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洞口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的成效与建议

2016-03-27彭建平湖南省洞口县农业局422300

中国种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近缘洞口县普查

彭建平(湖南省洞口县农业局,422300)



洞口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的成效与建议

彭建平
(湖南省洞口县农业局,422300)

洞口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西南,雪峰山脉,地处110°08′~111°57′E,26°51′~27°22′N。地势西北山多岭峻,中部地势低,东南丘冈棋布。东西长80.15km,南北宽65.3km,总面积2184.01km2。为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给各种动植物的繁育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自然资源十分丰富。2015年,洞口县被列为农业部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县。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业务委托合同,本县积极开展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通过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达到预期效果。

1 普查与征集情况

2015年8月26日技术培训和宣传发动,8月28日至9月15日由乡镇农技站询问、调查、摸底了解本乡镇种质资源情况。从10月8日开始,县种质资源普查组走镇进村入户开始普查。一是填写好1956年、1981年及2014年3个时段的《基本情况普查表》。由于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诸多原因造成早期资料不全,工作人员通过跑档案馆、上门找气象局和统计局,查阅《县志》,参阅大量文献资料等多种形式,尽量准确填好表格。二是种质资源收集,由于本县以往对水稻、柑桔、茶叶等大宗农作物种质资源征集在册,现有杂交物种又入基因库不在收录范围内,因此,增加了此次征集的难度。经过3个专业工作组全体人员近50天的共同努力,共收集了40份农作物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植物种质样品,其中水稻品种2份、玉米品种5份、高粱品种2份、小米品种1份、糁籽品种1份、红薯品种2份、豆类5份、油菜品种2份、芝麻品种1份、荞麦品种2份、蔬菜品种5份、水果品种12份。按照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业务委托合同,保质保量顺利完成任务。

2 主要做法

2.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 洞口县农业局党委高度重视,召开了党委专题会,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分管种子管理站的党委委员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及种子管理、粮油、经作、土肥、植保、财务、办公等股站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种子管理站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制定洞口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具体开展全县种质资源普查。

2.2 发动广泛宣传 为了充分调动各参与机构及农民的积极性,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参与机构大力营造声势,加大了对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的宣传力度。一是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简报、会议等多种途径,宣传本次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的重要意义。二是进村入户面对面宣传,直接告知广大农民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重要性,提升全社会参与保护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的意识和行动,推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可持续发展。

2.3 组建普查与收集专业队伍 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是很艰辛很专业的工作,工作人员得选经验丰富、年富力强、业务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方可胜任,组建由12名专业技术人员和各乡镇农技站站长等35人构成的普查专业工作组,其中高级农艺师5人,农艺师25人,技术员5人,全县共分成3个工作小组,将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的任务分解到每一个工作小组。

2.4 开展技术培训 洞口县于8月26日举办了全县乡镇农技人员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培训班,由种子管理站副站长做了技术发言。主要内容包括:解读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及管理办法,培训文献资料查阅、资源分类、信息采集、数据填报、样本征集、资源保存等方法,以及如何与农户座谈交流等。

2.5 制定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科技部关于印发〈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2015-2030年)〉》(农种发〔2015〕2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201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农办种[2015]28号),按照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湖南普查与征集培训会要求,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业务委托合同,结合本县实际和工作任务,制定了《洞口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对普查对象、实施范围、期限与进度、任务分工及运行方式、重点工作、保障措施等做了明确规定。

2.6 认真开展普查行动

2.6.1 外围调查了解 查阅资料 查阅洞口县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包括县档案馆,农业局档案等馆藏的各类文献和文件,特别注意对县志、农业普查历年统计资料的仔细阅读,了解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种类、分布、用途等。技术咨询 通过咨询县农业局业务股站、县林业局业务股站、县农科所、县林科所等单位专家,全面了解洞口县有哪些野生近缘植物,获得他们已经开展调查的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信息。发动同事和亲友 利用各种机会向同事和亲友讲述自己承担的普查任务,请他们利用下乡工作或其他聚会机会帮忙了解一些作物种质资源。走访老人 打听当地长期在农业、林业部门或乡镇工作的老干部或专业技术人员,包括一些村干部、药农等,特别是20世纪50-80年代在农村工作的老人,登门拜访并让他们讲述曾经听到或看到的农作物品种和野生植物情况。乡镇农技员与乡村干部座谈 利用召开座谈会、下乡工作、走亲访友等各种机会座谈或聊天,有意识地与他们聊当地的农作物品种、野生植物,尽可能获得当地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的情况。综合整理 将调查了解期间从各方面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确定洞口县具有重要影响力和著名的农作物品种和野生近缘植物资源种类、分布地点等。

