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生态制剂替代抗生素在猪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2016-03-28胡金杰肖凯吴志锋刘操

湖南饲料 2016年4期
关键词:发酵饲料益生菌断奶

胡金杰 肖凯 吴志锋 刘操

(1.湖南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湖南长沙410003;2.黄梅通威九鼎饲料有限公司,湖北黄梅,435500)

微生态制剂替代抗生素在猪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胡金杰1肖凯1吴志锋1刘操2

(1.湖南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湖南长沙410003;2.黄梅通威九鼎饲料有限公司,湖北黄梅,435500)

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药物残留、耐药菌等问题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甚至威胁到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随着畜牧业的转型,养殖行业面临着严格的环保要求,抗生素在饲料中的限用或者禁用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微生态制剂因能通过改善消化道菌群平衡,迅速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及饲料的吸收能力,从而达到防治消化道疾病和促进生长的双重效果,同时具有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无残留等优势,成为了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本文主要介绍微生态制剂替代抗生素在猪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抗生素;微生态制剂

多年来,伴随着中国养殖业的高速发展,抗生素作为促生长和预防疾病的主要饲料添加剂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因抗生素的长期滥用而造成的药物残留、病原菌的耐药性等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据报道,针对江苏、浙江、上海逾千名儿童尿液检验研究显示,58%的样本检出1种抗生素,25%样本检出逾2种抗生素,有些样本甚至有6种抗生素,另外还发现金霉素、恩诺沙星、泰乐菌素3种只限于畜禽使用的抗生素,在上述儿童尿液中均有检出,说明抗生素药物残留问题已经通过水体、食物等途径危害人类健康,所以很多欧盟成员国和美国等国家都已经限制或者禁止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类药物添加剂,而国内很多学者、企业也都开始抗生素替代技术的研发。

微生态制剂又称益生菌、活菌制剂等,是指在微生态平衡理论、微生态失调理论、微生态营养理论和微生态防治理论指导下,经过严格选育和驯化,由生物工程和微生态工程制备的,能通过动物体胃酸、胆汁酸、胰液等屏障而存活,最后在消化道定植并繁殖,调整宿主体内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状态的益生素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刺激物质的制品。其中益生菌主要指酵母菌、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等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在动物肠道内通过栖生、共生、偏生、竞争和吞噬等多种途径发挥作用,与抗生素相比,益生菌具有不损坏有益菌、增强肠道内菌群平衡能力、无耐药菌的产生等优势。而活菌制剂主要是指在人为可控制的情况下,以植物性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益生菌的代谢作用,降解部分多糖、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生成包含大量益生菌活菌和有机酸、多肽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饲料制剂。

一、益生菌在猪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断奶仔猪受断奶应激的影响,极容易出现免疫力下降、腹泻等症状,目前,人们普遍通过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或者高铜高锌等途径来防止仔猪腹泻,但这些物质的长期使用,会引起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畜产品及环境中有害残留等问题。周映华等在基础日粮中单独或联合添加益生菌、抗生素和小肽,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益生菌、抗生素和小肽日增重分别提高10.95%、

13.01%和9.92%,饲料利用效率提高11.24%、12.36%和9.55%,仔猪腹泻率降低34.95%、51.46%和32.02%;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抗生素组、益生菌+小肽组仔猪日增重分别提高13.69%和20.21%,饲料利用效率提高10.68%和13.48%,仔猪腹泻率降低33.99%和46.61%,因此,单独或联合添加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益生菌与小肽合用对仔猪生产性能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肖宏德将益生菌应用于断奶仔猪和保育猪日粮中,发现益生菌制剂在改善肠道酸环境、增强黏膜免疫和保护促进肠道功能方面均有显著优势,可以显著降低仔猪腹泻率、增强断奶仔猪的免疫力和猪场常用疫苗的特异性抗体水平。所以益生菌生物添加剂替代抗生素不仅不会导致仔猪腹泻,还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增强早期断奶仔猪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有效缓解早期断奶应激引起的仔猪免疫功能下降,同时调整粪便菌群结构,降低猪舍氨气浓度。另外史慧玲等报道称,复合益生菌(0.5%枯草芽孢杆菌+0.5%酿酒酵母菌+0.5%植物乳杆菌)能够有效提高氮、磷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减少粪便中氮和磷含量,降低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相比仔猪,肥育猪的肠道已经发育完善、菌群结构比较稳定,但由于前期抗生素的大量使用,面临着肠道黏膜受损和屠宰后药物残留等问题。刘金阳等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添加抗生素相比,添加益生菌平均日增重降低7.48%(p<0.01),料重比升高10.56(p<0.05),而平均日采食量和腹泻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另外在改善肉品质方面,益生菌可以显著降低苏淮猪肌肉滴水损失和肌内水分含量(p<0.05)。罗佳捷等选取75kg左右的PIC育肥猪,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地衣芽孢杆菌、基础日粮+抗生素和基础日粮+抗生素+地衣芽孢杆菌,结果表明,基础日粮+地衣芽孢杆菌组获得良好的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比基础日粮+抗生素的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分别提高了3.09%(p>0.05)和降低了3.72%(p>0.05)。由此可见,益生菌可以替代抗生素对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吴买生等分析了自配复方肉质调理剂和复合益生菌调理剂对育肥猪肉成分的影响,认为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不受复方肉质调理剂和复合益生菌调理剂的影响,但复合益生菌调理剂能够显著提高肌肉中的饱和脂肪酸15.59%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34.95%(p<0.01)。而将益生菌与复合维生素、复合微量元素联合使用,能够极显著地改善肉色、pH、大理石纹、嫩度、系水力、粗蛋白、肌间脂肪和粗灰分,肉质性状的主要指标与3种复合添加剂水平呈极显著的回归关系。

