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阅读教学乘上“对话”的翅膀

2016-03-25张明霞

江西教育B 2016年1期
关键词:铭刻鲈鱼对话

张明霞

当今社会,从国际争端到经济往来,从电视访谈节目到邻里生活交往,对话无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达成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同样离不开对话。“对话”正充盈着如今的语文课堂, 成为一种表现全新理念的教学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和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如何抓住对话契机,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对话,使课堂“对话”展现精彩,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的教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薛老师通过有效的对话创造出了精彩的课堂。

【片段一】巧设话题,潜心读文,实现对话的真度。

师:谁能在爸爸_____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句话中的横线上加一个词,爸爸是怎样说的?

生:爸爸低沉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生:爸爸斩钉截铁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生:爸爸语重心长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生:爸爸意味深长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生:爸爸坚持自己的建议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师:自己的话叫意见,并且应该在意见后加一个逗号。请你把这句话再说一次。

生:爸爸坚持自己的意见,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生:爸爸无可奈何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师:如果是无可奈何应该这样说:“你不放就不放吧。”(众笑)

师:爸爸在怎样的情况下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说了后,汤姆又是怎样做的?请你在__________爸爸_____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____________前后横线上各加一句话。快速默读课文。

(生默读课文。)

师:谁愿意交流自己的看法?

生:在还没有允许钓鲈鱼的时候,汤姆钓到了一条大鱼的情况下,爸爸诚恳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后来,汤姆很不情愿地把鱼放掉了。(这个学生说得结结巴巴,不太连贯。)

师:去掉“在”和“情况下”这几个词,再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说一说。这样的表达会更清楚。(学生去掉了这几个词,说得更连贯了。)

生:正当汤姆想违反规定,把大鲈鱼拖上岸的时候,爸爸斩钉截铁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汤姆从爸爸的语气中听出一点挽回的余地也没有了,只好把鱼放掉。

师:你的记性真好,老师都没有你记得这么多。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正当汤姆高兴地把大鲈鱼钓上来的时候,爸爸坚决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汤姆只好无可奈何地把鱼放掉了。

师:无可奈何这个词用得好。

生:汤姆钓到鱼,心里乐开花的时候,爸爸语重心长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汤姆只好把鱼放回了大海。

师:小朋友,这三句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一句话是起因,第二句话是经过,第三句话是结果。我们读完一篇课文,必须想想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是一件事情在说主要内容的时候要说清楚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

【赏析】在有效的阅读对话中,教材是凭借,是对话的资源。这一片段教学中,薛老师非常巧妙地设计了两个话题(两处填空练习),在平和从容的氛围中,把学生引向教材深处,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学生与文本之间展开了真实的对话,故事的主要内容在学生的填空练习中呼之欲出,教学难点也得以有效突破。薛老师通过这样的阅读对话,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同时渗透了学法的指导,可谓是“一语”拨千斤,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片段二】角色体验,适时点拨,开掘对话的深度。

师:爸爸为什么一定要汤姆把这条鲈鱼放掉呢?下边我们演一演汤姆和爸爸的对话。这次就让你们便宜一点,我演儿子,你们演汤姆。(众笑)先读读爸爸的话,谁先记住,谁就演爸爸。

(生积极朗读和背诵爸爸的话。师请出一名学生和老师对演。)

师(扮演儿子):拿出一张纸当鱼,作势往上拖。

生(扮演父亲):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师:为什么?

生: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还有两个小时。

师:放心吧,爸爸,没人看见我们,也没有人知道我们这个时候钓到了鲈鱼。

生: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师:不就两个小时吗,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爸爸,不要这么死脑筋。(众笑)

生:两个小时也不行,正确的规定就要人人去执行。

师:爸爸,我是您的儿子,您在学习上对我严格要求我都听,可现在是钓鱼,您不要这么严格吗!

