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编委会人数规模的探讨
2016-03-26朱大明
■朱大明
《防护工程》编辑部,河南洛阳龙门西山路3号 471023
如何促使学术期刊编委会充分发挥作用是学术期刊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如:文献[1]指出充分发挥编委会的作用是保证学术质量的重要环节。文献[2]论述了科技期刊编委会的组建原则,包括学者化原则、学术影响力原则、开放性原则、学科平衡原则、责任化原则和动态化原则。文献[1,3-4]论述了科技学术期刊编委会的地位和作用。文献[5-8]分析了编委会履行职责中常见问题。文献[6-10]论述了如何充分发挥编委会的作用。文献[7]认为,编委会对拓展稿源、保障质量、提高档次、扩大影响有重要作用;编委会存在制度缺失、作用虚化、重名轻实等现象,应从优化编委会结构、完善制度保障、引入激励机制、明确职责权能、强化责任意识、加强沟通联系等方面充分发挥编委会作用。文献[10]重点讨论英文科技学术期刊国际编委会的组建,以及编委会在策划内容、组织同行评议等方面的工作职责及其所需的支持,指出要注意学者领域的分布,最好能均衡分布刊物的各个领域,重点领域的编委数量应增加。文献[11]分析了影响编委会作用发挥的若干因素。文献[12]以统计实证方法,探讨编委会对期刊被引频次的贡献,认为编委是科技期刊优质稿源强有力的保证。文献[13]基于问卷调查指出,目前编委会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编委会在期刊实际运作中的参与度比较有限。文献[14]结合《中国科学:化学》的办刊实践,从编委审稿、组稿、对期刊进行宣传和对期刊发展提出建议等方面阐述编委对提高期刊质量的重要作用,对学术期刊组建和如何发挥作用提出了建议,认为一定比例的国际编委是英文版期刊或参与国际交流的中文期刊进入国际视野的重要保证。文献[15]分析了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现状,指出了编委职责不清的问题。文献[16]对23种图书情报类学术期刊“连锁编委”(即兼任多种期刊编委)的社会网络进行了统计实证分析,并对学术期刊编委会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结果表明:23种期刊编委会人数平均为23人,少于30人的有19种;在统计的523位编委中,42.3%的编委兼任2种以上期刊的编委,19位核心编委任职的期刊数平均高达6.84。文献[17]探讨了学术期刊编委可量化的考核指标,如发表论文指标、推荐论文指标、评审稿件指标、建言献策指标、参加会议指标等。文献[18]指出国内期刊编委会普遍存在编委会机制不健全、编委挂名、编委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依靠编委扩大学术影响力、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甄别优秀论文、预测学术热点、指导办刊方向等方面作了有益探讨和总结。
综上所述,已有文献的研究工作主要聚焦于编委会的职能作用、履行职责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充分发挥编委会作用的路径和措施等,而有关编委会组建及其规模问题较少涉及或缺乏专题研究。笔者认为:建立健全编委会组织机构是编委会发挥职能作用的前提和基础;而在编委会组建或换届调整时,合理确定或适当控制编委会人数规模(即确定名额)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具体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在随机抽样统计的前提下分析影响编委会人数规模的主要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确定学术期刊编委会人数规模的基本原则和有关建议。
1 编委会人数规模随机抽样统计
目前,由于期刊编委会的建制未有明确规定,编委会没有人数限定[8],各期刊的具体做法也不一致。文献[4]指出,编委会常设机构人数不宜过多,通常为30~70人。文献[11]则指出:有些期刊不管是重点学科还是非重点学科,不管是特色栏目还是一般栏目,都有相同数量的编委;有些期刊编委会规模庞大,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除了少数影响力较大、专业范围较广的学报确需较大规模的编委外,更多是出于对社会影响、经济效益、行政支持等方面的考虑吸纳编委。文献[18]指出:某些刊物对期刊水平评估偏颇,导致编委会成员过多或过少,造成编委会结构松散,或不具备团队效应。文献[19]指出,期刊编委的人数虽没有明确的限制,但应保持合理的规模。根据文献[4]“编委会常设机构人数不宜过多,通常为30~70人”的建议,按照人数规模可将学术期刊编委会大致划分为大型编委会(70人以上),中型编委会(30~70人),小型编委会(30人以下)。
