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科普图书编辑应提升的编辑力

2016-03-28华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山西太原030001

科技传播 2016年2期
关键词:图书编辑科普医学

李 华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山西太原 030001



医学科普图书编辑应提升的编辑力

李华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山西太原030001

摘要编辑是医学科普图书的核心竞争力,其编辑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医学科普图书的生命力及市场竞争力。如今是一个多元化的媒体时代,医学科普编辑需要极大地提高自身的医学素养和编辑业务能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策划出读者喜闻乐见的医学科普书,做出同类书的差异性和亮点,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发挥其独有的价值,提升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医学;科普;图书编辑;编辑力

医学科普编辑承担着选题策划、稿件组织、内容甄选、编辑加工、宣传推广等多项职能,其编辑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医学科普图书的生命力及市场竞争力。如今是一个多元化的媒体时代,人们获取医学科普知识的方式和渠道越来越多元化,人们更乐于通过轻松活泼乃至娱乐化的方式接受医学知识,因此传统的医学科普书出版模式已不合时宜,正面临着市场的巨大冲击和挑战。对此,医学科普编辑需要极大地提高自身的医学素养和编辑业务能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策划出读者喜闻乐见的医学科普书,做出同类书的差异性和亮点,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发挥其独有的价值,提升市场竞争力。具体而言,医学科普编辑应提升以下几个方面的编辑能力。

1 感知力

医学科学飞速发展,医学科普编辑只有对新的医学信息具有快速的感知力,才能及时、准确地捕捉到有利于普及大众的医学选题信息。而这种感知力来自于编辑的直觉,直觉又是以编辑自身丰富的医学知识以及实践经验为基础的。因此,编辑要系统地学习相关的医学知识,提升医学专业素养,具备医学科普领域的知识和出版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捕捉到专业领域的热点,敏锐地识别出新信息的价值所在。

2 甄别力

医学科普编辑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传播医学科学知识和精神,因此,医学科普编辑需要具备甄别医学信息科学性的能力,并以科学的态度严把书稿科学关,避免将假科普甚至伪科学的信息传递给读者,误导读者。另外,对于医学界尚未定论的东西,编辑也要认真甄别,谨慎对待,否则会使读者无所适从。

从“伪养生、伪保健”事件我们不难看出,媒体的“热炒”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医学科普编辑要对热点问题持审慎态度,理性对待,不盲目跟风,不过分渲染,要发出正能量的声音,传递正确、科学的医学信息。

3 策划力

策划医学科普书时,医学科普编辑首先应该从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深度把握读者需求,抓住读者的阅读心理,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转变传统医学科普知识传播的理念,变“我出什么,你就读什么”为“你想读什么,我就出什么”,从而快速有效地筛选出适合大众阅读的医学科普信息,并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

而如今的医学科普书市场呈现出大量同质化的现象,对此,医学科普编辑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盲目跟风和翻炒,这样下去,不仅削弱了编辑自身的策划能力,而且失去了读者的信任,逐渐会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而被淘汰出局。因此,编辑应关注和搜集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的节目,获得热点信息;参加医学学术会议等,获得灵感和启发;关注医学科学发展的新动态,认真分析医学科普书市场同类书的现状,找出已出版书的薄弱环节和需要调整和提高的地方,以全新的切入点和新颖的呈现方式,策划出令读者耳目一新的精品书。同时,还要不断研究医学科普书的编写模式和技巧,不断更新出书的理念和风格,提升策划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同类科普书的差异性和亮点,增强市场竞争力。

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媒体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已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传统的枯燥、冷漠、说教式的文字叙述已不再受读者欢迎,因此医学科普编辑在策划时还应将医学知识进行深度挖掘,并汲取新医学科普的精华,以图文并茂、声音图像的形式将普通的医学知识更直观、形象地传递给读者,增强读者的体验感,使读者能快速、无障碍地理解和掌握,让书中处处渗透着编辑对读者的人文关怀。

