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辛唑酮红古豆酯栓联合内口切开挂线治疗复杂肛瘘24例临床观察
2016-03-28李香俊
李香俊
【摘 要】 目的:观察美辛唑酮红古豆酯栓配合骶麻下内口切开挂线治疗复杂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复杂肛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所有患者均采取骶麻下内口切开挂线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美辛唑酮红古豆酯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感评分为(2.11±0.48)分,创面愈合时间为(9.63±2.75)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辛唑酮红古豆酯栓联合骶麻下内口切开挂线治疗复杂肛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 肛瘘;美辛唑酮红古豆酯栓;内口切开挂线术
【中图分类号】R657.1+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4-0116-02
肛瘘是指发病于肛管直肠与肛周皮肤间的慢性感染疾病,是肛肠外科的多发病症之一[1-2]。由于复杂肛瘘病变位置的特殊性,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容易发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产生极不利影响。我院对复杂肛瘘患者应用美辛唑酮红古豆酯栓联合骶麻下内口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患者的预后得到有效改善,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48例复杂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2]及B超检查后确诊,并明确肛瘘走向及位置。排除合并有心血管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等较严重病症的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26~64岁,平均年龄(45.7±2.3)岁,病程5个月至4年,平均病程(2.3±0.7)年;对照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25~62岁,平均年龄(45.0±2.8)岁;病程6个月至5年,平均病程(2.5±0.8)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骶麻下内口切开挂线治疗,手术步骤为:①患者取膀胱截石体位,给予骶管麻醉;②麻醉生效后利用探针染色法经外口确定内口位置,随后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隙切开窦道,并清除坏死组织;③清除完成后缝合低位内口,在肛管内口与外口间挂浮线并引流冲洗,当处理内外口距离较远的支瘘管时,可分段挂浮线进行引流冲洗[3];术后常规消毒,定期冲洗瘘管并换药,必要时可进行局部熏洗治疗。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后,将1枚美辛唑酮红古豆酯栓(济南康福生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37022233)置于肛管内,并使用无菌棉球填塞;患者便后使用0.03%高锰酸钾溶液(南昌白云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20084635)坐浴处理,并于1d后换药时将美辛唑酮红古豆酯栓置于肛内。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使用模糊数字评分方法[4]评价患者的术后疼痛感,0分表示无痛感,5分表示疼痛感无法忍受。统计两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使用肛门功能评估量表[5]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量表中共包括患者的疼痛情况、局部恢复情况等,满分为1分,得分越高,情况越好。同时对患者进行3~6个月随访,统计患者的并发症和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疼痛感比较 观察组疼痛感评分及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肛门功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8.3±4.1)d和(25.2±3.9)d,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肛门功能评分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有2例出现肛门溢液;对照组有4例出现肛门溢液,1例有肛门畸形。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复杂性肛瘘作为肛瘘病中较难治疗的一种,其复发率较高,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且行传统手术治疗后,容易出现瘢痕面积过大、肛门缺损畸形、肛门狭窄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改善;因此对手术进行改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是当前肛肠科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肛瘘反复发作不能愈合,关键是内口和原发病灶的存在。复杂性肛瘘由于病变范围广及瘘道主管贯穿外括约肌深层和耻骨直肠肌,常有支管且管道多弯曲复杂,故手术复杂,难度较大,也称为难治性肛瘘。手术的关键是减少肛门括约肌的损伤,防止肛门失禁,同时避免肛瘘复发[6-7]。术前详细了解病情,通过探针探查、瘘管染色和手法检查互相结合,明确瘘管情况,包括摸清瘘管的内口、外口、多个瘘管之间关系和肛门直肠环位置、瘘管病变性质等,采用正确的手术方法是获得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8]。本术式最长疗程为62d,最短疗程为23d,平均为30d.较分次进行手术的切开挂线法36.7d及肛瘘剜除术(Glighcr一字井法)的58d短。本术式依靠挂线逐渐收缩的机械作用,可使挂线内的组织因缺血逐渐坏死,瘘管被慢性切开,使引流通畅,从而防止急性感染的发生,而且还避免了肛门在一次切开时因损伤过大而产生的肛门失禁、肛门移位或畸形。
骶麻下内口切开挂线疗法治疗复杂肛瘘具有较好疗效,目前已得到临床广泛应用。但在术后由于组织损伤及创面暴露而导致的神经受损等原因,患者往往会伴随有较严重的疼痛感及并发症。美辛唑酮红古豆酯栓是由5mg红古豆酯栓、50mg吲哚美辛和75mg呋喃唑酮组成,属脂肪性基质类药物,具有良好的神经镇静和抗胆碱作用。它不仅能有效缓解多种原因而导致的痉挛性疼痛,还能直接作用于前列腺素的合成过程,降低激素浓度,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此外,它还具有抗菌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术后感染。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疼痛感评分及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骶麻下内口切开挂线治疗复杂肛瘘时,加用美辛唑酮红古豆酯栓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彭向国.切开挂线联合置管冲洗术治疗复杂肛瘘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
[2]孙秀英,于艳丽.改良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3,5(21):793-794.
[3]姚爱华.复杂肛瘘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法研究[J].中外医疗,2013,29(15):73-74.
[4]乔丽敏,赵力群,黄晓红.美辛唑酮红古豆醇酯栓用于肛肠病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27(4):157-158.
[5]李昂.切口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疹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0,23(7):2433.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3.
[7]何永恒,赵鹏飞,谭正洋,等.分段开窗旷置结合切扩挂线置管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疹的有效性临床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22(4):329.
[8]胡新亚,李芳.切扩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疹[J].光明中医,2010,25(12):2220.
(收稿日期:2015.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