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木耳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2016-03-26张士民秦存宝张贞敏邢作山
张士民,秦存宝,张贞敏,邢作山
(1.邹城市石墙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山东 邹城 273518;2.邹城市农业局,山东 邹城 273500)
毛木耳又名构耳、粗木耳、大木耳、厚木耳,含有多种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特别是富含人体易吸收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具有补气益智、补血活血、护肤美容、滋养润燥、养胃润肠等功效。还有降血压、降血脂、预防和治疗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作用。其绒毛含多糖尤为丰富,有良好的清肺益气功能,是纺织、采矿、冶炼、理发、环卫等行业从业人员理想的保健食品。其质地脆嫩可口,可以凉拌、清炒、煲汤,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1 季节选择
毛木耳属中温偏高、稳温结实性真菌。菌丝在0 ℃以下较长时间不会死亡,在37 ℃时仍能生长。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3~30 ℃,子实体生长温度18~34 ℃,最适温度为24~28 ℃。温度超过30 ℃,生长快、耳片薄、色红而毛稀;温度低于15 ℃,耳基形成及分化均十分迟缓。在黄淮流域11月下旬-翌年4月份制种和制袋培养,适宜的出耳时间为5月上旬-10月上旬。
2 栽培方式
主要采用代料灭菌袋栽,室内外均可;菌墙、吊袋、层架式和畦床地栽;可选用大棚、简易棚设施,也可利用林下遮阴栽培。无论栽培场地选择何处,均要求环境清洁、通风、近水源、交通便利。在使用前,应做好清洁及消毒处理。
3 耳棚设置
墙式栽培的拱棚,边高3 m,棚顶中心高4 m,宽8~9 m,长度视场地而定。可用竹竿、塑料薄膜、遮阳网、草帘等材料搭建,棚顶上层为秸草、中层遮阳网、下层塑料薄膜,棚四周外层用遮阳网,内层用薄膜,以便隔热和调节光线。在向阳方向需要黑膜或使用遮光率较高的遮阳网,以减少直射阳光。在耳棚顶部需每隔3 m开一个50 cm见方的通气窗。床架栽培常用竹竿床架,砖框柱床架、活动式床架等;耳棚内,按长度方向,设2列床架,中间留1.2~1.3 m通道;床架按耳棚宽度方向排列,长3.5 m左右,宽1 m,高2.1 m,全架分4层,底层离地10~15 cm,每层间隔50 cm。两侧可设水泥立柱,用来夹住菌袋。
在耳棚内安装微喷设施,既可减少用工量,又使水分喷施均匀。
4 品种选择
选菌丝生活力强、抗逆性好、朵型大、肥厚、产量高、品质优良、出菇早的品种,经过多年生产实践证明表现比较好的品种有天晴1号、L-6、毛781等。
5 培养料常用配方
(1)棉籽壳20%,玉米芯30%,杂木屑46%,石膏1%,石灰3%。
(2)棉籽壳30%,玉米芯30%,杂木屑30%,麸皮或米糠6%,石膏1%,石灰3%。
(3)阔叶树木屑71%,棉籽壳15%,麸皮(米糠)10%,糖1%,石膏1%,石灰2%。
各地可根据当地资源情况选择适合的原料,培养料适宜含水量为60%~65%。实践证明,采用多种原料混合培养,比单一原料产量高。
6 装袋接种
6.1 拌料
以棉籽壳、木屑为主的培养料,木屑经过过筛后加水,通过人工或者机械的方法拌料,搅拌后培养料的含水量应达到65%左右,即用手紧攥培养料,看手指缝间有无水迹出现,若有水迹出现,表明含水量在65%左右。
以玉米芯、棉渣等为主料时,一般先用水浸泡8~10 h,待水浸透后,再与其他干料混合。拌匀后,使其含水量达到65%左右,将料堆积成“长馒头”状,料宽2 m,高1.5 m,长度不限,进行发酵。待距离表层10 cm的料温为60 ℃以上时,保持24 h后翻堆。如此翻堆3次即可装袋灭菌。
