为新殡葬人,应该自觉学习、把握,并恰当运用到服务当中。

新殡葬人应该具有慈悲为怀的情感底蕴。殡葬服务和其他普通社会服务最大的差异在于其服务对象的二重性:生者与逝者。而这两个群体都需要我们怀有慈悲之心,感同身受,以最真的情感、最无功利化的良知去对待。

作为新殡葬人,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具有价值认同感,以职业为荣,以职业为毕生追求的事业。

在我国,当前新殡葬人的培育,除开行业自我培养的人才外,绝大多数还是依赖于国内为数不多的几所大中专院校,它们为现代殡葬服务体系的建立、服务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当然,要建立起完全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极大地满足老百姓的期待和要求,还需要我们做出不懈的努力。笔者认为,培育新殡葬人,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加强通识教育。因为殡葬本身就是极具文化内涵的社会活动。从来没有哪个行业像我们这样需要这么深广的文化底蕴:TA应该是礼仪师,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服务精神,让逝者有尊严地离开这个奋斗了一辈子的世界;TA应该是心理师,用博爱的胸怀和心理抚慰的方法,为生者抚平失去亲人之后难以愈合的创伤;TA应该是艺术家,用灵巧的双手和绘画雕塑的技巧,为逝者留下人生最后一个灿烂的笑容;TA应该是音乐家,用美妙的音符,为逝者奏响最后的人生之歌;TA应该是学者,用自己渊博的学识,解答人类亘古就有的殡葬活动……

全社会都应该以“花工”的心态来护“花”育“花”,而不应仅仅以“摘果人”的心态来抢夺人才。建国后,由于历史原因,使得殡葬业者长期受到漠视、偏视,甚至贱视,造成殡葬从业者地位低下、水平落后。现在,通过中考、高考等途径进入殡葬职业教育领域接受学习的青年,本身就是有志向、有理想、有激情的表现。作为社会与行业企业,确实应该保护他们的激情,坚定他们的志向,使他们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注重全程教育、终身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殡葬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势必要求新殡葬人能不断适应新形势。短短的几年校园学习肯定是不够的,行业企业应该肩负起持续教育培养的责任,让每一个新加入到殡葬领域的青年都能不断成长、成才、成熟。

新殡葬人应该坚持服务“逝者”是重视现实生命的一个途径,而不应把“殡”、“葬”和“祭”看做是工作的全部。通过丧葬服务活动,在现代服务体系下,“生命教育”才是最需要关注的,这即是“重生”在新时代内涵的本质转变。

D632.9

A

1671-5136(2016)01-0033-03

2016-03-01

本文是2014年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湖南殡葬服务生态化应用研究》研究成果(课题号:2014BZZ051)。

郭灿辉(1971—),男,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学。

猜你喜欢

逝者城市化服务
纪念
爆炸一周后,贝鲁特停下来缅怀逝者
让逝者安息生者慰藉 无锡水警老许16年打捞百余尸体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徐显秀墓的镇墓神兽壁画 逝者的神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