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饲养管理要点
2016-03-27李中习
李中习
(河北省大名县畜牧水产局,河北 邯郸 056900)
蛋鸡饲养管理要点
李中习
(河北省大名县畜牧水产局,河北 邯郸 056900)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按照其日龄或生理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育雏期、育成期、开产期、产蛋高峰期4个重要阶段,而且不同阶段的管理侧重点不同,4个阶段的管理情况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
1 育雏期饲养管理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雏鸡的成活率而且其5周龄时的发育情况还直接影响着开产以后的产蛋率。
1.1 雏鸡选择
1.1.1 目前蛋鸡品种主要有海兰、罗曼、尼克、海赛克斯等系列品种,养鸡户应根据自己的技术条件、饲养习惯、市场需求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地饲养的优良鸡种。
1.1.2 订购雏鸡前应搞好考察,了解种鸡场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管理规定、管理是否严格以及种鸡日龄、健康程度、相关疫病的净化情况,以确保购入的鸡雏来自于防疫严格、种鸡质量高、抗体水平高、出雏率高的种鸡场。
1.1.3 接鸡时安排有接鸡经验、能识别病雏或弱雏的技术人员前去接鸡,选择的雏鸡个体必须活泼好动、两眼有神大小整齐、腹部收缩良好、脐环闭合完全、无脐炎症状、肛门干净。
1.2 卫生消毒
1.2.1 空舍消毒 进鸡前2周对鸡舍和用具进行清扫、冲洗和最后的浸泡、喷雾、灼烧等预防疾病的有效消毒措施;注意消毒要彻底,不留死角,要根据消毒对象选用高效的消毒方式和高效低毒的消毒药。
育雏前5d将所用用具放入鸡舍后关闭门窗和通风口(门窗不严的要用塑料膜封严),再进行一次熏蒸消毒。消毒时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30ml、高锰酸钾15g的比例放在一起,封闭熏蒸24~48h。
注意事项:①熏蒸消毒时鸡舍必须封严、舍内内温度为22℃左右,相对湿度为65%~70%;②消毒容器最好用瓷制品,先将高锰酸钾置于容器然后迅速倒入福尔马林溶液。
1.2.2 带鸡消毒 带鸡消毒每周进行1~2次,常用消毒药有季铵盐、百毒杀和碘制剂消毒药,带鸡消毒时应注意每连续3次所用的消毒药成分不能相同,以防病原微生物对其产生抗药性。
1.2.3 门口消毒 为了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入,应在鸡场和鸡舍门口设置消毒设施,鸡场门口应有与门同宽、长4m、深0.3m以上的消毒池和其它紫外线、淋浴等消毒设施,鸡舍门口应有消毒池或消毒垫。注意所有的消毒要始终保持着高效的消毒效果。
1.3 环境管理
1.3.1 环境温度 育雏前2d对育雏舍进行预温,使舍内温度达到 31~33℃,0~7日龄温度控制在32~34℃,以后每周温度降低2~3℃,4周龄降到直到22~24℃为止。
温度的高低不仅要看温度表的示数还要看雏鸡的分布状态,若雏鸡扎堆并发出尖叫声说明温度低,雏鸡远离热源或张嘴喘气说明温度过高,雏鸡安静、均匀分布说明温度适中。
1.3.2 环境湿度 10日龄前一般通过适当地往地面洒水或用加湿器补湿,将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随着雏鸡日龄增加,相对湿度应适当降低,因为14~60日龄是球虫病高发期,为了防止球虫病发生应保持舍内干燥,故将湿度控制在55%~65%。