为了大致了解目前学术期刊编委会人员规模情况,笔者在本单位开架阅览室以及互联网上随机抽取正式出版的学术技术期刊共100种,通过对纸本期刊版权页、封二或封底以及期刊网站有关编委会成员的数据,统计学术期刊编委会人数规模。其中包括高等院校主办的大学学报、全国性或地方性学会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学报),以及科研院所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结果表明:统计的100种期刊编委会平均约59人;其中编委会少于等于30人(小型规模)的期刊14种,占14%;编委会30~70人(中型规模)的期刊63种,占63%;编委会70人以上(大型规模)的23种,占23%,其中编委会100人以上的9种。可见,中等规模(30~70人)的编委会占绝大多数。
统计中发现:各期刊编委会人数规模有较大差异,如抽取的100种期刊中编委会最多的170余人(含荣誉编委),最少的19人;期刊学术质量、地位和影响力与编委会规模并不成正比,某些学科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其编委会人数却很少,如,由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我国建筑学领域的权威性学术期刊《建筑学报》的编委人数仅20人,由中国情报学会主办的我国情报学领域的权威期刊《情报学报》编委会人数为22人;《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执行编委仅19人。而有些学术影响力一般的期刊编委会规模却较庞大,人数规模与办刊规模及其刊物质量不太相称。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学术期刊外籍编委比例很低。
2 编委会人数规模的影响因素
探讨学术期刊编委会的组织结构及其规模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学术期刊编委会的职能作用以及期刊定位、品位和层次等。学术期刊编委会履行其职能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学术参与性的、学术指导性的、学术督查性的、学术参谋性的、学术荣誉性的等,相应地,其人员构成、编委会集体活动和组织形式不同,其规模自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如图1所示,只有在认真分析和把握影响编委会人数规模基本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期刊的具体情况,按照一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才能合理确定期刊编委会的具体规模。
图1 编委会规模影响因素示意图
2.1 编委会职能作用因素
编委会是依靠专家、学者办刊的一种组织形式,是负责科技期刊学术领导的工作机构或学术指导机构,而非代表机构。编委会对科技期刊的学术导向、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科技期刊的重大学术问题,如编辑方针、报道重点、重大选题以及重要稿件的质量把关等应由编委会讨论决定。责任编委或执行编委与编辑部一起具体负责期刊编辑工作[4]。编委的主要职责是:承担专业审稿、荐稿、约稿、组稿、定稿等工作,撰写并发表高质量论文,对期刊进行审读或点评已发表的论文;在学术上指导办刊工作,督促编辑部落实编辑计划;参加编委会组织的会议和专题活动,研究解决刊物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期刊发展出谋划策等。编委会的这些职能作用是编委会人数规模确定的最基本的决定性因素。但学术期刊编委会履行其职能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学术参与性的、学术指导性的、学术督查性的、学术参谋性的等,不同期刊其职能定位侧重点可能不同。编委以其担负的学术工作和职责体现其学术地位和作用,科研行政官员或经营管理者不应作为挂名编委。目前,在编委会组建和编委遴选聘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把编委当作学术荣誉或期刊学术地位的招牌,编委会呈现荣誉化、官员化、挂名化现象,编委职责不清或不能履行编委职责[1,9,15,17];编委会机构臃肿、人员庞杂[6]。一些编委担任行政职务或在多家期刊兼职,很难有充足的精力履行其编委职责[11,15,16]。
