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传播时代语音“即时消息”对口语传播效果的影响
——以微信“语音消息”为例

2016-03-28马文召

传播与版权 2016年4期
关键词:传播效果传播

马文召



“微”传播时代语音“即时消息”对口语传播效果的影响
——以微信“语音消息”为例

马文召

[摘 要]口语传播是人类最基本的传播形态,是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一个阶段。在传播发展的不同时期,口语传播得到的重视、发挥的功能均不相同,随着媒介技术的快速进步,“微”传播呈现出越来越流行的趋势,口语传播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作为媒体发展的产物,“微”媒介以社交和通讯软件、客户端平台为传播基础,独特的时效性、时代性,聚集了众多用户,对于口语传播来说,它在提高传播效率、打破空间限制和时间限制的同时,也打破了口语传播的“同步性”和“临场性”,使其具有了一定的“延时性”[1]。主要以研究“微”媒介环境下口语传播所表现出的“延时性”入手,分析“微”媒介对口语传播效果的影响,进而探索“微”传播时代给口语传播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口语传播;延时性;“微”传播;传播效果

[作者]马文召,广西艺术学院。

一、在微信“语音消息”交流中的口语传播现状及特征

口语传播是至今人类最基本、最灵活、最常用的信息传播方式。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开始了口语传播,借助声音来进行信息表达与交流。早期的口语传播存在诸多局限。第一,语音的发送要靠人体的发音器官,除非借助工具,否则无法实现远距离传播。第二,语音符号转瞬即逝,记录性差,不易保留与积累。第三,口语存在语音语义上的交叉重叠,比如同音异义、一音多义等,容易产生歧义、误解[2]。

口语传播伴随着传播发展的各个阶段而不断发展,现代传媒技术使得声音可以被记录,打破了传播中空间、时间的限制,解决了信息记忆的“瞬间性”,也保证了信息的完整和准确,同时也使声音传播更具有变化和感染力。

随着智能终端移动设备的发展和普及,媒介显现出移动化、伴随化趋势,特别是进入“微”传播时代,人们可以借助微信、QQ等社交媒体软件,储存声音信息,交流的双方或多方不必同时在场,也不必即时做出反馈,交流和传播都变得更加自由、自主,实现了声音传播的“延时性”。而且发出的声音信息比文字信息更加便捷,声音也比文字更亲切、更具有个人特色[1]。根据腾讯《2015年业绩报告——中期报告》显示,截止到2015年6月30日,微信与WeChat总用户已经达到60亿,并且用户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3]。其中参与过语音消息交流的用户数量过半。

二、借助微信“语音消息”,“微”传播时代背景下口语传播的发展。

微信在传播交流的方式上比微博和QQ更加具有隐私性,受到外界的干扰较少,传播环境相对单纯,语言交流更加自由,其传播方式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可以说交流的层次属于人际传播。信息传播的参与者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众,微信的“语音消息”大部分被用于点对点的传播和群组中的语音消息传播。

“完整的传播体系=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传播情境”[4],在一项传播中仅仅具有言语行为是不够的,特别是存在多义性的汉语环境下,就要借助非语言行为、环境情景减轻语义的不确定性使传播意义更加明确,进而更加生动,能够将语义展现得更加丰富。

(一)口语传播中的语言传播

在借助微信语音消息进行传播交流时,可以直接利用语音进行交流,省略了文字输入的烦琐过程,使交流更加简便,更符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受众也更能够较全面地接收传达内容,传受双方能够及时精准地进行即时交流,突破距离的限制;由于微信具有存储功能,当受众接收到消息后,语音消息并不会消失,而是存留,所以受众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进行重复收听,打破了语言转瞬即逝的弊端;微信的运行媒介是手机、平板等移动媒体,相较传统的电子媒介,其具有伴随性和可移动性,传受双方的交流更加随意,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受者可以在方便的时候进行媒介接触,收听语音消息。在受众想回复的时候进行交流,不需要及时做出反馈。这样的“延时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助于提高传播效果。

(二)口语传播中的非语言传播

非语言在口语传播中可以起到消除语义差、补充语义、强化信息、替代言语、调控交际行为等功能,库尔兰(Culnan)和马库斯(Markus)在1987年提出了“线索消除论”,认为CMC消除了很多面对面交流中的必要因素,如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肢体语言、语音语调、两人间距、环境作用等,将对话置于所谓的“社会真空”。[5]当传播者发送一句语音消息,除了传播者所要表达的字面内容之外,可以一定程度上借助非语言因素如音色、音量、语速、语调及录音环境对口语传播内容进行补充,使语言传播线索得到链接,从而达到精确传播的目的。

但是语音即时消息在姿势行为、触摸、外表与饰品、副语言、空间语、时间语、传受双方仍存在一定的传播障碍,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曾指出,语言符号不提供也不可能提供传播活动的全部意义,交流的所得,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语境。因此传播情境在很多情况下,往往会形成符号本身所不具备的新意义,并对符号本身的意义产生制约。[6]由此也看出“微传播”虽然给口语传播带来了发展,但仍有其涉及不到的领域,面对面的口语传播仍然是必要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基本传播方式。