1.3.3 空气质量 为了防止呼吸道、消化道及其它粘膜病的发生和保证雏鸡能健康,为此应在按时带鸡消毒的基础上注意搞好清扫和通风换气,为了防止通风换气时鸡舍内的温度下降太快应在通风前先将鸡舍内温度提升2~3℃。
1.3.4 饲养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是鸡群健康生长、整齐发育的重要条件,一般 1周龄 40~45只/ m2、2~3周龄时22~35只/m2、4~6周龄12~18只最好。在保证密度合理的同时也要保证每只鸡的料位和水位充足,以防鸡只因抢水、抢料、强欺弱等造成的鸡群整齐度低而影响其以后生产性能的发挥。
1.3.5 环境光照 开放鸡舍的光照程序依育雏季节而异,春季0~3日龄一般 23h光照,4~7日龄一般18h光照,8日龄以后一般按当地夏至昼长时间补充光照,到夏至以后自然光照。
1.4 开食开饮
1.4.1 开饮 雏鸡入舍后即可开饮,水质要符合卫生标准,开饮后饮水温度在20℃左右,0~7日龄内忌饮凉水,饮水中可加入5%葡萄糖或适量的抗菌素、电解多维等;饮水器具的数量应与雏鸡数量相适应,为了保证雏鸡饮水方便饮水器具应均匀分布、保持平稳、不漏水、不溢水。
1.4.2 开食 在饮水2.5~3h或60%的雏鸡饮上水后开食,为了保证雏鸡能健康生长、正常发育和成活率,雏鸡出壳后开饲时间最晚不要超过12~24h,而且开食越早越好。开食后从每日喂料6次到6周龄时逐渐减少到每日喂料3次。
1.5 正确断喙 正确断喙不但可以防止啄癖发生还可节约饲料,断喙时间一般在7~10日龄较为合适,断喙时应由有经验的工人用断喙器将雏鸡上喙断去1/2,下喙断去1/3;断喙前后2d应在饮水中加入适量抗菌素和维生素K,以达到消炎和止血目的。
1.6 饲料营养 因为雏鸡阶段是雏鸡内脏器官的发育时期,生长速度也比较快,所以此阶段应供给雏鸡优质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含量要达 20%,同时应根据雏鸡的发育情况和品种适当调整饲料营养。
发育情况的主要指标是体重与胫长,体重与胫长的称测从3周龄开始,每两周称测1次,每次称测鸡群数的5%~10%;测量胫骨时,用卡尺量取从足底到胫骨头的距离,让胫骨与股骨呈90°角,称测后计算平均数。
2 育成期饲养管理
育成期应在保证高成活率、搞好疾病预防的基础上定期称重,必要时根据称重情况适当供给营养,以使其开产时的体重和骨骼发育均能达到标准要求。
2.1 合理换料
2.1.1 换料时间不应单看周龄,应看鸡群的胫长、体重是否达到了本品种标准,在周龄时如果胫长整齐度达90%,体重整齐度达85%时可决定换料,否则继续喂育雏料0.5~1周,但育雏料的饲喂时间原则不能超过10周龄。
2.1.2 饲料的更换要循序渐进、逐渐过渡,体质好的鸡群可采用雏鸡料50%、育成前期料50%,混合饲喂1周后换成育成料;体质较差的鸡群可采用雏鸡料70%,育成前期料30%、混合饲喂,1周后各占50%,再过1周后再改为育成料。
2.2 光照管理 育成期光照管理原则是光照时间保持恒定或逐渐缩短,切勿增加(即育成期常采用的光照方法有三种,即自然光照法、恒定光照法和渐减光照法),直到18周龄以后再按产蛋期逐渐补充光照,因为育雏育成阶段光照时间应由长变短或保持恒定,绝对不能由短变长,以防过早成熟,影响蛋重和以后的产蛋量。
2.3 体重检测 因为体重是充分发挥鸡遗传潜力、提高生产性能的先决条件,育成体重可直接影响开产日龄、产蛋量、蛋重、蛋料比及高峰持续期,为了培育出标准后备鸡,育成期不仅应重视鸡群的成活率还应重视鸡只的体重。
2.4 体型控制 鸡群的体型是指骨骼系统的发育,骨骼宽大意味着母鸡中后期产蛋的潜力大。因为在育雏、育成前期小母鸡体型发育与骨骼发育是一致的 (即胫长的增长与全身骨骼发育基本同步)。
