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品种有大能量,这个论坛为黑斑蛙而开,教你如何养好蛙!

2016-03-28当代水产李欣瑶微信公众号tsfish

当代水产 2016年11期
关键词:黑斑蝌蚪青蛙

■ 《当代水产》李欣瑶 文/图 [ 微信公众号:tsfish ]

小品种有大能量,这个论坛为黑斑蛙而开,教你如何养好蛙!

■ 《当代水产》李欣瑶 文/图 [ 微信公众号:tsfish ]

由荆州市水产局、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主办,湖北惠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全国黑斑蛙养殖高峰论坛盛大召开,技术专家和企业大佬悉数到场,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会上,益阳市赫山区林业局副局长徐念五、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苏应兵、中国特种水产养殖的传导者曾双明教授、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程逍妹等与会嘉宾做相关报告,技术分享精彩纷呈。

产业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益阳市赫山区林业局副局长徐念五会上针对黑斑蛙产业化现状及发展趋势做演讲报告,介绍赫山区的地形地貌及河流水系,区内流域总面积1,363平方千米,基本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5条,属于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性气候。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特殊性造就赫山区生物的多样化,全区共有植物资源种类1,530种,主要野生动物有24目43科120种,近几年大量养殖的黑斑蛙就是其中一种。

赫山区黑斑蛙养殖大致分探索阶段、养殖稳定阶段、养殖技术相对成熟阶段3个阶段。2012年以前为黑斑蛙养殖探索阶段。2013~2014年为养殖稳定阶段,随着养殖方法改进和饲料品质的提升,养殖成本相对降低,养殖产量也逐步提高。2015~2016年为养殖技术相对成熟阶段,养殖单位增加,养殖规模扩大。

截止2016年10月,赫山区已有青蛙养殖专业合作社4家,24家特种养殖基地和养殖家庭农场。除已办证经营的28家企业之外,近期又有10家企业进行黑斑蛙养殖申请登记,预计2017年养殖规模比2016年增加50%。初步统计养殖面积1,250亩,年产黑斑蛙187.5吨,预计产值5,625万元,黑斑蛙主要销往重庆、四川、云南、福建、浙江等地。未来2017~2019年,仍是发展时期,原因在于城乡黑斑蛙食用市场还有大量空间,2020年以后,市场趋于平均,主要是价格下降后利润趋于合理,新加入养殖户逐步减少。

徐念五还介绍,黑斑蛙养殖需办理《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和《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经营许可证》,办证所需材料为申请报告、法人代表身份证及复印件、场(地)所证明、资金信用证明、种源合法性证明、专业技术人员资质证明、守信履责承诺书。办理程序为申报材料→村委审核盖章→乡镇政府审核→区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省林业厅批准→省林业厅发证或委托县、区代发证件。

人工养殖势在必行

人工养殖黑斑蛙证件齐全十分重要,但养殖技术才是重中之重。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苏应兵,就在会上分享了黑斑蛙人工养殖关键技术。他表示,黑斑蛙属于两栖类蛙科动物,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富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由于人们对野生青蛙的追求,吃青蛙的人越来越多,在青蛙活动旺季(5~8月),仅湖南区域青蛙每天“地下花费”量在5吨(约10万只)以上,四川成都约6吨以上,为了保持生态平衡,根绝人为抓捕野生青蛙,开展人工饲养青蛙势在必行。

养殖黑斑蛙要了解其生活习性,其生长较快,一般4~7月进行繁殖,其中4~5月是产卵高峰期。从孵化到成蛙,需要6~7个月,经过卵期、蝌蚪期、变态期、幼蛙期和成蛙期5个阶段。人工养殖黑斑蛙,有几大关键养殖技术需要特别注意。

一,蛙池的建设。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场地选择首先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空气新鲜、安静不喧闹的山地或低洼田地;蝌蚪池的挖法格外讲究,池的四周要有坡度;蛙池外围绕1.2米高的尼龙围网,既可防止黑斑蛙逃走,也可保护它们免受龙虾、蛇、老鼠、黄鼠狼等天敌的迫害;整个养殖场要用围网架起网棚,防止鸟类等天敌捕抓青蛙。

二,种源质量。目前全国专业培育青蛙种源的养殖公司很少,要规模性发展青蛙养殖,种源难以得到保证,很多都是采用野生品种作种源来繁殖下一代,但由于野生品种野性很强,适应能力差,养殖难度高,如果要得到有效发展,必须通过人工驯养后种蛙繁殖出来的后代才能适应人工养殖。

