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核心期刊网站建设调查与功能优化

2016-03-26袁庚申赵智岗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学报学术期刊栏目

■袁庚申 郭 锐 赵智岗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82号 050041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与发展,作为席卷一切生活领域的巨大浪潮,网络化成为期刊出版方式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与途径。从政策层面讲,国家高度重视网络化工作,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要顺应世界“互联网+”发展趋势,使“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1]。从传播实践层面讲,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2]。“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体育学术期刊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自2003年《体育学刊》自主创建网站开始,体育学术期刊的网站建设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历程,期间不乏学人对其建设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如郑植友(2005)、王广虎(2007)、王子朴(2007)等[3-5],然多为近十年前的成果,很多调查结果已经不能反映当前体育学术期刊网站建设的现状,一些对策也已经不具有指导意义,且近五年也未发现相关后续研究(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以“体育期刊”“网站”为主题词、以2010—2015为时段进行检索,结果为0)。笔者认为,在当前众多网络化、数字化传播方式中,门户网站依然是体育学术期刊进行宣传和传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因此有必要对其建设情况再次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旨在发现网站建设存在的新问题及面临的新挑战,以及如何抓住“互联网+”这一机遇获得长足发展,大力推动我国体育学术事业发展及“体育强国”建设。

1 研究对象

以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目录所收录的10种体育类期刊的官方网站为研究对象(表1)。从表1可以看出,被调查的10种体育核心期刊均自建网站,除《体育科学》和《中国体育科技》联合上网外,其他均为一刊单独上网。

表1 CSSCI(2014—2015)体育学来源期刊

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利用“中国知网”检索2010—2015年间的学术期刊网站相关研究成果140余篇,了解研究现状,确定本文研究起点;同时回溯查阅体育学术期刊网站建设研究的部分重要成果,作为历史参照。

(2)网站访问法。实地访问各刊网站,了解其建设运行情况,为提出建议提供依据。

(3)访谈法。借助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向体育学术期刊编辑部的负责人、编辑人员进行咨询,了解各家的思路和举措、成绩和困惑。

(4)逻辑分析法。通过综合、归纳、对比等方法,对所获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查找问题原因,思考解决方案。

3 结果与分析

3.1 网站获取方式与响应速度分析

笔者先后于2015年4月16日、2015年6月19日、2015年8月3日三次利用百度、好搜、搜狗等国内主流搜索引擎,对各刊网站进行搜索和访问。结果显示,三大引擎都能够顺利搜索到各刊官网,且各网的响应速度均较快,显示了各刊官网良好的运行状况。但各刊均有假冒网站存在,有的网站制作精良、内容丰富,足可以假乱真。对于山寨网站,《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曾在官网上发布声明,提醒作者,但效果并不理想,山寨网站依然泛滥。

3.2 栏目设置与功能分析

(1)栏目设置——架构大同小异,功能差距悬殊。从网站访问结果来看,各刊的栏目设置大体相同,基本能够满足期刊网站各项功能的实现(表2),进一步访问可以发现,栏目的具体建设情况参差不齐。如《体育与科学》网站建设情况相对落后、栏目内容缺失较多,除了投审稿系统外,其他栏目均未建设完成,可能与该网站建设时间较短有关。与之类似的是《西安体育学院学报》,两刊使用的都是“中国知网”提供的统一网站模板,风格和栏目一模一样。从功能划分来看,“学术资讯”“会议通知”“优秀专家专栏”“政策法规”“数字化出版平台”“友情链接”和“广告合作”等栏目,理论上能够满足网站建设需要;但两刊均未对栏目进行填充,更谈不上个性化的定位与设计。可以说,两刊的网站还是一个“空架子”,期刊的宣传推广、文化建设等功能还远未实现。

(2)栏目特色——细微之处的别具匠心。《天津体育学院学报》网站设有“特色栏目”一栏,对该刊所设各栏情况和投稿要求进行了简要介绍;《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更是利用网站弹出框醒目地发布专题征稿启事,这些都有利于提高作者投稿的针对性。《体育学刊》网站开设的“体育期刊”栏目,罗列了国内67种体育期刊的基本信息和投稿方式,极大地方便了作者投稿;“编委会”栏目详细介绍了每一位编委的学术简历和科研成果;“有奖调查”针对每一期学报开展问卷调查活动,征集访问者的意见建议,体现了开放包容的办刊态度;“体育网址”搜集了274个体育网站的链接,方便广大体育爱好者访问;值得一提的是,“体育人文沙龙”和“体育茶座”两个小栏目,刊登了一些杂文、随笔、访谈,大多短小精悍、有感而发,给网站带来了一缕轻松和清新的气息;“体育网刊”是《体育学刊》为适应网络化出版形势于2007年6月创办的电子学术期刊,在当时乃至今日都堪称创新之举。综观以上栏目,无不显示了网站的创新性,且有些栏目也并非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建设完成,关键取决于期刊管理者和编辑人员的用心程度和创造性思维。