4 组织力

一个选题在通过可行性论证之后,组织作者开始编写是落实选题的第一步,也是其中关键的一步。而医学科普书首先要具有科学性,因此医学科普编辑应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在作者选择上要严格把关,坚持没有医学背景、不具备专业水平的作者不予以使用的原则,并努力组建一支专业科普作者队伍,建立作者资源库,切实保证书稿的科学性、权威性,也有利于选题链的延伸和发展。

今天这样一个自媒体时代,为编辑开发作者资源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条件,编辑不仅可以通过医学网站、医学报刊等途径寻找作者,而且还可以通过QQ群、博客、微信、微博等平台,结识更多的擅长撰写医学科普书的作者,从而更好地巩固、发展、壮大自己的作者队伍,以提高医学科普书的科学性,杜绝医学科普书中反科学和伪科学现象的发生。

一支优秀的作者队伍,是一个出版社最宝贵的资源,是保证一个出版方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因此医学科普编辑应提高组织能力,维护好作者队伍,深度挖掘作者潜力,尽全力将作者的能量发挥到极致,为出版更多读者喜闻乐见的科普精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5 加工力

新媒体时代,对编辑的书稿加工能力有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不再停留在对稿件的整合、拼凑上,而是要求编辑学会对编辑内容的深加工、精加工,注重对医学知识的深入解读;不再是对编辑内容的被动把关,而是走向主动策划,注重细节的呈现方式,以增强读者的体验感为目的,使读者以轻松活泼乃至娱乐化的阅读方式接受和掌握医学知识。

医学科普书虽遵循科学性、严谨性的编写原则,但并不是要将医学专著进行简单的重复,成为医学理论书的间读本,导致普通读者看不懂,而应该以读者乐于接受的形式,将深奥的医学专业知识深入浅出地呈现给读者。因此,医学科普编辑需要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理解程度,对作者提供的书稿进行修改、增删、润色甚至重新编写,把晦涩难懂的医学专业知识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并要融入趣味性,增加可读性和读者的体验感,让不具备医学知识的普通读者也能够看得懂、用得上,这一点在科普传播中至关重要。

此外,编辑在加工书稿时,也要树立人文化的理念,从读者角度出发,用独具匠心的编辑方式进行加工,如图书的书名、标题、目录等细节方面的设计也要有新意,并注意读者的体验感;注重运用图文并茂、声音图像的形式将医学知识更直观、更形象地传递给读者,绞尽脑汁地把一本书特有的存在价值真正发挥出来,这样才能给读者一种别开生面的感觉,从而唤起读者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6 推广力

一本书的出版、发行是一个商品的经营过程,一个成功的营销活动可以使一本书的价值得以最大化的实现,因此医学科普编辑应提高推广力,注重图书的营销活动。

在图书的出版过程中,编辑就要开始着手写书评、书讯、书摘,做宣传推广方案,除了向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投放外,还要借助电视、网络及微博、微信等平台,开展宣传营销活动。宣传渠道的多样化,并不意味着全面铺开,盲目投放,而是要根据具体图书宣传的需要,研究目标人群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活动,做到有的放矢,精确传播,以取得有效的宣传效果。

医学科普编辑肩负着引领百姓安康的使命和责任,其作为医学知识、医学文化的传播者,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编辑力,以适应阅读方式和内容载体变化所带来的变革。

参考文献

[1]黄蕾.论医学科普期刊编辑素质的构建[J].新闻世界,2013 (8):100-101.

[2]孟昭美.何为医学科普策划编辑的“慧眼识金”[J].科技与出版,2010(6):26-27.

作者简介:李华,编辑,工作单位为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科普编辑室副主任,中级职称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55-0036-02

猜你喜欢

图书编辑科普医学
医学的进步
科普达人养成记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万方数字出版下的科技图书编辑业务素质研究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