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鲜食甘薯新品种济薯26沙区引种及规模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16-03-28张国臣

中国种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沙区鲜食种薯

张国臣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农业发展中心,开封 475100)

鲜食甘薯新品种济薯26沙区引种及规模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张国臣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农业发展中心,开封 475100)

开封沙区鲜食甘薯优质高产栽培采用脱毒种薯培育壮苗,增施有机肥,深耕起垄,铺设滴管式水肥一体设施,覆盖黑色地膜,化控除草,机械收获等简化技术模式,对规模化生产配套技术进行了全面阐述。

沙区;规模化;鲜食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沙地土壤瘠薄,漏水漏肥,种植传统甘薯,产量不高;在旱季,常因灌溉条件差、投工多、水肥不能满足甘薯生长需要而减产较重。因此,沙地土地流转费用较低,这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土地资源条件和发展空间。2015年开封市祥符区沙区甘薯种植大户在培肥地力的基础上,在田间组装配套水肥一体化现代农业设施,引进高产优质鲜食甘薯新品种济薯26,栽培26.7hm2,每667m2平均产量为3500kg,产值5600元,实现了高产高效。

1 品种特征特性

济薯26是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优质鲜食型甘薯新品种,于2014年3月通过国家鉴定。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红皮黄肉,鲜食风味极佳,适合烘烤和蒸煮。薯形长纺锤,结薯整齐集中,商品薯率高,适于机械收获。开封沙区引种表现,耐旱耐瘠薄,结薯整齐性、集中性、商品性突出。

2 规模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2.1技术路线规模化高产优质高效栽培,必须创造高产基础条件,土地规模连片,灌溉条件好;地块轮作3年以上;集约现代农业机械、新设施、新技术,在主要生产环节落实省工、节水、节肥、节药、节地等配套措施,使田间作业及技术操作轻简化,实现节本增产、增效栽培目标。

2.2技术模式脱毒种薯+增施有机肥+深耕+起垄+铺滴灌带配套施肥灌溉+覆盖黑色地膜+沾药插栽+化控除草+机械收获。

3 培育壮苗

3.1种薯及育苗方式高产栽培要求购置脱毒种薯,建立大棚育苗基地,培育壮苗,进行早熟栽培。采取大棚、小拱棚及地膜3层覆盖育苗方式,豫东地区3月上旬育苗,第1茬苗4月中、下旬栽植,第2茬苗5月份栽植。

3.2壮苗标准叶色浓绿,展叶6~8片,叶大、肥厚,顶叶齐平,茎节粗短,茎长20~25cm,茎粗约5mm,百株苗重500g以上。

3.3育苗场所选择与床土准备选在背风向阳的村庄南部或庭院育苗,且3年以上未种过甘薯的地块,地下水位低;常年育甘薯苗的庭院,苗床要更换20cm厚土层,以防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为害。育苗地块旋耕后过筛,每1m3床土配入0.3m3腐熟优质畜禽粪(0.2m3牛粪,0.1m3鸡粪),床畦铺10cm厚的营养土,其余作盖土。

3.4用种量与苗床面积培育大苗、壮苗要求稀排中大薯块,薯块200g以上,每667m2需种薯60kg左右,需苗床净面积4~5m2,苗床宽1.2m左右。每667m2大棚可供10hm2大田栽培,根据生产面积计划育苗面积。

3.5种薯精选、处理、排薯精选无病、健康的中、大薯块作种薯,种薯分级分畦排种。排薯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浸种10min,晾干后排薯。排薯前,密闭大中小拱棚3~5d,并先将床畦盖上地膜,以提高苗床地温。苗床浇温水,最好在棚内建一太阳能温水池,1m2苗床需备温水100kg左右。采用平放排薯法,薯头方向一致、整齐,薯块向阳面朝上,薯顶面持平,每排种薯间距3cm左右。排薯完毕,用营养土填平至薯顶面,然后浇透床畦,覆盖3cm厚营养土,畦面再覆盖1层1cm厚的麦秸或稻草,最后盖地膜。

