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在逆转新闻中的角色扮演及其原因机制
2016-03-28李苗苗马健祺
李苗苗 马健祺
受众在逆转新闻中的角色扮演及其原因机制
李苗苗 马健祺
近年来,随着网络和自媒体的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自由化。媒体的失实报道和受众在新闻事件中的推波助澜使得逆转新闻频频出现,严重影响了舆论正常的生态环境。因此,以近几年的逆转新闻为例,结合传播学相关理论,从受众角度入手,分析受众在逆转新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探析其所呈现出来的角色意义及其原因,以期把握受众如何影响逆转新闻的产生及发展。
逆转新闻;受众;角色扮演
[作 者] 李苗苗、马健祺,嘉应学院文学院。
新闻的本原是事实,应为受众提供真实且客观的事实。然而,近年来随着网络自媒体的迅速发展,媒体的失实报道和受众在失实新闻事件中的推波助澜使得逆转新闻事件频发。从2014年的“8·10湖南湘潭产妇死亡事件”“医生手术台自拍事件”到2016年的上海某网站发帖《有点想分手了……》、“成都男子暴打女司机事件”,每一次逆转新闻事件的发生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逆转新闻又称新闻乌龙事件,指最初报道的新闻向相反方向转变,随着新闻报道不断深入,事实真相被更加客观全面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立场急剧逆转,并表现出与之前截然相反的态度。”[1]逆转新闻的实质是“失实新闻”,但是并不单纯指事件真相前后的截然相反,更多被用来反映如今舆论场中的奇特现象——受众的立场随报道内容急速两极化转变。在整个逆转新闻事件过程中,受众立场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直至在多方观点呈现之后才慢慢恢复平衡状态。逆转新闻由于其本身对新闻事实的歪曲,不可避免会对新闻当事人造成伤害,而其舆论立场的来回倒戈又诱发了不必要的次生灾害,严重影响到新闻传播的舆论生态环境。由此,我们不得不正视问题产生的原因。固然,“媒体人”专业素质不高、职业道德素养缺失是造成逆转新闻事件的主要原因,但仔细分析逆转新闻事件产生、发展、结束的整个过程,不难发现受众在其中也扮演着关键性角色,受众既是逆转新闻的误导发起者,又是逆转新闻发展蔓延的推波助澜者,同时还担任着整个新闻事件的审判者、澄清者、消费者角色。如果把逆转新闻事件看成一部舞台剧,在媒体拉幕之后,受众既充当了观众的角色,又扮演着演员和编剧的角色。
一、技术赋权诱发误导传播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广泛渗入受众生活之中,成为普通大众发声的有力工具。在web2.0技术的基础上,原为信息接收者的受众摇身一变成了传播者,“可以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者提供给其他用户”[2],受众迎来了“UGC时代”。UGC时代,传受双方呈现一体化的趋势,每一位用户都可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一方面拓展了新闻来源渠道,扩充了新闻信息总量;另一方面也为逆转新闻等虚假新闻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从多起逆转新闻中可以发现,其传播路径大致相同,通常是由网友不完整或不真实的爆料引发热议,继而媒体为了追求时效性,在未对事实进行核实的情况下转发传播,引发舆论高潮。在整个逆转新闻事件中,受众因技术的赋权,在享有传播权利的同时,却由于其本身缺乏对信息内容的把关能力,抑或全面客观表达完整事实的能力,导致其传播的信息内容带有一定的虚假性,成为逆转新闻发起的源头。例如,“成都女司机遭暴打”事件的热论源于网友上传的35秒不能客观呈现完整事实的视频引发的;“男童被锁宝马车,妈妈不愿砸玻璃”同样是网友“家有三美女vivi清贤”在未对事实进行全面了解的情况下,就在论坛上进行爆料引起的。
二、认知刻板助推事件发展
长期受媒体框架式新闻报道的影响,受众在建立认知、解读信息内容、做出判断时不可避免地受媒介已建构形象的影响,许多人倾向于按照已形成的刻板印象来给新闻事件定性。他们在对信息进行译码时容易先入为主,萌生强烈的代入感,在事实还未最终呈现前就急于表态,对当事人进行审判,推动错误事件进一步发酵。例如“女司机”“老人”“中国大妈”和“中国游客”等群体性称谓,因为曾在一些负面新闻报道中高频出现,所以当其出现在公众视野时,受媒介已建构形象的影响,受众习惯性地对其进行“标签化”认知,遇到新闻事件中有此类群体涉入,往往会根据个人主观刻板认知对新闻事件主体进行带入式评判,缺乏相应的客观公正,容易助推舆论向错误的方向发展。2016年3月18日,泰国《星暹日报》在官方微博上报道,一名泰国网友通过脸书账户分享了中国游客在泰国清迈一酒店自助餐厅疯狂铲虾的视频。视频显示,部分游客不仅拿盘子直接铲虾,还一次带走二至三盘。视频一公布,受众直接将抨击目标对准事件中的中国游客,在未对事件进行核实和全面理解时,就用“中国游客素质差”这种极具偏见和刻板性的话语给事件定性。直至后来,随着信息的逐步公开,受众才发现真相是“去的旅游团太多,就餐时间短促,菜品满足不了需求,只有虾会一直供应,但餐台处夹子不够用,基本都用盘子抄一盘”。事实并非像他们刻板认知的那样。
三、网络匿名加剧事件扩散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16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8%,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3]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受众所能接近和拥有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在网络上的言论表达也越来越自由化。网络注册信息的匿名性,“可以让人们在因特网上摆脱顾及身份、地位的约束,展现自己不为人知、受到压抑的一面,满足自我实现、角色扮演的需要”。[4]将在现实社会中难以以真实身份表达的话语和情感转向虚无的网络当中。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各种矛盾和问题迸发,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和对社会不公的不忿积压在许多社会成员的内心,而互联网和自媒体平台的出现和发展正好满足了他们缓解和释放压力的需求,匿名性则为每个人的畅所欲言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尺度。