三,卵块采收及孵化。采卵时间在每天上午10点钟左右,采回来的受精卵放入已经消毒好的养殖池环沟中进行孵化,需要注意的是卵块颜色较深的一面为动物极,必须朝上,颜色偏白的一面,为植物极,必须朝下。蛙卵的孵化率一般为100%,如果被翻转,会导致无法孵出;同一批卵要放在同一孵化池,这样孵出来的蝌蚪大小一致,方便管理。如果在一池中放不同期的卵块,孵出来的大小蝌蚪生长速度不一,弱小的就会逐渐衰弱而死亡;在孵化期,水温必须保持在20℃~25℃之间。在换水、换盘时,如水温突然升降5℃以上,均可导致蛙死亡。

四,蝌蚪培育。蝌蚪孵出的4~5天一般不进食,主要是以自身的卵黄囊供给营养。第6天卵黄囊消失,开始吃浮游植物,绿藻等,然后转为幼小动物为食,因此,应经常投放一些红虫、水蚤、孑孓或蝇蛆等供它们食用;投喂蝌蚪粉料,前期一般是1斤蝌蚪粉/10万蝌蚪,早晚各1次。待蝌蚪养殖到30天左右,即可以开始蝌蚪粉与蝌蚪粒混合投喂,一般投喂4~6天,全部转为蝌蚪粒投喂;投饵料要足,由于小蝌蚪在缺食情况下会以大吃小,互相残杀(断尾现象),因此投放饵料要充足,使小蝌蚪随时都有饵料可食;蝌蚪的水质管理,定期采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水质调节。

五,幼蛙的管理。采取分级饲养;诱饵驯食人工饵料;定质问题也十分关键。

六,成蛙的管理。保持水质清新。成蛙的食量大,又都是以膨化颗粒料和动物性饲料为主,而且饲养密度大,因而残料和粪便沉积多,极易败坏水质。要及时清除残料,防止成蛙误食变质料而患病,同时要对污染的水体进行换水和消毒;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创造一个阴凉、潮湿的环境是提高成蛙成活率和生长率的重要措施。夏天天气炎热,气温高,可搭棚遮阴。换水和用井水喷洒池面与陆地,亦可达到降温、保湿的目的。

七,主要病害及防治。苏教授分析了黑斑蛙红腿病 、肠胃炎 、脑膜炎等常见病病原及防治方法。

生态养殖与效果评价

养殖技术精进的同时,对生态养殖的关注也必不可少,只有朝着生态养殖的方向发展,才能保证黑斑蛙养殖行业的长远发展。湖北惠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潘奕霖,对黑斑蛙生态养殖与效果评价进行介绍。他明确指出黑斑蛙养殖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是养殖技术方面。黑斑蛙属于水陆两栖动物,饲养研究起步较晚,学术专家研讨少,技术推广也不到位,制约了黑斑蛙饲养的发展。其次,是种源驯化。专业繁养黑斑蛙的饲养公司很少,驯化种源难以得到保证,许多苗种场都是采用野生种类作种源来繁衍下一代,后代习惯能力差,饲养难度高,有必要经过人工驯养后种蛙繁衍出来的后代才习惯人工饲养。最后,是养殖效果评价。黑斑蛙的营养研究刚刚起步,对应的养殖效果表达不甚清晰,评价指标欠缺,养殖管理混乱,在养殖高利润的背景下掩盖了效果评判。

黑斑蛙人工养殖效果要从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生长情况又分为增重情况、肥满情况和骨架情况。增重评价计算公式为增重率(%)=100×(尾重—初重)/初重,特定生长率(%)=100×(Ln尾重— Ln初重)/养殖天数。蛙的体重增长不是直线增长的,而是呈现出曲线,而固定时间内增重程度更能反映出饲料的生长效果,所以说特定生长率的计算更能反映实际情况。体肥满情况计算公式为腹围/躯干长,后腿肥满情况计算公式为后腿围/后腿长,骨架评判计算公式为躯干长与口宽的比例关系。

黑斑蛙正常体色为深绿色、黄绿色、或者棕灰色、具有不规则的黑斑(可以野生黑斑蛙体色做参照);肌肉纯白色。不正常体色为蓝色、深蓝色,肌肉黄色。体色异常原因有环境因素和饲料因素,其中饲料因素又包括非蛋白氮和原料新鲜度。黑斑蛙内脏健康情况下,肝脏颜色偏红,有弹性,肝脏组织的致密性较好,细胞不易破碎。花肝、黑肝、浅灰白肝情况下,肝脏颜色异常。黑斑蛙正常的胃壁,胃壁皱褶,可见明显的沟状排列,胃壁表面覆盖着一层淡白色的粘膜。不正常的胃壁粘膜部分脱落或脱落、胃壁充血、胃壁溃烂,呈现糜烂状、胃壁皱褶不明显,甚至看不到。

