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思想文化差异视域下的跨文化旅游

2016-03-28张小梅

传播与版权 2016年4期
关键词:文化因素消极影响

张小梅



中美思想文化差异视域下的跨文化旅游

张小梅

[摘 要]跨文化旅游在世界经济、交通等因素影响下方兴未艾。在此对跨文化旅游进行综述,分析中美跨文化旅游的心理与文化因素,并针对跨文化旅游的消极影响提出改进措施,促进跨文化旅游健康发展。

[关键词]跨文化旅游;文化因素;消极影响

[作者]张小梅,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搜索“跨文化旅游”,共搜索到33篇论文,从2001年到2014年,可见“跨文化旅游”研究少,时效性不强。归纳所得文献,研究角度如下:第一,跨文化旅游语言与翻译,如《跨文化旅游中语言交流的有效方法》。语言是跨文化旅游关键的一环,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故研究还需深入文化层面。第二,研究跨文化旅游中的导游角色,如《从跨文化视角刍议涉外导游的文化素质》,期望通过导游跨文化经验引导游客,但未触及行为背后的文化因素;导游跨文化知识缺乏理论指导,推广性不强。第三,发展战略解读。如《试论旅游发展中的“跨文化”战略——以河北省为例》,偏重经济。第四,文化与跨文化旅游的关系。田穗文的《旅游发展中的跨文化研究》,较有说服力。但上述文章未分析具体国家“跨文化旅游”,所以本文从中美文化差异剖析二者在跨文化旅游上的体现。

一、跨文化旅游内涵

借助胡文仲教授对“跨文化交际”的定义,把“跨文化旅游”定义为“荷载着一种文化的旅游者到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目的地从事旅游活动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1]跨文化旅游可是同一国家内亚文化的交流,也可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旅游活动,范围和主体丰富。

二、旅游者的需要与动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生存需要满足后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衣食住行需求满足后,精神享受、社会交往的旅游需求出现。旅游被认为是生活乐趣、实现自我的社会需要。跨文化旅游可满足旅游者对异文化的历史、风俗等方面的好奇。但中美经济水平存在差异,旅游内涵不一致,因此对跨文化旅游的理解也尚未形成共识。“旅”指旅途,包含交通方式、时间,“游”指光观与游玩。美国早已进入信息时代,崇尚高效率生活,倾向于“快旅慢游”;中国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倾向于“慢旅快游”,即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哪哪都不知道。

追求异质文化是跨文化旅游的动机。“人类所注意的既是自己熟悉的,又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但十分感兴趣的东西。恰是后者,构成跨文化旅游的心理动力,携带某种本土文化的人,基于求异心理的驱遣,自觉不自觉地会钦羡于某种异样的文化,进而孕育出跨文化旅游的动机。”[2]

三、跨文化旅游的文化因素

胡文仲认为:“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出来的,是社会遗产;文化既包括信念、价值观念、习俗、知识等,也包括实物和器具;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3]翻译理论家奈达说:“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4]接下来笔者就从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来分析对跨文化旅游的影响。

(一)价值观

价值观指个人对人、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认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是中西文化差异的集中体现。集体主义社会群体内部联系紧密,优先考虑群体的需求,以中国为主要代表。个人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较淡薄,优先考虑自身利益,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在跨文化旅游中,中国旅游者倾向于跟团,严格按照旅行社的计划,相互拍照、集体消费;而西方追求自由、隐私,倾向于自己搜集资料、规划路线。

(二)行为方式

行为是在价值观指导下,个体为达到某种目的的具体行为。中国人在集体主义价值观影响下,倾向于和大多数人行为保持一致,喜欢去别人去过的地方,少冒险,崇尚适度旅游。而西方推崇冒险,更偏爱与本土文化迥异的文化,喜欢冒险体验。

(三)思维方式

中国思维是形象、整体、感性的,而西方是抽象逻辑、个体、理性的。中国崇尚“天人合一”,而西方把风景作为客观研究对象,主张观察、研究并征服自然与世界。

四、跨文化旅游积极与消极影响

(一)跨文化旅游积极作用

文化惊喜是在跨文化旅游中见到新鲜事物而激动、高兴。出游前,旅游者已有文化差异概念,当旅游者置身于异文化,接触到不曾了解的人、事、物与文化,大开眼界。同时也可验证之前对该文化的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看法,克服“刻板成见”,有利于跨文化交流。

文化模仿出现在文化惊喜之后,指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从惊奇到模仿的过程。任继愈先生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经济的产物,文化水平有高有低,古人说‘水性趋下’。水性趋下是由于重力的缘故。文化的传播也有‘势差’,文化势差现象也有由高趋下的现象”。[5]文化无优劣之分,却存在发展阶段的差别。不同文化接触中,低势能文化易受高势能文化影响。但新文化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短暂的模仿不能成为高势能文化。如中国仿建欧式建筑,但仅停留在表面实物模仿阶段,未触及其文化精髓。

