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2016-03-27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政治环境思想

徐 峰

(西南政法大学 外语学院,重庆 40112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徐 峰

(西南政法大学 外语学院,重庆 401120)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异化、思想政治教育者权威地位下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滞后、网络信息监管能力弱化等方面的挑战。面对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我们需从加强思想引导、落实队伍建设、加快阵地构筑、优化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入手,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网络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7.10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 51.7%[1]。其中学生群体是网民中最大、最活跃的群体,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逐步加深。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抓住机遇,应对网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价值

大学生是最大的网络用户群体。网络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工具,它逐步延伸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运用网络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应性、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随着网络化程度不断加深,网络与人们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具体表现。大学生是社会的主体,其发展与网络紧密相连。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积极运用先进网络技术及一切有利条件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工作方法,主动适应社会变化,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力,促使其更好地适应网络社会发展需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理论灌输与说教为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缺乏互动与交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显得乏味无趣,缺乏生机与活力。而网络具有多样性特征,网络信息涵盖文字、声音、视频于一体,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直观生动,容易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调动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便于大学生理解和吸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新活力,增强其吸引力与感染力。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运用网络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学生活动等形式开展的,方法陈旧单一,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易导致其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且这些形式易受到时间、空间、经费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发挥作用,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设备不断更新,大学生使用网络的频率越来越高,网络逐步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信息平台,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渠道、新方法,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局限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恰当的切入点。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精品课程网站、网络论坛等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提升自我,分享心情,表达自我。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运用校园贴吧、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增进师生感情,了解学生内心真实想法,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便利性。因此,要增加网络平台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信息服务,提升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扩大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覆盖范围、延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作用期、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渠道[2]。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网络的开放性、信息共享性及信息高速传播等特点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不断提高。网络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海量信息汇聚网络,并以最快的速度传播。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极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速度。与以往的层层传递方式进行信息传播不同,信息发布者运用网络技术直接将信息发布到公共网络平台上以供浏览,信息接受者可第一时间接受信息,网络实现了短时汇聚信息与传播信息的完美结合,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网络环境下,学校不再是封闭孤立的系统,各高校之间依靠网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各高校不用孤军奋战,耗费时间与精力去重复建设已有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得以全面提高。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多样的学习渠道,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学生可以通过各类网络应用平台快速发布信息,即时接受信息,学习专业理论,拓宽知识视野,分享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依托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学生近况,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快速采取相应措施,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学生是互联网的主力军,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网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正能量的同时,也使其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异化

网络异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行为,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网络具有开放性,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同的信息在这里汇集碰撞,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处于成长阶段,还不具备成熟的辨别能力,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容易被假象迷惑,导致思想观念产生偏差。网络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西方国家宣扬网络自由,并凭借信息与科技优势利用网络传播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扰乱大学生的思想。大学生还处在三观的成长阶段,其辨别能力相对较弱,具有较强的猎奇心理,面对这些不良思想的诱惑,他们容易被错误信息误导,动摇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甚至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产生怀疑。长此以往,不利于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思想行为。另外,网络具有虚拟性,它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虚拟的隐藏秘密的空间。与现实世界不同,在网络世界中他们可以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其思想行为不受道德约束,他们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肆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以自我为中心展现个人魅力,因而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现实中人与人的交流减少,信任度降低,责任感缺失,这阻碍了大学生社会化发展,影响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权威下降

网络化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地位下降。网络环境下,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布信息,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大学生是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作为“互联网一代”,大学生熟练运用网络,其可以从网络中获取大量文字、图片、视频信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育已经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而高校中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其对网络运用并不熟悉,他们不愿意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去,甚至产生轻网、厌网情绪。在网络环境中,传统的理论灌输、说教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无法满足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需求。而思想政治教育者未能充分掌握运用网络的技能,无法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无法及时更新自己的信息储备,其信息优势逐渐丧失,在学生心中的权威性下降,这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展工作,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网络信息庞杂无序,大学生长期置身其中,其注意力容易分散,思想被扰乱,特别是老师课堂传授的知识与网络中获取的信息不一致甚至相悖时,其会产生思想混乱,这不利于学生充分接受、吸收思想政治教育者所传授的知识,降低了其对学生的影响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滞后

当前,高校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他们没有认识到网络平台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依然偏向于重视课堂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较为滞后,难以适应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变化与新要求。随着网络化的不断深入,高校逐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但不够重视平台的使用效果。许多网络平台上都是红色资源的堆砌,内容单一乏味,与学生互动交流较少,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学生关注度较低,这使得网络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无法发挥其最大的效用。另外,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地位下降,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也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向互联网平台扩散,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分散,削弱其号召力和感染力。全国大部分高校均建设属于自己的网络平台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红色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学校一些职能部门如团委、学生处等均建立了单独的平台发布各自的信息,其推送的信息内容比较单一,难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平台数量众多,但平台之间沟通较少且分布零散,难以形成合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3]。