昆虫活性免疫蛋白应用

黑斑蛙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对症下药及时处理,但是随着人工驯养行业日趋成熟,市场需求缺口增大,黑斑蛙生态养殖前景是广阔的。黑斑蛙养殖稳步发展,相关技术研究也被提上日程,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程逍妹在会上分享了黑斑蛙免疫机理与昆虫活性免疫蛋白在黑斑蛙上的应用。

黑斑蛙免疫机理非特异性免疫通俗讲就是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包括皮肤及其分泌物、粒细胞和红细胞、组织和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黑斑蛙表皮由多层细胞组成,最内是柱形细胞的发生层,其次是颗粒层,最靠近体表的是扁平细胞的角质层。此外,皮肤外层具有很多皮肤腺,能够分泌出多种具有特殊生理和药理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来抵抗外来侵入物。体内存在溶菌酶、乙型溶素、凝聚素、干扰素、补体等抗微生物物质,并且具有相应的非特异免疫的生物活性和功效。影响两栖动物免疫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包括环境温度、紫外线辐射、环境污染。

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BomanH. G. 领导的研究小组,确定了抗菌肽的一级结构命名为天蚕素(cecrop ins) 。抗菌肽又称抗微生物肽,是生物体产生的一类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原虫、肿瘤细胞等活性的小分子多肽的总称,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体内,几乎无毒害作用。因其具有抗菌谱广、不易产生耐药菌株、与传统抗生素有协同作用、中和内毒素、不存在药物残留以及污染环境等特性,有望成为新一代绿色抗菌剂和免疫调节剂。迄今为止,在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等翅目、膜翅目和蜻蜓目等8个目的昆虫中发现超过200多种昆虫抗菌肽类物质。

昆虫的抗菌肽属阳离子碱性多肽,大致可分为以下4类,第一类是天蚕素,含有31~39个氨基酸残基,一般不含有半胱氨酸,由鳞翅目和双翅目昆虫产生;第二类是昆虫防御素,含有38~43个氨基酸残基,其结构与动物和某些植物的防御素相似;第三类是分子量为2~4kD富含脯氨酸和精氨酸的抗菌肽;第四类是分子量为8~30kD,富含甘氨酸的蛋白。抗菌肽的免疫调节功能主要包括,调节机体炎症水平、通过诱导或增加趋化因子的分泌间接发挥趋化作用、启动和调节特异性免疫、直接增强机体抗细菌感染能力、通过特异受体激活免疫细胞功能。最后,程逍妹与大家分享昆虫活性免疫蛋白的来源、产品特性和应用效果。

营养需求与饲料品质控制

黑斑蛙另一技术研究关注点就是营养需求,只有利用先进技术更好的满足黑斑蛙的营养需求,才能保障养殖品种的高产。湖北惠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文如金对黑斑蛙的营养需求及饲料质量控制做相关介绍。

2015年全国黑斑蛙产量达到3万吨,2016年产量接近4万吨,养殖面积5万多亩,2017年预计8万亩。目前,黑斑蛙养殖主要分布华北、华中和华南,向全国各地发展的趋势越发迅猛。

现在,黑斑蛙种蛙一对达到50~70元,5个月左右养殖周期,每斤利润10~15元。该阶段饲料蛋白含量40~42为宜,高动物蛋白占比日粮缩短蝌蚪变态周期,促进变态完成。

黑斑蛙对不同饲料原料的利用率分为植物蛋白消化率和动物蛋白消化率。其中,植物蛋白消化率排序为豆粕>花生粕>棉粕>菜粕,动物蛋白消化率排序为白鱼粉> 红鱼粉>鸡肉粉>肉骨粉>血浆蛋白粉>羽毛粉。

黑斑蛙对饲料中蛋氨酸的需求较鱼类高;脂肪需求为7%~10%适宜;对饲料中粗纤维的耐受力不强,淀粉源建议优先选择面粉;黑斑蛙对饲料中钙需求量较鱼类高;黑斑蛙对饲料中磷可促进黑斑蛙的脂肪代谢,预防脂肪肝。

他还介绍到,黑斑蛙饲料关键点控制为保证原料优质新鲜、严格的鱼粉品控流程、精良的膨化工艺。

揭开六大养殖“秘密”

饲料品质有保障,才能满足黑斑蛙营养需求,营养保障有了,外在养殖环境也同样需要保障。中国特种水产养殖的传导者、国内外著名的科普作家曾双明教授在会上揭开黑斑蛙养殖的6大秘密,警惕黑斑蛙的隐形杀手、调养黑斑蛙的“命根子”、创造一种近乎自然的环境、防控特殊蛙病、坚持使用抗菌肽和多种益生菌、选择优质饲料。并分享特种水产动物养殖的十字方针警惕、调养、创造、防控、坚持。