2.2 编委会人员构成因素
编委会一般由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学术影响力且热心从事学术期刊工作的专家学者组成。为更好地履行编委会职责,编委会机构必须考虑其人员构成因素。编委会一般设1名主任委员,若干副主任委员和一定数量的委员;有些期刊编委会为更好地有效组织编委工作还设一定数额的常务委员。对具体从事编委工作的委员构成则应适当考虑其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单位性质结构、地区来源结构,以及主办单位内外结构、中外结构等因素。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段编委的合理配置。知识结构是指要适当考虑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等不同研究类型的编委。学科专业结构是指为便于审稿、荐稿或进行专题策划、学术指导,编委名额要考虑期刊所涉及的专业学科和研究领域等,应注意专业覆盖面和主次专业编委人数的平衡(平衡不是平均)。编委单位性质结构是指,编委所属高校、科研设计院所、企业等不同性质的单位要适当兼顾。地区结构是指,为便于开展工作适当考虑编委所属地区或城市分布。主办单位内外结构是指,期刊主办单位内编委人数与外单位编委人员比例,如一些大学学报既有校内编委也有一定数量的校外编委。中外结构是指我国编委和外籍编委的比例等。
2.3 期刊定位和办刊规模因素
应根据期刊类型(综合性期刊、专业性期刊,全国性或地方性科研院所主办的期刊、各级学术团体(学会)主办的期刊、高等院校主办的期刊等)、出版周期、学科专业发展和期刊战略发展目标(如国际化发展战略)等因素分别确定。综合性期刊因涉及专业、学科较多,编委人数相对较多,专业性期刊则相对少一些;其中专业面宽的期刊编委相对多一些,专业面较窄的期刊编委人数相对少一些[4]。地方学术团体主办的地方性期刊编委会规模可适当小一些,全国性学术团体或机构主办的期刊编委会规模可适当大一些;刊期短的期刊(周刊、旬刊、月刊)、综合性期刊或专业领域范围较广的期刊、稿件容量大的期刊、发行范围大的期刊,重大选题报道较多的期刊,编委人数规模一般来说相对大一些,反之,则小一些。办刊规模与编委会规模应该基本相应,但也不是绝对的,有些综合性的大型学术期刊其学术地位高、影响力大,编委人数却相对较少;这是因为还要综合考虑编委会具体的职能定位因素:定位于学术指导性、督查性职能的编委会其规模相对较小;定位于学术参与性职能(投稿、审稿)的编委会其规模相对较大。
2.4 编委会集体活动组织因素
编委会的集体活动主要有:①编委会全体会议,即研究、讨论办刊方针及其执行情况,制定或修订有关工作规章,总结一段时间内编辑出版工作情况,提出改进建议、研究解决办刊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定一个时期的报道重点、重要选题和编辑出版计划,发展新的编委或推荐编审人员,编委会换届改选等;②编委会日常会议,即编辑部所在地的编委为听取编辑部工作汇报和工作计划,制定、落实编辑计划及专题组稿会的选题,研究各地编委、作者、读者对本刊的意见和建议,稿件终审定稿等;③专题学术研讨会,即召集一定数量的编委,针对学科领域的重点、热点、难点专题进行学术研讨或选题策划等。编委会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参加编委会全体会议或专题研讨是履行编委职责的基本表现。若编委会人员规模过大,或因年龄普遍偏高、身体健康原因,或编委兼职过多,则编委难以出勤到会,影响编委会议的到会率;大型编委会召开编委会例行会议或专题研讨活动的成本较高,且在会议时间一定的情况下,人员太多反而使讨论、交流难以展开或深入,其效果不佳;而规模少于30人的小型编委会召开编委会会议或专题研讨会可能更具有实效性。
3 合理确定编委会人数规模的原则和建议
编委规模名额的确定虽然没有硬性的规定或精确的标准,但却是期刊编委会组建或换届调整面临的一个非常具体而又必须明确的问题,同时,也是考察编委会整体作用和职能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确定或控制编委会规模的基本指导思想应该是根据期刊类型、学科特点,利于充分发挥编委会的整体作用,便于编委委员履行既定的实际职责,促进期刊发展和学术影响力的增强。据此,提出合理确定编委会人数规模的原则和建议如下:
3.1 精干务实原则