3.6苗床管理出苗前床温保持在30℃左右,气温保持在35~37℃。密闭大中小拱棚,对覆盖草苫的拱棚,要早揭开苫见光提温,下午16:00早盖苫保温。有60%薯苗顶土时,早上揭去地膜以防中午高温烧苗。顶土至齐苗阶段,中午最高气温控制在32~35℃,地温25℃左右;齐苗后中午最高气温控制在30~32℃,地温20~25℃;3月下旬至4月上旬薯苗18~20cm时,开始练苗,逐渐加大通风量,4月10日前后可揭除棚膜,以适应大田环境。

4 耕施及栽植技术

4.1深耕,增施有机肥沙区冬闲地春薯栽培,可在年前12月下旬深耕1次,耕翻25cm,以冻死土壤大部分害虫,同时纳贮雪水;4月10-15日,浇足底墒水后每667m2撒施腐熟优质圈肥3~5m3,甘薯专用肥或硫酸钾型缓释肥(15-10-20)50kg,旋耕1~2遍。

夏薯栽前整地,前茬是葱蒜类、油菜作物的地块,要将枝秧清理干净;麦茬,用灭茬机粉碎秸秆、根茬,造足底墒,施底肥同上,深耕30cm,将表层碎秸秆翻入下层,然后再旋耕起垄。

4.2机械起垄覆黑色地膜1垄1行种植,垄距80cm,垄高25cm左右。选用带镇压器的起垄机械,起垄时压实垄面。

4.3病虫害防治一是药剂穴施法,每667m2使用10%福气多颗粒剂1kg或30%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1kg等拌细土20~25kg;二是采取苗茎沾药泥浆法,选用30%三唑磷微胶囊悬浮剂1kg或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高巧)50mL等,兑少量水稀释后混入粘土泥浆40~50L,浸沾苗基10cm。

4.4插栽密度及栽植春早熟栽培密度为4000~4500 株/667m2;晚熟栽培4500~5000株/667m2。起垄覆膜后,提温2~3d后栽植。采取L型栽植法,在地膜上用瓜铲纵挖3~5cm宽的栽植沟,将苗茎下半部带叶片水平卧栽,栽深5~6cm,地上部保留3片展开叶。高产栽培,选用一级薯苗,栽时应将弱苗拣出。栽后整平垄面,铺滴灌带。

5 田间管理

5.1查苗补栽栽后5~7d注意查苗补栽,于傍晚时替补弱苗、死苗、缺苗;对垄沟露地部分喷施除草剂,使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100~150mL,兑水40~50kg。

5.2水肥管理栽后滴灌1次,促使缓苗,水分渗透到垄底25 cm深即可;封垄前垄面表层土见干见湿;开封沙区6月份处于旱季,地膜甘薯一般7~10d滴灌1次。早熟栽培可于栽后80~90d,水肥一体滴灌1~2次,重茬地块每次滴灌时增施腐植酸液肥(含螯合态中微量元素)5~10kg+滴灌用硫酸钾型(高钾中氮)复合肥20~30kg;晚熟栽培可于栽后100d,水肥一体滴灌2~3次,每次施肥量同上,收获前10~15d停止滴灌。

5.3茎蔓管理栽后50~60d,长势偏旺时,可提蔓1~2次,不翻秧;分段化控2~3次,每667m2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0~25g兑水40~50kg喷施。

5.4化学除草禾本科杂草2~3叶期,每667m2使用10%精喹禾灵乳油40~60mL兑水40~50kg,喷施茎叶;防治垄沟阔叶杂草,在生长前期,选择无风的傍晚,使用除草药剂稀释后定向喷施。

6 适时收获

规模生产可根据市场价格及生育期灵活采收。栽后120d,薯块达200g以上即可采收;豫东地区晚春及夏栽鲜薯,一般在10月中旬收获完毕。为防碰伤薯皮,收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轻装、轻运、轻卸。

2016-04-21)

猜你喜欢

沙区鲜食种薯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红色沙区的由来及发展
推动内蒙古沙区生态产业技术实践与科技进步
超甜糯鲜食玉米育种有了新路
沙区樟子松人工林研究进展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永定河故道沙区治理技术集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