表2 各刊官网主要栏目设置情况

(3)栏目定位——未能有效针对读者和作者需求提供服务。体育学术期刊网站的访问者基本上是作者和读者,大多数为体育教师、教练、科研工作者。他们对于网站和期刊的需求主要是获得学术启示。受版面的限制,体育学术期刊除刊登有限的论文外,无法再提供更多的体育学术信息,这一任务正可以由期刊网站来承担。如《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网站通过“学术动态”栏目,发布体育学术会议通知和简报、新书好书推介、专题讲座、论坛、征文等消息,为作者、读者多开辟了一条获取学术咨讯的通道,极大提升了网站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没有开设“学术动态”的期刊网站,也可以利用“通知公告”来实现该功能。遗憾的是,目前大部分体育核心期刊网站的“通知公告”仅限于发布本刊信息,这无疑是对网络资源的浪费。

3.3 开放存取情况

虽然学界对于开放存取问题一直存在争论,但开放存取对于提升刊物影响力的作用已经得到众多研究成果的证实[6]。笔者调查发现,各刊对于开放存取的重视与投入程度是不一样的。首先,历史目录的回溯时间有差异。一些期刊的历史数据已经回溯到了创刊年,有的则只有近几年的数据。其次,数据的开放程度有差异,六家期刊对所有数据均提供查看摘要和免费阅读(下载)全文服务;而《西安体育学院学报》和《体育与科学》仅提供免费查看摘要服务,“在线阅读”和“下载”均为中国知网的付费项目。说明二刊没有实现自主的开放存取,这显然与他们为中国知网独家出版期刊有关。以上六家开放存取的期刊,均提供PDF格式下载,暂无HTML格式,这与国外期刊网站差距较大[7]。

3.4 网站更新速度分析

内容更新不及时依然是多数体育核心期刊网站的共性问题,这一问题因网站信息量的多寡表现程度也有差异:功能较为单一的网站,能够保证每一期目次和文章的及时更新即可;而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网站,更新速度较慢的问题就较为突出。以《体育学刊》网站为例,其“体育期刊”栏目中的很多期刊信息都已过时,有的甚至是近10年前的信息。“编委会”成员的简介也是2012年5月统一收集整理的。“体育网址”栏目提供的274个体育网站链接中,除去若干重复链接以外,已经有98个网址失效或链接错误。影响因子和转载统计等数据也仅仅公布到了2013年。

表3 各刊开放存取情况一览表

3.5 对于新传媒手段的尝试

2014年,我国网民通过手机和平板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分别为85.8%和34.8%[2],移动上网成为广大网民的新选择。体育核心期刊也主动适应网络发展形势,开始了对新传媒手段的尝试。在网站访问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和《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在网站的醒目位置都设有“二维码”。扫描《天津体育学院学报》网站上的二维码后可以直接在移动智能设备上打开其网站,然而网站界面未进行转码,不适合移动终端访问。《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则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其微信公众号,实现稿件查询、目录浏览、期刊检索等功能,同时还会推送编辑部精选、推荐的优秀文章。虽然文章仅限于阅读摘要,但实现了评论互动功能。这些都是我国体育核心期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探索拓宽传播渠道、谋求自身更好发展的有益尝试。据调查,《体育与科学》《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也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但多数建设还不完善,且二维码并未置于网站上,显示移动网络平台与传统门户网站之间的互动性不足,不利于其利用微信平台进行传播。

4 发展建议

4.1 利用法律武器,维护官网权威,打击山寨网站

虚假网站给广大作者、读者和期刊本身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各刊应该采取切实行动,维护官网权威。首先,应该加强网站备案工作。《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指出,提供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应当依法履行备案手续[8]。笔者调查显示,目前只有4家期刊在网站主页上注明了网站备案号(ICP),显示多数期刊网站对该问题尚未引起重视。其次,尽快通过主流搜索引擎的官网认证。百度、好搜和搜狗等都开展了官网认证业务,通过官网认证的网址将会显示“官网”标志,从而给访客以正确的引导。目前,多数体育核心期刊还没有开展该项工作(表4)。此外,对于山寨网站,要注意搜集证据,采取法律手段,对其进行投诉和举报,坚决维护官网权威。

