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研究
——基于安徽省高校的调查
2016-03-28杨佳佳
杨 静,杨佳佳
(1.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2.哈尔滨学院 政法学院,哈尔滨 150086)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研究
——基于安徽省高校的调查
杨静1,杨佳佳2
(1.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2.哈尔滨学院 政法学院,哈尔滨150086)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必然要求。为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助力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在对安徽省高校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杨静,杨佳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研究——基于安徽省高校的调查[J].重庆与世界,2016(7):17-19.
一、研究背景
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种教育理念转变,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外的“第三张教育通行证”[1]。1998年,由清华大学主办的全国第一届“创业计划大赛”标志着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幕的开启。近年来,国家越来越注重创新创业型综合人才的培养与教育,陆续出台并实施了多项措施,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这标志着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确立了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目标。
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并且在教育过程中存在诸如教育理念滞后、理论教育与实践脱节、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如何在新的发展时期探索积极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与研究,笔者发现当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主要以理论研究和政策建议为主,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安徽省高校为例,选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相关数据资料,了解当前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积极合理的教育模式。调查组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研究
通过调查发现,安徽省高校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非常重视,制定并完善了相关制度,提供了大量人力资源与经费支持,取得了一系列良好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有待提高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落后于西方国家。近年来,国家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文件与政策相继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调查发现,安徽省高校制定并完善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并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学校管理部门、教育部门以及广大师生群体对创新创业教育有了新的认知。但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一定的偏差,教育理念相对落后,重视程度不够。调查中发现,36.5%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必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40.8%的被调查者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战略意义等不太了解,甚至有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不需要单独开展,只需要将其融入到就业指导课程中。从调查中,可以发现高校创新创业相关管理、教育人员自身的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有待提高。
(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相对缺乏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问[2]。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发展时间较短,高校在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方面相对缺乏。大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老师都是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兼任,一方面,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积累与实践经验;另一方面,由于是兼任两份工作且对此并不熟悉,很多老师难以真正投入大量精力去学习、研究。在对5所高校的调查中发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以教辅行政人员为主,多为硕士研究生学历,缺乏具有专业背景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85.6%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不能很好地适应创新创业教育工作,90.6%的被调查者表示应该引进专业人才对大学生进行教育,86.5%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仅要开展理论教学,还要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习实训,以增强实效性。
(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未健全
虽然高校普遍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构,组建了教育工作组,设立了相关的教育课程,并建立了创新创业的实践基地,但就整体而言,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个体系并未健全。一是教育目标不明确,68.4%的被调查者表示在教育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按部就班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二是课程体系不健全,受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教材短缺的影响,各个高校主要根据现有教学内容开展教育活动,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健全的课程体系。三是缺乏相应的考核考评机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热情,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缺乏相应的考核考评机制,无法确保教育的实效性。
此外,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对象仍然是有创业意向的学生,面向全校学生的教育主要集中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只针对部分学生开展重点的培养与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在教育理念与模式方面存在的不足。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发挥政府、高校以及企业的联动作用,共同构建合理高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2013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一系列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文件与规定相继出台,充分表示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不仅要发挥中央政府的引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高保障。
发挥政府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一是政府的政策引导与支持。各级地方政府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地方经济发展、国家与社会的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要制定鼓励与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二是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措施,确保政策落地实施,出台相应的减税免税方案,加大创新创业教育资金的支持等。
(二)发挥高效教育主阵地作用
高校是只是生产体系的上游组织,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才库”和“智囊团”,因此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承载者[3]。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
一是转变创新创业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战略意义,清醒的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推动学生创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带动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二是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专业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开展教育活动的主体,并且其知识水平与基本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既要加强理论教学队伍的建设,还要建立一支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队伍,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引导、教育大学生,才能真正的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三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观念上,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塑造;在教学评价机制上,要注重全面、综合的考评,要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性质、内容以及社会需求等进行综合评价。除此之外,还要转变学校职能部门的角色,由传统的学生管理向学生服务转变,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四是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机构,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加强资金的投入与支持,在进行教育的同时,指导学生实际开展创新创业训练。
(三)加强政府、高校与企业合作
企业是创新创业活动的主体,也是创新创业活动的受益者[3]。因此,要加强政府、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三级联动的创新创业引导、推动、教育、实践实训模式。
一是加强政校合作。政府加强政策支持与舆论宣传,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与社会环境,在教育政策、社会需求、工商注册、资金融通、减税免税等方面予以支持。高校在政府的推动与支持基础之上,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为国家与社会培养更多高水平的、高素质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同时,政府与高校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园,鼓励有创业意识、创新能力的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二是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通过讲座、座谈会、参观学习、实地指导等方式,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有力支持。另一方面,积极与企业探索合作机制,推荐大学生到企业开展实习工作,通过实践提升创新意识与能力。
[1]刘伟,邓志超.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J].教育科学,2014(6):79-84.
[2]李长熙,张伟伟,李建楠.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建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4):97-99.
[3]董世洪,龚山平.社会参与:构建开放性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0(2):64-65.
(责任编辑张佑法)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odel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Anhui Colleges
YANG Jing1, YANG Jia-jia2
(1.School of History and Society,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2.School of Political and Law, Harbin University, Harbin 150086, China)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 fundamental requirement to implement 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to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and it is a necessary requirement to promote the work of college students venture. Based on the surve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Anhui province, on the basis of a full analysis of problem exists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proposed appropriat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build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mode of education and to boost growth and success of young students in university.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odel
安徽师范大学校园文化研究专项课题资助项目
杨静(1982—),女,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0.13769/j.cnki.cn50-1011/d.2016.07.004
format:YANG Jing, YANG Jia-jia.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odel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Anhui Colleges[J].The World and Chongqing, 2016(7):17-19.
G64
A
1007-7111(2016)07-0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