6.2 装袋
生产上选用(20~23)cm×(46~49)cm、厚0.4~0.45 mm或17.2 cm×43 cm、厚度为0.3~0.4 m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高压灭菌选聚丙烯袋,常压灭菌选聚乙烯袋。买来的成品袋在装料前,提前打眼,一百袋为一捆,把一捆竖起,用手电钻在两头4.5 cm处各打两个眼,钻头选用Φ3.2 mm。手工或者机械装袋均可,要求松紧适度、扎口合理、外表干净。
6.3 灭菌
装袋后尽快灭菌,常压灭菌时,当温度升至100 ℃后保持8~12 h;高压灭菌时,当压力升至0.15 MPa后保持3~4 h。
6.4 接种
灭菌后,待菌袋料温降到30 ℃以下,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接种。接种方式有接种箱接种和接种室接种。一袋菌种可接种20~25袋培养料。
7 发菌培养
7.1 排袋
接种后的菌袋放到培养室或大棚培养。发菌室应清洁、避光、冬暖夏凉,易于通风换气,地面干燥。在放菌袋前,对内壁用石灰水粉刷,地面撒石灰粉,空间用必洁仕、菌宝等喷雾。在培养室地面用砖垒建墙基,把菌袋分层堆放在层架或地面上。气温低于15 ℃,要将菌袋堆码成墙状,高8~10层;气温高于20 ℃,应将菌袋单层立放在层架上,或“井”字形堆码在地面,堆高5~6层。
7.2 温度控制
接种后3~5 d为萌发期,温度应保持在25~30 ℃,让菌丝尽快萌发。室内应遮光保温,5 d后由萌发期转入生长期,袋内料温以24~28 ℃最好。要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7.3 翻袋
接种后7 d内不要翻动,以免杂菌感染。10 d后菌丝已占领菌穴,菌丝吃料直径有1 cm左右时,开始翻袋,检查杂菌,发现污染的菌袋要及时处理。
8 出耳管理
8.1 菌袋摆放
耳棚进行清洁并用生石灰消毒地面后,把发好菌的栽培袋排在耳棚内进行出耳。菌袋排放的方式多样,若只两头出耳,可在耳畦(床架)上多层摆放;若要开口出耳,可采用单层排放,或三角形、井字形、夹袋等摆放。
8.2 诱导催耳
当棚内温度稳定在15 ℃以上时,可开袋诱耳,即两头袋口各用小刀割4个分布均匀的一字型小口,口长1.5 cm左右。
割口的菌袋在前期要保温保湿,以向空间和地面喷水为主,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一般割口后5~7 d菌袋两头出现大量耳芽,当耳芽长到米粒大小时可向袋头喷水。
8.3 水分管理
耳片长到6~8 cm时,生长速度加快,应向耳片采取少喷、勤喷的方法补足水分。当耳片充分展开时,即可减少喷水量,甚至停水1~2 d。如果耳片已成熟,又遇阴雨天,不能采收时,要停止喷水,加大通风量,降低湿度。
8.4 温度管理
在正常栽培季节,温度保持18~30 ℃。温度低于16 ℃时,耳片生长缓慢;温度超过35 ℃时,耳片生长受到抑制,应采取降温管理。
8.5 光照管理
毛木耳生长期间需要适当散射光,适宜的光线强度为400~500 lx,一般耳棚光线要求“三分阳、七分阴”。
8.6 通风管理
耳棚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特别是耳芽形成后,若通风不良耳片不易展开。当耳棚温度高于30 ℃时,早晚通风;当耳棚温度低于15 ℃时,中午通风。
9 采收
9.1 采收时期
耳片充分展开,边缘开始卷曲,耳基变小,腹面可见白色孢子粉时,为采收适期。采收前2~3 d停止喷水。
9.2 采收方法
第1、2潮耳采用“采熟留幼、采大留小”的方法采收;棚温在27~30 ℃时全部采收,应轻轻地连同耳基一同采下。采下的耳片及时摊于晒场晾干,随即装入塑料袋或编织袋中,贮存于干燥的室内。
10 采后管理
采收后清理料面上死耳、烂耳,及时清扫耳棚内卫生。停止喷水3 d后,再进行水分管理,经过15 d左右,又可采收二潮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