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无春”是正常历法演变等
2016-03-25
细心的人们会发现,今年会出现中国传统历法中的“无春”现象。天文专家表示,这是正常的历法演变导致的。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所谓“无春”年是指在农历的一年中没有立春之日。2016年的立春在2月4日,而此时仍然是农历“羊年”,2017年的立春在2月3日,但那时已经是农历“鸡年”了。所以,猴年没有“立春”这个节气。
那么,“无春”是如何形成的呢?天文专家解释,节气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制定的,地球公转一周为黄经360度,计365.2422天,当地球到达黄经零度时定为春分,而后每运行15度有一个节气,共有二十四节气。与阳历不同的是,阴历是按照月亮圆缺变化周期安排的,每个月平均为29.5306天,1年12个月,有354.3672天,比阳历的年少11天左右。
为了协调阳历与阴历之间的天数,于是产生了阴阳历,即现行的农历,采用的方法是“19年7闰”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月。农历闰年因为多了个闰月,因此一年有383天~385天,而农历平年一般有353天~355天,故闰年有25个节气,平年有23个或24个节气。因为立春在岁尾或岁首,所以经常出现立春节气跑到了上一年的岁尾或下一年的岁首,这样就出现了“无春”或“两头春”的现象。(据新华社)
天然植物激素可保护农作物
日本一项研究发现,将一种植物激素喷洒到作物上能驱除害虫,而另外一种植物激素则能吸引害虫。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和东京大学等机构组成的研究小组发现,给洋金花的幼苗喷洒一次茉莉酸后,两周后平均每两株洋金花上只有一只蓟马,大约只有未喷洒茉莉酸的幼苗的1/4。如果给洋金花幼苗喷洒水杨酸,则每株幼苗上的蓟马数量是未喷洒时的1.5倍以上。研究人员在西红柿实验中也观察到了类似情况。
茉莉酸是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的内源生长调节物质,植物遭到虫咬后会在体内合成茉莉酸,与细胞的受体结合后会产生苦味的生物碱和害虫讨厌的气体以抗击害虫。而水杨酸则会吸引害虫。
蓟马是一种以吸取植物汁液为生的昆虫,会给西红柿、草莓、叶菜等多种农作物造成危害,还会传播植物病毒。虽然可以利用杀虫剂消灭蓟马,但具有抗药性的蓟马也已经出现。
研究小组认为,如果给有用的作物喷洒茉莉酸,而给周围的其他植物喷洒水杨酸,就可以不依赖化学农药来保护作物。研究小组还计划进行大规模实验,确认利用植物激素防虫的效果。(据环球时报)