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6-03-27潘朝霞
潘朝霞
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潘朝霞
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已经成为影响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贵州省台江县城关一小高年级学生为例,对其农村高年级小学生厌学心理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其厌学心理产生的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个人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为解决小学生的厌学问题提供理论借鉴。
农村教育;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
0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小学教育的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小学教育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由于受到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我国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农村部分小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厌学心理越来越重,对学习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厌烦、逃课甚至想辍学。[1]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已经成为影响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此形势下,探究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农村小学生厌学问题的对策,有利于学生和教师正视厌学现象,为解决小学生的厌学问题提供理论指导,促进我国农村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1 研究过程
本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自治州600名学生和18名老师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从实证的角度了解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机制。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59.22%的受访者认为在上课时不能跟上老师的进度,54.37%的受访者不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65.05%的受访者学习兴趣不高,这说明台江县城关一小超过半数的高年级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任务有
抵触情绪,学习兴趣不高。此外,有11.65%和41.75%的受访者表示学习的主要为“老师”和“替家长”学习,“替自己”学习的比重为46.60%,尚未达到半数,说明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学习目标感差。34.95%的受访者表示经常违反课堂纪律而受到老师的批评,课堂纪律松弛。综合上述五个维度的心理表征可知,当前,台江县城关一小高年级小学生的厌学心理较重,需要及时进行干预和纠正。
2 研究结果
农村小学生厌学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从国内对相关论题的研究现状来看,学界通常将农村小学生厌学产生的原因划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本文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1 家庭方面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教育职能,对孩子的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2]。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小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多为隔代教育,爷爷奶奶辈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并且需要从事较为繁重的农事劳动,在能力上和精力上都十分有限。以台江县城关一小为例,台江县城关一小所处的台江县为贵州省黔东南州的下辖县,辖区主要为少数民族——苗族聚居地,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7%以上,经济发展落后,外出务工人口较多,高年级小学生多为留守儿童。针对农村小学生留守儿童多和隔代教育的特点,农村小学应该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利用通讯技术,比如微信,加强与农村小学生父母之间的联系。[3]教育机构还要多搭建农村小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桥梁,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农村小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农村小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缓解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多鼓励,少打骂,引导孩子积极学习,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2.2 学校方面
学校的教学因素也会对农村小学生的厌学心理产生影响。与城市不同,农村小学教育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都相对较弱,教学方式相对落后,农村小学生往往承受着较多的学习任务。“由学习任务引起的学生生理和心理的负担超过了学生可以承担的限度,从而造成身心的损害[4]。村小学应该改善其教育方式,建立更加人性化的教育模式,寓教于乐,强调“教”与“学”的统一。加强硬件设施和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队伍学习基础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因材施教,掌握小学的性格特点和年龄特点,引导学生由“机械学习”向“灵活学习”。[5]作为农村小学的教育主管机构应该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强化农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注重农村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2.3 社会方面
农村小学生厌学还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会影响小学生的厌学心理。小学生的辨识力有限,更容易受到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进而产生厌学心理。[7]相比于城市,我国农村社会的环境更加封闭,一旦不良社会文化滋生,比如读书无用论的传播,其影响力往往较大,对农村整个教育氛围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在纠正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过程中,必须考虑社会方面的因素。针对农村教学和生源的特点,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留守儿童的管理,建立相应的管理条例、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引导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破解留守儿童成长之殇。[8]除此之外,为了优化农村小学生的教育环境,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村小学周边学习环境的管理,对网吧等娱乐场所加强管理和监督,为农村小学生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3 结语
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关系到农村小学教学质量和农村小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主管部门、教育机构和教师必须正视农村小学生的厌学现象,加强家庭情感交流,改善学校教育方式,优化农村社会的教育环境,提升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纠正农村小学生的厌学心理。
(作者单位:凯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1]郭志芳,盛世明,郭海涛.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及影响因素[J].教育学刊,2011,(09):58-60.
[2]高敏.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及其原因分析[J].时代教育,2015,(04):253.
[3]黎军.论农村小学生厌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课程教育研究,2015,(02):190-191.
[4]刘利.小学生厌学原因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4,(08):37-38.
[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792.
[6]郭志芳,张德乾.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学习负担过重[J].基础教育研究,2012,18:3-5.
[7]于立娜,周冬梅.从心理超限的视角解析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J].科技界,2014,(10):45—52.
[8]顾友强.浅谈小学生厌学的原因[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12-13.
潘朝霞(1983~),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
课题基金:凯里学院2016年校级规划课题(S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