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担当

2016-03-28王旸之

传播与版权 2016年4期
关键词:担当文化传承媒介

王旸之



媒介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担当

王旸之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积淀而成的一种人本主义民族文化,是在诸学说思想不断争鸣融合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人生智慧。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媒介应当本着“社会遗产传承”的功能和责任,将中国智慧继续发展传播下去,以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

[关键词]传统文化;媒介;文化传承;担当

[作者]王旸之,西北师范大学。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积淀而成的一种人本主义民族文化,是在诸学说思想不断争鸣融合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人生智慧。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兼有道家、法家、墨家、佛家的文化形态。

何为“文化”?在古代汉语里,“文”是名词,“化”是动词,文化,即“文治”“教化”的并称。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概念,我们一般引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的概念,文化“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①转引自辜堪生:《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3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6页。

文化的内涵很广,广义的文化包含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三大领域的内容,而狭义的文化则指的是人类精神创造产物的总和。本文讨论的“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狭义层面上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并传播下来的精神内容,包括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宗教、伦理、哲学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先后有26个文明形态出现在人类近六千年的历史上,然而全世界唯有中国文化体系是持续延绵发展且从未有过中断的,这样旺盛的生命力构成了中国文化一个重要特征。②曹启富、向天华:《中国传统文化教程》,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3页。

近几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活动越来越频繁,层次越来越高,关注面越来越广,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这反映了国人的一种心理诉求。当今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文化建设尚显滞后:对外,我们拿不出叫得响的文化品牌;对内,我们缺乏足够自信的文化认同之物。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今天,在各国纷纷提升文化软实力,力图通过文化手段传播国家信息、塑造国家形象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当反思,什么才是国人认同的文化精神?应当拿出什么样的文化产品面对现下的文化竞争?答案可能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智慧。

二、文明传承的缺失

由于历史的原因,现代中国在传统文化传播方面出现断层、分裂,且一度跌入低谷,导致的结果是:对外,面临不同文明(文化)间的冲突、对立,本土文明(文化)被边缘化;对内,面对古典文明(文化)自我轻视,面对现代文明(文化)又自卑心作怪,使国民精神处于无所依靠的崩溃边缘。

近几年来,我们常常从媒体报道中得知国人失德失范的负面形象。比较集中的爆发是节日长假期间,小的方面有游客在旅游景点乱扔垃圾、拥挤吵闹甚至起冲突,大的方面有在机场无理取闹、违法违规。

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青少年礼仪缺失,行为失当。有的青少年无视社会各种行为规范,把行为不羁简单看成是有性格的表现;有的青少年又过于愤世嫉俗,强烈要求别人尊重自己,但是却又不知道尊重别人,难以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即使进入高等院校,有些青年人依然行为乖张,缺乏应有的道德规范。

不难发现,模仿对象道德观念混乱,礼仪行为缺失,是产生这些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模仿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提出的概念,他在1890年出版的《模仿律》一书中认为,社会上的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而“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85页。青少年在成长期间主要接触的是父母、老师、同学等群体,这些人群道德修养良莠不齐,长期耳濡目染下,青少年有时会模仿不良行为,即使已经成年,青少年时期不良“榜样”的影响依然存在。这两年媒体报道的“老人变坏”现象,有人分析这些老人的成长期正值文革动乱年代,在人格修养建立的关键时期却遇到社会上整体是非颠倒的特殊阶段,以至于变老了也没有完全纠偏改错。

在传统社会里,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建立完善人格,形成道德价值观,我们依靠的是宗族社会里的人际传播和文化传承来达到目的。我们与亲友、邻居交流信息、交换意见、相互影响,一些有名望的家族还会通过家规家训等传统方式对当地社会产生影响。

而在现代社会,要想完成这些任务,大众媒体肩负着主要的责任。

三、媒介的作用与担当

首先,“拟态环境”的客观存在,导致人们不得不通过媒介了解外面的世界,同时完成社会化改造。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新闻工作者李普曼就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和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物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在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的反应。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12-113页。

现代社会,我们在社会人格完善和改造时期,亲友、邻居、宗族的人际影响只占到小部分,而我们每天大量接触大众媒体,它对我们的影响与日俱增。现代人的社会化过程既在家庭、学校等群体中进行,也在特定的大众传播环境中进行。大众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提供着我们的模仿对象,影响着我们的行为规范。