所以,这一阶段以测量胫长为主,结合称体重,可以准确地判断鸡群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果到12周龄胫长与体重是同步的,说明此阶段鸡群培育工作相当成功,预示着此鸡群其后的产蛋潜力很高。
2.5 饲养方案 此阶段应针对蛋用青年母鸡生长发育“多阶段生长”特点,给予不同的营养。饲养者要对青年母鸡的常规饲养方案进行调整,使其适应青年母鸡多阶段生长点。先要根据品种或品系确定后备母鸡的生长模式,之后在特定的生长阶段对某些器官和组织的发育有针对性的供应养分。
2.6 环境管理 合理的温度、湿度及通风换气是育成鸡群生长发育的有利保障。其中环境条件育成鸡的初期要注意做好保温工作。鸡在转舍前一般先将育成舍内温度比原舍升高2℃以免鸡只发生感冒,同时应及时清扫、按时消毒和通风、保持干燥。
2.7 鸡均匀度 10周龄时鸡群的均匀度应达到70%,15周龄时至少要达到75%,18周龄时至少要达到80%,同时鸡群的平均体重与标准重的差异应不超过5%,因为这些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后备母鸡开产时的状况。后备鸡均匀度越高,鸡群开产后的产蛋高峰上的越快,而且持续的时间也越长,总的产蛋量越高。
3 开产期饲养管理
为了让开产期蛋鸡在以后的产蛋过程中能多产蛋、产好蛋,应根据相应品种蛋鸡的生理需要改善其饲料营养、环境光照及其科学过度,同时根据免疫程序和强制免疫的要求搞好相关疫病的免疫。
3.1 免疫接种 虽然免疫接种时因注射、抓鸡或疫苗刺激会给鸡群带来较强的应激反应,但是油乳剂灭活疫苗的保护期大致为6个月、产蛋鸡的产蛋高峰期大致是4~6个月,所以在鸡群产蛋率达到5%时肌注接种相应的油乳剂灭活疫苗,既能让鸡群健康度过产蛋高峰期,又能避免因免疫接种带来的应激反应而使其免疫力降低而脱肛。
3.2 减少应激 蛋鸡初产时因输卵管较细、弹性较差以及产蛋对初产蛋鸡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这些都能使其出现恐惧或者紧张情绪,从而对环境中的动静比较敏感,当环境中有动静时会因产生较强的应激反应而脱肛或者死亡,因此应保持环境安静。
3.3 增加光照 通过增加光照可以延长产蛋鸡的生理活动时间,增加其采食量、提高产蛋率和蛋重,但是光照增加太快或光照时间太长会给产蛋鸡群造成强烈应激而脱肛或者出现疲劳综合征等不良影响,实践证明从产蛋率达到10%时每天增加0.5h的光照比较合理,一直增加到16.5h。
3.4 饲料更换 因产蛋鸡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数量和种类不同,所以产蛋鸡饲料和青年鸡饲料所含的营养成分和数量不同,适口性也不同,饲料更换容易引起鸡群应激而脱肛,为此更换饲料时应遵循“由少到多逐渐更换”的方法,即从产蛋前一周开始饲喂高峰蛋鸡饲料的含量逐渐增加,2周后完全换成产蛋高峰期饲料。
3.5 药物添加 为了减少初产蛋鸡的各种应激反应在其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A、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以提高输卵管弹性、加快损伤粘膜的修复和增加其抗应激能力,或在饲料中以0.5%的比例均匀拌入补中益气的中草药,以防虚脱。
3.6 疾病预防 初产蛋鸡体质较弱,基础免疫力较差,容易发生未经免疫的疾病如鸡大肠杆菌病、鸡沙门氏菌病、鸡支原体病等条件性致病菌所引起的疾病,故应定期地在初产期蛋鸡饲料中拌入相应的中草药或者在其饮水中添加适量的西药加以预防。
3.7 调整鸡群 因为开产期蛋鸡群中仍有发育不良、体重不达标的鸡只,其不仅影响群体的产蛋率,而且在以后的饲养过程中因抢不到食物仍然赶不上去,所以应在开产期对鸡群进行整顿,选出体重较轻、发育不良的鸡隔离饲养甚至淘汰,以提高鸡群的产蛋整齐度和产蛋率。
