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家庭农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2016-03-27河南省汝南园林学校于潇雨
河南省汝南园林学校 于潇雨
驻马店家庭农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河南省汝南园林学校 于潇雨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驻马店市目前工商登记在册家庭农场家已超过6 000家,经省级认定的示范型家庭农场9家。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共同组成了当前农业规模化、商品化、组织化发展的主力军。在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与其他三类农业经营主相比,家庭农场的发展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以下是笔者对家庭农场存在问题的分析及探讨。
一、发展家庭农场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经营规模不大,没有特色品牌
由于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的农业经营主体,因此它的发展受到小农户这一生产单位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家庭农场作业面积一般只有几十亩,劳动生产率较低,农产品产值不高,品质不突出;初级农产品占比大,大众化产品多,深加工、高科技含量产品少;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
(二)管理能力不高, 技术水平落后
家庭农场经营管理水平仍处在较低层次。很多家庭农场没有会计,没有规范的财务制度,成本控制薄弱;有些项目虽然在短时间内成效显著,但由于前期规划不到位,形不成中、长期发展项目,发展后劲不足,扩张困难,资本的回报率不高;农场经营者知识水平低,缺乏专业的农业教育,虽有迫切的学习愿望,但又难以得到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培训、深造机会,科学种养水平低,经济效益增长缓慢。
(三)环境设施不理想,外部干扰不少
一些家庭农场地处偏僻,土地质量不高,交通不便,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差,为农业机械化操作及抗灾带来了不小的阻碍,在暴雨灾害中尤其会暴露出这个问题,影响了农场经营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家庭农场经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引导农场创建,积极培育典型
以“规范、创新、绿色、高效”发展为原则,建立健全家庭农场的准入、登记和监管制度,通过简化注册程序、免收相关费用等措施,鼓励家庭农场进行工商登记,取得市场主体资格的“通行证”;通过分类指导,鼓励经营水平较好、达到家庭农场基本条件的专业大户创办家庭农场,帮助松散型农民合作社中的领办人、成员规范转型成家庭农场;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立体栽培等生态循环生产的家庭农场,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综合效益;科学评估综合实力,通过涉农项目倾斜,培育和扶持一批有规模、有标准、有品牌、有效益的企业化家庭农场,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促进家庭农场快速健康发展;通过推广农业机械、农业技术、企业管理模式、经济核算制度、质量追溯制度等,提升家庭农场的现代化水平,提高他们的市场竞争力。
(二)落实扶持政策, 促进自觉发展
在研究制定支农资金、惠农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家庭农场发展起步的现状,不仅在既有政策上要有所倾斜,让家庭农场能享受到农业用地用电、农机购置、税收减免等各项惠农政策,同时还要不断创新农业信贷和农业保险模式,通过探索开展农业设施评估登记,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相匹配,预期收获农产品抵押等方式,破解家庭农场融资难问题。探索建立适合家庭农场发展的特色保险产品,帮助家庭农场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化解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
(三)健全流转机制, 保障双方权益
一是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允许进行多种形式的有偿转让,鼓励引导农民采取委托流转、股份合作等方式整村整组整块连片流转,提高土地流转质量。二是依法建立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标准化合约,提高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率,禁防口头契约,确保真实反映土地流转双方意愿,提高合同的可履约性和权威性。三是探索建立流出方农户保障制度,为流入土地的家庭农场颁发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书。四是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和仲裁工作,切实维护流出土地农户和家庭农场的权益。通过以上措施,深入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农场承租面积大小不一、时限长短不同、地租有高有低等现象,减少由于流转面积过大、时间过长而给农村稳定造成后患,租金过低容易导致村民与经营者发生纠纷等潜在风险。
(四)优化各项服务, 提升整体水平
组织实施家庭农场培训工程,提高现有人才素质,鼓励有技术、有资金、有知识的各类人才创办家庭农场,不断拓展队伍实力;通过与“一村一品”相结合,鼓励家庭农场注册产品商标,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培育家庭农场品牌;组织家庭农场对接农产品会展、农贸市场、超市,发展电子商务、直销门店,拓展家庭农场产品销售渠道,形成“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销售网络;以市、县、乡、村四级信息网络建设,农业专家系统建设,农业信息动态监测与速报系统建设,信息服务人员培训为主要手段,为家庭农场提供技术、市场、政策法规等信息服务,不断提高农场信息化应用程度;探索建设农业劳动力中介和服务市场,满足家庭农场临时用工需求;鼓励家庭农场组建服务型农民合作社、农场主协会,加强相互交流与协作,优化自我服务;积极解决和消除家庭农场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干扰和阻碍,保护家庭农场的合法权益。
河南省农业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