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C语言教学辅助系统设计与实现

2016-03-27涂毅晗周慧

数码世界 2016年12期
关键词:C语言例题笔者

涂毅晗 周慧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高职院校C语言教学辅助系统设计与实现

涂毅晗 周慧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笔者通过自身在职院校C语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为切入点,从调整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兴趣、合理安排教学目标、优化评价机制、改革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

C语言 教学 高职院校学生

1 C语言程序设计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职业技校学生对计算机掌握水平参差不齐。学生数学方面弱,逻辑分析能力差,在学习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给后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阻力。水平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使有点基础的学生满足于现状,掌握了书本上的基本概念或是常见例题就自我满足,学习内容不稳固,独立解题时就会出现错误;而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普通教学进度,日积月累问题增多,这样就丧失了学生的信心,失去了学习的热情。

(2)目前的主要教学手段就是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演示等方式来辅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C语言的实际应用,但仅靠课堂例题的讲解和示范操作,忽视基础语法等知识点的重要性,同样会出现诸多问题。对于刚接触编程语言的学生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感觉入门难,上课按照教师讲解可以听懂学会。但是课后遇到新的问题就又不理解程序的实际功能了,如果要用程序来实际解决问题就更加有难度。根本无从下手没有具体的思路。从而产生畏惧感。如若在课堂上大量的讲解基础理论知识,过重地强调语法细节,甚至以计算机考级真题和模拟题作为讲解和练习的重点,又会使得课程的实用性大大低,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长此下去,学生只注重了语法学习,没有真正怜悟程序语言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更不会独立编写出有实用价值的程序。

(3)计算机课程中上机操作训练是C语言课程的重点,该过程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又需要学生掌握概念,还需要调动运行出结果。但目前学生在实际上机时,往往对布置的任务敷衍了事,也有抄袭其他学生程序的现象。同时,指导上机操作的老师也经常只是一位,而学生编写程序的方法却不相同,于是出现的问题既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这样就导致了不能及时解答每位学生的问题,使部分学生的程序不能继续调试,浪费了课堂上的上机实践时间。

2 问题解决方案探究

(1)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和熟悉学生的动态,针对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化设置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模式。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基本的概念理解记忆往往没有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问题后强调概念的重要性效果好。这样在平时的课堂上,笔者弱化了基本格式的死记硬背,着重强化各种形式的实际应用,选择性地进行例题讲解。将原本晦涩难懂的语法知识通过例题引出,使学生更快地掌握程序编写的实际应用。培养正确的解题思维模式,使教学效果变得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2)学生在实际解题操作过程中,遇到循环语句、条件语句和数组这部分难高较高的内容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设置教学目标,设置出难度适宜的分解目标,缩小问题范围,让学生有能力解决问题,激发学生自己动脑想方法,从而达到掌握教学的要求。学校编程的语言只是基础,学好C语言是程序设计的开端,目标过高会使学生失去继续主动学习的热情。

(3)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例如讲解交换两个数位置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入了现场模拟,课堂上带了一杯雪碧、一杯可乐和一个空杯,让学生现场表演,要交换就必须将其中一种饮料腾入到另一个空杯中,即需要增加的另一个变量,这样另一种饮料才能换到前面的饮料杯中,然后腾出来的饮料倒入另一个饮料的杯子,从而实现了交换操作。把现场模拟引入到了教学中,使学生更容易对这些抽象的内容加深理解,更重要的是遇到类似的问题他们会触类旁通,慢慢培养出编程的兴趣。

3 多样化教学形式,注重团队精神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各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组,使每组学生综合水平基本一致,能力较强的设为组长,通过任务的布置合理安排团队的分工,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积极行动起来。进行讨论和分析优劣利弊中取长补短,起到提优补差的良好效果。培养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这在今后计算机编程的工作中也是十分重要的能力。

4 改革考核方式,优化评价机制

C语言与其他课程不同,不能单一强调考试试卷答题的正确率。教学中笔者以考核的手段,重在激励和鼓舞学生将知识内容掌握牢固。平时的每次上机实践都是一次考核,配套的实验报告中必须要包含流程图、调试过程和问题分析,根据质量评分,计入最后的学期成绩评分,这样每次上机实践课程学生都非常重视,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潜能。

总之,职院校C语言教学是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通过这门课的教学提高职业技校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编程的能力,使其具备更强的就业能力,还需要不断的探讨和实践。笔者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会不断地探索研究,不断丰富教学经验,找到一条能获得理想教学效果的途径,为职院校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1]曹冬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模式及其变式研究[J].中学时代,2015(22):14

[2]沈银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C语言教学改革尝试[J].职业,2012(15):155-156

猜你喜欢

C语言例题笔者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老师,别走……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51单片机C语言入门方法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编程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