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这几点 油茶扶贫精准到农家

2016-03-26李冉

中国林业产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油茶贫困户林业

李冉

油茶,又名油茶树或茶子树,原产于我国,其油脂含量较高,与橄榄、椰子、油棕并称为全球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油茶90%以上分布于我国的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在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湖南、湖北、云南、贵州、浙江、江苏、四川、安徽、台湾、海南等省区的120多个县(区)均有种植。国外只有泰国、越南、日本和马来西亚等国有少量分布栽培。油茶适宜生长在酸性土壤上,适宜生长的平均气温区间为13-210C,年降雨量区间为900—100mm,无霜期环境区间为200—360d。油茶作为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作物,常见栽培的品种有普通油茶、浙江红花油茶、越南油茶等。其中普通油茶作为主要的品种之一,约占油茶总面积的90%。

近年来,中国食用油自给率逐年下降,并且越来越依赖进口,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超过60%的食用油依赖进口。在现有耕地资源情况下,油茶本身具有“不与粮争地”特性,适合在低山和丘陵地区种植,油茶等木本油料作物对提高产量进而保障我国食用油供给有着重要意义。山茶油是从油茶中经压榨等方法提取的高档食用油脂,其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高达80%以上(超过橄榄油),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健康食品,被誉为“东方橄榄油”。另外山茶油也可用于皮外伤、幼儿尿布疹以及毒虫叮咬引起的疮或疮疹等多种疾病。《本草纲目》中有记载:“茶油性偏凉,有凉血、止血之功效,清热、解毒,主治肝血亏损、驱虫、益肠胃、明目。”现代中医研究发现,茶油性平,可以降低人体中的血浆纤蛋白、胆固醇、血糖度,经常食用对肥胖症、心脑血管、高血压等疾病有治疗作用。在所有植物油中茶油的氧化稳定性较好,最适合做女性高级天然化妆品用油。由此可见,茶油在国内外市场广阔,开发潜能较大。

此外,油茶果壳约占整个油茶果实总量的60%以上,其组成成分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单宁等物质。据统计,全国现有油茶栽培面积达到400万公顷,年产油茶果实达560多万吨。每生产100公斤茶油的油茶壳,可提炼栲胶32公斤,糠醛32公斤,活性炭h0公斤,碳酸钾60公斤,并能衍生出冰蜡酸6.4公斤,醋酸钠25.6公斤。同时每生产100公斤茶油的茶枯,可提取皂素90公斤,粗茶油20公斤,优质饲料200公斤。可见,油茶壳其实也是一座宝库。

目前,我国的扶贫机制包括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帮扶及自我造血相结合,林业扶贫是部门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油茶便是扶贫项目的首选。

首先,实施林业扶贫是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状况,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必然选择。山区面积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69 %,全国60%的贫困人口、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59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中的496个县,都集中分布在山区。这些地区,既是生态最重要或最恶劣的地区,也是经济最落后的地区。加大森林植被的恢复力度,改变贫困地区面貌是山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发展林业可以实现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的“双赢”,拓展生存空间,优化生态空间,扩大生产空间,油茶生命力强,是新时期扶贫开发的必然选择。

其次,实施林业扶贫是改善贫困地区民生,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必然选择。比较其他行业,林业更适宜在山区发展。林业产业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能吸收大量的劳动力,是增加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广西河池市罗城县的一个油茶种植基地,由当地能人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租用农民土地发展油茶,基地规模为8000多亩,涉及260多家贫困户,农民将土地按30%入股,收益期按股分红,并参与油茶经营和林下种植养殖,每年仅人均劳务收入就达2.6万-3万元。因此,发展特色林业产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必然选择。

以赣州市为例。赣南自然条件优越,油茶种植历史悠久,是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也是江西省重点油茶产区。油茶产业以其产业链条长、就业容量大,种植规模大小皆宜,技术成熟,经验丰富,已成为该市农业传统优势产业。据调查,全市现有油茶林面积15.356万hm2,其中,2009-2014年,新造高产油茶林4.356万hm2,已改造低产油茶林2.393万hm2,尚需改造低产油茶林8.607万hm2。

而且,赣州市油茶产业发展也初具规模,根据《赣州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到2020年全市油茶产业规模发展到20.00万hm2,在现有油茶产业规模15.356万hm2的基础上,新造高产油茶林面积4.644万hm2,继续对现有8.607万hm2的低产油茶林进行改造,其中用于精准扶贫的油茶产业规模为4.00万hm2(新造和改造油茶林各2.00万hm2)。

并且赣州市确立了贫困农户增收目标。通过实施新造高产油茶林2.00万hm2,改造低产油茶林2.00万hm2的精准扶贫油茶产业项目,使贫困农户获得持续稳定的受益,可帮扶贫困农户50140户、覆盖贫困人口200560人,且户均拥有高产油茶林面积0.8 hm2、人均0.2 hm2.