二、活菌制剂在猪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断奶仔猪的肠道发育还未完善,易出现采食量低、长势慢、腹泻等问题,吕锋采用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抱杆菌混合固态发酵的方法,利用塑料薄膜袋发酵对无抗全价饲料进行发酵处理,数据表明,与添加抗生素相比,发酵全价饲料提高日增重12.5%(p<0.05),降低料肉比2.8%和腹泻率63.6%(p>0.05)。王帅将发酵柑橘渣应用于断奶仔猪日粮,发现发酵柑橘渣不会影响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腹泻率等生产性能,同时能够显著提高仔猪盲肠和空肠的乳酸杆菌数量(p<0.05),降低空肠粘膜的隐窝深度(p<0.05)。张鹏和林标声的研究结果表明,无抗发酵饲料不仅能改善采食和腹泻状况,还能够提高断奶仔猪血液中的IgG等免疫蛋白含量,促进疫苗抗体的产生。所以微生物发酵饲料能够降低断奶应激对断奶仔猪肠道的损伤,提高免疫力,有效预防腹泻。周映华和胡新旭等将无抗微生物发酵全价饲料应用在仔猪-生长猪-育肥猪全阶段,结果表明,与抗生素相比,在断奶仔猪阶段,20%添加比例的无抗发酵饲料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降低料肉比(p>0.05),降低腹泻率(p<0.05),增加前期和中期粪便乳酸菌数量(p<0.05),减少前期和中期粪便大肠杆菌数量(p<0.05),提高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葡萄糖、总蛋白、免疫球蛋白G含量(p<0.05),提高粗蛋白质和粗纤维表观消化率(p<0.05);在生长育肥猪(体重20-100kg)阶段,微生物发酵饲料能够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体重20-100kg)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日增重,降低料肉比,差异均显著(p<0.05),同时可以显著增加十二指肠食糜以及肠道黏膜的乳酸菌数量,增加空肠和盲肠的食糜以及黏膜的乳酸菌数量,提高粗蛋白质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宋琳琳报道称,与添加抗生素相比,以德氏乳杆菌、枯草芽抱杆菌和酿酒酵母为菌种的发酵饲料提高日增重8.5%、降低料肉比6.1%(p>0.05),提高胴体瘦肉率、眼肌面积和肉色,同时降低粪便中大肠杆菌的数量,促进乳酸菌的繁殖,从而减少猪场内H2S、NH3等有害气体的浓度。所以微生物发酵饲料能够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提高日粮养分的消化吸收,降低粪便对环境的污染。邹文选择60头断奶保育仔猪分别饲喂20%比例的无抗发酵日粮和含抗生素基础日粮,经过154天的生长育肥后,无抗发酵日粮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0.89%、日采食量提高了5.86%、料重比降低了4.83%,屠宰后猪肉的滴水损失、剪切力、pH、红度质、肌内脂肪均好于抗生素组。王娟娟等报道称,日粮添加发酵饲料可显著提高肌内脂肪的含量,降低亚油酸、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和n-6/n-3的值,增加α-亚麻酸和总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降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对猪肉风味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三、小结

抗生素虽然具有促生长和治疗疾病的作用,但由于耐药菌、药物残留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而从上述的研究成果来看,微生态制剂替代抗生素主要通过保护肠道黏膜、稳固有益菌群结构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从而达到与抗生素相同的抗腹泻、预防疾病和促生长的效果,另外由于微生态制剂基本都属于复合物,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所以不仅能够达到安全、无药物残留的标准,还具有改善肉品质的效果。但是目前微生态的种类繁多,组成成分不一,所以今后的研究应该聚焦于重点产品的作用机理、最佳添加量以及生产工艺标准,为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畜牧业打好良好的行业规范。

(略)

猜你喜欢

发酵饲料益生菌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生物发酵饲料,禁抗大旗下的“爆点”已经来临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益生元和益生菌促进猪生长和健康
益生菌别贪多
神奇的小小肠道益生菌
中国益生菌网
高锌在断奶仔猪日粮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香菇菌糟发酵饲料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