生:孩子,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良好的道德素养是从一件件小事中养成的。(众惊叹)

师:爸爸,今天你不让我把鱼带回家,我就和你断绝父子关系。(众笑)

生:断绝父子关系也不行,道理已跟你讲清楚了,你再不听,回家有你好受的。(众笑)

师(做害怕的样子):爸爸,您的话是对的,我就听您的,把鲈鱼放了吧。

生(摸摸老师的头):对了,这才是爸爸的好孩子。(众笑)

【赏析】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对话是无处不在的,提升对话质量关键是教师抓住对话契机。爸爸为什么要汤姆把这条鱼放掉?如果让学生仅就问题谈问题,很难达到一定的深度。薛老师则是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与他一起进行角色表演,学生积极主动地、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既对课文语言进行了再创造,又将课文主旨“不管什么情况,都要遵守规定”深深铭刻在心中,轻而易举地化解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醒,思维和语言一直处于积极的对话中,在这样一种师生之间民主、平等、互动的对话中,学生的智慧获得了开发,认识获得了提升,语言获得了发展,既提升了对文本的理解,又获得了思想的启迪。

【片段三】联系生活,引导感悟,拓宽对话的广度。

(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师:汤姆有遗憾吗,后悔吗?(没有)一条鱼和做人的道理哪个更重要?(做人的道理)哪一句话会铭刻在汤姆的记忆里?(板书:铭刻)

生: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板书:不管……都……)

师:生活中哪些规定要自觉遵守,请你用上“不管……都……”这组词语。

生:过马路的时候,不管有没有警察看见,都不能闯红灯。

生:在校园里,不管有没有老师看见,都不能随手乱扔垃圾。

生:在公园里,不管有没有人看见,都不能随便摘花。

生:喝了酒,不管有没有警察发现,都不能开车,否则,后果自负。(众笑)

师:生活中有许多规定,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有没有要求,都应该自觉遵守。(板书:自觉遵守规定)

只与知识的对话是狭隘的,生活才是更广阔的学习天地,实践是最鲜活的对话舞台。这一片段教学,薛老师紧紧联系生活来展开精彩对话,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规定应该自觉遵守,且与运用语言紧密结合,要求用上“不管……都……”这组词语,在语言文字得以训练的同时,学生的感悟从“浅层次”向“深层次”发展,更清晰地理解了文中说“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的真正含义。无痕的做人教育、扎实的语言训练在不知不觉中落实到位,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水乳交融,对话也自然拓宽了广度。

【片段四】拓展延伸,读写结合,体现对话的效度。

师:同学们,汤姆会有遗憾吗?他会后悔吗?再好好读读课文最后一节。

生:虽然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鱼,但是那晚的情景却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可见这件事给他的记忆很深刻,我认为汤姆不会后悔。

生:汤姆感谢爸爸对他的教导,因为课文里说“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所以他也不会有遗憾。

师:说得真好。咱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节。(引导学生重点读好“一直”“铭刻”“回响”等词语。)

师:一条鱼和做人的道理哪个更重要?哪一句话会铭刻在汤姆的记忆里?

生(齐):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师:如果汤姆要把对爸爸的感激、敬佩的心情写出来的话,他会写些什么呢?

…………

【赏析】阅读的本真意义在于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在本课结束之前,薛老师又趁热打铁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与文本对话的舞台,“如果汤姆要把对爸爸的感激、敬佩的心情写出来的话,他会写些什么呢”,因为学生对文本有了充分的理解与感悟,此处练笔给学生留下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激发学生对话的欲望和热情,这样的读写结合可谓是水到渠成。学生由写进一步扣向文本,和文本展开了更高层次的对话,进一步走进人物内心世界,语言的感悟与表达获得了双赢,体现出了“高质量”的对话。

猜你喜欢

铭刻鲈鱼对话
铭刻
舌尖上的四鳃鲈鱼
一叶舟
世界最大升船机铭刻
冬季9种必吃的食物
我永远不会忘记
超高压处理对海鲈鱼鱼肉凝胶形成作用
把爱铭刻在心中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