新造油茶林进入盛产稳产期,直接受益的贫困农户23780户,通过测算,户均增收30278元/a、人均增收7569元/a,受益期长达80 a;低改油茶林进入盛产稳产期,直接受益的贫困农户26360户,户均增收13657元/a、人均增收3414元/a,受益期达50a。

为了可以更好地扶贫到户,赣州市委、市人民政府牢牢把握《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的政策机遇,实施精准扶贫油茶产业项目,以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为项目建设主体,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积极参与,建立精准扶贫考核、激励制度,以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为手段,以高产稳产为目标,达到贫困农户能持续稳定获得收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逐步脱贫致富。

此外,还建立结对帮扶。抽调政治觉悟高、协调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的优秀干部到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传统扶贫通过乡政府、村委会进行,结对帮扶则通过工作组的工作队员“一对一”直接帮扶到户、脱贫到人,帮扶渠道更直接,帮扶对象、目标任务更明确,考核更有针对性。同时,结对帮扶能根据扶贫对象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量身定制扶持内容,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提高帮扶的有效性。

第三,开展示范带动。为尽快培养贫困户成为林业产业脱贫的技术能手,并起到“帮、带、示范”作用,市、县两级要挂点建设精准扶贫油茶产业项目的示范基地。示范基地建设实行“五个一”,即“一套人马,一个示范基地,一个技术标准,一批贫困户,一笔资金”。

第四,争取对口支援。立足赣州林业资源禀赋,用足用好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和央企对口帮扶政策,加强与对口支援单位的联系,充分发挥对口支援单位的职能优势,尽可能争取对口支援单位和对口帮扶单位的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推动精准扶贫油茶产业项目的实施。

第五,探索经营机制。创新经营机制,探索新的经营模式。针对各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因户施策,引导贫困农户以土地、劳力、扶贫资金等形式入股,推进油茶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共享产业发展成果,长久稳定受益。鼓励贫困家庭自主经营,给予项目资金补助;参与企业、专业大户种植,投工投劳;参加林业产业合作社,共同应对市场变化,实现利润最大化;以林权、补助资金入股,参与公司+农户(贫困户)合作经营,充分利用公司资金、信息、管理等优势,延长产品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产业收入;联户经营,联户之间共同劳动、共同经营、协议分配。

第六,出台优惠政策。结合实际出台精准扶贫油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国家对油茶产业进行资金扶持的基础上,在扶贫资金中设立精准扶贫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优先向贫困群众倾斜,加大对贫困户发展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同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银行信贷资金参与扶贫开发,大力发展木本油料林,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带动贫困户通过发展油茶产业成功脱贫致富。

第七,加强部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该市市发改、财政、林业、农业、水利、国土、金融、农机、扶贫办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帮助贫困户解决油茶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同时要建立考核机制,将油茶精准扶贫列入各级政府的年度考核指标。

第八,强化科技支撑。依托该市范围内高等院校、林业科研与技术推广、林业工作站等专业技术人才,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油茶种植户开展油茶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开展科技下乡活动,进村入户开展高产油茶现场技术指导,推广良种良法,提高油茶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产业科技含量。

第九,加大资金投入。一方面是多方筹措资金。加强扶贫事业的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鼓励引导各类企业、个人捐赠救助,多方筹措扶贫发展资金用于支持精准扶贫油茶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是整合项目资金,提高项目建设成效。充分发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子”,茹合”作用,统筹捆绑各种支农惠农等涉农资金用于精准扶贫,如整合扶贫与移民工程、高产油茶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以工代贩、水土保持、交通、节水灌溉设备购置补贴等各部门的项目资金,加大对贫困农户发展高产油茶的扶持力度,确保其发展一片,成功一片。

油茶产业是农业传统优势产业,基于其产业链条长、就业容量大,种植规模大小皆宜,宜作为精准扶贫项目。油茶本身具有丰富的价值,并且易成活,成本低,是油茶产业成为精准扶贫的首选,而赣州市采用的一系列可行的措施将扶贫精准农家,成为木本油料的扶贫的范本。

猜你喜欢

油茶贫困户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land produces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
“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