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中的经验
2016-03-26梁华来全椒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
梁华来(全椒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
黄山林科所、浙江金华(种质资源库)和杭州萧山(长林公司育苗基地)、江苏泗洪(大户张勇栽培基地)是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比较突出的地区。
产业基地 弯路里走出的经验
在黄山林科所基地,品种园中有一个品种(或无性系)幼林,2013年春栽植,拉枝比较到位,树势中庸,树高不足4米,冠幅比树高略小,主枝较平缓,结果较多。这样特性的品种(或无性系)可能适宜早期密植丰产栽培,株距为4米,行距可以再大一点。
在金华市东方红林场的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库,亚林64号其树形、树势及结果等状况与黄山林科所的小片林较相似;主要差别是抚育管理水平上的差异,除了施点肥外,其他基本上是粗放管理,主枝张角比黄山林科所的片林略小一点。因此,亚林64号应该也是适宜早期密植丰产栽培的品种(无性系)之一。
在江苏泗洪大户张勇栽培基地,他介绍了建园后走过的弯路:一是建园时株间偏密,不到10年,行内树冠已交接,留也不好,行内隔株挖掉吧既浪费又难挖(因直根深长、水平根伸展广);二是部分树采用是开心型树形,现已通过伐除更新、改接等方式改造培养成主干疏层形;三是品种问题,有的品种不结果或结果很少,现已通过高枝换头的方式进行了品种改良。
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一是定干高度过低,在60cm高左右定干,第一层主枝平均离地约50cm,不适宜机械化操作(随着人力成本的增加,各种实用机械的推广普及成为趋势);二是拉枝做得不够,有的挂果小树枝角较小。参观考察这个基地的好处是,这个园子有了一定的产量,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果子了,这让全椒的企业大户们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抚育管理上的好做法:在休眠期对大树、小树的一年生枝都进行了轻短截技术处理,修剪后当年即形成了结果枝组,抽生了3-5个结果枝(多数抽生3个枝),控制了主枝的顶端优势,增加了结果部位,同时也促进了内膛萌发小短枝,为以后主枝的回缩控冠打下基础。
对行内较密的结果大树处理,首先可以运用轻短截和交叉回缩、交替结果的综合修剪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一是控制树冠过快扩展,既可保持一定的产量,防止一次性回缩枝量太多而造成产量下降太多,从而增加早期果实产量,二是可保持均衡树势,防止一次性回缩太多枝导致树势枝势过旺而疯长;其次,对树冠重叠严重、株间过密的树可采取隔株移植或间伐,以增加保留株的生长空间。
全椒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提供的借鉴
1.大力推广春季枝接,把春季枝接和夏秋季芽接结合起来,可延长嫁接季节,增加当年品种苗木出圃量;对大树改良品种,可综合运用枝接(主要是插皮接)和芽接来快速进行改良品种。
2.薄壳山核桃大田播种育苗可以不需催芽,借鉴黄山林科所做法,在12月-2月间直接进行大田播种育苗,节省成本且出苗较齐(利用地温催芽)。
规模发展 需尽快提升人员实际能力
丰产示范园建设。要精心选择合适的企业、大户,通过技术引进、组装配套、集成创新,实现技术、资金的密集投入,实行集约化、园艺化栽培,建立1-2个丰产栽培示范园,以提升带动全县薄壳山核桃产业的栽培水平,实现全椒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从规模到效益的提升,从而实现全椒成为全省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的排头兵。目前,薄壳山核桃丰产示范园建设已在谋划之中。
采穗圃建设。全椒已发展了2.7万亩薄壳山核桃,品种来源较杂,品种的纯正性也难以保证,加上有的品种会不适应全椒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几年之后品种的淘汰和改良不能避免,到时良种苗的缺口将会很大。基于此认识,全椒县林业局已于2016年春季安排下属国有孤山林场发展了近30亩的良种采穗圃。
土地资金风险。全椒三年来发展了2.7万亩薄壳山核桃,全是企业、大户承包农民耕地进行建园的,由于国土部门认为部分土地是基本农田,而不允许办理林权证,导致企业、大户因此不能办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影响企业、大户的融资,而薄壳山核桃前期要支付土地租金、购苗栽植等建设费用,在正常情况下,至少也要10年时间才能有产量、进行资金回笼。此外,二轮土地承包期到2026年到期,企业、大户的土地租赁期也只能到2026年结束,那时正值薄壳山核桃盛果期,如果出租土地的农民不再续租,企业、大户的利益和薄壳山核桃产业健康发展难以保障。到那时,若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只能由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来加以解决。
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强县林业局、基层林业站、企业大户和周边群众(技术工人)四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全椒县林业局业务技术人员一直在加强薄壳山核桃栽培管理技术的学习引进和组装配套,并努力加强技术的集成创新;基层林业站技术人员身处基层,观察研究比较方便;但主要问题是企业、大户的技术管理人员数量少、技术力量薄弱、业务素质低,从而也导致从周边群众中选用的技术工人业务素质普遍较低。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尽快提升企业、大户的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的实际能力,并以此来带动周边技术工人的操作技能。
栽培种植 早期密植丰产栽培理论上可行
加强适宜品种(无性系)的筛选。在目前各省品种命名不规范的前提下,在加强雌雄花期配对等物候观察的前提下,不管是什么品种(无性系),只要适应全椒的气候、土壤等条件,能够结果且产量、品质都还不错的,就是适应全椒的好品种,当然要注意授粉树的配对、配置。
林下间作。企业大户对前两年栽植的林下空地进行了间作,间作的种类有樱花、紫叶李等绿化苗,有小麦、油菜和旱水稻等粮食经济作物,有牡丹等中药材,等等。
从实际效果来看,以短养长的经济收益不明显,存在本末倒置现象,培育的绿化苗有不同程度欺压薄壳山核桃苗现象,种植粮食经济作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薄壳山核桃苗的抚育管理,种植中药材对苗木影响稍小一点,但受品种选择、土壤、气候和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没有产生好的经济效益。目前,林业部门建议林下间作要慎重,要以培育薄壳山核桃为主。
栽植密度。对前两年栽植较密的地块(27株/亩,株行距为3.8米或4.6米),可以考虑借鉴全椒长林公司的做法,设置永久株和临时株,对临时株挑选合适的绿化品种进行品种更新改良,以培育绿化工程用苗。此后建园的,栽植密度为18株(株行距6.6米)或14株(株行距6.8米)。
定干高度。考虑到农村劳动力资源紧张和以后机械化操作趋势,对前两年栽植定干偏低的(不足1米,多数在0.6-0.8米范围内),建议通过从基部疏除或待结果后逐步疏除第一轮主枝,以提高定干高度。对2016年春新栽植的及以后建园的,统一要求定干高度在1.2-1.7米范围,绝对不能低于1.2米。
早期密植丰产栽培试验。就全国来说,各地的栽培理念、观点不尽相同,栽培技术还不成熟、不成体系,有专家认为,考虑到该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只能稀植,最终保留密度只能是每亩10株左右;也有专家认为,通过园艺化栽培措施和合理密植,是能够实现早期密植丰产栽培目标而增加前期的经济效益。我个人认为,早期密植丰产栽培的思路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前提是首先要找到适宜密植的品种,而黄山林科所品种园中那个品种和亚林64号很有可能是适宜密植的品种,至少可以进行小面积的生产性试验。
下一步,我们将寻求企业、大户的配合,以这两个品种为主栽品种,配以合适的授粉品种,进行小规模的栽培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