(四)网络信息监管能力弱化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机遇,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扩散到贴吧、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这无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监管增加了难度。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如课堂教学、学生活动等均是在学校的监管下进行的,学生接触到的信息源头是经过严格把关的。而网络环境下随着新技术、新平台的广泛运用,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影响别人的看法,网络信息监管的难度不断增加。网络空间里人人都是“麦克风”,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自我表达与宣泄情绪的空间,但是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道德对人们思想行为的约束感不断弱化,许多未经审核监管的信息充斥在网络之中。这些信息数量巨大且更新迅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无法及时对其进行有效监管。而面对大量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处于成长阶段的大学生无法对其进行甄别,容易受其蛊惑而迷失自我。加之,目前我国虽然出台了相应的制度法规规范网络行为,但是网络规范立法仍需进一步完善加强,促使网络信息监管真正实现有法可依,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信息源头的“把关人”。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一系列挑战,如何有效发挥网络带来的积极影响,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思想引导,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思想保障

网络环境下要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必须不断加强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引导。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夯实大学生思想理论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4]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大学生思想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引导高校师生共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提升大学生思想高度,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认同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发挥网络涵化作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涵化理论是指大众传媒与受众价值观形成之间的关系,是大众传媒对受众价值观形成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受到人的知识阅历、个体需要、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认知、价值观形成及行为方式等方面有深刻的影响。因而,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网络、运用网络、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认知的积极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三是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增强大学生网络信息辨别力。媒介素养是指大学生在接触、解读、反馈媒体信息时表现出来的政治理性。网络是大学生获取信息、表达自我的重要渠道,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必须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高其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增强其对自身网络行为的控制能力,才能降低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把培育大学生媒介素养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来,不断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促使其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正确运用网络技术丰富学习生活,弘扬社会正能量。

(二)落实队伍建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保障

网络环境下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这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关键。因而,在落实思想政治家与工作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学习,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具备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储备与较高思想政治素养外,还需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掌握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不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同时,更要不断强化自身网络知识,运用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利用已经建立好的网络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政治素质好、网络技能扎实、与时俱进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实现线上与线下、课堂教学与网络育人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二是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艺术性。网络环境下,学生和老师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去获取信息,教师的信息优势与权威地位均受到挑战。因而,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摒弃固有的权威理念,由传统的理论灌输与单向说教转向师生双向互动形式,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生活背景、语言习惯及认知体系来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其进行互动交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艺术性,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5]。三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队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体系。专业化的考核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果的检测者和保护者。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分散、教育方法各异,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绩效评估带来了困难。要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续不断发展,必须建立一支专业的、完整的考核队伍。这只队伍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熟练网络技术操作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能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制定全方位、多层次的考核评价机制,制定严格的激励与淘汰制度,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均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体系,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推进。

(三)加快阵地构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载体保障

网络环境加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是满足大学生需求、适应时代发展、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客观要求。一是坚守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充分发挥现有平台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老师向学生传授学业知识、引领价值观念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基础的环节,这为大学生掌握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树立正确的三观奠定了基础。网络环境下,许多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逐步遭受冷落与忽视。面对这种情形,我们必须积极坚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渠道地位,重视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积极作用,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要注重时代发展的要求,寻找网络技术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契合点,实现二者有机结合,积极发挥现有平台的作用。二是积极整合网络资源,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随着网络化程度不断加深,互联网与人们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网络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实际需要,整合各类网络资源,集中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力量,建设特色网站,扩大网站信息覆盖面;丰富网站功能应用,分享精品网络课程,举办网络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活动,上传学生生活信息,畅通学生线上反馈通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心理变化,运用网络数据分析技术,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切实发挥网络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三是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占领网络舆论阵地。网络环境下必须快速占领网络舆论阵地,防止不良网络信息扰乱大学生思想行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不断加大网络信息监管力度,从源头上阻隔不良信息入侵,同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丰富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占领网络舆论阵地,把握舆论方向。组建专门的信息监管小组,严格监管校园网络信息,时刻关注校园网站、贴吧、微博、微信中的信息动向,及时发现大学生思想中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确保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6]。

(四)优化校园文化氛围,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环境保障

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都是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形成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因而,必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环境保障。一是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网络环境下,网络文化建设成为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对人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良好的育人环境塑造优秀的人才,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有效发挥网络文化的育人作用。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有助于规范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提高大学生鉴别信息的能力。同时,利用校园网络发布热点信息,增强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二是重申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价值,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质量。网络环境下,面对多元化价值观汇聚碰撞,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坚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价值,充分发挥主流价值的引导作用,强化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感,扩大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性。同时,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设,提升内容质量,用优质的内容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大学生多方位要求,真正实现“内容为王”。三是加强校园精神文化传承,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推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注重校园精神文化的不断传承与发展,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发展,努力寻找校园精神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契合点,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优良校风与学风,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7]。

总之,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运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以网络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是应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必然要求。网络环境下,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住网络带来的机遇,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 3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 年6月)[EB/OL].[2016-08-03].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8/t20160803_54392.htm.

[2] 宋晓东.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3):113-115.

[3] 袁利民,沈文华,王小燕.网络文化环境下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2(23):55-59.

[4]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5] 钱春芸.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8):118-120.

[6] 唐艳明.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60-61.

[7] 蒋宏大.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3):72-73.

(责任编辑张佑法)

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校级科研项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化研究——基于90后大学生价值认知与价值涵化的思考” (2014-XZSZ19)

徐峰(1978—),男,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0.13769/j.cnki.cn50-1011/d.2016.12.034

徐峰.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重庆与世界,2016(12):105-108.

G641

A

1007-7111(2016)12-0105-04

猜你喜欢

政治环境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思想与“剑”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