网络的匿名性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话语空间,使人们有更多的渠道可以参与社会话题讨论,表达个人诉求。无实名登记,也就意味着受众无须为其言论的正确真实与否负责,即便因言论失实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伤害,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会被法律追责,更不会因不负责的言论影响到自身现实性的形象和生活。网络的匿名性给新闻信息的传播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使新闻传播过程掺杂了许多不可控因素。在逆转新闻的传播过程中,有些不负责任的受众会根据自己的喜恶分化舆论立场,通过偏激极端的语言攻击和隐私暴露等非法手段加剧逆转新闻的演进和扩散。在四川男子暴打女司机事件中,新闻逆转的前后就有许多不和谐的声音充斥其中,当看到弱者被殴打时,网友义愤填膺辱骂打人者变态丧心病狂,到得知女司机多次别车后,就叫嚣“活该被打”,受众的发言因为有了匿名的庇护而无所顾忌,在不完全清楚事件缘由时就对新闻当事人进行道德问罪和语言攻击,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错误的舆论在事件还未明晰的情况下就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蔓延。
四、“信度逆反”触动质疑神经
“在传播活动中,真实准确的信息会引起人们的积极态度,而错误的信息则会造成人们的消极体验,进而形成消极体验的定式心理,诱发信度逆反。”[5]信度逆反理论认为,当传播内容失真,受众觉得自己信以为真的新闻信息原来是不真实的、片面的,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逆反心理就随之产生。当受众发现自己被欺骗的次数越多,就会越加怀疑新闻的可信度,这样的心理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对所有的传播者和传播内容全盘否定和排斥。但受众自身的好奇心和个性等因素会指引其去探究事件的原委,积极参与新闻事实的挖掘中,主动扮演虚假新闻澄清者的角色。2016年春节前夕,有网名为“想说又说不出口”的网友在上海某网站发帖《有点想分手了……》,帖子一经发出引起了网络巨大轰动,一时间刷爆了朋友圈,连《人民日报》也针对这一事件发表了《农村,说声爱你太沉重》的评论员文章。在大家还在对城乡差异等问题进行热议时,不少理智的网友却早已抛出一片质疑之声,随着质疑之声的不断加强,真相也逐步披露,剧情随之得以逆转。受众对事件本身的质疑无疑是逆转新闻向相反方向逆转的最初引领者。
五、“内省式思考”促使理性回归
社会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相互交错。米德认为,当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的时候,作为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内省式思考”会帮助个人做出解决新问题、适应新情况的决定。在逆转新闻的终端,随着新闻事件热度的冷却,相关的新闻事实逐步得以披露,受众在了解事件全部真相后,不仅会对之前的错误从众行为感到气愤,同时也会产生刻板代入的愧疚情感,开始进行“内省式思考”。当受众进行“内省式思考”时,他们会根据理性,结合他人经验和客观事实本身,对之前所接收到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进行重新选择和译码,得出与事实相近的结论,由最初的冲动、愤怒等主观情绪逐渐回归到理性思考。2015年国庆期间,一则名为“中国老人在日本碰瓷”的逆转新闻开始在网络传播,舆论的声音先是责骂中国老人“丢脸丢到国外去了”,在事实真相逐步公开后,继而开始为事件中的老人打抱不平,随即又充当起为“中国老人”这一颇具争议性的对象正名的角色。整个事件过程中,受“内省式思考”的影响,受众由一开始的纯粹情绪化慢慢向理性过渡,逐步建立觉醒意识,而受众的觉醒也直接决定了舆论立场的重新定位和逆转事件的最终发展方向。
六、结语
有异于传统媒体时代,科技催生下的新媒体时代,信息生产方式、传播形态和传播机制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受众角色也在不断分化,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不再单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掌握了更多主动权,能够参与信息的生产、传播与反馈等各个环节的参与者。作为参与者,深处纷繁复杂的传播空间和舆论场之中,应明白其传播的每一条信息,都会影响舆论及事件的发展方向。为净化舆论生态环境,维护新闻信息真实性的尊严,作为参与信息生产、传播的受众,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和理性判断能力,把好信息传播第一关,积极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克服长期以来的刻板印象,不断反省自我,成为一名合格的参与者。
[1]石焱,刘冲.逆转新闻的成因及应对策略[J].青年记者,2014(12):54.
[2]孙翔飞.新闻传播学热点专题八十讲[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190.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cnnic.cn/gywm/ xwzx/rdxw/2015/201601/t20160122_53283.htm.
[4]屠忠俊.网络传播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22.
[5]卢先兵.受众逆反心理成因及对策[J].新闻前哨,2004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