编委应是学科内有杰出成就或建树且学风严谨、有一定组织能力的比较权威的专家学者。要根据期刊定位、发展目标和编委会职能作用要求,本着精干务实、便于开展办刊工作和组织编委会活动的原则确定编委会规模,而不应贪大求全;只有精干才能务实,为了务实必须精干。编委规模与期刊地位、质量水平和影响力并不一定直接地呈正比关系。只有精选那些既能干又愿干的知名学者加入编委会,才不至于形成编委会职能虚化的现象[2]。已担任多家期刊的知名专家学者,考虑其可能“分身乏术”而不一定聘任。聘请编委时要明确职责和考核指标,包括一些可量化的考核指标,如发表论文指标、推荐论文指标、评审稿件指标、建言献策指标、参加会议指标等[17]。总之,编委配置要少而精,即编委机构要精简,编委队伍要精干,编委学术要精湛[11。建议编委会以中型(30~70人)或小型编委会(30人以下)为宜。对专业性期刊则应提倡组建精干务实的小型编委会,而不是靠编委人数规模为期刊“撑门面”。对学术指导性、参谋性职能的编委会,其规模可相对较小,而强调履行学术参与性职能(如投稿、审稿等)的编委会,其规模则应相对大一些。编委应是期刊所属主干学科领域有较强学术影响的专家学者,热心学术交流和办刊工作且有较强的学术活动组织、协调能力,在人员专业构成上不一定覆盖期刊涉及的所有具体专业方向或研究领域,更不一定考虑各地区或相关单位的代表面面俱到。
3.2 结构合理原则
应适当考虑编委构成人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单位性质结构、地区来源结构,以及主办单位内外结构、中外结构等因素。编委人员应老中青相结合,老中青相结合的“橄榄形”结构更好[7],以利于发挥各年龄段编委的优长和互补;某些曾为期刊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而因高龄或健康原因不能承担具体编委工作者,可作为名誉编委或顾问编委(包括名誉主任);少数权威专家学者长期从事期刊工作,经验丰富、影响力大且身体健康,可长期留任编委;老中青编委以各占1/3为宜[4];尤其要注意不断吸收优秀的中青年专家学者进入编委会。为更好地实施选题策划,在期刊涉及的主要专业应有一定数量的编委(主干专业3~5人),每个主干专业一般不宜少于2人,以便于相互讨论、交流或交叉审稿,同时也是为避免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某一位专业编委因故暂时不能履行职责)编委工作或活动时的专业缺位。全国性学术期刊编委分布地区要广一些,并兼顾期刊所涉及的各主要专业;但不一定每个城市都要有编委;编辑部所在地的编委人员一般应相对较多一些,但不宜超过1/3;专业力量雄厚的大城市编委可稍多一些;有条件的期刊可设常务编委、通讯编委、特约编委[4]。编委会人员专业结构上要注意学科平衡[7],应注意向期刊重点报道的专业倾斜;一般来说,重点研究领域相对多一些,非重点领域少一些[2]。负责重点学科、特色栏目的编委人数可略多。强势学科的编委也应是强势的,在数量上也应有所区别,以保证重点栏目和特色栏目做大做强[11]。编委会的国际化既可促进稿源国际化,又可提高国际专家审稿的比例[2]。
3.3 动态调整原则
编委会是从事实际工作的机构而不是荣誉机构,应进行更替调整,每届编委会一般任期3~5年。任期届满后调整幅度以编委会总人数1/3~1/2为宜。编委会人数规模宜保持相对稳定,尤其要注意控制编委会总体规模,不应越来越庞大;要补充符合条件的中青年专家学者,留任一定数量老专家,使编委会既保持生机活力,又不失权威性和连续性[4]。如著名的《物理学报》和CHINESE PHYSICS两学术期刊编委实行老中青三结合的任期制,定期轮换1/3[20]。值得指出的是,在编委换届调整时精简编委人员规模,并不意味着刊物影响力或办刊实力的减弱;对与期刊学术地位和质量不相称的过于庞大的编委会应适当减少、“缩编”。因年老体弱、编委兼职过多或其他行政事务繁重以及不能履行编委职责的人员不宜再担任编委。应根据专家学者的自身专长、近期的研究兴趣和时间精力调整聘任适合的期刊编委,注意控制“连锁编委”(兼职编委)数量。大学学报还应注意增加校外编委,以利扩展学报内容、扩大学术影响。值得强调的是,对在学科领域地位显著并向国际化发展的期刊,为进一步提高学术质量、加强国际交流,尤其应注重吸收有一定学术影响的外籍专家学者任编委,并适当增加比例。在合理控制编委人数规模的前提下,应确立编委进入和退出机制,编委任期换届时应对其履职绩效进行全面考核,并作为人员调整的参考依据,以激发编委履职的积极性。
4 结语
学术期刊编委会人数并没有也无须统一规定和标准,但在编委会组建或已有编委会换届调整时,合理确定编委会的人数规模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具体问题,需要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和因素。本文基于文献引证和学术期刊编委会人数规模的抽样统计情况发现:目前学术期刊编委会以中型规模的(30~70人)居多,其次是大型规模的(>70人),而某些权威学术期刊编委会的规模却很小(<30人),说明期刊学术影响力与编委会规模并不成正比,应合理控制编委会的规模。