文化融合指旅游者将旅游目的地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也顺应了文化全球化。为获得良好体验,跨文化旅游者会提前了解目的地文化,这就是霍夫斯泰德所说“不确定性回避”。若旅游者被目的地文化所征服,有意识地学习该地文化,逐渐将其融入自己的文化体系。旅游目的地为吸引游客、迎合消费需求,主动借鉴消费者文化因素,久而久之形成带有两种文化特征的新文化。阳朔西街的游客除国内游客,外宾占很大部分。20世纪80年代西街兴起学外语热,男女老少都自发学英语、西方文化,方便做生意,自己也在跨文化交流中得到乐趣。现在大多数商贩懂英语,能与外宾直接交流,当地很多西餐厅还会教不懂西餐礼仪的中国人使用刀叉。

(二)跨文化旅游的消极作用也不可忽视

首先是文化冲突与摩擦。不同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有差异,跨文化旅游者如不具备相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则可能在旅游中遭遇冲突与摩擦。最直观的就表现在衣着饮食、语言方面,然后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宗教信仰上。

其次是“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指文化人类学家奥伯格针对人在异文化中出现压抑、焦虑、痛苦甚至自杀情况提出的理论。人进入新文化环境后,由于失去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而产生心理焦虑。主要分四个阶段,按先后顺序为:蜜月期,心理处于兴奋、愉快、乐观的状态,对一切还感到新奇;一段时间后,出现沮丧期,乐观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低落、焦虑和孤独;之后通过自身的调整,找到适应新文化的办法;最后就是适应期,焦虑消失,基本适应新文化环境。同时奥伯格认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跨文化者不了解新文化的特点。跨文化旅游者大多出于度假休闲目的,时间短,对目的地文化了解有限,所以出现“文化休克”的可能性大。

“文化中心主义”指国家、民族常有将自己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优于他民族文化的倾向,且将本民族的文化模式当作中心和标准,以此衡量其他文化,常敌视或怀疑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模式。①百度百科:《文化中心主义》,http://baike.baidu.com/link?url=R7yh75L4B8OsFM_6iiLFMgdpoiuFX6V3pjOZh4DTCHU-n7H3b0Jf2ouSOFl Il7FIfTzBnYe5e5WV6PNbYiI2Yq。在跨文化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中都可能出现“文化中心主义”,产生“刻板成见”、文化偏见与定势。如西方国家认为出境旅游的中国人就是活动的ATM机,素质低。“刻板成见”可以缩短人们对陌生人和事的认识过程,但风险极大,因为这种刻板成见往往是片面、简单粗暴的,可能形成对异文化和异文化居民的偏见,不利于跨文化旅游的顺利进行。

五、克服消极影响,促进跨文化旅游

就跨文化旅游者而言,要自我调节,主动适应目的地文化,最好提前通过网络主动了解当地文化,包括食衣住行、宗教信仰、法律法规等,降低“文化休克”出现的概率或持续时间。若事先已对该地文化有一定了解,应不相信道听途说、消除先入为主看法,避免形成“刻板印象”等不利于跨文化旅游顺利进行的因素。到了旅游目的地后,要入乡随俗,习近平总书记也说出去之后少吃方便面,多食当地美食。只有在文化实践中才能了解对方文化的精髓,产生共鸣,有利于文化的和谐相处。

旅游目的地要事先了解旅游者所属文化,克服“刻板成见”,这样才能更好地与游客沟通,形成良好的口碑,为稳定、扩大市场奠定基础。其次要尽可能满足游客的旅游需要。相同的旅游经费,中国人想尽可能多去几个地方,体验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文化,就算时间仓促也不介意,因为回国后有更多谈资,有意或者无意获得更多面子。针对中国人的旅游项目可是著名景点、商场购物等。而西方人则会倾向于去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目的地,慢慢游览、细细品味当地奇特的文化,并看重个人空间,故针对西方人可以是探险旅游、攀登,或者民俗村寨体验等。

六、结语

全球化的背景下,旅游也趋向于跨文化,所以对跨文化旅游的研究具有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性。要促进跨文化旅游的顺利进行,须在文化平等、尊重异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异文化,跨文化旅游主体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利用其积极影响,克服消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田穗文,龙晓明.旅游发展中的跨文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7):30-34.

[2]庄志民.旅游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348,354.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36.

[4]Eugene A.Nid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 Shanghai:Shanghai Fp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143.

[5]欧阳军.跨文化旅游中文化相互作用的弹簧机制[J].人文地理,2003(2):35-39.

猜你喜欢

文化因素消极影响
网络民粹主义对高校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书刊出版设计中文化因素应用研究
涂色书热销的时代特征与文化因素
青春喜剧:欧美电影市场的文化调味剂
当代大学生微博名的调查归类及社会语言学分析
论基尼系数降低的法律完善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自媒体传播的文本特征及其消极影响
论新自由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消极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