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2016年驻马店市秋粮生产技术的几点思考

2016-03-27驻马店市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站王静

河南农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大力推广秋粮总产

驻马店市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站 王静

关于2016年驻马店市秋粮生产技术的几点思考

驻马店市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站 王静

当前,驻马店市秋粮生产结构性矛盾突出,玉米库存压力大,粮价下跌,使秋粮生产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既要坚定不移地抓好秋粮生产,保证粮食安全,确保有效供给,又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高秋粮生产效益,促进秋粮产业可持续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一、2016年秋粮计划种植情况

2016年,驻马店市秋粮计划种植面积50万hm2,其中,玉米40.67万hm2,预计总产24.4亿kg;豆类4万hm2,预计总产0.72亿kg;红薯2.67万hm2,预计总产1.6亿kg;稻谷2万hm2,预计总产1.35亿kg;秋杂粮0.67万hm2,预计总产0.14亿kg。

2016年,驻马店市玉米面积占秋粮计划种植面积的81.33%,仍占绝对优势,应按照“调结构,降成本,提效益”的基本思路,适度压缩玉米生产面积,扩大大豆、优质稻等作物生产面积,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秋杂粮、特色红薯生产及“三粉”产业,促进秋粮作物合理布局;优化作物品种利用结构,发展专用型品种生产。此外,还应适度推进规模经营,坚持农机农艺相结合,大力推广应用玉米等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水稻直播技术等,实现节本增效;坚持绿色发展,确保质量提升;强化技术指导与技术服务,认真落实秋粮增产增效集成技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效益。

二、落实增产应采取的关键技术

(一)选用良种,优化结构

调整秋粮作物种植结构,进行合理化布局,采用规模区域化种植,是改善秋粮品质、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关键技术。玉米要选用多元结构新品种,以伟科702、郑单958、隆平206为主导,搭配种植先玉335、浚单20、登海605、吉祥1号、豫安3号、圣瑞999、德单5号、联创808等品种。各县、区要根据本地实际,结合产业化生产,发展优质蛋白玉米、青贮玉米以及甜、糯等专用玉米,并提前搞好订单。水稻以新丰2号、新稻18、郑稻18品种为主导,搭配种植新稻19、郑稻19、Y两优1号等优质高产品种,积极发展优质稻米生产及糯稻、香稻、黑米稻等名、优、特、新、奇等品种的产业化、品牌化生产,提高水稻生产效益。大豆以中黄13、驻豆5号、驻豆7号品种为主,扩大种植驻豆11号、周豆16号等新品种和高油、高蛋白大豆示范面积。红薯以商薯19、漯薯6号、豫薯等品种为主,大力推广高淀粉品种,促进“三粉”加工业的发展,提高产量、品质与效益。扩大秋杂粮种植面积,品种可选用豫粱8号、中绿2号、豫谷15号等新品种,提高杂粮品质,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提高优质高产良种和包衣种子覆盖率,加大对种子市场管理力度,杜绝使用假劣种子,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优势。

(二)抢时早播,提高播种质量

麦收后应抓住天气晴好、墒情充足的有利时机,抢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落实玉米铁茬免耕施肥覆盖单粒精播技术,积极引进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及盘育小苗育秧技术,大力推广机械插秧技术。水稻、红薯及早育足苗、育壮苗,适期、适墒移栽。秋作物播种时若土壤墒情不足,播后要及时浇足、浇透蒙头水,以利出苗,力争6月15日前播种结束。

(三)因地制宜,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应根据产量目标、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生产条件及种植方式等综合因素而确定。玉米每667m2产量为400~500kg水平的地块,紧凑型中穗品种每667m2种植4 000~4 500株,紧凑型大穗品种每667m2种植3 000~3 500株;每667m2产量600kg以上高产的地块,紧凑型中穗品种每667m2种植4 500~5 000株,紧凑型大穗品种每667m2种植4 000~4 500株;每667m2产量700kg以上的超高产地块应选用紧凑型中穗品种,每667m2种植密度5 000~5 500株。杂交水稻每667m2种植2万穴,常规水稻品种每667m2种植2.5万穴。春薯每667m2种植3 000株,夏薯每667m2种植3 300~3 800株。大豆每667m2留苗1万~1.5万株。

(四)增施肥料,配方施肥

玉米按照每生产100kg籽粒需N 2.62kg、P2O50.92kg、K2O 2.34kg,以N:P2O5:K2O为2.85:1:2.5的比例进行配方施肥。中低产地块可适当降低磷肥、钾肥比例,中产田采用前重后轻分期追肥方式,高产地块选用前轻后重追肥方式,超高产攻关田采取前轻、中重、后补足的追肥方式。水稻按每生产100kg稻谷需N1.85kg、P2O50.85kg、K2O 2.1kg,结合目标产量和肥料利用率进行配方施肥。粳稻比籼稻施用氮肥量适当少一些,氮肥轻施耖口肥,重施返青分蘖肥,补施孕穗攻籽肥。根据土壤含钾情况施足钾肥。红薯按照每生产1 000kg鲜薯需N 4~5kg、P2O53~4kg、K2O 7~8kg,以N:P2O5:K2O为1:1:2的比例进行配比,重施团棵肥。大豆按每生产100kg籽粒需N 8.5kg、P2O57.8kg、K2O 3.7kg,结合大豆根瘤菌固定空气中氮的量,可以满足大豆所需氮量1/3~2/3的功能,施肥按2:5:3的比例进行优化配方经济施肥,氮肥苗期轻施,始花期重施。

(五)推广宽窄行种植,优化种植方式

按照农业部玉米生产发展方案提出的“一增四改”总体思路,结合驻马店市生产实际,大力推广机械平播技术,有利于田间管理和机械化收获。同时,要大力推广宽窄行种植技术,优化种植模式,玉米采用80cm×40cm、72cm×48cm、70cm× 50cm、75cm×45cm等种植模式,大豆采用40cm×20cm、47cm×23cm等种植模式,水稻采取宽行距窄株距27cm×10cm或23cm×10cm的种植模式,既有利于通风透光,减轻病害,又能充分发挥边行优势,增加产量。

猜你喜欢

大力推广秋粮总产
山西夏收全面完成 总产单产好于常年
排涝抢收多措并举 确保秋粮稳产增产
抓好“双减双抢”确保秋粮归仓
2021年山西省夏粮总产24.34亿千克
2020年秋粮收购总体进度快于上年
山西:夏粮总产增长秋粮长势良好
大力推广无底纸不干胶标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大力推广节能玻璃在门窗中的应用
尽心尽责抓好秋粮收购
大力推广油茶树种植 发展健康优质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