3.8 严格检修 设备损坏不仅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还能损坏鸡蛋甚至对产蛋鸡的生命构成威胁,如:夏季饮水系统损坏使不能正常饮水,轻则影响产蛋鸡的产蛋率重则使其渴死,冬季保暖设施损坏容易使鸡只受寒感冒或冻死,鸡笼损坏容易使鸡蛋破损或对鸡的腿部造成伤害甚至容易出现别死产蛋鸡的情况。所以应在开产期对蛋鸡用具及设备进行严格检修。
3.9 驱寄生虫 寄生在鸡体内或体外的寄生虫不仅能吸取营养、产生应激,严重的情况下还能使产蛋鸡停产甚至发病死亡,所以在蛋鸡开产期应进行驱虫,此时驱除的一般是体内寄生虫(除非已有体外寄生虫),常用的驱虫药有伊维菌素和左旋咪唑,伊维菌素一般混饲使用而左旋咪唑一般送口使用。
4 高产期蛋鸡饲养管理
高产期蛋鸡是指产蛋率88%以上的产蛋鸡,为了维持其较高的产蛋率、蛋重和较好的蛋品质量应在良好环境条件、饲料营养和卫生管理的基础上以“静”为主。
4.1 环境条件
4.1.1 温度 高产期蛋鸡的最佳产蛋温度为18~25℃,温度过高或过低易出现产蛋率降低、蛋重减轻、次品蛋增多或料蛋比升高,为此冬季应增温保暖、夏季应降温防暑,使高产蛋鸡舍内温度常年控制在20℃左右。
4.1.2 湿度 高产期蛋鸡舍内的湿度在55%~65%时,不仅有利于蛋鸡的生理代谢和生产,而且有利于疫病防治、夏季降温防暑,为此在高产期蛋鸡的饲养过程中应通过通风除湿或喷水增湿使其在适宜的湿度范围内。
4.1.3 应激 高产期蛋鸡在环境中应激因素的作用下易出现产蛋率、蛋品质下降甚至咋群致死等应激反应,故在高产期蛋鸡的饲养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控制好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防止生人和其它动物进入。
4.1.4 光照 高产期蛋鸡舍内光照太强易引起较强的应激反应、光照太弱易降低采食量,光照时间过长易引起产蛋疲劳综合征、时间太短易使产蛋率下降,经验表明光照强度12Lx、光照时间16h/d最佳。
4.2 饲料营养
4.2.1 为了满足高产期蛋鸡的营养需要其饲料中蛋白质应控制在18%以上,同时还要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其种类和含量应能满足高产期蛋鸡生理生产的需要。
4.2.2 为了让高产期蛋鸡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应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注意夜间补饲 (尤其是冬季和夏季),以防因夏季白天采食量低、冬季夜间时间长营养不足引起的产蛋疲劳综合征的发生。
4.2.3 为了防止高产期蛋鸡发生食物原性中毒,应通过加强饲料存放和饲喂管理,饲料存放中应采取防止变质或发霉的措施,饲喂时每次添加量应适当,以防料槽中的剩料变质或发霉并让鸡食入。
4.3 卫生管理
4.3.1 为了有效抑制或杀灭鸡舍内、用具和鸡体上的病原微生物应每周带鸡喷雾消毒3次以上,消毒时从里向外、从上到下、不留死角,消毒器喷头在被消毒部位上方20~30cm处向上喷射。
4.3.2 为了搞好高产期蛋鸡舍内的环境卫生每次带鸡消毒前应进行清扫,每天应通风换气2h以上,清出的废弃物及其污染物品应按照GB-16548的规定进行相应的消毒、销毁或发酵等处理。
4.3.3 工作期间应经常仔细观察鸡群的采食、行为、产蛋等情况,发现任何一项有异常的应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药物预防或治疗时用药种类、单次用量和疗程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S831.4
C
1673-1085(2016)06-0021-04
201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