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无痛结肠镜检查40例中的应用
2016-03-28孙小琳
孙小琳
【摘 要】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ASA分级均为Ⅰ~Ⅱ级,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研究组则给予布托啡诺与丙泊酚复合麻醉,观察和比较两组镇痛效果、丙泊酚用量、术后清醒时间、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与术后清醒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中MAP、HR、SaO2均明显低于术前与研究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应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具有良好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 无痛结肠镜检查;布托啡诺;丙泊酚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4-0126-01
布托啡诺是一种新兴的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且副作用轻微,近年来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1]。为了分析其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对我院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40例患者,给予布托啡诺与丙泊酚复合麻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收集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纳入标准:①ASA分级均为Ⅰ~Ⅱ级[2];②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具有心脑肾等严重疾病的患者;②具有慢性疼痛病史者;③具有阿片类药物依赖史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3~54岁,平均年龄(39.15±13.76)岁,体重48~89kg,平均体重(69.12±16.28)kg。研究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4~56岁,平均年龄(40.06±14.13)岁;体重50~90kg,平均体重(70.09±17.23)kg。两组性别、年龄及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两组术前均常规禁食,取左侧卧位,建立上肢静脉通道,并检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面罩吸氧。对照组给予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具体包括:先给予芬太尼(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mg,国药准字H20143315)1μg/kg静注,10min后再给予丙泊酚( 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50ml:1g,国药准字H20143369)2mg/kg静注。研究组给予布托啡诺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具体包括:先给予布托啡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ml:4mg,国药准字H20143106)15μg/kg静注,10min后再给予丙泊酚2mg/kg静注。检查过程中按照两组疼痛反应酌情追加20~30mg丙泊酚。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镇痛效果、丙泊酚用量、术后清醒时间、各项生命体征变化(MAP、HR、SaO2)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镇痛效果评估标准[3]:①优:检查过程中患者没有肢体活动;②良:检查过程中患者存在肢体活动,但不对检查造成影响;③差:检查中存在明显的肢体活动,影响检查的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均值加减标准差(x±s)来表示,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镇痛效果、丙泊酚用量、术后清醒时间比较 两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与术后清醒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各项生命体征比较 两组术中MAP、HR、SaO2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均有所恢复,其中研究组的波动较小。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有1例出现呼吸抑制和1例呕吐,对照组出现4例呼吸抑制和4例呕吐,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与传统的无麻醉状态下进行的纤维结肠镜检查相比,无痛结肠镜检查不但能够明显消除患者的痛苦及减轻检查引发的全身性反应外,还能有效排除患者无法耐受检查的干扰,从而明显提高肠镜检查的成功率,有效降低因误诊、漏诊及操作仓促等造成的误诊。
丙泊酚是临床上常用的静脉麻醉药物,在内镜检查中有广泛的应用,因其镇痛效果较差,故临床应用时常与其他麻醉药物合用。而布托啡诺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混合性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与芬太尼、吗啡等药物具有相似的镇痛效果,但其引发的瘙痒、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副作用明显少[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与术后清醒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麻醉方案的麻醉效果类似。同时研究组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布托啡诺复合麻醉方案可有效减少丙泊酚用量;研究组术中和术后的MAP、HR、SaO2波动小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布托啡诺复合麻醉方案对患者MAP、HR、SaO2的影响相对较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综上所述,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应用布托啡诺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参考文献
[1]张彤,杨志远,韩传来,等.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结肠镜的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12):1071.
[2] 王莉.ASA分级在口腔外科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12.
[3]郑周鹏,柳子明,范雯,等.布托啡诺与芬太尼联用丙泊酚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比较[J].上海医学,2010,33(4):346-349.
[4]章玲宾,樊理华,陈光兰,等.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60例[J].医药导报,2010,29(9):1148-1149.
(收稿日期:2015.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