其次,大众媒体具有社会遗产传承的责任。1948年,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括为环境监测功能(surveillance of the environment)、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correlation of the parts of society)、社会遗产传承功能(transmission of social heritage)。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01页。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连续性和创新性,几千年来不断记录、保存、继承、发展下来,这是中华文明傲居世界的资本。传统意义上,士阶层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做出了表率,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而现代社会,媒体应继承这一传统,接手这个接力棒,与当代知识分子一起,担负起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社会责任,担当起中国传统文化推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

最后,通过媒介的传播弘扬,有利于构建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心理,同时在全球话语体系中建立起我们自己的话语表达方式。

大众传播媒体由于自身特殊的表达方式,一般更适于传播具体的、可视可感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符号化形象。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击缶迎客”“天人合一”等集萃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表演,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第一时间传播给了世界各地的观众,唤起了国人的传统文化意识,也让世人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2009年起,湖南卫视与《中国青年报》等部门合作,在“五四”青年节这一天,联合打造全国首档青少年青春盛典成人礼活动;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对传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热议。另外,像“公祭轩辕黄帝大典”和“上巳节成人礼”等民俗文化活动,通过大众传播媒体的广泛报道,加强了国人对传统礼俗的认识和了解。这些文化活动的举办,通过影响力广泛的媒体报道,唤醒了国人的集体记忆,增强了集体认同感。

大众传播媒介是促成身份认同、集体认同的特殊力量,它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反复强化公众的生活共同点,通过推动公众的集体认同感,不断凝聚公众的集体力量,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大众媒体是大众文化的讲述者,它与大众的日常生活更为贴近,因而更易引起大众的情感共鸣。大众媒体擅长讲述世俗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更契合一般人的心理。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与升华,已经融入我们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与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国人共同的价值取向。大众传媒通过整合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用当下的时代视角解读和阐述,更易被多数人认知认同。

四、传统文化传承的现代难题

不可否认,当下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传播更多还停留在本国区域,很少为外人称颂。这两年孔子学院在境外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而言借助的更多的还是书法、饮食、服饰、剪纸等表象化的符号元素,其实猎奇心理大于认同与赞许。虽经不懈努力,但客观上讲,由于文化认知偏差而导致的文化价值冲突依然存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近年来,媒介技术的普及,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使得国际冲突特别是文化冲突更加频繁,这与全球传播的发展不无关系。在西方话语中心的背景下,“妖魔化”的中国仍然存在于一些新闻报道和个别反华人士的言论里。

一个文化中的成员试图理解其他文化成员的行为,这时,他们可能会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用自己的文化规则,认为外人会有像自己一样的动机并据此行动,这是一种普世化的方式;另一种是寻求不同的文化认知,认为外人与自己的动机不同,自己与外人会相互做出“异端”式的回应,因为外人不会遵从自己的“文明标准”,这是一种分殊化的方式。实际上,不同文化中的人们不可能完全是类同或普世性的,也不可能完全是异端或分殊化的。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确定社群内成员和社群外成员是否可以受到相同对待的关键取决于人们是否深刻认识到各自所处的特定的文化差异性而不是强力推行普世性标准。①李路曲:《文化的冲突与认同的建构》,《学术界》,2012年第9期,第99-108页。

形成文化冲突的成因较为复杂,解决文化冲突的突破口一般是从大众传播媒介着手。一个全球话语场的形成,表面上看是各国大众媒介的话语呈现,实际上则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与角逐。中国在全球话语体系中处于劣势地位,被误解,被排挤,被妖魔化,被边缘化,常常处于被动状态而难有改变。

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民族之间、各地区之间、各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人们也在这快速变动的世界中更加渴望集体的安全感,寻求集体归属。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古与今,中与外,各种思想交汇碰撞。中华文明与传统文化是以一脉相承的方式继承与发展着,现代化的中国必须将这一传统继承和保留下来,让国人在认同建构中有所依托,找到归属;在对外交往中,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能抵御外来不良文化的恶意侵蚀,摆脱国家、民族交往中莫名的自卑感,重拾文化自觉与民族自信。

猜你喜欢

担当文化传承媒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论林语堂的《语丝》创作
脱贫攻坚中的媒体担当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顺应党建趋势,党员干部如何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