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语文课堂的阅读之花
2016-03-25廖述香
廖述香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总抱怨农村的孩子阅读面窄,视野不够开阔。这让刚参加工作的我迷惘、困惑。
后来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里面写到“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要掌握这门艺术,就必须多读书、多思考。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应当好比是在你的教育车间里增添了一件新的精致的工具”,令我茅塞顿开。
回想自己刚开始备课时,拿着课本,教学用书,有时参考他人的教案,按部就班地引用。拿着他人的劳动成果走进我的课堂,把事先拟好的问题,按步骤一个一个解决。一节课下来,也不知学生学到了什么,更不知这节课教给了学生什么。
课堂不活跃,责任不在学生,而在授课的老师。
专家又告诉我:“对每一节课,都要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于是,课余时间,我去读余秋雨、于丹、周国平、三毛、林语堂、余光中等名家的散文。几年下来,从我的语文课堂上走出去的学生,不但喜欢上了语文,喜欢上了阅读,而且人文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在学习了王绩的《野望》后,正好想到一篇名为《停靠点》的散文,于是,我把这两篇文章结合到一起讲。
讲解时,我和学生齐读了这篇美文,听着学生琅琅的书声,我心都醉了。朗读结束时,我大声告诉学生:“此时此刻,我也找到了心灵的停靠点,就在在座的每一位身上,看见你们的笑脸,看着你们的进步,我的心就踏实了。”话音一停,教室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趁热打铁:“你们会把自己的心灵停靠在哪?安放在哪?”此时,同学们畅所欲言,话匣子立即打开了。这样的课堂,学生受益匪浅。
教师自己的课外阅读量增加了,语文课堂这朵阅读之花该如何绽放呢?还得把每一个学生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他们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学生智力生活的指路明星。当学生深信教师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那么阅读也会成为学生的精神需要。无论哪一种爱好,只要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学生的心,就会给学生带来益处。
三毛说过:“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在潜在的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里,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还得让他们做点读书笔记,形式自由,可以是摘抄,也可以写下自己的心得。过段时间,还要求学生对读书笔记进行归类整理。做这项工作时,学生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净化,思想的火花也再次得到碰撞。一年下来,学生的阅读之花就悄然绽放在他们的写作中了。
有同学用王国维笔下求学的三种境界来写自己阅读的三种境界:读《红楼梦》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读《老人与海》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读杜甫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初二学生,如此构思,妙不可言。随着学生课外阅读量的增加,学生不但会读书了,还会读人呢。
神游书海,我乐此不疲,心情完全融入书中,与书中人物一同喜怒哀乐。比如屈原,汩罗江畔,他踽踽独行,伟岸的身躯与那滔滔江水融于一体,即使江水奔流千古,也无法流去他满腹委屈。天空为他悲泣,春风为他哀号,雨雾中,他那纵身一跃,形成一道绝美的弧线。又比如陶渊明,一个浑身散发着菊香、充盈正气的隐士,我惊异于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憧憬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静,有了他,东晋的历史上便留得一抹亮光,一份浩荡。
这让我深信教师不应当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还应当是学生思想的引路人。教师应当用火花去点燃青少年的求知欲、好奇心和获得知识的焰火,这火花便是师生都参与的阅读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