2.6.2 实地核实征集 带足用品和采集工具 照相机、GPS仪、手机、电池、地图、矿泉水、食品、雨具等;锄头、砍刀、枝剪、小铁铲、钢卷尺、采集箱或塑料袋、标本夹(吸水纸、绳或带)、放大镜、标签(号牌),原始记录卡、纱网袋、铅笔、橡皮、小刀等。找好向导 找一个熟悉本村地形地貌、山间小路、方位感强且身强力壮、容易沟通的村民当向导。实地查看 深入乡村农户,走进田间地头,爬山涉水,实地调查。确定其是否属于目标物种,属于哪个科、哪个属、哪个种,同时,用GPS确定其地理位置信息和分布面积;采集样本,拍摄照片:对居群内生态环境、土壤类型、目标物种的典型形态特征、伴生物种等拍摄照片,填写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行动(收集)表。

2.7 普查收集的样品报送 整理好收集回来的农作物品种和野生近缘植物信息及时向省种子管理机构汇报,将征集的种质资源送省农业科学院。

3 工作成效

3.1 全面查清本县农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本底 调查走访,查阅档案,了解到全县名特优品种及野生近缘植物的时空分布状况。粮食、油料、蔬菜、果树、棉麻、茶、烟、糖等资源都有。

3.2 普查征集到农作物种质资源40份 调查人员在罗溪乡、江口镇、月溪乡、渣平乡、长塘乡、大屋乡、石柱乡等山区乡镇,深入荒山僻野,访问乡村干部、老农、专业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主,找到了许多有价值的农作物品种和野生近缘植物资源种类。水稻品种2份,即古老传统品种麻谷占、地方糯谷;玉米品种5份,包括本地红玉米、本地黄玉米、本地白玉米、本地60日早玉米、鸡蛋黄;高粱品种2份,包括本地高粱、本地甜高粱;小米品种1份,本地粟籽;糁籽品种1份,本地糁籽;红薯品种2份,包括本地红红薯、本地白红薯;豆类5份,包括本地黑大豆、本地绿大豆、本地棕线豆、本地红饭豆、本地白饭豆;油菜品种2份,包括古老的传统品种洞口甜油菜、胜利油菜;芝麻品种1份,洞口白芝麻;荞麦品种2份,洞口甜荞、洞口苦荞;蔬菜品种5份,洞口白萝卜、雪峰山魔芋、雪峰山白芋、洞口红芋、本地生姜;水果品种12份,包括洞口臭柑橘、野生板栗、野生核桃、野生梨、野生柿子、野生黄腊、野生樱桃、野生弥猴桃(4个品种)。

这些品种资源有的有较好的营养价值,有的抗病虫,有的抗旱抗寒,有的含有未知有益的基因,具有十分重要的收集保存意义。本县的野生板栗、野生核桃、野生梨等抗病虫,适应性强,可做为经济林、生态林发展;本地红玉米、本地绿大豆、本地红饭豆、本地糁籽等可做为营养保健品发展;洞口白萝卜、本地生姜等可做特色蔬菜;雪峰山魔芋、雪峰山白芋、洞口红芋等抗病虫,适应性强,生产中不需要施用农药,可做有机食品生产。

3.3 提高了农技干部业务水平 农技干部通过培训和实际操作,业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3.4 增强了广大农民对作物种质资源保护意识 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告知广大农民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保护重要性,提升全社会参与保护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的意识。

4 存在的问题

4.1 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间隔太长加速种质资源灭绝新中国成立以来只进行了2次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相隔30多年1次,随着社会、经济、城镇化的发展加速了种质资源灭绝。只要有建设用地,其土地上的种质资源就会有灭顶之灾。

4.2 农作物高产良种的推广应用加速种质资源消失主要农作物杂交种普遍推广,加速古老、传统地方常规品种的消失,1956年洞口县入国家库保存的水稻地方品种97份,2015年只普查收集到1份,消失了99%,并且这份水稻地方种(麻谷占)收割也已经混合,只收集到混合样,否则到2016年也就消失了。

4.3 主要农作物的高产栽培加速种质资源消失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地膜,特别是普遍施用除草剂,导致田边地头的野生近缘植物消失。

5 建议

5.1 加快种质资源立法和政策制定 尽管我国对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已经制定了一些政策,但还有必要加强种质资源立法和政策的制定,达到既能使种质资源得到保存和充分利用,又能保证具有战略性作物种质资源不流失国外。

5.2 建立稳定的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保存利用队伍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应配置种质资源保护员,妥善解决种质资源保存利用的经费,使种质资源保存利用常态化,发现一个,收集保存一个。

5.3 加大宣传力度 种质资源保存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是我国宝贵的物质财富,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民众意识到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重要性,推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可持续发展。

收稿日期:(2016-01-14)

猜你喜欢

近缘洞口县普查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The Longest Winter Holiday
艺术天地yishutiandi
Teaching Reflection ofCultur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
北细辛及其近缘植物叶片显微结构比较研究
长三角区域花椰菜遗传多样性及与其近缘种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
检疫性杂草假高粱与近缘植物种子的波谱鉴别方法
学习调查要“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