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程标准修订解决的实际问题
2016-03-25王金瑞
王金瑞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修订正式启动于2007年4月,经过大规模、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调查、分析、研究、讨论、修改,2011年上半年由教育部组织专家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正式成为我国第一个没有标注“试用”的课程标准。此次课程标准的修订解决了哪些问题呢?
一、调整了内容,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第四章 “义务教育”中有三条,其中第三条(总第十条)的标题就是“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具体的要求有“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就物理课程标准而言:
1.删去了与物理学关联不强、要求比较宽泛的条目,以减少课程内容。
2.初中学生普遍感到有一定难度的知识,他们进入高中后将会进一步学习这些知识,删去后并不影响初中知识结构的系统和完整。
3.小学科学课程中已学习的物理知识,初中又没有进一步提升的内容,则没有必要进行简单的重复。
4.知识内容尽管不做调整,但通过降低教学要求的层次,达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例如:关于“机械效率”的要求,原来是“理解”,修订后下调为“知道”;关于“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修订后只要求“列举”,不再强调“说出特点”。
二、明确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
1.认知领域中只设立了解、认识、理解三个层次,不再使用“初步认识”“大致了解”等介于两者之间的说法。
2.通过一定的行为动词结合概念、规律、现象的具体表述,使教学要求进一步得到明确。
附录2把《标准》中的行为动词分为三大类: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和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
附录2把内容要求中的认知性目标分为“了解”“认识”“理解”三个水平。
(1)了解水平
属于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主要有了解、知道、描述、列举、说出、举例说明、说明等,这些行为的基本特征是复述,即把已经学过的知识,通过回忆,按问题的要求陈述出来。
(2)认识水平
对于认识水平的学习要求,不仅需要通过回忆提取所学过的相关知识,还要对所学这些知识有所领悟,能在具体问题中辨认和识别它们。
(3)理解水平
属于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有理解、解释等。理解行为的基本特征是转化,即能够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呈现知识的本质特征。
3.明确了对科学探究的知识要求。
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主要方式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4.明确提出了学生实验具体项目。
(1)基本操作类:7项
(2)测定性实验:4项
(3)探究性实验:9项
三、微调条目,优化三维目标
在“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增加了“摩擦起电”“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磁场”“热机工作原理”等知识点,这些都是学生能接受的内容,补充后,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标准》进一步强调科学探究,强化物理实验,增加了“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条目,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标准》进一步强化了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更加关注知识的实践应用。增加了以下内容:
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四、正确实施科学探究
1.正认识确科学探究的目的
《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科学探究中,教师不仅应关注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某些规律,而且应注重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探索兴趣,增进对探究本质的理解,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学生的科学探究跟科学工作者的科学探究在目的上有不同的地方,学生的科学探究把提高能力作为重要目的,而不完全是追求探究的结果。
2.处理好课堂中科学探究教学中的两个矛盾
课堂时间少和探究过程多的矛盾
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的矛盾
解决的方法,属于本课题侧重的能力目标,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独立完成;不属于本课题侧重的过程,教师可以大胆指导。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所侧重强化的要素上。
3.体现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的不同特点
4.对科学探究项目能力要求进行规划
(1)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学会观察、推理、预测、分类、建模、交流。
(2)像科学家一样理性思维: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理性思维解决问题,例如:比较与对比、应用概念、理解图表、因果关系、归纳、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3)像科学家一样进行信息处理:概念图、比较/对比、维恩图、流程图、循环图。
物理课程标准的修订着重解决了实现课程总目标的最基本途径与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
参考文献:[1]黄恕伯.学习《课程标准》,优化课堂教学[DB/OL].人教网,2012-5-10.
2.彭前程.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修改说明[Z].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