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之我见
2016-03-28程鹏
程鹏
摘要: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小学数学课改和发展学生潜力的需要。因此,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问题是小学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然而在现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低年级的学生最爱提问,但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问题就越来越少了。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创始问题情境,让学生乐于提问
所谓“问题情境”,是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问题氛围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数学。针对小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等特点,在新课导人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问题情境,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迫使学生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引导学生亲自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产生强烈的“问题”需要和迫切的“探究”心里,使他们乐于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其问题意识。
1、创设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浓厚兴趣,就会产生无限的热爱,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创设充满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寓抽象的数学问题于新奇而富有情趣的佳境中,以趣激疑,疑中引思。
2、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和物,就能提出许多的数学问题。
二、教给方法,让学生善于问
1、问题的提出。
(1)从知识的“来龙”上提问:如果某个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或派生出来的,或者与旧知识有关联但又搞不清的,那就在新旧知识结合处提问。如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可提出“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怎么说的?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等问题。这样能促使学生由未知转化为已知。
(2)从知识的“为什么”上提问:如果对某个问题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还搞不清楚,就可据此提问。如:三角形面积的求法,为什么要除以2?可让学生自己发难提问。
(3)从知识的“归纳或分类”上提问:如果对知识不会归纳整理,分不清类型,而把知识看成是孤立个体,可就此提问。如学习“因数和倍数”时,对除尽、整除、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质因数等概念分不清,可以通过提问理清概念。
(4)从知识的“去脉”上提问:如果学习了某个知识以后,却不了解它的作用,也可以提问,并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有创见地问。如学习“分数基本性质”时,不知它的作用,可以提出为什么要学习它,是否同化简分数及分数的计算有关等问题。
2、交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
(1)观察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在其自然的条件下,按照客观事物本身内在的联系和实际情况,提出问题。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长方体拿出来,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自主提问:a、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b、长方体有多少条棱?c、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2)追问法:当新接触到一个问题或者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后,可以顺着其思路从不同角度对问题紧追不舍,追根刨底继续发问。其表现形式一般是“为什么……?”例如,在教“比的意义”,说比的后项不能为0时,学生追问为什么,并提出球赛时为什么经常出现1:0,3:0等?对于学生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提问精神,教师除讲清道理外,还应对敢于追问学生应大加表扬。
(3)类比法: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性质的相关联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把问题提出来。例如,学习“9的乘法口诀”时,便可联系“8、7的乘法口诀”提出问题: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怎样推出9的乘法口诀?前后各句之间有什么规律?
三、鼓励质疑问难.使学生勤于提问
1、引发质疑,启迪思维。问题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引发学生质疑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途径。数学课堂教学应鼓励学生奇思异想,即使提出不恰当的问题,也应给予积极的评价,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为灵感和创造常常孕育在异想天开之中。
2、鼓励质疑,进行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能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发现一种新的解题思路或方法,都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体现。所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质疑”机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鼓励那些敢于向老师提问题的学生,并在班内树立榜样,让班内形成一种“爱提问题”的良好学习风气,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自然形成了。
3、勤于质疑,树立信心。质疑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疑”是创新思维的“火花”,是创新的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过程,轻结论,教给学生思维和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勤于质疑,体验成功,从而树立自信。
四、注重高质的问题取向
在学生的提问中,问题的质量和可深入的程度都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要科学地引导学生去努力的思考,让学生思维得更深一些,考虑得更全面一点,并且注重学生在思维过程提出自问先自答的方法,善于引导学生开展多层面、多角度思考的思维形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提问质量。比如,在学生学习《可能性》时,出现这样一道例题,如图所示,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有12个白球和10个黄球,请问摸一次,是白球,是黄球,摸两次,都是白球,都是黄球一个白球一个黄球。摸一次,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少?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题目的前两空学生是很容易解答的,后面的几空就要求作出进一步的思考和分析在这样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自问自答,注意分析,在最后一空中,我们还要提醒同学们说出其中的原因。这样的训练会让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越来越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随之而提升。
综上所述,对小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使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使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质疑问难,追根问底,使他们从小由愿学、乐学、学会到会学,思维能力得到真正提高,也开发了创造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为可持续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