黑斑蛙的隐形杀手“温差”,其类型包括出水温差、 换水温差、降雨温差、昼夜温差、透水温差。温差危害的后果为受精卵死亡、蝌蚪拒食或食欲锐减、蝌蚪或蛙体表粘液脱落,肚皮发红,几天后发病,大批死亡、青蛙的生理机能遭到破坏后,细菌感染迹象严重、歪脖子病大发。防控温差危害,要注意精心使用温度计。

养护水体的方法有调理水体的pH,利用多种益生菌降解水中有害物质,注重蛙池外界的引用水的消毒和灭虫、科学实验化学药物保护水源、增加水体日照,特别要注重引水池塘的日照。

水质恶化的后果十分严重,会腐皮病大发,久治不得痊愈;水体变酸发臭,直接或间接引发青蛙代谢性酸中毒;水体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这些有毒物质会;坏青蛙的嗅觉、残害青蛙的肝胆、麻痹青蛙的肌体、损害青蛙体表粘液;水质恶化时,水体中会出现细菌军团性繁殖现象,导致各种蛙病大发,引发蛙瘟。

处理方法可先用化学消毒药物全池泼洒1遍,36h后,泼洒1次光合菌水剂;换水,换水后用二氧化氯或生石灰全池泼洒1遍;换水后,在池水中放养适量的紫背萍;排干池水,露1夜,翌日早晨注入新水;泼洒黄泥浆:每立方米水体取黄泥2kg,加50g熟石灰粉,搅拌成浆后,全池泼洒。

另外,曾双明还对受精卵死亡症、两极运输暴死症、蝌蚪肿胖病、幼蛙无爪病、大腿巨泡病、幼蛙软腿病、中毒诸症、寄生虫病、白露综合征症等特殊蛙病进行解析,分享其防控治理办法。

养殖案例与高产技术

养殖实践是探索高产养殖模式的最佳时机,养殖户赵少清便在会上分享了他总结的黑斑蛙高产养殖模式。他认为,高产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设计好放养模式,认真挑选健康种蛙;选择优质的饲料,合理进行投喂;认真细致的做好日常管理;合理预防疾病,经常做好内服保健,增强蛙抵抗力。

潜江奔虎青蛙养殖合作社万普查,会上也分享了黑斑蛙与青莲鳅套养模式。虽然泥鳅、莲蓬不能带来太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它们却可以完美的和青蛙结合在一起,荷叶水葫芦可以解决遮阴问题,同时可以利用残留的饲料,在平常管理中减少抽水、用药次数,降低发病率,青蛙的品质也得到提升。

他表示,黑斑蛙养殖需要养殖技术创新、销售模式创新、合作发展创新。目前各地销售模式基本处于散乱无序阶段,缺乏组织性、规划性,而且绝大部分产品都是流向传统比较大的批发市场,直接后果就是价格一降再降,养殖户恐慌抛货,受制于青蛙贩子。

合作发展模式的创新为争取和政府主管机关取得紧密联系,通过当地媒体广告正确性的引导宣传消费;各地区积极组织成立养殖协会,公平选举出理事长、理事为产业服务谋出路。大的地区再成立联合协会、联盟。便于统一思想、了解青蛙存量,合理有序的引导销售;各合作社、公司、协会带头人应有责任、有担当、有凝聚力、有奉献服务精神。可以真正的为各养殖户谋取利益。

打开市场销售方面,要了解自身周边市场、酒店、商超等消费集中区域。利用地理优势、物流优势,可采取上门推销、抱团供货的措施;互联网的时代,合理利用互联网销售平台、打造优势生态品种,学习龙虾模式,在实践中摸索前进;深加工,联合有经验、有实力的加工厂,对蛙肉、蛙油、蛙皮、内脏等加工出成品销售

黑斑蛙产业刚刚起步,正处在需要行业力量注入的时期,只有整个行业共同努力,才能促进黑斑蛙养殖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未来拥有广阔的养殖前景。

猜你喜欢

黑斑蝌蚪青蛙
海里的巨头蝌蚪
黑斑蛙养殖关键技术
全国黑斑蛙养殖者求助!反映销售及种蛙投放困境,希望尽快解禁黑斑蛙
黑斑蛙需要更多人关注!200余名养殖户集体发声力证其健康安全
风尖浪口上的黑斑蛙:吃了一辈子饲料,为何还是“野生动物”?
从蝌蚪到青蛙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1)
蝌蚪
小青蛙捉虫
谁能叫醒小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