表4 各刊网站“官网认证”状况

4.2 重视栏目设置,处理好数量与特色、好看和好用之间的关系

目前,体育学术期刊网站的栏目建设呈现两个极端,要么是数量过少、功能单一以致雷同,如前文所述的《体育与科学》《西安体育学院学报》,以及《体育科学》和《中国体育科技》;要么栏目设置多而杂,且未能处理好栏目间的层级关系,如《体育学刊》网站的“体育人文沙龙”与“体育茶座”区别不大,而“学术百家”则直接链接到首页上的“新闻出版动态”等六个栏目,也无必要。

对于网站来讲,栏目多寡并无定规,应根据网站的设计目的和功能定位合理设置,恰到好处。笔者认为,体育学术期刊网站首先要突出学术性,各刊宜增设“学术动态”等栏目,及时发布体育学术信息,使网站成为体育学术信息集散地,增加对作者和读者的吸引力。另外,精选“友情链接”,借助所链接的精品网站提升自己的学术品位。最后,也最更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办刊风格、特色栏目、组稿重点等,开设网站的特色栏目,打造网站名片和品牌。

4.3 加大开放存取力度,提高刊物的影响力

目前,体育核心期刊开放存取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表3),远超过人文社会科学期刊[9]。应在继续当期文章开放存取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回溯历史目录,力求实现完全开放存取。第二,增加超级链接功能,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尽量多地提供本刊文章的参考文献、类似文献、作者其他文章的链接,方便读者扩展阅读和深度阅读[10]。第三,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格式的文章下载或在线阅读服务。最后,进一步发挥编辑部和编辑人员的主动性,在精品文章推介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改变以往“一荐了之”的传播模式,而是从导读、重要论点提取、重要图表展示、创新点等方面下功夫。

4.4 加强投入、维护与管理,保证网站的正常运行

网站管理与维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就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生存运行状态而言,编辑部本身无力承担维护网站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需要主管单位给予重视和提供支持。首先是网站建设维护经费。在尽量争取主管单位支持的同时,网站也可以开展广告业务,借助当前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东风,筹集社会资金,满足发展之需。但广告业务的开展要适度,以不损害网站的学术性为原则。与资金相比,人员是更重要的因素。目前,多数体育学术期刊编辑部都面临人员不足的困难,抽出专人负责网站工作是不现实的。如《体育学刊》的“体育网刊”曾于2008、2009年盛极一时,年发文均突破300篇,然而由于人手不足,之后历年发文量剧减,最终于2014年停刊。且维护网站需要既懂计算机网络技术又熟悉刊物特点和编辑业务的专业人士,目前来看无疑是凤毛麟角。切实可行的办法是网络服务外包,在一这过程中编辑部要加强与网络公司的沟通,保证网站对期刊的宣传及时、有效、到位。

5 结语

当前,我国体育核心期刊的网站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创新之举甚至领先于其他专业期刊网站,但是整体来看依然呈现出一定的“为存在而存在”的状态。这首先与编辑部对网站的重视程度有关:无论是对纸媒阵地的过分固守,还是对新传媒手段的盲目追随,都会导致忽视门户网站建设,这一点从近五年研究成果空白也可见一斑。总体而言,如果仅作为纸媒的辅助宣传手段,体育核心期刊网站的设计思路和内容架构已基本成熟,但是在互联网日益创造出巨大价值的今天,体育学术期刊网站应主动调整定位和丰富自身功能,在体育学术传播方面逐渐发挥与纸媒同等的作用,并逐渐实现差异互动,直至引领学术前沿,成长为独立的、富有活力的体育学术传播载体。

[1]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EB/OL].(2015-07-01)[2015-08-15].http://cpc.people.com.cn/n/2015/0705/c64387-27255409.html

[2] 第35次CNNIC报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EB/OL].(2015-02-03)[2015-08-02].http://news.mydrivers.com/1/381/381898.htm

[3] 郑植友.体育核心期刊网站建设现状及期刊可持续发展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1):203-206

[4] 王广虎,王宏江.体育学术期刊网站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C]//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北京: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07:358.

[5] 王子朴,王晓虹.体育学术期刊网络化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体育学术期刊门户网站建构[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6):31-36.

[6] 周金娉.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7] 顾凯,邹栩.我国药学期刊的网站建设现状与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1):29-32

[8]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Z].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令第33号,2015

[9] 陈铭.中文文科期刊开放存取现况的统计与分析——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为例[J].图书情报知识,2013(3):28-35

[10] 刘英.关于科技期刊网站运营发展的一点思考[J].科技与出版,2011(6):63-64.

猜你喜欢

学报学术期刊栏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致敬学报40年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栏目问答精选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