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荥阳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与对策

2016-03-27荥阳市植保站吴伟丽

河南农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粮田荥阳市生产能力

荥阳市植保站 吴伟丽

荥阳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与对策

荥阳市植保站 吴伟丽

粮食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直接关系到粮食的有效供给,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安全。目前,我国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尚未达到400kg,总体并不宽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是国家粮食和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

一、荥阳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荥阳市地处河南省中部,是距省会最近的县级市,总面积908km2,总人口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万人。近年来荥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一)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基本稳定

荥阳市常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7.67万hm2,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大豆、蔬菜、水果等,常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3万t。

(二)国家惠农政策全面落实

继农业税减免后,国家又相继对种粮农民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综合直补、农民购置补贴、“一喷三防”补贴等一系列惠民政策。荥阳市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和资金,使全市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所提高。同时,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小麦、玉米最低收购价,有效地保护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三)科技兴粮不断推进

近年来,通过全面实施良种补贴工程,积极发展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荥阳市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结合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农技推广补助项目、阳光工程培训等活动,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氮肥后移、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新技术推广面积不断扩大,良种良法配套率达到50%,有效提高了全市粮食生产能力。

(四)农田水利逐步改善

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荥阳市北部平原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粮食生产抵御旱涝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提高。全市现有耕地面积4.17万hm2,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82万hm2;旱涝保收田面积2.66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64.24%。

二、制约荥阳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

(一)种粮面积与农业结构调整、城市发展用地矛盾日益突出

近年来,随着大力调整农业结构,蔬菜、果树、花卉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城市路网建设、高速公路及南水北调建设,导致其用地矛盾日益突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始终在7.67万hm2徘徊,加大了粮食增产的难度。

(二)农业生产劳动力严重不足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全市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大中城市转移,常年在家务农种粮的青壮劳力越来越少,导致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随之带来的粗放管理模式和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给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带来了潜在的隐患。

(三)种粮比较效益降低

近年来,在中央一系列惠农扶粮政策的作用下,粮食产业的地位不断提升,农民的种粮效益得到了保证。但受市场和自然条件的影响,特别是农资价格的不断攀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据调查,农民种植小麦、玉米两季每667m2收益在600元左右。部分农民开始转向种植果树、蔬菜等收益较高的经济作物。

(四)技术推广难度加大

由于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增多,在家种田劳动者科技素质下降,导致新品种、新科技推广难度加大,增产实用技术运用难以落实。近年来荥阳市小麦单产在360kg左右,玉米单产在350kg左右徘徊不前。

(五)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

荥阳市北部广武镇、高村乡、王村镇等乡镇连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新菜田开发等项目,农田水利条件相对较好。南部、西部丘陵山区贾峪镇、崔庙镇、刘河镇、高山镇等乡镇农田基础设施较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靠天吃饭的局面没能从根本上解除。随着极端灾害气候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对全市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严重影响荥阳市粮食产量增加。

三、提高荥阳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发展对策

(一)积极推进全市粮食功能区建设

荥阳市的经济发展要始终保持以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积极推进全市粮食功能区建设。要以建设优质专用粮食和小麦种子生产基地为重点,围绕稳定总产、提高单产、优化品种结构的目标,不断提升粮食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

(二)建立永久性高标准粮田

建设高标准粮田是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当前人多地少,资源节约利用的必然选择。全市要结合各乡镇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建立2.07万~2.33万hm2永久性高标准粮田。实施高标准粮田万亩方示范工程和粮食高产创建工程,引导粮食作物向优势产区集中。在广武、高村、豫龙等高标准粮田建立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

(三)完善农田水利建设

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既能有效防止粮食种植面积因灌溉原因减少,又有利于增加粮食单产,同时能够提高粮食生产的抗灾、减灾能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强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建设,着力抓好大中型灌区及配套工程建设和大中型排管泵站更新改造;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为主的田间工程建设和节水农业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市水、电、路、林整体建设,打造高标准粮田,提高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四)切实抓好农业科技创新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加强与国内外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各类科研、推广项目、主推技术、主导品种、集成技术的熟化应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一支技术先进、装备精良的农技推广队伍。切实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积极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开展以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为重点的职业培训,使农村劳动者从体能型向技能型、智能型转变。

(五)加大种粮农民补贴力度

农民是粮食的直接生产者,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高低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能否得到持续稳定和不断提高的根本因素。目前,荥阳市土地流转价格北部广武镇、高村乡、王村镇等每667m2在1 500元左右,南部、西部每667m2在1 000元左右。流转的土地因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经济效益过低甚至出现亏损现象,现以种植蔬菜、果树、苗木花卉等高附加值作物为主,对稳定全市粮食作物产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要加大对种粮农民或种粮农业组织的扶持力度,保证种粮农民或组织有适当的收益。要完善粮食扶持政策,提高粮食补贴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切实提高实际种粮者的收入。

(六)实行适度规模经营

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外出增多和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趋势,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办法,促进土地依法、自愿、有偿、合理流转。不断扩大粮食生产规模经营,发展一大批粮食生产专业户和专业化合作组织。继续完善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猜你喜欢

粮田荥阳市生产能力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绝 地
提高母猪生产能力的措施
荥阳市教育局召开“创文”及校园周边 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推进会
荥阳市
河南荥阳市一碳素厂窑炉坍塌 致3人死亡3人受伤
荥阳市
高标准粮田“高”在哪
河南:建粮田安天下
我国PVC糊树脂生产厂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