据此,分析了影响编委会人数规模的主要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学术期刊编委会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提出合理确定或控制学术期刊编委会人数规模的基本原则和有关建议,以期能为编委会组建或换届调整时合理确定或适当控制编委会人数规模提供参考,从而有助于建立健全编委会组织机构并更好地发挥编委会的职能作用。学术期刊编委人数规模与学术影响力(如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实证分析,中外学术期刊编委人数规模抽样统计对比分析,综合性学术期刊与专业性学术期刊编委会人数规模的抽样统计对比分析,中文期刊外籍编委比例与期刊学术影响力关系实证分析,学术期刊编委人员构成和规模确定的基本规则等课题,都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致谢:审稿专家和编辑对本文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文中有关期刊编委职能具体形式(如学术参与性的、学术指导性的、学术督查性的、学术参谋性的、学术荣誉性的)的表述吸收了审稿专家的意见,特此说明并致谢!
[1]李丽,张凤莲.学术质量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编委会的作用[J].科技与出版,2003(5):7.
[2]陶范.论科技期刊编委会的组建原则[J].编辑学报,2004,16(6):403-404.
[3]王爽娟.编委会在现代科技期刊运营中作用的构想[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6):1186-1188.
[4]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科技期刊编辑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305-308.
[5]陈翔.学术期刊编委会履行职责中常见问题分析[J].编辑学报,2007,19(6):453-454.
[6]陈朝晖,谢名子.如何正确发挥科技期刊编委会的作用[J].编辑学报,2007,19(3): 205-206.
[7]蒋滔.充分发挥高校学报编委会效能的若干分析[J].科技与出版,2008(12):25-27.
[8]林松清,张海峰.发挥科技期刊编委会的作用与相应对策[J].编辑学报,2011,23(5):424-425.
[9]王亚秋,陈峰,王家暖,等.强化编委职能,实现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J].编辑学报,2011,23(3):244-245.
[10]程炜.论英文科学技术期刊编委会的组织和职责[J].编辑学报,2011,23(6):521-523.
[11]王金莲.高校学报编委会作用的最大化[J].编辑学报,2012,24(6):573-575.
[12]丁佐奇,郑晓南,吴晓明.从编委的高发文和高被引看药学期刊编委的贡献[J].编辑学报,2012,24(1):55-57.
[13]莫京,马建华.中国科技期刊质量评价与存在问题——基于科学家问卷调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6):918-925.
[14]朱晓文,宋冠群.编委会对提高期刊质量所起的作用[J].编辑学报,2013,25(6):564-566.
[15]孔爱英,王颖,张炯.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现状分析及改制对策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5):850-853.
[16]姜春林,张立伟,刘盛博.图书情报学期刊“连锁编委”的社会网络分析[J].情报学报,2014,33(5):481-490.
[17]朱大明.学术期刊编委会作用评价指标初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7):975-976.
[18]刘岗,魏海明,王婉,等.编委在科技期刊发展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3):239-243.
[19]李来福,刘莹娟,刘培一.近10年科技期刊办刊队伍建设研究综述[J].编辑学报,2014,26(6):532-538.
[20]刘大乾.学术期刊编辑学浅见与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5):968-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