(三)影响口语传播的外部条件和因素

由于传受双方并不是面对面的口语传播,而是借助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进行传播,因此必然存在一定的情境割裂,进而产生交流干扰。当面对面的双方在结束交谈离开传播场所后,传播结束。但是,在电子媒介特别是移动媒体环境下,交流双方并未真正意义上的结束交流,双方仍可以借助语音进行交流,当一方想结束交流而另一方仍继续传播语音信息。这时候,因为媒介的强介入,会产生强制社交,进而产生信息干扰,形成过度传播。

“微媒介”使传播具有了“移动性”“伴随性”“延时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交流的时效性问题,以及传播效果的问题。当传播一方想要传播时效性强的信息时,受者可能会因为没有及时关注信息的到来,或者不便于读取语音信息造成传播的不及时;如果语音消息在刚刚收到时不便于收听,事后又被受者忽略时,传播效果为零;当受者不能与传者同步的时候可能造成不合时宜的传播效果。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当传者在婚礼现场非常开心地发送语音消息,而受者在葬礼中情绪悲伤时收听发来的信息,其传播效果必定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在特殊语境下,微信语音消息的“延时性”在传播中起到了阻碍传播的效果。

三、借助语音消息,口语传播在“微”传播时代的发展趋势与建议

在“微”传播时代,口语传播突破了时间、空间干扰的限制,具有了“延时性”,借助可以重复录制的特性,传播者可以更加完美地展现所期待的效果,由于媒介接触机会大,增加了传受双方接触的机会和时间。“微”传播的可移动特点,让口语传播具有了随时随地接触的可能性。“微”传播对个体和群体的关注,既可以有目的地实现精确的口语传播,同时又能聚集群体力量,进行多次传播,借助其可以复制转发的特点,实现范围更为广阔的传播,且传播效果和效率不会降低。

在看到“微”传播为口语传播带来的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其具有局限性,相对于面对面的口语传播,受众的现场感受到影响,相应的非语言传播效果减弱,感染力减弱。反馈功能可能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够真实和及时,从而影响传播者根据受众的反馈进行传播策略的调整。同时由于可以进行修饰和重复录制,受众可能对传播者所处的环境和表达的真实性进行质疑,影响口语传播的效果。同时由于借助微信语音消息发送的信息较为随意和碎片化,有效信息的提取率较低,不利于语义的理解。

在机遇与挑战同时到来的时刻,口语传播更应该抓住发展的机遇,积极面对到来的挑战。在语言传播中,应该使语言符号更加简练,语义更加明确,加强语言的连贯性,合理利用语音的发送时长,将语义更加明确地传达给对方。同时,尽可能地借助语音即时消息所能表现的音量、音色、语速、语调展现所要表达的信息;虽然借助语音即时消息不能够很好地进行非语言传播,但是外界环境的声音仍然可以借助语音作为环境因素对口语传播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和补充,能够起到辅助口语传播的作用。

同时,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即时消息的延时性并不是来自信息传输过程,而是来自受众的媒介接触频率,所以为了增加口语传播的时效性,口语传播可以借助社交工具的其他功能,如发送表情提示、发送多条语音引发受众关注、在发送语音之前先发送文字信息,让受众知道时效性较强的语音信息的重要性和高关注度期待。当传播者并不需要及时回馈时,则可以选择不对受众进行催促,以免产生强制社交甚至信息干扰,使得传播效果适得其反。

四、结语

口语传播是一个传受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关键性技术的变革,使口语传播在面对不同的技术时具有了适应性:文字发明前,人类主要靠面对面的口语进行信息传播;广播出现后,口语传播借助美妙的声音进入了大众传播时代;电视出现后,结合了声音和画面,丰富了口语传播的非语言传播形式;相对于传统的面对面传播和电子传播,“微”传播具有媒介融合传播的优势,口语传播借助“移动性”和“伴随性”的特征,在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后,到“微”媒体时代,其重要性又再次凸显。

“微”传播时代,人们更多地在活动状态而不是在安静状态下接触媒介;更多地在处理其他事情的同时接触媒介;更多地在时间缝隙、时间碎片中从媒介获取信息,而不再主要是从专门的传媒时间段获取信息[7],“微媒介”的发展是适应了受众生活规律的变革,语音即时消息的流行正是得益于它的便捷和非凡的表现力。“微”传播时代不断对口语传播的形态和主要表达方式进行着影响,同时,口语传播反作用于“微”传播,促进了“微”媒介的开发和完善,两者在矛盾和统一中不断磨合、共同发展,这种互相完善的发展趋势将有利于呈现更为准确、高效的口语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鹏飞.从媒介技术的视角看口语传播的形成与演变[J].金田,2014(7):481.

[2]申凡.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媒介功能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75.

[3]腾讯公司.2015年业绩报告——中期报告[R/ OL].http://www.tencent.com/zh-cn/content/ir/rp/2015/ attachments/201501.pdf.

[4]姚劲松.新媒体中人际传播的回归与超越——以即时通讯工具QQ为例[J].当代传播,2006(6):53-55.

[5]茅丽娜.从传统人际传播角度观瞻CMC人际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0(3):65-69.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7]陆小华.新媒体观——信息化生存时代的思维方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89.

猜你喜欢

传播效果传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传播的渠道与效果研究
线索与议程设置:提高党报传播力引导力的切入点
明星微博在社会公益活动中的传播功能与效果研究
企业微信生态圈的信息传播机制及效果分析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